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
有位「小梅西」——馮誠明
馮誠明
田家炳高中2020屆高三10班畢業生、校足球隊成員,在田高中成長的三年,他被同學和老師親切地稱呼為「小明」,也是大家心目中的「小梅西」。在今年高考中,小明以高水平運動隊高考招生足球專項和文化分數雙上線獲得了同濟大學提前籤約資格,在第一批次正式錄取。
看到這裡,
您是不是在感嘆「別人家的孩子」實在優秀?
有啥秘訣?
「小梅西」的媽媽說:
哪有什麼從天而降的好運,
不過是咬緊牙關努力後,
終於等到幸福來敲門的聲音。
今天,我們就來聽聽這位母親的心裡話!
高考分數公布,小梅西以高水平運動隊高考招生足球專項和文化分數雙上線的好成績獲得了同濟大學提前籤約資格,在今天的第一批次正式錄取,這麼開心的事,我卻完全控制不住眼淚。
我不想假裝這些年過得很輕鬆,也不想虛偽地說——孩子自己要好,天生的,不要父母煩心。儘管認識小梅西的人,都覺得他從小到大一直很陽光、很自律、很懂事。但事實上:他和大多數孩子一樣,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一直是一個普通的孩子,我更是和絕大多數媽媽一樣,常常焦慮、常常抓狂、常常嘮叨、常常犯錯,外人看到的母慈子孝歲月靜好背後,一樣有著家家上演的雞飛狗跳。
01
從他出生開始,我作為媽媽,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大量的精力陪他一起成長。18年,80萬字的成長日記,5000g的影像資料,百萬裡的定製親子行程,小學畢業前在一切可能的假期,用自由行的方式帶他幾乎踏遍全國大部分省級行政區,讓他領略自然的神奇,感受文化的精彩,嘗試很多很多方法讓他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發現真正屬於他的天賦。只有我自己知道,這一路的堅持,有多艱難。
▲打開足球之門的夏令營
我始終相信,真正的教育一定是美好的。我也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不管孩子哪方面出現問題,錯誤的根子一定在我們父母身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第一次做媽媽,怎會不犯錯,我要做的就是不斷反思、不斷復盤、不斷改正。只有我進步,他才會進步。不止一位老師對我說過,像你這樣願意反思的媽媽真不多。
孩子對新鮮事物都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什麼都想玩一下,這是人的天性,但最後能堅持下來並略有小成的,一定是發自內心熱愛的,因為要靠毅力靠恆心去堅持做一件事,很難很難,別說孩子,即使讓成人做到持之以恆都不是易事。
▲2012年2月26日 飛龍足球培訓
我給小梅西嘗試的第一個愛好是鋼琴,中班開始我就陪著他開啟了琴童之路,因為家裡有琴,我自己也會,每周1次上課,每晚至少1小時陪練,堅持了六年。
學琴六年,相當不輕鬆,為了讓他彈好、為了糾正一個指法、為了多彈一首新曲,為了每次必須還掉課......多少次讓他一邊哭一邊練,而我卻依舊冷漠地坐在旁邊無動於衷,甚至有次練不好我還怒摔琴譜。每每回想都覺得後悔,如果當時的我可以鼓勵多一點,責備少一點,他一定會彈得更好。
▲2013年6月28日於中天體育館
而另一邊,讓他嘗試的繪畫、編程、機器人、輪滑、桌球、跆拳道、籃球、足球......其他項目中,他在運動上的天賦逐步顯現出來,他在每項運動上的表現都讓我們極其吃驚。
輪滑十堂課下來,教練就想帶他去比賽;
桌球每周二次三個月下來,就能打贏一直在學的同齡人;
五年跆拳道訓練,六年級即拿下了少兒組最高級別的考核,成為紅黑帶選手;
籃球學了一個月,教練就對我說,孩子協調性不是一般的好,堅持練下去定出成績;
足球參加暑假夏令營培訓,結束時考核項目輕輕鬆鬆拿第一......
▲2015年7月17日 沙灘足球
他突出的運動能力,讓我開始認識到,唯有熱愛才不需要堅持,我最應該做的,不是逼著他彈琴,而是發掘出屬於他的「天賦」,讓他找到真正自己的熱愛。
我也慢慢意識到,6年學琴路上,並非他不認真,而是在練琴這件事上,他已經花費了10分努力,卻只拿到中上成績,不是同樣的努力都會有一樣的結果,不是每個練琴的孩子都可以成為莫扎特貝多芬郎郎。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擅長,我作為媽媽,應該去找他身上那塊最長的板,發揮最大的優勢。堅持了6年,我決定放棄鋼琴。
▲2014年7月7日於墨爾本黑石小學 第一次踢上真草球場
02
理工男因為工作性質,24小時待命,隨時要去上班,加班值班多如牛毛,但只要他在家,他一定把所有空餘時間都留給了小梅西,一起踢球、一起打籃球、一起騎車、陪他讀書、輔導他功課,儘可能不缺席他的成長,所以在留存的鏡頭裡,都是爸爸,在我們家仿佛上演的是「媽媽去哪兒了系列」。
▲2011年12月1日 紙牌承重
《愛彌兒》裡有句話我一直很認同:家長必須尊重孩子生命個體的獨立性與唯一性,教育的初衷不是為了滿足大人的成就感,它應是幫助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特別對男生,更要有足夠的耐心、花更多的時間去陪他慢慢長大。
▲2014年1月11日 一起學習
但在現實中,我這種想法,卻被狠狠打臉,因為小梅西的學習成績沒有足夠優秀,中考無望省一北,沒人認可這種虛無縹緲的教育觀,我最好的閨蜜對我說,你的問題就是看書太多,身邊好幾個至親長輩都批評過我,你帶小梅西玩太多了。就連理工男,這位曾經的省中生,一直有著兒子能和自己成為校友的省中情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釋懷。
▲2016年11月6日 輔導功課
▲2017年5月21日 講解功課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任何一個行業,個人如果能擠進前30%,都可以算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我們是不是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
有些人天生能讀書會考試,有些人天生強邏輯擅表達,有些人天生通樂感敏色彩......我們必須承認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
就像小梅西,他除了足球,400米也能拿下年級第二,他可以在教練僅僅大課教了兩次背越式跳高,不但拿下年級第一,並且直接打破校記錄,因為運動能力是相通的。比如有些孩子讀書就是強,我們可以觀察那些高考狀元,除了語文,差不多門門功課都能滿分,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小梅西創造了田高中新的跳高記錄
天賦固然重要,但沒有努力依舊等於0。任何一條路,不管是學習、運動,還是繪畫、樂器,或者科研、競賽......想往高處走都不容易,天賦只是決定能否到達金字塔頂端,但努力可以決定你達到平均分之上。
這些年,我一直在告訴小梅西,努力了不一定會有好結果,但不努力一定沒有好結果。
小梅西沒有花10分努力就能成為頂尖學霸的潛質,心裡的遺憾也是真實的,但我問自己,他的運動能力已經出類拔萃,憑什麼要求他學習能力又要木秀於林?憑什麼我自己如此平凡,卻要求他非凡?
▲ 每一張獎狀的背後都記錄著他的努力
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與我們當年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特別在江蘇,父母對孩子學習的重視,給孩子創造最好的讀書環境,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中考高考絕不是僅僅考的孩子一人,它牽動的是全家人的心。小梅西今年要參加高考,整個高三,特別是疫情期間,我們單位領導和同事都對我很照顧,辦公室裡的同事們更是承擔了很多原本我的工作,我心裡對他們充滿感激,可大家都認為我作為高三家長,在工作上接受點照顧理所應當。
讀書的大環境,已經完全不是我們當年只要自己足夠努力,成績就能拔尖的年代,現在的大環境是——幾乎每個家庭都不可能讓孩子不努力!大家都在拼命!努力未必就能拔尖!
▲高中三年讀過的書考過的卷刷過的題
03
小梅西中考考進了田家炳高中,突出的足球能力被選進校足球隊,幸運的遇到了恩師鄒詠軍教練。
在田高中,總教練鄒詠軍老師帶領的校隊,出過國家隊球員黃紫昌、出過考進清華的衛雨行、出過五人制國家隊球員柏昊源、出過曾任省隊隊長的戚嘉駿、曾有多位球員被多家中超球隊選中......這支像神一樣存在的球隊,每位曾經的、或是現在的隊友,都變成小梅西深藏心裡的偶像和榜樣。
▲高中球隊的教練和隊友
雖然小梅西三年級就開始足球興趣班,初中又跟著啟蒙教練李海峰老師進行專業訓練,但無論練習時間還是練習強度,還是很難與球隊裡從小就封閉專業訓練的孩子相提並論。
▲初中球隊的教練和隊友
加入球隊看到自己差距之後,小梅西對足球達到近乎痴迷的程度。他會為了一個動作,一個人在家反反覆覆練習;他會為了教練一句「你上肢力量欠缺」,每晚下課回家堅持上百個伏地挺身;他為了能一直呆在球隊,因為教練要求「只要成績退步,你就不要來訓練」,每天下午訓練量再大、人再累,都會回教室繼續晚自習。
▲一個人孤獨的訓練場
他用超乎尋常的認真和進步,讓鄒教練在眾多專業隊員裡開始對他格外關注。三年,在球隊裡,他是挨罵最多的,也是教練要求最高的;他是訓練最苦的,也是進步最大的。
鄒教練對他說:在球隊裡,你可能不是踢球最好,但你成績最好;在班級裡,他可能不是成績最好,但你踢球最好,你要把清華師兄衛雨行當作自己的目標!
對熱愛足球的小梅西來說,鄒教練的話就像一道聖旨,從此不管是球場上還是班級裡,他在訓練和學習都花足了力氣。一邊是高中繁重的學習節奏和壓力,一邊是高強度訓練,兩邊都不能放,兩邊都是高要求。
▲ 高中三年鞋底磨平被踢壞的足球鞋
每天學校一上完課,雷打不動風雨無阻自己趕到訓練場,汗如雨下的二小時高強度體能和專業訓練,精疲力盡結束,再馬不停蹄自己回到班級繼續晚自習,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二天,不是一月二月,而是整個高中三年!
傾盆大雨過後的操場,拖著輪胎一遍遍負重跑步訓練,渾身泥巴;在寒冬臘月北風呼嘯的操場,汗流浹背脫到僅剩一件短衣和球褲;40度高溫的大伏天,在球場上40秒、38秒、36秒、34秒、32秒、30秒練習25米折返跑,後來我才知道,折返跑也叫死亡跑。
▲這段視頻當時我是含著眼淚拍的
受傷是家常便飯,舊的傷疤還沒好,新的傷疤卻已至。一回到教室,爭分奪秒趕訓練時拉下的作業,從不拿訓練當作缺交作業的藉口,更沒拿要比賽當作成績可以退步的理由。
▲2018年常州第15屆運動會
三年,鄒教練帶領的田高中足球隊,小梅西和他的隊友們拿下了一座又一座獎盃:
2018年江蘇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蘇南賽區高中組第三名;
2018年江蘇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總決賽暨甲組錦標賽高中組第三名,他也被評為國家二級運動員。
2018年常州市第15屆運動會足球高中組第一名,他也被評為常州市業餘一級運動員;
2019年江蘇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蘇賽南賽區高中組第三名;
2019年江蘇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總決賽高中組第四名;
2019年常州市中小學足球錦標賽第一名。
▲2019年江蘇「省長杯」總決賽
今年疫情,讓往年3月份就可以結束的全國高水平考試,一延再延,最終竟然延期至高考之後,這是一種怎樣的焦熬?它意味著,即使在高三最關鍵的衝刺階段,學習和訓練依然哪邊都不能放!7月3日離高考還有3天,他練完高考前最後一次,7月9日下午4點40結束高考最後一門考完,其他孩子放鬆狂歡,他已經趕到足球場。作為媽媽,想起孩子吃的苦,依然萬般心酸。
▲當初的偷偷拍下變成後來看到就想哭的照片
三年的艱辛和抉擇,旁人可能很難感同身受,如果不是小梅西的堅持,我一定沒有勇氣讓他堅持。
▲2019常州高中足球聯賽15號小梅西進球集錦
04
近階段關於南京一中「要應試還是要素質」鬧得沸沸揚揚,這個問題曾經也很困擾我,也是我反思最多的一個問題。小梅西的六年小學生活是在百年老校局前街小學度過的,我至今對局小校長能在分數碾壓一切的大環境下,堅持教育初心「讓每一個孩子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與快樂,讓每一位教師真切享受職業的尊嚴與幸福」心懷感恩。
經歷初中高中,直面殘酷現實後,如果重新選擇,我依然會毫不猶豫選擇局小,但在家庭教育上我會改變一些具體做法,不再那麼天真,比如會儘自己所能幫助他學習更好,比如各科學習的提前介入,不會再讓他在學習上還沒有開始就已經落後。
▲高考倒計時23天晚自習的教室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孩子,不是機器,我們不能簡單的選擇要應試或是要素質,應試和素質不能割裂,更不應該對立,應試也是一種素質。唯分數論,唯素質論,都是顧此失彼,以管窺天。分數確實不能說明全部問題,分數也絕不應該成為唯一追求,但沒有分數,什麼都不能,作為家長,我們分數也要,素質也要。
教練說,小梅西最後的勝出就是勝在全面,既有特長,又有分數,而兩者都要兼顧正是高中三年學校自始至終的要求。當然素質教育絕不僅僅指特長,它包括孩子心理的健康、身體的健康、三觀的正確,它應該貫穿於整個家庭教育之中。
我特別想說說田家炳高級中學,這所將應試和素質融合非常好的四星級高中,儘管從目前中考錄取分數看,弱後於好幾所名校,可是在這裡,我看到的是一所優秀學校的團隊文化和教師素養,看到的是「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不是喊的口號,而是每位老師的行動。
▲永遠的高三10班
每年12月31日的元旦晚會,學校讓所有孩子坐在觀眾席,所有校長、老師上臺又唱又跳,還要表演小品,目的只有一個——博所有孩子一笑,讓他們釋放壓力。
每年高二孩子的成人禮,要求老師、父母、孩子全部正裝出席,父母牽著孩子的手穿越成人門,用滿滿的儀式感告訴孩子成為一名成年人的責任。
每年高考前夕高三孩子的「巔峰」之跑,全校師生寵高三,所有高一高二的孩子、高三的家長在操場上為跑道上的高三孩子一遍遍吶喊助威,讓高三孩子帶著上戰場的氣勢走進高考考場,為自己而戰,也為集體而戰。
▲高考前的巔峰之跑
高三班主任兼英語顧志芳老師,每周總是第一時間把下周課表發我,每天都要幫著協調訓練時間,儘可能讓小梅西不缺主課,一下課準時準點給我發缺的課件和作業,顧老師盡心盡力的付出,讓小梅西的英語成績始終排在班級前列。
數學羅俊老師,教了他三年數學,也是高一高二的班主任,高二分班他選擇10班物地,就是因為他一心想跟著羅老師,羅老師一直給他信心,鼓勵他相信自己,心懷夢想。
語文王金秋老師,大三門中,他語文相對落後,每次都要拉班級平均分,但王老師從來沒有嫌棄指責,總是給他更多的寬容和理解。王老師不止一次對他說,你如果能扛下現在的苦,今後再大的困難都難不倒你!
地理孫志強老師和物理王易老師,給了他足夠的自由空間,尊重他按自己的節奏來學習。
如果說老教師的行為是習慣使然,新教師的言行必定是耳濡目染。
高一英語李能老師,小梅西是她成為田中老師的第一屆學生,小梅西告訴我,不管什麼時候想問問題,李老師總在第一時間給出答覆,她始終和同學們表達,我們田中的老師從來不怕學生基礎差,只要你肯學你肯問,我們一定有辦法讓你的成績坐火箭,絕不懼怕省一北。
還有高一高二的語文吳珊珊老師、英語丁偉文老師、生物董妤老師、歷史姚鍇老師、化學周存軍老師、體育張宇成老師、政治方圓老師、年級主任趙軍老師,太多太多......
▲學校裡燈火通明的每個夜晚
好老師是一所學校最寶貴的資源,評價一所高中好不好,我們家長不應該只看這所高中在高考中一本率排名第幾?400分以上又有多少?這有何比較意義?
我們家長真正需要關心和比較的是——當初學校錄取分的差距是否通過三年明顯變小了?是不是中進高出,高進優出?多少孩子因為學校的個性化培養有機會踏進了更好大學?
05
白巖松說,高考不是最好的制度,但現實生活中再也找不到比高考制度更加平等、公平的選拔制度了。高考,給了千千萬萬像小梅西這樣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最公平的一次競爭和出路。
▲12年寒窗,走進考場
這是一個普通男孩成長的故事。這個故事關於拼搏、關於努力、關於夢想、關於勇氣,關于堅持,它不是一個水道渠成的童話,沒有一點點辛苦。這個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這個故事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個故事是寒窗雖苦,但堅持很酷。
最後的笑容裡,深深刻著孩子吃過的苦、淌過的汗、流過的血、受過的傷,但高考不是結束,而是自己真正人生的開始。
小梅西: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不奮鬥,無青春。加油!
---------END---------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記得三連哦!
(轉發,點讚,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