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這個詞語自帶沉重色彩,每一個自閉症孩子都擁有一個自己的世界,任何人都很難進入他們的世界。#自閉症#他們的世界又很狹小,強行闖入會讓他們感到恐慌,自閉症的孩子十分讓人心疼,自閉症兒童的家長自然也很心酸。
很多人覺得自閉症離自己遙不可及,其實並不是。目前自閉症發病率約為1%。也就是說,大約100個孩子裡就有一個自閉症患者。這麼我們要引起重視。
你應該遇到過這樣的小朋友,不愛和其他人玩,不愛跟人打招呼,整天都是安安靜靜著,有的人認為這是性格內向,所以不會過分的關注和幹預,但是其實這也許就是自閉症的一種表現形式。當然,並不是說只要是存在這種現象的孩子都有自閉症傾向。自閉症兒童的動作行為和成長跟正常孩子沒有差別,所以家長早期很難觀察到異常現象。
我的身邊就有一個例子,孩子是留守兒童,從小跟著奶奶生活,奶奶性格也比較內向,家裡也沒有人去跟孩子互動,現在孩子4歲了,無法自主的去表達自己的想法,無法交流溝通,著急的時候只會重複的蹦單個詞語。奶奶也一直以為是孩子內向,憨。直到上學後孩子不停地尿褲子,總是靜靜的一個人待著,老師發現異常後通知奶奶,奶奶才帶著孩子去醫院,才得知是自閉症。
我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聽過自閉症,但是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跟「自閉症」無關,但是現在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全部,都承受不起孩子一丁點的異樣。所以我們更應該要了解「自閉症」,並且關注身邊的「自閉症」兒童。那麼對於家長來說,孩子出現哪兒些早期症狀的時候需要引起重視呢?
一 自閉症的早期現象
日常行為差異不跟別人眼神接觸或者很少眼神接觸;
不關注其他對象和事件;
不關注父母微笑或者其他的面部表情不予回應;
不展露個人情緒;
不關注別人的面部表情,也不關心別人的想法;
對周圍的人不關心,不感興趣;
2. 交流差異
不會也不想與他人溝通;
16個月內不會說單個詞語;
不會玩玩具或者角色扮演的遊戲;
無法區別身份「你」「我」「他」;
無法開始或者繼續一段對話;
3. 行為差異
摳手指,轉手指,搖晃等一些重複行為,很難糾正;
喜歡常規,有秩序的東西,不願也很難接受改變;
部分兒童記憶力很好,尤其對形狀,顏色或者是數字,字母等事務感興趣;
可能會對氣味,聲音,光線,觸感不敏感;
4. 各年齡段反應差異
12個月:
正常的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思,可以跟家人進行互動,能夠聽懂家人的話,並做相應的反應。
但是自閉症的孩子可能不會跟家人進行互動,在家人多次呼叫名字時也可能會無任何反應。
24個月:
正常發育的孩子會跟媽媽或者是陪伴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但是有自閉傾向的孩子很少表露自己的情緒,很難發現面部情緒變化。
也就是說有自閉傾向的孩子不喜歡也不願意分享感受,而是習慣自我封閉。
造成自閉症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後天環境導致的,但是無論任何一種,在家長注意到異樣時都應早點重視,去正規醫院就診。越早的發現對自閉症孩子的治療越有幫助。
並不是有上述現象的孩子都是自閉症,孩子發育遲緩也會有上述的行為提現,但是無論是「發育遲緩」還是「自閉症」,都是早發現早治療的好。
我相信,每一個自閉症孩子都只是在自己的世界裡迷路了,暫時分不清東南西北,但是只要家長和社會更多的關注他們,給他們「指引」方向,在碰壁後他們總有一天能夠走出「迷宮」,願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