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
歷史之所以刻骨銘心,是因為它能夠給過去以總結、給未來以昭示。第二次世界大戰波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巻入當時世界五分之四的人口,1.9億人因戰爭而傷亡。生活在這個星球的人們從來沒有遭過如此巨大的浩劫。但即便灼熱的戰爭傷痛還在,戰爭的陰霾卻從未徹底散去。在75年的時光中,挑戰和平正義的勢力依然活躍在某些國家的肌體裡,極端組織用槍炮來擾亂著地區安寧,世界秩序的維護漸變成靠「一家獨大」的強國肌肉來進行,多邊協商機制更是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正義與邪惡的殊死博鬥、光明與黑暗的此消彼長,讓更多的有識之士意識到,要避免人類被再次拖入戰爭的深淵,找到和平與發展的光明之路,就應當成為全人類的集體共識。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沒有哪個國家比中國更懂得和平的深刻涵義。從1840年鴉片戰爭被殖民者敲開國門,到1945年抗日戰爭讓侵略者倉皇離去,近代的百年中國經歷了一個山河破碎、神州陸沉的至暗時刻,更迎來了一場絕境反擊、奮勇抗爭的關鍵轉折。「我們勝利了!」75年前的9月3日,四萬萬同胞點亮篝火、徹夜遊行,慶祝屬於他們自己的勝利。也正是這一聲「我們勝利了」,讓東方大國真正睜開了「睡獅的雙眼」。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今天,我們之所以要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是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就是一段要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徵程。這需要並肩同行、攜手共進。對勝利的紀念,就戰勝國而言,是在特殊節點的規定動作,而我們則賦予它更多一層含義——通過合作共贏和國際秩序搭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不斷為和平注入正能量。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每一個希望走在世界前列的國家,不能信奉恃強凌弱、盛氣凌人的博弈,而是要達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贏。確立一個更加廣泛地體現共同利益的原則,是當今世界和平發展的主要潮流。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領導人在多個重要場合闡述「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光明前進一步,黑暗就退縮三分。歷史不應該只是書本或影視劇裡的素材,更應該是給予人類以深刻的洞察力,並從中找到走向未來的指引。
用國家之名銘記歷史,以民族之名走向復興。75年前的偉大勝利,浸染著無數仁人志士的鮮血,我們未敢忘記;75後的光明前景,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期待,我們砥礪前行。歷史從風雨如晦的歲月深處走來,它將繼續為我們證明:不懼強敵、上下一心的中國人民,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道路上,將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謝偉鋒)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