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室三年,我還記得吳校長說的那句話,要做『明』校長而不是名校長,明明白白。」「從吳校長身上,我學會了坦然面對一切困難,昨天有十個麻煩事,今天只要少了兩個麻煩那就是賺到了。」「吳校長出現在我苦苦尋路的低谷期,是我人生的導師。」……12月12日,華北大地正值隆冬,保定市第十七中學英華學校二層會議室裡,保定市「吳甡校長工作室」首期結業式正在舉行,與窗外大霧陰沉的天氣不同,室內暖意融融、氣氛熱烈。工作室成員校長向工作室主持人、北京廣渠門中學教育集團理事長吳甡,工作室學術導師、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鐵道等與會嘉賓分享了自己三年來的成長收穫。
2017年7月,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教育集團吳甡校長工作室落地保定,首期吸納了來自全市8個貧困縣的20名校長參與。三年來,工作室成員獲得國家榮譽14人次,省級榮譽6人次;成員從不會做研究、開展課題研究數為零到個個有課題、人人做教研;從吳甡校長工作室開始,全市實現工作室從0到48的突破,教師、校長專業學習成長共同體不斷壯大。在保定,以吳甡工作室為「塔樓」,來自北京的優質學校資源、專家資源等成長資源,通過升級校長理念、提高校長勝任力、開拓校長眼界、激發校長成長內在動力,化物無聲,正悄然改變著這裡。
校長要有自己的辦學思想
在進入「吳甡校長工作室」前,現任保定市第二十六中學校長的韓雲慶已經當了7年校長。就事論事,每天忙於眼前的事務性管理是他進入工作室後對自己的反思。
「校長要有自己的辦學思想。」吳甡認為,校長不能只做「懶惰的勤奮者」,要從以事物為本的「事本」向注重教學思想凝練和表達的「話本」、「文本」邁進,最終達到關注學生快樂成長、教師幸福工作的「人本」層面。
「經過在工作室的系統學習,現在我的工作有了『線』,能在教學理念的引領下,把事辦完辦好。」如今,以「讓每一位學生健康、智慧、快樂地成長」為辦學理念,二十六中系統地開展了傳統文化教育、體育教育活動和愛心教育活動等。
「以前零散的教育教學活動有了靶心。」韓雲慶說道。
用生命影響生命是吳甡的教育理念。他認為,對於校長而言,要尤其關注教師的幸福感和學生的滿意度。學生在快樂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成長,而這離不開有幸福感的老師,有幸福感的老師又離不開校長的管理方式。
「現在,在我的學校裡,我有意識地多表揚少批評,多傾聽少高談,多肯定少否定,老師們的笑容多了,幹勁更大了。」安國市實驗中學校長尹虎說道。
「從工作室裡,我學到了更多的管理方法。」曲陽縣第二初級中學校長李志勇說道,每場講座,吳甡從不吝嗇,給校長們講理念,出實招。「他講了很多管理的『秘方』和實招』,讓我們能用別人的火點亮自己的燈。」
沒有薄弱校只有薄弱校長
吳甡到現在還記得,工作室成員第一次見面,「沒師資、缺生源」是不少校長們抱怨的話題。
「沒有薄弱的學校,只有薄弱的校長。」面對校長們「向外」找原因的傾向,吳甡以自己帶領北京廣渠門中學突破困境、從薄弱校成為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的生動實踐為例,鼓勵校長們勇敢闖出路子來。
「在自己苦苦尋路的時候,吳甡校長讓我看到,原來廣渠門這麼優秀的學校也有這麼曲折、艱辛的創業史,給了我不少撫慰和力量。」韓雲慶說道。
易縣裴山學區中心校校長田戰生,帶領學校從區縣倒數第二成長為正數第二;淶水縣第二中學校長牛寶村說,作為縣裡曾經「二三流的學校」,近年來學校學生回流明顯 …….
如今,吳甡工作室裡不少曾經來自薄弱學校的校長,不僅信心更強,幹勁更大,還越來越多地承擔起了「重任」。
「保定蓮池區三中分校校長田賀潔從薄弱校21中到三中分校且蓮池區全面實施集團化辦學,高新區小學校長高慧娟也開始了集團化辦學,工作室的校長們在更大區域內發光發熱。」 保定市第十七中學校長、工作室秘書長李梅說道。
2020年,保定市有三位校長入選河北省首期教育家型校長,其中兩位出自吳甡校長工作室。三年時間,吳甡校長工作室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從教育理念到管理實務,從觀念更新到方法指導,校長們走進京城名校參觀學習,與陶西平、馬憲平等教育名家面對面交流,正如張鐵道感慨地那樣,紮實的理論學習增加了校長們的辦學信心,高層次的交流碰撞開闊了校長們的思想境界。「做一名新時代的智慧型校長」「向教育家型校長進發」已然成為了校長們的口頭禪。
從零到四十八
「保定地區貧困縣初中李梅校長工作室」「保定名師高慧娟工作室」「保定名師高薇工作室」「保定地區貧困縣高中賀宇良校長工作室」……在總結會上,李梅介紹道,如今,首期名師工作室的若干成員校長,借鑑「吳甡校長工作室」模式,也相繼成立了名師、名校長工作室。
「如今,從吳甡工作室孵化出了一批我們保定本地的工作室,涵蓋了70多個學校,數萬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因此受益。」保定市教育局副局長趙建民說道。
2017年,在「吳甡校長工作室」落地保定之前,保定全市沒有一個名師、名校長工作室。教育教學資源分散,教師校長缺乏集體成長的專業學習共同體。如今,三年過去,保定實現了名師、名校長工作室「零的突破」,名師工作室數量達到了48個,不僅增強了當地校長的領導力,推動了所在學校的發展,還為探索名校長引領的校長培養探索出一條實際可行的能力建設之路。眾人划船船行快,眾人拾柴火焰高,「一件事做成功,一定是你做對了什麼,一定是有眾人相助。」吳甡感慨地說。
保定市吳甡校長工作室英華學校基地籤約儀式
會上,保定市吳甡校長工作室英華學校基地籤約儀式舉行,從一個吳甡校長工作室擴大到廣泛性社會性的影響,未來,工作室將繼續深入挖掘以校長為對象的能力建設模式,探索京津冀教育合作共贏新路徑。「把優秀校長多年積累的經驗及教育智慧轉變為一種課程,這種做法是具有全國性意義的。」張鐵道說道。(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梁丹 通訊員 張萌 12月12日發自河北保定)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