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業精神概述
(一)創業精神的概念
創業精神的概念最早出現於18世紀,其含義一直在不斷演化。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將創業精神看作一股「創造性的破壞」力量。
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史蒂文森將創業精神解釋為突破資源限制、追尋發展機遇的態度。
如果從概念上說,創業精神是指在創業者的主觀世界中,那些具有開創性的思想、觀念、個性、意志、作風和品質等。
(二)創業精神的內涵
從理論上說,創業精神有三個層面的內涵:
一是哲學層次的創業思想和創業觀念,是人們對於創業的理性認識;
二是心理學層次的創業個性和創業意志,是人們創業的心理基礎;
三是行為學層次的創業作風和創業品質,是人們創業的行為模式。
(三)創業精神的來源
創業實踐就是創業精神的來源。
創業精神,就是在創業過程中激發出來的一種潛能。
例:溫州商人的創業故事
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板
「膽大包天」(王均瑤,參股組建中國東方航空武漢有限公司)
「膽大包地」(出資6040萬元買下5.9畝土地使用權)
「膽大包海」(張進雲,斥資50億元買下阿聯3座海上小島)
「零資源現象」、「零技術現象」、「零生產現象」
「小題大做」,把不起眼的鈕扣、打火機做成知名品牌
二、創新精神的本質
(一)創新是創業精神的靈魂
創業精神的靈魂是創新,就是將新的理念和設想通過新的產品、新的流程、新的市場需求,以及新的服務方式有效地融入市場中,進而創造出新的價值或財富的過程。缺乏創新,就不會有新企業的誕生和小企業的成長壯大。
(二)冒險是創業精神的天性
沒有甘冒風險和勇擔風險的魅力,就不能成為創業者。中外無數創業者雖然成長環境、成長背景和創業機緣各不相同,但無一例外都是在條件極不成熟和外部環境極不明晰的情況下,敢為人先,勇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三)合作是創業精神的精髓
社會發展到今天,行業分工越來越細,沒有誰能一個人完成創業所需要完成的所有事情。真正的創業者都是善於合作的,而且還能將這種合作精神擴展到企業的每個員工。面臨困境時,團隊成員能團結一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四)執著是創業精神的本色
創業的道路是坎坷的,選擇了創業就是選擇了面對更多困難、迎接更多挑戰,而創業精神就體現在戰勝困難與挑戰的過程中。因此,創業者必須堅持不懈,只有知難而進,在戰勝困難中學會成長,才能抓住屬於自己的機會。
三、影響創業精神的因素
文化環境
創業行動者是生活於現實文化環境中的學習者。
建立一個企業如此繁瑣,而維持一個企業的生存更是一個漫長的歷程。作為一個初次創業者,到底應該從哪裡入手,怎樣才可以把一個企業建立起來並且經營成功呢?這是每個將要開始創業之旅的人面臨的共同問題。
創業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精神。如果說資金和項目對創業者非常重要的話,那是否具有一種創業精神,才是更重要的大問題。創業者的自身素質是創業成敗的關鍵,而創業精神需要在創業過程中慢慢培養,創業者的素質和能力,包括創業者的創業精神,都是可以培養和提高的。
其實,每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在他開始創業之前,都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一)成功企業家對創業精神有示範作用
1.創業者是可以培養的
上海第一財經頻道主持人崔豔在2009年4月5日採訪「德豐傑全球創業投資基金」創始人湯姆·威爾斯時,她提問:您認為創業者可以培養嗎?湯姆·威爾斯立刻給予肯定的答覆:當然。毋庸置疑,創業是可以學習的。
每一個創業者在創業初期,都應該對已經創業成功或沒有創業成功的人做儘可能多的了解,當然,這種學習不要對自己的創業形成束縛。因為人們所學會的每一件事都是實踐的結果,而每一個創業者在創業歷程中,都不可避免地犯過錯誤,任何一位企業家都會牢記自己和其他創業者經歷了怎樣的唐難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經破產過四次!
但是,創業實踐證明: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可以使人更快成功:汲取別人失敗的教訓,可以使人不複製失敗,就像家長從小就告誠孩子不要用手去摸太熱的東西一樣,實際上如果沒有家長的教誨,這個世界上不知要多出多少被燙傷的故事。
2.向成功者學習成功的經驗
學習就是獲得經驗的捷徑。沒有誰天生就有豐富的經驗,所有的經驗都是人們經歷之後才獲得的,「實踐出真知」,只有在挫折中「吃一暫長一智」,才可以積累有用的經驗。假如想擁有經驗,夢想創業成功,最好的辦法就是向創業經驗豐富的人討教,分析成功企業家的案例,然後注意借鑑他們的經驗,行動起來。
不要在山底下跟沒有登過山的人請教攀登到山頂的經驗,而是要跟那些已經成功攀到頂峰的人請教。一個沒有登過山的人,怎麼可能教會別人登山的技巧呢?
3.學會獨立觀察和思考問題
學習那些成功的案例,不難發現,在那些成功企業家的眼裡到處都是機會。他們很少抱怨,而總是用一雙善於發現的眼去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商機。他們總是只有獨特的思路和見解,而且行為也通常異於常人。有時甚至是不為大多數人接受,但是卻從米不人云亦云,所以才成為人群中的儀佼者。其有不同於常人的思維方式和不盲日追隨「羊群效應」的行為方式,是成功企業家的普遍特點。
4.創業者都是英雄
敢冒風險是成功人士的另一特點。風險和機遇是一對學生兄弟,如果只選那些別人嘗試過的、四平八穩而又無風險的事去做,那必將與很多機會擦肩而過。都說機會只光顧那些有準備的頭腦,事實上,機遇在很多時候都給了那些敢於承擔風險的人。
湯姆·威爾斯說:「創業者都是英雄。」因為,在創業者決定邁出創業這一步的時候,就不管前路是成功還是失敗,都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
成功者雖然是少數,但是那些失敗的創業者雖猶榮。在與成功創業者的交往中,不知不覺你就會被他們的勇氣感染,從而學到他們身上那些閃光的優點。學習創業者成功的故事,確實會讓你熱血滿騰,充滿激情:但是,聆聽創業者失敗的數訓,則是在提示你何規避風,會使你在創業中更具理性。
(二)在實踐中進行創業精神的培育
我們在大學和社區的創業培訓實踐中發現,真正去創建一個公司毫無疑問是學習創業、培養學生創業精神無可替代的、最好的學習方法,但是,在學校裡如果讓學生真的去開公司,則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因此,我們不妨把創業者身上最重要的創業精神、創新意識等品質提煉出來,用案例教學法、模擬情境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去給學生創造學習的環境,同時還要創造機會讓他們去實踐。
一旦在生活和實踐中培育了創業精神,就不會再懼怕困難;一旦養成了優良的習慣,形成了優秀的性格和品質,就會是一個無論到哪裡都會發光的金子。一個優秀的人會習慣於優秀,一個有創業精神的人不論將來是就業還是創業,都會是一個不斷進取、不斷創新、對社會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