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爸媽再讀《紅樓夢》,發現這其實是一部育兒教科書……

2020-12-12 騰訊網

少年時讀紅樓,就是看一看大觀園的熱鬧,再為寶黛的悽切愛情掬幾把淚水,只看到了情情愛愛。

但如今人到中年,有了自己的孩子,回過頭來再看,竟發現它竟然是一部育兒寶典。

擔心隔代育兒,孩子就得自己養

因為種種原因,現在很多父母選擇將孩子託付給老人。但隔代育兒卻同時會產生很多問題,賈寶玉就是最好的例子。

寶玉銜玉而生,長得最像他的祖父,又生的討喜,所以賈母格外喜歡他,從小便養在身邊。

寶玉不喜歡讀書,每當賈政要呵斥他時,賈母都會攔著,所以很多時候賈母便成了他逃避功課的避風港。

不僅學習上如此,生活上也是。有一次賈政因蔣玉菡將寶玉痛打了一頓,賈母大發雷霆,不惜將兒子賈政大罵一頓。

正是在這種溺愛下,寶玉被養成了一個「小霸王」。不過所幸的是寶玉本性不壞,賈母與兒子兒媳之間也沒有太大的爭執,寶玉雖然沒長成賈政所希望的樣子,但也沒做很過分的事。

但現實生活中呢?

由於兩代人的思想不同,教育方式不同,就更容易產生矛盾,甚至親子關係也會變得很差。

將孩子交於老人帶時,雖然換來了一時的輕鬆,但也失去了更多。

錯過了孩子成長的一些重要節點,錯過了一些重要的時刻。親子關係變得疏離淡漠,每當想要觸碰之時卻又無奈收回手。在孩子那裡得不到尊重,也體會不到愛。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自己帶孩子,就儘量不要讓老人幫忙帶。哪怕萬不得已,每天也要抽出固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缺席了他的成長。

自己的孩子,就自己負責。

不要當一切都來不及時,才後悔當時沒有親力親為。

母親層次低,孩子不好養

說起紅樓夢裡的母親形象,有兩位對比特別鮮明。不僅是為人處事還是教育觀念都天差地別。

愚蠢自私的母親當如趙姨娘。清代有位紅學家曾這樣評價趙姨娘:「天下之最呆、最惡、最無能、最不懂者無過趙氏。」

趙姨娘本是丫鬟出身,後來又成了賈政的姨娘,生下了賈環和探春一雙兒女。

她嫉妒鳳姐的囂張和寶玉的得寵,三番兩次要將鳳姐與寶玉置於死地。

趙姨娘的心狠手辣和愚昧無知,成了兒子賈環最直接的「榜樣」。趙姨娘的另一個女兒探春,從小自立自強,用自己的努力,活出了另一片天地。

然而,她的母親趙姨娘,卻是探春一輩子碰不得又說不得的傷口。

有這樣一個愚蠢自私的媽,連鳳姐都為她遺憾:「好個三姑娘,我說她不錯。只可惜她命薄,沒投生在太太的肚子裡。」

最終,她養出的一雙兒女,一個心術不正、心狠手辣,一個不認她、急於與她劃清界限。

都說「母親什麼性格,就什麼命」。

對孩子最深的傷害,往往來自最親近的人。

母親的愚昧自私,毀掉的是孩子一生的幸福。而另一位有遠見的母親,李紈卻是另一番模樣。

李紈青春喪夫,帶著年幼的兒子賈蘭,過上了孤寡生活。

她故意選擇簡樸清貧的「稻香村」居住,為的是讓孩子遠離富貴和奢華,養成勤儉的品質。並且常陪伴其左右,督促其苦讀、用功學習。

或許在別人看來,身為母親的李紈有些「絕情」。

可她「絕情」恰恰是有遠見的最好體現。既然母親註定無法陪孩子走到最後,就應該早點放手,讓他直面生活。

既然孩子的人生必然經歷風雨,那就不該讓他從小生長在溫室裡,失去了迎接風雨的能力。

正是因為有這麼一位有遠見的母親,賈蘭比寶玉多了一份堅韌,在長大後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龍應臺曾說:「真正的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真正的好母親,不是讓孩子在蜜罐裡長大,而是在該狠心的時候狠心。

只有孩子敢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才有機會羽翼豐滿,展翅翱翔。

夫妻步伐一致,孩子要一起養

重看《紅樓》時,很深的一個感觸就是:賈寶玉家不是典型的詐屍式育兒嗎?

印象中,寶玉和父親賈政鮮少有待在一起的時候,幾乎每次賈政出場要麼就是問寶玉功課學的什麼樣了,要麼就是寶玉要挨打了。

在這種情況下,寶玉也是極其害怕父親的,每次只要知道賈政不在家時就格外開心。態度轉變最鮮明的是有一次賈政叫寶玉去書房問功課,寶玉在房內時誠惶誠恐,唯唯諾諾,但剛踏出門時就和一個下人開始說說笑笑。

賈政嫌棄寶玉不求上進,只知和一堆女孩子混在一起,認為沒出息。

但是其實他也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

由於缺乏父親這種「陽剛」的教育,寶玉的性格是偏女性化的,情緒也更多愁善感。

這歸根還是父位缺失的問題,試想,如果賈政和王夫人一起更多的參與到寶玉的成長中來,寶玉也不會形成這種性格。

一個家庭中,最好的教育應該是雙管齊下,擊鼓傳花。而不應該是一個人詐屍,一個人無奈。

商討一致的教育理念,確定一致的教育方式,傾注一致的感情。

夫妻步伐一致,才能養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上面提到了賈寶玉父親的缺位,通常情況下,父位缺失將會導致母親對孩子過度依戀與關注。《紅樓夢》中,王夫人也不例外。

王夫人特別看不慣寶玉身邊有長得漂亮的女孩,對於寶玉接觸過密的下人也非常留意。

劇中有個悲劇人物,叫金釧,她本是王夫人的貼身侍婢。

但是由於有一次王夫人午休時,看到金釧和寶玉非常親暱地開玩笑,便氣不打一處來。王夫人一怒而起,以金釧勾引寶玉為名將她趕出賈府。

在封建時代,「名聲」與「清白」對一個女孩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事,但王夫人卻因和兒子打鬧就說他「勾引主子」,以致金釧投井而亡。

除金釧外,因晴雯生的好看並且與寶玉交好,王夫人便藉機將晴雯趕出賈府。

仿佛王夫人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關注寶玉身邊人上。

這不就是「戀愛式」育兒嗎?因自己的情感需求無處安放,便轉嫁到孩子身上。但這並不是一種健康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是以分離為目的的親密關係,關注孩子沒有錯,但過多的關注便是「越位」。

對孩子,該放手時就放手。將注意力適時從他身上移開,將自己的心放到屬於它的地方。

孩子有自己的世界去探索,我們也有自己的感情去維護。

沒有一個父母不愛孩子,但很多卻愛錯了方式。

隔代育兒、詐屍型育兒、戀愛式育兒,都是不健康的育兒方式。現實卻是,以上三點,我們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遇見過,或者正在經歷著。

一個家庭,最健康的育兒方式應該是等邊三角形,父母與孩子各佔一個頂點。也希望育兒道路不同行的父母,能夠互相攙扶。

最後,身為家長,我們要謹記:

養育孩子需要愛,更需要陪伴,這份陪伴是對愛對好的表達。

養育孩子需要愛,更需要父母雙方的愛,缺一個都不行。

養育孩子需要愛,更需要適當的愛,水滿則溢,盈滿則虧。

願父母們都可以避開養育的坑,陪伴孩子健康長大,許其一片廣闊天空。

你對上述情節有印象嗎?

你在《紅樓夢》裡學到什麼教育方法呢?

在底部留言區說說你的看法~

來源:網絡

- END -

相關焦點

  • 中年再讀《紅樓夢》,發現這其實是一部育兒寶典...
    但如今人到中年,有了自己的孩子,回過頭來再看,竟發現它竟然是一部育兒寶典。 擔心隔代育兒,孩子就得自己養 因為種種原因,現在很多父母選擇將孩子託付給老人。但隔代育兒卻同時會產生很多問題,賈寶玉就是最好的例子。
  • 3月寶寶意外窒息,新手爸媽線上學育兒,這幾條原則要記牢
    想必這也是很多新手爸媽的感受。我們看了很多新老育兒觀念的衝突,信心滿滿的要從網際網路海量的育兒知識中,學習該如何帶娃。甚至花錢去上所謂的「育兒培訓班」。但是真的看過很多以後,就會覺得頭暈眼花,很多觀念看起來都不那麼「靠譜」,甚至有些觀點還都很矛盾。於是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在問我,到底什麼樣的「育兒知識」才能相信。
  • 再讀《紅樓夢》,開始慢慢理解「一把辛酸淚,誰解其中味」了
    時隔多年,再次捧起《紅樓夢》這本大部頭,想起第一次閱讀此書,那會兒還在高中,第一次讀,感覺手上拿的是塊磚頭,每翻一頁就看得頭昏眼花,還不知作者所云何事。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早已從曾經的少女變成老阿姨了,這次重讀《紅樓夢》,也是在寶寶姐的讀書會裡,與幾十個小夥伴們一起共讀。寶寶姐說,一個人讀《紅樓夢》的機會有很多,但是想要一群人共讀的機會還是比較難得的。原本因為去工作,擔心自己沒有時間讀書寫讀後感,想要退出的我,硬是被這句話留住了。
  • 新手爸媽看過來,避開4個「坑」育兒變得不再難
    對於首次當爹媽的人來說,最難的就是育兒這一關,小傢伙剛出生,身子軟軟的,看著真是哪裡都不敢碰。關鍵他們還極其脆弱,稍有不慎,危及生命。哎呀呀,這讓新手爸媽怎麼是好。
  • 《紅樓夢》也是一部偉大的人情小說,道盡人間冷暖
    《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人情小說。這一點,魯迅等紅學家已經有所論述。《紅樓夢》的第一回也開宗明義地寫到《紅樓夢》是一部「大旨談情」的小說。不過,《紅樓夢》所寫「情」不僅僅是指男女情愛。這份情的內涵非常豐富。
  • 育兒專家:戶外運動這幾點是自然教科書
    如果置於危險持續時間達到兩秒鐘,孩子的腦神經就會對危險產生記憶,如果下次遇到同樣危險,大腦就會把這段記憶調出來,進而能夠讓孩子發展出「規避危險」的意識。有些事情只有孩子經歷過,他才會有面對危險的意識。下次再經歷類似事情時,才會採取一些有效方法去規避危險帶來的傷害。
  • 這一部紀錄片,爸媽營手工贊!
    前段時間,爸媽營的編輯團隊看到了一部紀錄片,話題很有意義:你覺得未來的教育會是什麼樣子?我們想通過一部紀錄片《你好,未來人類》,來和各位爸媽一起探討這個問題。或許看完今天這篇文章,爸媽們能找到一個答案。
  • 一部不同尋常的程乙本《紅樓夢》
    程乙本《紅樓夢》存世不多,保存完好的更少,有些收藏機構或私人收藏的程乙本,其實混入了程甲本或其他抄寫本、刊刻本。而經過學者考訂,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的程乙本《紅樓夢》是保存完好的純正的程乙本初刊本,具有很高的版本價值,我們此次將其影印出版,保持原貌、原大彩印,可以為相關研究提供原始版本資料,也可以為廣大愛好《紅樓夢》的讀者提供一部精緻的原始版本影印本。
  • 一部《紅樓夢》,從人名到詩詞,美了三百年
    近代詩人黃遵憲:《紅樓夢》乃開天闢地、從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說,當與日月爭光,萬古不磨者。《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處處皆美。它的詩詞,讓人口齒噙香,它的名稱,讓人回味無窮,它的情節,讓人感慨萬千。
  • 《不可思議的媽媽》第二季首播,四本行走的育兒教科書你pick哪一本?
    蔡少芬&楚兒信兒、胡可&小魚兒、何潔&七寶、池亞凌&伊萊這四對媽媽&萌寶的組合,顏值逆天、笑點滿滿,四位媽媽的高超育兒技巧,更全是知識點啊!看得小編分分鐘都恨不能掏出小本本記下來。不要著急,刷首期節目刷得一臉姨母笑的小編,這就來帶大家一一品品這四組家庭的亮點、萌點、知識點!
  • 《紅樓夢》裡關於黛玉之死的種種猜測,都是眾生相,其實另有玄機
    《紅樓夢》這本小說,也是如此。其實每一個小說讀者,看到小說的樣子裡都藏著自己的樣子。你感興趣的東西裡藏著自己的投射。比如:你喜歡看紅樓夢裡的美食或者富貴奢華,其實就是說明自己內心裡想擁有這些東西。小說也好,影視劇也好,都 是這個道理,你想看的都是與自己有關係的、自己感興趣的。
  • 這就是《紅樓夢》一擊兩鳴手法!
    只因《紅樓夢》涉及的是令朝廷諱莫如深的清宮秘史。就連康熙孫子弘旿也因害怕被連累而不敢看《紅樓夢》,他說:「恐其中有礙語也。」前面,筆者講了下作者的「烘雲託月」手法。今天筆者就來介紹下「一擊兩鳴」手法。一擊兩鳴,是小說寫作技法之一。比喻通過一件事或一個場面的記敘,涉及了多個人物。這種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之技法,又稱「一石數鳥法」「一箭雙鵰法」。
  • 網際網路育兒經不能成了偽科學生意
    如今的新手爸媽遭遇大大小小的育兒問題,都習慣於去網上尋找答案。但據媒體調查,在母嬰育兒領域,大量自媒體帳號身份全靠包裝,白大褂一套就是醫生,傳授幾條經驗就自稱育兒師,海量信息魚龍混雜,偽科學泛濫成災。有人按推薦買回「嬰兒孕婦電蚊香」,卻發現使用說明赫然寫著「孕婦禁用」。今年3月,一名新手媽媽加入收費不菲的「付費睡眠引導群」,其3個月大的女兒趴睡時大哭不止,媽媽聽從「專業建議」不加幹預,導致女嬰不幸去世。某些商家既無科學素養,也無道德良知,作為窗口的平臺方顯然不能視若無睹。某種程度上,這些帳號能夠取信於人,就在於其以「專家」「醫生」的面孔示人。
  • 臺灣著名作家白先勇教授為什麼對《紅樓夢》程乙本情有獨鍾
    立馬就把這事應承了下來。很快一部印刷版的《石頭記》問世了。由於事前準備不足,在印刷的過程中又過於倉促,所以,書一拿到手,就發現了很多漏洞。於是他二人決定再次增印出版。說幹就幹首先,重新增訂和修補己經出版的《石頭記》,其次在此基礎之上,將120回文稿《石頭記》,更名為《紅樓夢》這就是程乙本的由來。
  • 徐晉如:作為反《紅樓夢》的《鹿鼎記》
    一部《鹿鼎記》,就是一部反《紅樓夢》。考察這兩部小說的主題意旨,其間更存在著驚人的對應。學界圍繞《紅樓夢》的題旨聚訟多年。正像羅忼烈教授所說的:「封建時代,人們認為《四書》、《五經》比任何典籍都高出幾百倍,所以把其他的書束之高閣,唯此是務。現在《紅樓夢》取代了《四書》、《五經》,紅學專家取代了經師,他們的著述比《皇清經解》、《通志堂經解》只多不少。」
  • 2020你最關心的10大育兒問題,領取屬於你的育兒年報!
    2020年已經過去,這一年裡第一兒科收到了無數爸媽們提出的育兒問題,問題之多令人咂舌。看到各位爸媽如此認真學習育兒知識,小編自然也不會閒著,總結了今年爸媽們最關心的10大育兒問題。看看今年你是否也曾關注過這些問題呢?
  • 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正好,上周末我去看了一部正能量爆棚的傳記電影——《傳奇的誕生》,是根據球王貝利的真人真事改編的。預告片說這是一部記錄貝利從貧民窟逆襲為足球之王的成長故事。但我看完後,卻覺得這更是一個孩子如何戰勝自卑,成為自己的故事。
  • Nuna時尚育兒潮掀起皇室格紋風
    2020年再度邀請代言人林心如出席記者會,推著首度亮相的限定款Ellis Collection登場展現時尚女王氣息,分享育兒也能時時保持優雅的秘訣,相信又能掀起一波時尚育兒風潮。該系列中國大陸地區稍晚上市,敬請期待。
  • 宋丹:日藏林語堂《紅樓夢》英譯原稿發現始末
    一、尋找契機 2013年初,我在做《紅樓夢》在日本的譯介與傳播研究時,在日本推理作家蘆邊拓以《紅樓夢》為藍本改編創作的推理小說《紅樓夢的殺人》的後記裡,看到他羅列自己所參考的《紅樓夢》日譯本的名單中,有一部佐藤亮一譯自林語堂英譯"The Red Chamber Dream"的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