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8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文紹華 陳傳武 中國化工報
——記興發集團駐村第一書記萬中山
仲夏時節,走進青山如黛、白雲悠悠的興山縣水月寺鎮樹空坪村,映入眼帘的是乾淨寬闊的鄉道,修茸一新的農舍,爭相吐蕊的莊稼,生長茂盛的蔬菜、藥材。
樹空坪村距縣城90多千米,最高海拔1400多米,是興山縣邊遠村之一,「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是這裡的真實寫照。由於地處偏僻,經濟落後,村裡的年輕人大多在外面務工,年老體弱的村民困守在家裡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生活。
2017年秋,興山縣精準扶貧攻堅打響,興發集團有著30多年黨齡的萬中山被派往樹坪村擔任駐村書記。「在村裡幹,工作上可能會面臨很多困難,生活上可能會艱苦一些,你有什麼意見?」「我雖然當過廠長、經理,但我也是農民的兒子,吃過包穀面、穿過草鞋坨、也嘗過在農田裡使牛打耙的苦頭,打贏扶貧攻堅戰,是每一名黨員的責任和義務。請組織放心,我去了後一定好好幹,不讓興發集團幫扶的村拖全縣後腿!」面對組織上的談話,萬中山沒有絲毫猶豫,徵戰前的誓言擲地有聲。
來到村裡,萬中山將全村92戶貧困戶、52個鞏固提升戶的情況一一記在本子上。他召開村民小組會、屋場院子會,把扶貧政策一一宣講到戶,翻山越嶺將扶貧政策落實到戶。他要求村裡的黨員幹部在扶貧工作中不得摻雜任何私心雜念,臺帳要做得清清白白,村務公開要清清楚楚。村民們說:「萬書記辦事丁是丁、卯是卯,我們一百個放心。」
村民餘道鳳居住的房子不時有瓦片掉落。因為是鞏固提升戶,不能享受危房改造補助政策,自己掏腰包又有困難,他要求萬中山幫忙「變通」一下。萬中山說:「扶貧政策是很嚴肅的,你這個忙我不能幫。你房上的瓦片確實要換,弄不好掉下來會傷人的,實在有困難的話我可以私人掏腰包幫你。」第二天,萬中山將2000元現金送到他家裡。
76歲的村民餘聖池老人患多種疾病,每年隔三岔五都要住幾次院。由於女兒在外務工,每次住院都要請護工,小病只能強忍著。今年2月,老人的腰椎盤突出再次復發。當時正值防「疫」關鍵時期,萬中山迅速向縣防疫指揮部報告這一情況,然後同小組長一道連夜將餘聖池送進醫院,為老人墊支1000元入院費,個人掏腰包塞給老人500元生活費,守護一個多星期,直到將老人治好後送回家。
身為領頭雁,當為民謀利。萬中山同黨員幹部一道努力探尋村域經濟發展之路,堅持每年為村裡興辦一兩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為全村勾畫文明鄉村、美麗鄉村建設藍圖,組織開展改水改廁活動。村裡累計改造C、D級危房111戶,改造廁所103戶;對7、8兩個組98戶農戶實施安全飲水工程,爭取資金720多萬元新建柴家坪、觀子口飲水工程,讓村民們告別了長期以來夏天吃渾濁水、冬天無水吃的歷史。
該村8組羅家淌,海拔1400多米,適合發展反季節高山蔬菜,但苦於不通公路。萬中山回到單位向領導反映情況後,爭取單位對口支援,投資數十萬元興修公路2.5千米,讓這裡的100多畝土地連片種上了蔬菜。
萬中山家住在縣城,有兩個可愛的小孫子,如果在公司科室上班可以在工作之餘與孫子享受天倫之樂。但自擔任駐村書記後,他從不當「跑讀生」,除正常休班外天天都住在村裡。用真情和實幹帶領村民改變貧困面貌,將黨的陽光灑向轄區的每一個家庭、每一寸熱土。近2年來,萬中山先後被評為興山縣扶貧攻堅先進個人、水月寺鎮優秀黨員。
原標題:《灑向山鄉都是愛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