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的精神

2020-12-15 大學小白創業

一、創業精神概述

(一)創業精神的概念

創業精神的概念最早出現於18世紀,其含義一直在不斷演化。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將創業精神看作一股「創造性的破壞」力量。

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史蒂文森將創業精神解釋為突破資源限制、追尋發展機遇的態度。

如果從概念上說,創業精神是指在創業者的主觀世界中,那些具有開創性的思想、觀念、個性、意志、作風和品質等。

(二)創業精神的內涵

從理論上說,創業精神有三個層面的內涵:

一是哲學層次的創業思想和創業觀念,是人們對於創業的理性認識;

二是心理學層次的創業個性和創業意志,是人們創業的心理基礎;

三是行為學層次的創業作風和創業品質,是人們創業的行為模式。

(三)創業精神的來源

創業實踐就是創業精神的來源。

創業精神,就是在創業過程中激發出來的一種潛能。

例:溫州商人的創業故事

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板

「膽大包天」(王均瑤,參股組建中國東方航空武漢有限公司)

「膽大包地」(出資6040萬元買下5.9畝土地使用權)

「膽大包海」(張進雲,斥資50億元買下阿聯3座海上小島)

「零資源現象」、「零技術現象」、「零生產現象」

「小題大做」,把不起眼的鈕扣、打火機做成知名品牌

二、創新精神的本質

(一)創新是創業精神的靈魂

創業精神的靈魂是創新,就是將新的理念和設想通過新的產品、新的流程、新的市場需求,以及新的服務方式有效地融入市場中,進而創造出新的價值或財富的過程。缺乏創新,就不會有新企業的誕生和小企業的成長壯大。

(二)冒險是創業精神的天性

沒有甘冒風險和勇擔風險的魅力,就不能成為創業者。中外無數創業者雖然成長環境、成長背景和創業機緣各不相同,但無一例外都是在條件極不成熟和外部環境極不明晰的情況下,敢為人先,勇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三)合作是創業精神的精髓

社會發展到今天,行業分工越來越細,沒有誰能一個人完成創業所需要完成的所有事情。真正的創業者都是善於合作的,而且還能將這種合作精神擴展到企業的每個員工。面臨困境時,團隊成員能團結一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四)執著是創業精神的本色

創業的道路是坎坷的,選擇了創業就是選擇了面對更多困難、迎接更多挑戰,而創業精神就體現在戰勝困難與挑戰的過程中。因此,創業者必須堅持不懈,只有知難而進,在戰勝困難中學會成長,才能抓住屬於自己的機會。

三、影響創業精神的因素

文化環境

創業行動者是生活於現實文化環境中的學習者。

建立一個企業如此繁瑣,而維持一個企業的生存更是一個漫長的歷程。作為一個初次創業者,到底應該從哪裡入手,怎樣才可以把一個企業建立起來並且經營成功呢?這是每個將要開始創業之旅的人面臨的共同問題。

創業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精神。如果說資金和項目對創業者非常重要的話,那是否具有一種創業精神,才是更重要的大問題。創業者的自身素質是創業成敗的關鍵,而創業精神需要在創業過程中慢慢培養,創業者的素質和能力,包括創業者的創業精神,都是可以培養和提高的。

其實,每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在他開始創業之前,都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一)成功企業家對創業精神有示範作用

1.創業者是可以培養的

上海第一財經頻道主持人崔豔在2009年4月5日採訪「德豐傑全球創業投資基金」創始人湯姆·威爾斯時,她提問:您認為創業者可以培養嗎?湯姆·威爾斯立刻給予肯定的答覆:當然。毋庸置疑,創業是可以學習的。

每一個創業者在創業初期,都應該對已經創業成功或沒有創業成功的人做儘可能多的了解,當然,這種學習不要對自己的創業形成束縛。因為人們所學會的每一件事都是實踐的結果,而每一個創業者在創業歷程中,都不可避免地犯過錯誤,任何一位企業家都會牢記自己和其他創業者經歷了怎樣的唐難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經破產過四次!

但是,創業實踐證明: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可以使人更快成功:汲取別人失敗的教訓,可以使人不複製失敗,就像家長從小就告誠孩子不要用手去摸太熱的東西一樣,實際上如果沒有家長的教誨,這個世界上不知要多出多少被燙傷的故事。

2.向成功者學習成功的經驗

學習就是獲得經驗的捷徑。沒有誰天生就有豐富的經驗,所有的經驗都是人們經歷之後才獲得的,「實踐出真知」,只有在挫折中「吃一暫長一智」,才可以積累有用的經驗。假如想擁有經驗,夢想創業成功,最好的辦法就是向創業經驗豐富的人討教,分析成功企業家的案例,然後注意借鑑他們的經驗,行動起來。

不要在山底下跟沒有登過山的人請教攀登到山頂的經驗,而是要跟那些已經成功攀到頂峰的人請教。一個沒有登過山的人,怎麼可能教會別人登山的技巧呢?

3.學會獨立觀察和思考問題

學習那些成功的案例,不難發現,在那些成功企業家的眼裡到處都是機會。他們很少抱怨,而總是用一雙善於發現的眼去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商機。他們總是只有獨特的思路和見解,而且行為也通常異於常人。有時甚至是不為大多數人接受,但是卻從米不人云亦云,所以才成為人群中的儀佼者。其有不同於常人的思維方式和不盲日追隨「羊群效應」的行為方式,是成功企業家的普遍特點。

4.創業者都是英雄

敢冒風險是成功人士的另一特點。風險和機遇是一對學生兄弟,如果只選那些別人嘗試過的、四平八穩而又無風險的事去做,那必將與很多機會擦肩而過。都說機會只光顧那些有準備的頭腦,事實上,機遇在很多時候都給了那些敢於承擔風險的人。

湯姆·威爾斯說:「創業者都是英雄。」因為,在創業者決定邁出創業這一步的時候,就不管前路是成功還是失敗,都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

成功者雖然是少數,但是那些失敗的創業者雖猶榮。在與成功創業者的交往中,不知不覺你就會被他們的勇氣感染,從而學到他們身上那些閃光的優點。學習創業者成功的故事,確實會讓你熱血滿騰,充滿激情:但是,聆聽創業者失敗的數訓,則是在提示你何規避風,會使你在創業中更具理性。

(二)在實踐中進行創業精神的培育

我們在大學和社區的創業培訓實踐中發現,真正去創建一個公司毫無疑問是學習創業、培養學生創業精神無可替代的、最好的學習方法,但是,在學校裡如果讓學生真的去開公司,則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因此,我們不妨把創業者身上最重要的創業精神、創新意識等品質提煉出來,用案例教學法、模擬情境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去給學生創造學習的環境,同時還要創造機會讓他們去實踐。

一旦在生活和實踐中培育了創業精神,就不會再懼怕困難;一旦養成了優良的習慣,形成了優秀的性格和品質,就會是一個無論到哪裡都會發光的金子。一個優秀的人會習慣於優秀,一個有創業精神的人不論將來是就業還是創業,都會是一個不斷進取、不斷創新、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相關焦點

  • 沙平衛:釋放企業的創業精神
    在大浪淘沙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裡,企業如何可持續的健康發展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提到創業精神,讓人想起的是開拓進取的豪邁,是經歷千萬次失敗和拒絕之後的堅持,那創業精神對企業發展到底意味著什麼呢?恆昌公司首席人力資源官沙平衛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
  • 創業精神感動你我 《創業中國人》引路創業者
    人們常說,創業精神是指引人們前進的路燈,創業路上,如果沒有一顆恆久堅持的心,沒有引領自己前進的品牌精神,就很難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平穩。3月20日晚21:20天津衛視《創業中國人》節目中,大浪烤肉創始人毛佳文、半城外牛雜火鍋創始人楊麗,向我們講述了她們創業的心路歷程,傳達了各自品牌的創業精神。
  • 用創業精神開啟跑步計劃
    有的人日復一日堅持閱讀,有的人堅持健身,有的人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創業。從中不難發現,所有的堅持不過是因為熱愛。試想一下,你有沒有什麼事情是堅持五年以上的呢?就像創業者講述自己的創業歷程,首先感動的一定是自己。
  • 創新精神對創業有哪些積極作用
    創新精神對於創業者來說,是一種內在的因素,是創業者在進行創業活動之初最重要的內在因素。那麼創新精神對創業有什麼積極作用呢?創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夠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觀點的思維能力和進行發明創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氣和智慧。1、創新精神有利於激發人們的創新意識。
  •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創業路上奮鬥不息
    鐵鍬剷平的坎坷,篝火烤熱的激情,人拉肩扛發出的驚嘆,鑄造出幾代鐵人薪火相傳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主要內涵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在大慶油田開發建設的艱苦環境和激情歲月裡形成,是激勵中國人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寶貴精神財富。
  • 幹事創業當有「馬拉松精神」
    幹事創業當有「馬拉松精神」中共雲南省委書記阮成發在國新辦雲南脫貧攻堅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廣大扶貧幹部以對黨和人民的赤誠之心投身脫貧攻堅偉大實踐,在攻堅中學會攻堅,在戰鬥中學會戰鬥,不少同志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 崔廟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大力推進就業創業精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周廣現 實習生 李潔 通訊員 楊慧為提升退役軍人職業技能、增強退役軍人就業競爭力,今年以來,我鎮退役軍人事務局圍繞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需求,科學謀劃、創新方式,全力推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據了解,今年年初,崔廟鎮退役軍人服務站。
  • 保持良好精神狀態 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
    總書記強調,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國有企業領導幹部的作風會直接影響一個企業和一個部門的風氣和精神面貌,直接關乎改革發展思路和措施是否落實到位、執行到位、取得實效。廣大黨員幹部要積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保持良好精神狀態,提振幹事創業的精氣神。
  • 臺灣南山人壽副董事長嘆臺灣年輕人創業精神消失了
    中國臺灣網10月21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南山人壽副董事長杜英宗20日出席活動時發表演講,感嘆新一代的臺灣年輕人創業的精神消失了。他說,像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他那一代父執輩的人亟思創業,自已當老闆,那一代的臺灣人有創業精神;但新一代的年輕人少了創業精神。他提出建議,臺當局過去以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做為鼓勵高科技發展的種子基金;如今是否可仿照過去創投基金的方式,鼓勵年輕人創業,形成遍地開花的投資環境。
  • 茅臺集團李靜仁:融入新發展格局需要弘揚創業精神、創新精神
    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代總經理李靜仁在圓桌對話發言中表示融入新發展格局需要弘揚創業精神、創新精神,需要培育更好的實踐。李靜仁表示,融入新發展格局需要弘揚創業精神。能否實現變局是中國企業能否走向新天地的關鍵。
  • 樹立脫貧致富典型,讓殘疾人創業精神發光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導「80後」殘疾小夥程報童的創業故事,是我國殘疾人脫貧典型案例,亦是安徽省殘聯助殘的微觀世界裡的一角。宣城市宣州區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理事長金傑寶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聯合會著重組織開展殘疾人脫貧典型宣傳,樹立一批接地氣的殘疾人創業典型,用創業故事激發殘疾人脫貧致富的決心,他們帶動並影響了更多的貧困殘疾人有勇氣和信心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 華潤創業聯和沈敬武:創始人精神是企業成功關鍵要素
    華潤創業聯和(香港)有限公司的執行長沈敬武在接受新浪財經專訪時稱,經過20年行業裡的「摸爬滾打」,總結髮現,一家企業成功的關鍵要素,是要有創始人精神。沈敬武以華潤創業聯和基金投資了思考樂教育集團為例,分享了思考樂教育的創始人團隊的優質核心點:其一,創始人要有服務於市場的信念,即在建立企業的時候便確定自身的產品和服務一定要好於市場同類,以更高的性價比回饋客戶;其二,關注一線員工,通過走上一線來實現企業使命的落地;其三,強烈的主人翁精神,不會為了短期利益而放棄長遠目標。
  • 為什麼我們很難培養出具有創業精神和領導力的人?
    今天的文章,我們想來聊一聊:教育與企業成就之間的關係,為什麼我們的教育體系很難培養出具有創業精神和領導力的人。 應試教育拿走孩子們的創業精神這艘船的方式是高壓同儕競爭、標準答案心態和脫離實際的教育內容。 首先是高壓同儕競爭。
  • 創業成敗的關鍵是「人」,學任正非管理哲學,激發員工的精神力量
    任正非曾表示,華為創業這30年來,就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融合在一起,共同推動公司發展的,以物質文明促進了精神文明,以精神文明鞏固了物質文明。物質文明很好理解,任正非財散人聚,華為利出一孔,都是強調金錢、利益分配機制對人的激勵作用。
  •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優秀校友邵永強:傳承創業精神,聚焦正能量
    2016年被評為陝西省十大創業家,其創業故事被華商報、三秦網、優酷等媒體和網站多次報導。在校期間邵永強擔任學校交通運輸學院學生會主席,邵永強提到學生會主席的經歷讓自己認識到責任一詞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創業經歷時,邵永強提到自己最初創業時和3個小夥伴住在60平方米的房間,到現在有14家分公司,從最初只做人力資源公司到現在涉及文化傳媒公司 、電子商務公司、網絡科技公司。期間經歷過甲方的違約、資金鍊斷裂、合伙人跑路等情況,也經歷過幾天幾夜只睡幾個小時,病倒在醫院等許多困難和挫折。
  • 企業若想轉型成功,必須要有幾個有創業精神、有主人翁意識的人
    【企業若想轉型成功,必須要有幾個有創業精神、有主人翁意識的人】上個月的一天有事去朋友公司,剛好看朋友正在辦公室與一員工談話,員工的聲音比朋友的聲音還大,好像很激動,說不想幹了!最後員工被人事經理領走,馬上結清工資走人了。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返鄉創業:這姐弟倆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返鄉創業:這姐弟倆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2020-06-14 0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江創業者說 | 閃馬智能彭垚:把搖滾精神注入創業之中
    每一位創業者都是一位超級英雄,他們砥礪前行,為心中堅守的初心,也為身後同伴的信任……  一代代奮鬥在張江的創業者憑藉著對創新的堅守、對創業的熱忱、對夢想的堅持,讓張江成為世界矚目的創新高地。就這樣,經過十多年的打磨、沉澱,彭垚的創業時機來了。
  • 魏橋創業魏橋創業男籃、女籃勇奪冠軍
    9月13日,魏橋創業集團男籃、女籃代表濱州市勇奪山東省第十屆全民健身運動會三對三籃球賽冠軍。同時,魏橋創業男籃還獲得了2020年三對三精英賽(濟南站)的參賽權。魏橋創業男籃、女籃從小組賽開始,充分發揚拼搏進取、勇爭一流的企業精神,一路過關斬將,雙雙殺入決賽,在我省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綜合性群眾體育品牌賽事中,充分展現了魏橋創業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 人間的淨地 創業的天堂 精神的高地
    阿里地區地處祖國西南邊陲、西藏自治區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稱,被人們稱為「天上的阿里」、「神奇的阿里」、「雲端的阿里」,可謂高而遠、奇而特、淨而美,一直是廣大旅遊愛好者最為嚮往的「生態淨地」,一直是以「孔繁森」為代表的有志之士為之奮鬥奉獻的「創業天堂」,一直是一批批有信念、有紀律、有品行、有作為的黨員幹部錘鍊升華的「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