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吃的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為原料,添加不同的輔料製成的節令食品。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臺灣的紅龜糕等。年糕的黃、白兩色,象徵金銀,它不僅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
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年糕發展至今,不管是顏色或者是外形以及搭配的餡料都發生了不少的變化,這裡分享兩道年糕搭配不同食材的創新做法,學會了可以為你的食譜添磚加瓦。
自製年糕燒大閘蟹
食材&配料:
大閘蟹300克、年糕400克、薑片10克、蔥段10克、豆瓣30克、蠔油8克、白糖10克、雞粉10克、老抽10克、高湯500克、料酒15克、生粉、油
做法:
先將大閘蟹洗淨從中間斬成兩段,斷口沾上生粉燒油至7成熱,放入大閘蟹炸一下撈出備用在鍋裡放入薑片、蔥段爆香,放入大閘蟹、高湯、料酒、雞粉、蠔油、老抽在鍋裡燒5分鐘再翻入年糕、豆瓣,燒透即可裝盤
大黃魚燒年糕
食材&配料:
大黃魚1條、年糕1包、蔥、姜、鹽、醬油、糖
做法:
魚去鱗洗淨瀝乾水分、姜切片、蔥剁碎鍋裡放入適量的油,放入蔥花、薑片爆香放入大黃魚兩面煎至金黃上色倒入少許的料酒、鹽、醬油、水,蓋上鍋蓋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至入味鍋中的水耗掉三分之一,放入適量的糖、倒入切好的年糕片,儘量將年糕充分浸泡在湯裡,小火燉一會兒,等到湯汁收濃稠即可出鍋裝盤食物有性格,我們能對食物表以最深的敬意就是用心做菜、好好吃飯。啊二的廚房,每天更新一道美食,點讚關注把美食和愛一起裝進口袋,伴你風裡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