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披露楊慎《臨江仙》背景:創作在充軍路上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後人披露楊慎《臨江仙》背景:創作在充軍路上

2012年03月29日 10:46 來源:四川新聞網-天府早報 

參與互動(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老版《三國演義》的片尾曲《臨江仙》,讓明代四川唯一的狀元楊升庵走進了公眾視線。昨日,楊升庵第十四世孫楊德力首度披露 《臨江仙》的創作背景,並希望尋找一位編劇能手,把楊升庵的故事創作成劇本,為將來拍電視劇做準備。

  他的歷史

  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明代正德年間四川唯一的狀元。字用修,號升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

  因為楊升庵本身的歷史文化故事,12年前,著名導演陳凱歌還曾專門來新都看過,並準備拍成電影,但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沒了下文。

  「是非成敗轉頭空」

  表達的就是再大的官、再高的位置也是「浮雲」。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表達的是要用淡定的心態面對塵世。

  「他寫這首詞還有一個意思,就是想告訴自己的妻子黃娥,不要太悲觀,要平淡看待生活,並照顧好家人。」

  《臨江仙》創作在充軍路上

  「楊升庵年少聰穎,11歲能詩,12歲擬作《古戰場文》、《過秦論》,明朝正德六年(1511),獲殿試第一。」楊德力說,因為1524年得罪了世宗朱厚熜,楊升庵被發配到雲南充軍。「寫這詞時,他正好戴著枷鎖,被軍士押解到湖北江陵。當時,一個漁夫和一個柴夫在江邊煮魚喝酒,談笑風生,他突然很感慨,於是請軍士找來紙筆。」楊德力說,詩詞中的「是非成敗轉頭空」表達的就是再大的官、再高的位置也是「浮雲」,而「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表達的是要用淡定的心態面對塵世。「他寫這首詞還有一個意思,就是想告訴自己的妻子黃娥,不要太悲觀,要平淡看待生活,並照顧好家人。」

  楊德力表示,《臨江仙》的創作背景是他首次向外界披露,「這不是吹牛亂說,是我們家譜上寫著的」。

  尋編劇創作劇本拍電視劇

  楊升庵的故居「楊家祠堂」位於新都桂湖,目前保留有7間房屋,共有10戶楊氏後代以此地作為戶口。楊德力的母親尚居住在此。

  走進「楊家祠堂」,朱紅色的大門、烏黑的神龕以及斑駁的牆壁上掛滿的字畫,無不顯示著這裡曾有一段值得探索的歷史。

  「楊升庵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做出過很大貢獻,所以『楊家祠堂』應該要得到修繕和保護,楊升庵的個人故事和文化精神,我們後輩也有責任傳承並發揚光大。」楊德力說,因為楊升庵本身的歷史文化故事,12年前,著名導演陳凱歌還曾專門來新都看過,並準備拍成電影,但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沒了下文。現在,作為世孫,他準備繼續做這件事。「我想找位編劇,將他的傳奇故事創作成劇本,如果有大公司來投資,拍成電視劇那就更好了。」

  天府早報記者刁明康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羅貫中比楊慎早150年 楊慎臨江仙為何成為三國演義開篇詞
    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明朝的楊慎所寫的《臨江仙》,會出現在羅貫中《三國演義》開篇詞?前言讀過羅貫中《三國演義》的人,對於這首開篇詞一定很熟悉: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明朝楊慎的《臨江仙》,卻如何成為了元末明初《三國》的開篇詞?
    有朋友提問:為什麼明朝的楊慎所寫的《臨江仙》,會出現在羅貫中《三國演義》開篇詞?這是版本問題。《三國演義》前面有《臨江仙》也就是這麼回事。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而楊慎的這首《臨江仙》的問世至少在羅貫中後一百年。所以肯定不是羅貫中自己加在前面的。也不是楊慎加在前面的。按照常理來推斷,肯定是在明清的《三國演義》版本整理中,後來的編者加上去的。
  • 《三國演義》篇首詞《臨江仙》(明-楊慎)感受
    《三國演義》篇首詞《臨江仙》(明-楊慎)感受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上面的作品是《三國演義》的篇首詞,是明代楊慎的作品,是一道中調(詞的分類,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分上下兩闕,現在我們來認識它。上闕以長江東逝水開篇,作者感嘆任何事物都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消逝。三國通篇寫了多少英雄,從黃巾之亂開始的群雄逐鹿,到曹操煮酒論英雄中曹操、劉備和孫權。
  • 楊慎:充軍狀元
    其實,「楊升庵」就是楊慎,楊慎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殿試狀元,授翰林修撰,嘉靖年間因「議大禮」事件被朝廷充軍戍居永昌(今隆陽)衛所36年,將他半生的才情交給了永昌,一生涉獵歷史、文學、醫學等多個學科,寫出了百餘部作品,被後世稱之為「明代著述第一」。
  • 楊慎《臨江仙》,隨口而出全是大白話,為何能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這首詞出自楊慎的《廿一史彈詞》,什麼叫彈詞呢,就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曲藝,一種說唱形式的文學,當然,這個說唱不是rap.《廿一史彈詞》取材於正史,這一首《臨江仙》全題是《說秦漢臨江仙》,所以你看,這原本是說秦漢那點事兒,只不過被毛宗崗父子挪用到《三國演義》中,不得不說,毛宗崗父子評註《三國演義》雖然不怎麼樣,但這個操作還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 楊慎《臨江仙》,好像也不怎麼樣,憑啥成為《三國演義》開篇詞?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出自明朝楊慎的《廿一史彈詞·說秦漢臨江仙》,後來毛宗崗父子在批評《三國演義》時一番騷操作,把這首詞作為了《三國演義》的開篇詞,不得不說,毛氏父子批三國雖然有點胡說八道,瞎改亂改,但這個操作還真是神來之筆。
  • 明朝作為封建王朝的巔峰,為何出名的詩詞只有楊慎一首《臨江仙》
    隨著中國歷史的發展,中國人的文化創作似乎沒有如同科技一般走上坡路。在如今的我們看來,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似乎成為了概括當時文化創作的最好的話語,但是正如我們所看見的一樣,為何明朝出名的詩詞僅僅只有一篇《臨江仙》呢?
  •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詩詞賞析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行書欣賞相信大家都看過84版的《三國演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片頭曲,歌曲盪氣迴腸、氣勢恢宏,讓人久久不能忘懷,它就是《滾滾長江東水》。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來歷,現在為大家介紹一下與它相關的一些背景故事。《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是明代文學家楊慎所作《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後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將其放在卷首,而被人所熟知的,提到此處不得不說一下作者的人生經歷,請耐心看完。
  • 滾滾長江東逝水和楊慎的一生悲劇
    01《三國演義》開篇有一首著名的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花,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羅貫中生活年代比楊慎早,所以《臨江仙》非楊慎作品
    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詞出自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楊慎的作品《臨江仙》。為什麼有人會對此表示出懷疑呢?因為這首詞出現在了《三國演義》卷首,而《三國演義》成書於明朝初年,其作者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楊慎卻屬於明中葉人。
  •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是楊慎慣看秋月春風后的大徹大悟
    《臨江仙》 是明代文學家楊慎所做,清初毛宗崗父子在對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重新修訂時,將此詞列為全書卷頭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詮釋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明·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首讀來盪氣迴腸的詞,詮釋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楊慎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為何成為《三國演義》卷首語?
    事實上,這首詞的出現比《三國演義》晚了一百年左右,它的作者是明朝學者楊慎,詞牌名為《臨江仙》,是清朝毛宗岡把它拼湊上去的。楊慎(1488年—1559年)四川新都人,字用修,號升庵。正德六年(1151年)狀元及第,東閣大學士楊廷和之子,明代三才子(楊慎、解縉、徐渭)之首。正德十六年(1521年),朱厚照駕崩。
  • 音樂丨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楊慎(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楊慎(1488年12月8日 -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號月溪、升庵,又號逸史氏、博南山人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明代文學家、學者、官員,明代三才子之首,東閣大學士楊廷和之子。楊洪基,1941年生於遼寧省大連市,總政治部歌劇團演員隊一級演員。
  • 楊慎 | 青山依舊在
    嘉靖二十一年,楊慎因得罪明世宗朱厚熜,被發配到雲南充軍,行至湖北江陵時,遇見一位漁夫和一位柴夫在江邊煮酒,談笑風生。楊慎頓時文思泉湧,借來紙筆寫下了這首《臨江仙》。百年後,這首詞成為了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 詞牌釋義:《臨江仙》流麗諧婉,聲情掩抑,楊慎的最為經典!
    01《三國演義》開篇就是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歌也是楊洪基唱得《滾滾長江東逝水》,這是最能直觀體現《臨江仙》詞牌魅力的歌曲了。《三國演義》的開頭詞,當時還以為是羅貫中原創。直到後來才知這是明代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詞作,在明代詩詞成就高的楊慎的成就是出類拔萃的,其也有很多優美的詩句傳世。
  • 【命理】明朝大才子楊慎,官運為何坎坷?
    《三國演義》開卷第一回中,《臨江仙》吟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這首膾炙人口的《臨江仙》,就是出於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楊慎之手。這首詞也多多少少應照了楊慎的人生境況。楊慎(1488—1559年)是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狀元,與解縉、徐渭合稱「明代三才子」。他祖籍廬凌,徙居四川新都,父親是大學士楊廷和。楊慎自幼警敏,能詩能文又能據理論說,有「神童」的讚譽。
  • 楊慎的人生遭遇
    因此,明代新都籍狀元楊慎,就值得特別關注。楊慎(1488—1559)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諸多創造性貢獻,被多個學科所重視,而在大眾層面也因為其名作《臨江仙》,廣為人知。正德六年(1511 年),24歲的楊慎高中狀元並授翰林修撰。
  • 《三國演義》卷首語「臨江仙」作者究竟是誰?(作者 崔學法)
    」這首《三國演義》卷首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隨著電視劇《三國演義》的播放進入了千家萬戶。這首《臨江仙》與北宋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把中國古典詩詞的豪放派推到了高峰。同時,也是至今街頭巷尾、華堂雅齋文化場所首選書法條幅。多數這副條幅落款前均書「錄自羅貫中《三國演義》卷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