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健身的真相》:每天跑步45分鐘,不如鍛鍊2分鐘?

2021-01-10 密斯時

健身的好處嘛,說起來可太多了,減肥,健康,體形更好看,降低未來得重病的機率...等等。

今天是2021年1月1日,有很多朋友會在不久之後為自己立新年flag,可能有很多人還會把健身列為其中重要的一項。

說實在的,我近些年,每年都會立運動的flag,但是沒有一年是達成的,有的時候健身卡辦了也就辦了,趁著興奮勁會去幾次,以後基本閒置。我不喜歡運動,所以我不去健身房的理由真的不要找太多。

更何況,所謂的每天一萬步、每天5公裡、10公裡的運動,真的太難了。再者,跑步什麼的,不是對關節不好嘛,更不能運動了。

但是,

跑步對關節不好,是真的嗎?每天一萬步,真的就能健康嗎?有沒有只用更少時間,就能達到更好效果的運動方式呢?

這些問題,在《健身的真相》這部紀錄片裡都有講到,作者是醫學記者麥可莫斯利教授,這部紀錄片非常適合我這種沒有運動經驗的小白,專業的健身達人可能會覺得有點淺。

所以,立了新的一年要辦健身卡的朋友,要運動的朋友,要減肥的朋友,不妨看了這部紀錄片再計劃。

下面,就簡單分享下紀錄片裡的內容。

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如何,體型如何。

怎麼做呢?

我們只需要兩個簡單的測試,需要的是秒表,手機就有個功能。一把硬椅子,兩級臺階,樓道裡都有。

第一個測試,打開秒表,兩隻手交叉放在肩膀上,從椅子上坐下起來10次,看看需要用多少時間,越快越好。

第二個測試,打開秒表,上下臺階三分鐘,然後用手數一下脈搏是多少。

第一個測試是為了測量身體下肢的大肌肉群。

有個標準大家可以對照著看看自己身體的狀態。

10次運動35歲的男性需要在10秒內完成,女性是12秒。35-55歲,男性13秒,女性15秒。55歲以上,男性18秒,女性19秒。

我測了一下用了15秒,唉!

第二個是有氧適能測試,是測我們心肺的,心率越低,代表越健康。反之心跳越快,健康狀況就不是很理想。

這裡也有一個參考值。

35歲以下,男性每分鐘105下以內,女性11035-55歲,男性110,女性11555歲以上,115以內,女性120

我也測了一下,非常不健康,做完三分鐘,喘的厲害。

好,測完我們的健康狀態,不管我們的情況如何,我們都會想更健康,那麼該怎麼做呢?

每天1萬步嗎?

每天1萬步,是流行的健康時尚,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這種說法忽然變得流行起來。其實,在紀錄片裡作者也講了,每天1萬步,是沒有嚴謹科學依據的,只不過是市場營銷的結果。

作者為此還專門找專業的人做了實驗。

實驗者把志願者分成兩組,一組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儘量完成1萬步的目標,另一組是健步走,分三次,每次10分鐘,大概3000步。

第一組的人為了完成1萬步的目標,也是想盡了辦法,因為他們平時工作、生活也就大概2000多步。第二組的人,似乎完成的就比較輕鬆。這裡要強調的是,健步走不是平常的走路,是要達到氣喘,能說話,但不能唱歌的地步。

實驗的結果表明,健步走組雖然用的時間更短,但是健康效益是最大的。這種方式可以增加心率,讓心臟跳的更快。專家推薦的運動量,是每周150分鐘,那麼也就是說,每天只用30分鐘健步走就可以了。這也是說,每天1萬步的散步對健康沒啥用。會說回來,如果只是喜歡跑步,或散步,多少步都是自己說了算。

當然,還會有人覺得每天30分鐘也難以做到,還有沒有更有效的方式,花更少時間,達到更好的效果?

《健身的真相》裡提到的方式是,hiit高強度間隔訓練之動感單車。

動感單車,去過健身房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這種方式需要多長時間呢?

同樣的,作者請專業人士展開了一項實驗。專家請志願者,每周必須完成3次40秒的高強度衝刺,這40秒儘可能在兩次完成。也就是說,志願者一周只需要運動2分鐘。

專家用會超聲波檢測志願者在鍛鍊前後身體裡的肌糖原,還會準確地計算肌糖原的數量。肌糖原是一種儲存在肌肉裡的糖,我們不運動的時候,肌糖原的儲量是滿的。

比如這幅圖裡,暗色的區域是肌糖原。

實驗最後的結果是,踩動感單車會讓肌糖原釋放、分解,運動後,肌肉裡的肌糖原平均消耗了24%。簡單來說,釋放肌糖原,讓所有人的身體狀態都變得更好了。

如果想用跑步的方式達到同樣的效果,需要跑45分鐘。

當然,專家也提出,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HIIT高強度間隔訓練,但是長跑,踢足球都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只不過如果在最短時間內,讓健康得到最大的受益,就HIIT不可了。

說到這,可能會有人說了,這不是讓我們去買健身器材嗎?沒有動感單車怎麼辦?

《健身的真相》裡還提到了一種方式,不用出門,每天只要5分鐘,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的運動。

簡單來說,分別是5組分別1分鐘的運動。

先慢跑熱身,接下來,依次是1分鐘張臂跳躍,1分鐘深蹲,不用蹲太深,把重量放在腳踝,1分鐘原地快跑,1分鐘張臂跳躍,1分鐘深蹲。

一共5分鐘,每周做3次這套動作,就可以達到動感單車同樣的效果。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力量訓練就越重要。因為肌肉會在我們大概35歲左右起,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萎縮。但是,肌肉的萎縮是可以通過運動延緩的。

如圖,

是兩個不同的人,腿部的核磁共振畫面,紅色的是肌肉組織,白色的是脂肪。前者是一個久坐,不怎麼運動的,65歲的人,後者是同樣年齡但是經常鍛鍊的人的圖片。

兩者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由於身體裡的糖分,如果肌肉吸收的少,就會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研究表明,前者更容易得糖尿病。

我們先不說年齡大了容易生病,單就年輕人來說,女生想有馬甲線,男生想有六塊腹肌,但是鍛鍊肌肉哪有那麼容易?那是舉了多少鐵才練出來的!

說到鍛鍊肌肉,最佳的方式是什麼呢?舉重物還是舉輕物?哪個效果好

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者,做了一項研究,找了五個不怎麼做力量訓練的女生,讓她們一隻手舉重的重量,另一隻手舉輕的重量,腿部同樣如此。每周2組訓練,做6周。無論是哪邊,都要做到沒有力氣為止。

剛開始,她們還擔心,胳膊會變得不一樣粗。相信很多人跟她們想的是一樣的。然而,結果顯示,她們的手臂和腿部肌肉都得到了同樣的強化,重量完全沒有起到影響。

但總的來說,她們還是更喜歡舉重的,因為花的時間更少,舉重的更有成就感。

同樣的,作者說,我們不必非要舉重來鍛鍊肌肉,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身體重量來鍛鍊,比如深蹲和伏地挺身,每周兩次,保持鍛鍊直到累為止。

說到這,這部紀錄片裡的方法確實講了不少,我可能會選擇每天30分鐘的健步走或者5組分別1分鐘的運動。

但是,我還有一個擔心,就是害怕傷身體,尤其是關節。比如跑步。我的觀念是,跑步會讓膝蓋骨之間的軟骨受到損傷。

針對這個問題,紀錄片裡也有講到。這裡說一下結果,研究表示,從整體上來說,跑步帶給身體的壓力比步行更小,並且跑步產生的規律性壓力可以壓縮軟骨,使軟骨得到放鬆,進而刺激血液循環,把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帶入軟骨,幫助軟骨自我修復,生長並發展。

從這個研究來說,長期來說,跑步對關節是有益的。

針對確實也有很多人因為跑步身體受損的問題,專家說,跑步一定要循序漸進,要正確的跑步,比如可以從快走開始,然後慢慢有節奏的增加跑步時間,不要一開始就跑太快,太久。如果體重過重,身體本身就有一些損傷,騎車、遊泳是更適合的運動方式。

總的來說,跑步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有益的。那麼,跑步導致關節受損的說法,就是錯的。

說了這麼多,其實是想告訴大家,像我,也知道要鍛鍊,但又是個不喜歡運動的人,看完這個紀錄片以後,對我來說,我覺得至少我現在可以以最小的努力,適當地鍛鍊來達到最好的效果。

所以,我把這部紀錄片推薦給你,希望以上的方法也可以讓你動起來。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健康,或者減肥,或者體形變得更好看。

友情提醒,無論是做什麼運動,鍛鍊之前,都要根據自身的狀況,做適合的運動,還要記得先熱身。

#健身#

相關焦點

  • 每天跑步45分鐘,還不如每周鍛鍊2分鐘?BBC揭開鍛鍊的真相
    但是很多人卻無法邁出鍛鍊第一步,覺得是個非常「痛苦」的事情,特別是對於一些長期缺乏鍛鍊的人群而言。不過,BBC紀錄片《健身的真相》,或許能讓這些不愛運動的人重燃希望。圖源網絡每天跑步45分鐘,竟不如每周鍛鍊2分鐘?
  • 每天跑步45分鐘,還不如每周鍛鍊2分鐘?BBC揭開鍛鍊的真相
    但是很多人卻無法邁出鍛鍊第一步,覺得是個非常「痛苦」的事情,特別是對於一些長期缺乏鍛鍊的人群而言。 不過,BBC紀錄片《健身的真相》,或許能讓這些不愛運動的人重燃希望。
  • 每天跑步 45 分鐘,不如鍛鍊 2 分鐘?!BBC揭秘運動真相……
    於是,每次減肥前,我們都給自己定下「宏偉」的目標:跑步半小時,瑜伽45分鐘,走路10000步。很多人剛邁出減肥的第一步,就因為堅持不了敗下陣來,選擇繼續跟贅肉和平共處~減肥效果真的跟運動時長完全劃等號嗎?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花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回報?
  • BBC紀錄片公布健身真相:每天跑步60分鐘,或不如一周2分鐘鍛鍊?
    然而許多人一沒太多時間,二沒太多金錢可以天天到健身房打卡,於是想出了絕招,那就天天跑步吧。每天跑它一個小時,難道就瘦不下來?可是,BBC紀錄片公布健身真相:每天60分鐘跑步,不如一周2分鐘的鍛鍊?我們到底該怎麼辦才能讓身體瘦下來呢?
  • BBC紀錄片公布健身真相:每天跑步60分鐘,或不如一周3分鐘鍛鍊?
    因此有很多女孩因為時間過緊,或者因為健身房價格太貴,就選擇了通過天天跑步來進行減肥。每個人都抱著每天跑一小時就會瘦下來的目標,才堅持跑步。但BBC紀錄片公布了健身真相:你可能每天跑60分鐘,可能還不如一周三分鐘的鍛鍊?到底應該採取怎樣的方式才能達到減肥的效果呢?
  • BBC紀錄片公布健身真相:每天跑步1小時,或不如一周2分鐘鍛鍊?
    然而許多人由於時間不夠,金錢不夠,不能每天到健身房打卡,於是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每天去跑步。每天跑它一個小時,難道就瘦不下來?可是,BBC紀錄片揭露健身真相:一周2分鐘鍛鍊,比每天1小時跑步要好,那我們到底要用什麼方法才能瘦身呢?
  • 每天60分鐘跑步,比不上一周3分鐘鍛鍊?BBC紀錄片又來顛覆三觀!
    當養生成為人人關注的重點,運動鍛鍊也成了人們口中離不開的話題。夜跑過去一度成為風尚,當然慢慢人們發現晚上跑步問題多多,即便如此依舊難以阻擋人們健身的熱情。不願意跑步的人總能找到千百種理由,用散步代替「鍛鍊」的人確實很多,他們在一天一萬步小目標達成之後也不忘掏出手機,每每這個時候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這跑步傷膝蓋這事是真的假的?
  • BBC公布運動真相:每天跑步45分鐘,卻趕不上一周4分鐘鍛鍊?
    但是,很多的小夥伴會因為時間的問題,經常會選擇以跑步的方式得到自己滿意的身材。每天都很自律的跑步一小時,但好的想法都會被打破。每天堅持跑步就一定可以減肥成功嗎?BBC紀錄片告訴你:我們每天跑步45分鐘,可能還抵不過人家一周4分鐘的鍛鍊。這樣的對比是很扎心的,不僅從時間上有差距,就連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
  • BBC紀錄片《健身的真相》:如何在短時間取得更好的鍛鍊效果?
    昨晚刷了BBC的一個紀錄片:The truth about getting fit.翻譯過來就是《健身的真相》,這部紀錄片是2018年播出的,裡面講了很有意思的三個實驗,有可能會顛覆你的認知。 這次實驗尋找了工廠裡6位志願者,3名工人每天行走一萬步,其他3位每天3次10分鐘的步行(約3000步),每個人都佩戴了具有監測功能的手錶追蹤器。 實驗結果表明,健步10分鐘更有效,因為它屬於中度到劇烈的體力活動,心臟跳動更快,而一萬步心率基本保持穩定。
  • BBC紀錄片《健身的真相》:如何在更短時間取得更好的鍛鍊效果?
    昨晚刷了BBC的一個紀錄片:The truth about getting fit.翻譯過來就是《健身的真相》,這部紀錄片時2018年播出的,裡面講了很有意思的三個實驗,有可能會顛覆你的認知。這次實驗尋找了工廠裡6位志願者,3名工人每天行走一萬步,其他3位每天3次10分鐘的步行(約3000步),每個人都佩戴了具有監測功能的手錶追蹤器。實驗結果表明,健步10分鐘更有效,因為它屬於中度到劇烈的體力活動,心臟跳動更快,而一萬步心率基本保持穩定。
  • 1分鐘看完BBC紀錄片:科學解釋健身的真相
    確實挺聰明每天一萬步只是日本某品牌的一個行銷說辭,並沒有做科學研究BBC找了6名志願者做測試:1.三人一組,每天1萬步任務2.三人一組,每天三次10分鐘快步走3.持續1星期1.一星期三次高強度衝刺,2.一次做40秒,3.一星期一共2分鐘運動時間。
  • 每天慢跑45分鐘和每天健身1小時 兩者身體素質有何區別?
    為了改善身體素質,有的人選擇每天跑步45分鐘,有的人選擇每天健身1小時,不同的選擇帶來效果也不一樣。跑步屬於有氧運動,沒有毅力的人很難堅持下來。而健身屬於力量訓練,堅持1小時相對容易。那麼,選擇這兩種運動方式的人在身體素質方面有何差別?
  • 每天晨跑30分鐘與每天晚上健身60分鐘,身體有何差別?
    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也懂得養生保健的重要性,所以都會加入到健身的大部隊中,每天堅持鍛鍊,能夠有效的提高身體素質,而且能夠提高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對於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有些人可能早上時間比較充足,會選擇早起進行晨練,但是有些人由於時間比較緊張,所以一般到了晚上才會進行健身。那麼每天晨跑30分鐘與每天晚上健身60分鐘的人,他們的身體素質有什麼區別呢?
  • BBC《健身的真相》每天一萬步是騙局,跑步不傷膝蓋,暴走更傷
    其實,我們都知道平時要多多運動、規律生活,但是也確實缺少運動的時間,所以怎麼才能用最少的時間來達到最大的健身效果就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今天小編就將敘述BBC紀錄片——《健身的真相》,以五個試驗來解開這個謎題了解自己的體能
  • 每天堅持跑步健身60分鐘的人 身體會有什麼變化?
    跑步作為健身的一種,受到了廣大跑步愛好者的喜歡,跑步與力量訓練一樣,長期堅持都是可以使人上癮的運動。但我們看到的是,選擇力量訓練的健身者要遠遠多於跑步愛好者。因為力量訓練可以增長肌肉,讓身材變好看,同時也有增強身體素質的作用。雖然跑步也能提高身體素質,並控制身材,但給人帶來的整體變化似乎不如力量訓練。那麼,每天堅持跑步健身60分鐘的人 身體會有什麼變化?
  • 健身的真相:別找藉口不跑步了,散步比跑步更傷膝蓋
    而且更恐怖的是,一些錯誤健身認知讓你遲遲不敢邁出鍛鍊的步伐。《健身的真相》,它用科學和實驗數據顛覆了一些我們自認為正確的健身常識,以及探討了如何花最少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達到最佳的健身效果。,散步則更佛系(老少皆宜),既可以放鬆身心又能鍛鍊身體,正所謂「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所以戴著健身手環,每天走一萬步就是我給自己定下的小目標。
  • BBC:鍛鍊的真相
    BBC的紀錄片拍得確實很牛掰,而其中的一部紀錄片在推出之後就在健身圈引起不小轟動——《鍛鍊的真相》。短時間高強度鍛鍊,效果堪比長時間的溫和鍛鍊。下面我們就來圖解這部揭示真相的紀錄片,看看你到底鍛鍊對了沒
  • 每天3分鐘高強度鍛鍊一樣可以健身
    據英國《獨立報》4月19日報導,短短3分鐘高強度健身也能夠與30分鐘鍛鍊達到同樣的效果,澳洲理療師崗瓦德納 (Kusal Goonewardena) 解釋了當中的秘訣。  他表示,短時間但高強度的鍛鍊,能夠降低膽固醇和血壓,同時讓腰部變細、提高身體素質和柔軟度。只要進行每天3分鐘鍛鍊並堅持21天,就能達到很好的健身效果。
  • 每天做1個半小時器械鍛鍊,再跑步30分鐘,能有效減脂嗎
    每天做1小時器械鍛鍊,再跑步30分鐘,是否能夠達到減脂的目的,要看具體是鍛鍊過程、身體情況和飲食情況,不能籠統地說一定能或不能減脂。首先來說鍛鍊情況。以減脂為目的的器械鍛鍊,可以用小重量做減脂塑形鍛鍊,一般做3-6個動作,每個動作3-6組,每組25-30次,組間間隔30-90秒,動作間間隔1-3分鐘,鍛鍊時間至少30分鐘,一般45-60分鐘即可。
  • 更年期女性,每天堅持跑步40分鐘,身體4種變化,很誘人
    更年期女性,每天堅持跑步40分鐘,身體4種變化,很誘人一般而言,女性在45歲前後或開始步入更年期。心臟通過這種有氧運動的鍛鍊,可使回心血液增加、心肌收縮更加有力、心輸出量增大。當每分輸出量一定時,心輸出量越大,每分鐘的心率就越低。所以,每天保持合理的跑步不僅提高了更年期女性的肺活量,同時也提高了運動時的心率儲備,降低了安靜時的心率,從而提高人體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