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脫貧致富典型,讓殘疾人創業精神發光

2020-12-26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導

「80後」殘疾小夥程報童的創業故事,是我國殘疾人脫貧典型案例,亦是安徽省殘聯助殘的微觀世界裡的一角。

宣城市宣州區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理事長金傑寶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聯合會著重組織開展殘疾人脫貧典型宣傳,樹立一批接地氣的殘疾人創業典型,用創業故事激發殘疾人脫貧致富的決心,他們帶動並影響了更多的貧困殘疾人有勇氣和信心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除此之外,金傑寶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不能少」,圍繞這個工作思路,聯合會從上門辦證送服務、主動協調兜底線、精準康復提質量、就業創業促增收等六方面落實落細政策。

據悉,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殘聯積極探索志願服務隊伍建設與發展,帶動更多社會組織、愛心人士加入志願者隊伍,為希望扶貧助殘的愛心人士和企業提供平臺。

為了讓宣州區4.2萬殘疾人得到社會的關心和愛護,宣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助殘志願服務隊結合本職工作,制定了「扶貧助殘」志願服務項目,呼籲社會力量參與助殘志願服務工作。

項目緊密結合殘疾人需求,圍繞扶貧、就業、創業、維權、康復、醫療等,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實踐證明,這些接地氣、惠民生的志願服務活動是最受廣大殘疾人群體歡迎的,也是最能讓他們感受到社會溫暖的。

《華夏時報》記者從宣州區殘疾人聯合會獲悉,截至2020年8月,宣州區目前已成立吳良材眼鏡、仁傑醫院、翔雲科技、市律師行業黨委等8支相對成熟的志願服務隊伍,志願者由最初的17人發展到720人。

年初制定活動計劃,明確活動主題,紮實活動開展,宣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助殘志願服務隊始終堅持以提供殘疾群眾最需要的服務為導向。

截至8月,宣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助殘志願服務隊及所屬社會志願服務隊累計服務18900多小時,受益殘疾人5200餘人,參與志願者達3950多人次。

助殘小事歷歷在目:吳良材眼鏡志願服務隊為貧困學生、貧困老人贈送眼鏡1000餘副、為疫情防控工作贈送護目鏡200副,捐助五保老人、殘疾學生、貧困殘疾人等8萬多元;萬邦教育志願服務隊慰問貧困殘疾人350餘人次,慰問金計5萬餘元;仁傑醫院志願服務隊深入社區、農村開展義診及上門殘疾等級鑑定1500餘人次。

除此之外,針對貧困殘疾群體,助殘志願服務隊舉辦了8期農村貧困殘疾人技術培訓班以及5場殘疾人就業專場招聘會,幫助65名貧困殘疾人找到合適崗位、實現就業。

金傑寶表示,展望未來,聯合會將繼續努力,不斷突破,秉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緊扣殘疾群眾需求,以扶貧扶志為目標,分類採取有效措施,常態化、精準化組織開展關愛幫扶志願服務活動,為宣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貢獻「殘聯力量」。

編輯:嚴暉 主編:陳鋒

相關焦點

  • 郭健:殘疾人也能「奔跑」在脫貧致富路上
    「社會上,少數人對殘疾人有偏見,我想用實際行動證明,通過努力我們也能『奔跑』在脫貧致富路上。」說這話的是景東彝族自治縣大朝山東鎮大朝山村的郭健。 郭健雖患有先天性下肢功能障礙,行走不便,但他從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初中畢業後,郭健輾轉多地。
  • 「中國的脫貧智慧」哈斯木日根:從貧困殘疾人到脫貧致富帶頭人
    「創業過程中,我經歷了幾次失敗,但從沒想過放棄。」從預溼、播種、覆土、翻堆到防病、採收蘑菇,這裡面門道不少,哈斯木日根一路摸著石頭過河,跌跌撞撞走了過來。2017年,哈斯木日根開始大範圍出菇示範。哈斯木日根深知,自己的脫貧致富離不開相關部門和愛心人士的支持,所以公司成立伊始,他就積極探索「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模式,期望帶動更多人一同脫貧致富。隨著蘑菇產量穩增,銷路暢通,他開始僱傭周邊村鎮的貧困戶、殘疾人來公司就業,幫助他們實現增收。
  • 電商點燃殘疾人創業夢 嚮往生活「觸網」可及
    電商點燃殘疾人創業夢 嚮往生活「觸網」可及 2020-07-14 19:21:52 林靈傑推介三門青蟹 陳玲玲 攝  林靈傑的電商創業經歷是當地殘疾人「點燃」生活希望的一個縮影。足不出戶,點點指尖,藉助電商致富。近年來,三門縣通過網絡電商培訓服務、創業補助等相關舉措,幫助殘疾人實現創業就業,拓寬創業就業渠道,讓電商致富成為帶動殘疾人脫貧增收的內動力和正能量。  來自三門縣健跳鎮下街村山後塘自然村的金凱利是電商平臺的另一位受惠殘疾人。
  • 甘肅省第三十五期殘疾人農業科技培訓班在張掖市開班
    全省第三十五期殘疾人農業科技培訓班在我市開班曾佔奎出席每日甘肅網7月21日訊據張掖日報報導(記者段新生)7月20日,由省殘疾人農業科技指導中心主辦的第三十五期殘疾人農業科技培訓班在我市開班曾佔奎指出,各地區相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抓好殘疾人農業科技培訓工作,著力補齊短板,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要突出重點、靠實責任,創新培訓模式,持續提升培訓水平,確保殘疾人農業科技培訓取得實效。
  • 一個也不能少丨即日起到線上展銷平臺 看四川殘疾人脫貧風採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在今年助殘日期間,四川省集中開展「助殘脫貧 決勝小康」線上主題展活動。其中,省殘聯將在多個線上平臺搭建「四川省殘疾人脫貧攻堅線上展示展銷平臺」,展示脫貧攻堅殘疾人典型,激發廣大殘疾人內生動力,引領影響殘疾人脫貧致富,展示助殘脫貧典型,引領影響社會扶殘助殘,展示展銷殘疾人產品,推動殘疾人創業就業。
  • 乘電商快車,脫貧致富,擁抱美好生活—記在電商路上奮鬥的殘疾人
    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其便捷的運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給殘疾人這個特殊群體提供了生存及築夢的平臺。當扶貧遇到電商,一批身殘志堅的殘疾兄弟姐妹搭上了電商的快車,走上了富裕之路。今天,讓我們來看一看他們的故事。
  • 江進六:嶽西殘疾人創業領頭人
    同為殘疾人,深知殘疾人生活的不易,自己的生活雖然不易,但身邊還有眾多殘友生活很困難,家庭負擔很沉重,江進六時常在幫助殘友的過程中深感個人力量的不足,經常感覺為殘友提供的幫助太少而自懊惱。時間長了,一種想法浮上了江進六心中——找幾個殘友成立殘疾人創業協會,大家抱團取暖,相互幫助,相互學習,讓彼此的生活更好。2020年1月新冠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江進六也不例外。
  • 自強不息 頑強不屈 我市18名殘疾人獲「自強模範」稱號
    12月1日,重慶市第三屆自強模範暨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舉行。會上,18名殘疾人自強模範、48個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79名殘疾工作先進個人受到表彰。他們身上充分體現出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頑強不屈的意志。」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有亞洲殘運會獎牌獲得者,有「中國好人」「全國最美家庭」「重慶市脫貧攻堅奮進獎」榮譽獲得者和「感動重慶」十大人物等。
  • 雲南殘疾人脫貧攻堅群英譜:弘揚自強精神 創造美好生活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戰中,湧現出一批身殘志堅、艱苦奮鬥創造美好生活的典型:他們有的不向命運低頭,敢於突破自我,通過提升就業技能致富;有的搶抓網際網路時代機遇,靠著運營電商穩定增收;有的敢想敢試,克服困難帶領殘疾人創業,搏出了一片光明未來……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激勵了更多殘疾人兄弟姐妹不等不靠、勇敢追夢;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自強不息精神,是偉大的時代精神的真實寫照
  • 「巡禮「十三五」·殘疾人事業這五年」為殘疾人提供高品質多元化...
    「十三五」期間,我國殘疾人文化工作緊緊圍繞《「十三五」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和《「十三五」殘疾人文化體育實施方案》,強化創新意識,服務基層、樹立品牌、增進國際文化交流,為殘疾人提供了高品質多元化的文化服務,進一步滿足了殘疾人的文化需求。
  • 大足三驅鎮:「造血」見效 貧困戶就業創業勁頭足
    蔣官友一家是因病致貧的典型,他本人是殘疾人;他的妻子因患大病而喪失了勞動力。他的大女兒已婚,常年在外務工,還有個兒子要養。他的小女兒正在念初三。以前整個家庭全靠低保和大女兒務工收入維持基本生活。轉機出現在2019年,蔣官友通過長期服藥控制住病情後,三驅鎮扶貧幹部看他恢復勞動能力,便鼓勵他學一門技術來增加收入。
  • 淮陽區殘聯:讓關愛陽光普照在每個殘疾人心田
    本網訊(邵林 了凡)近年來,淮陽區殘聯針對殘疾人扶貧現狀,以就業幫扶為抓手,以康復服務為依託,以兜底保障為基礎,量體裁衣,精準施策,助力殘疾人脫貧致富,探索出了一條「強化服務職能、實施政策幫扶、精準康復服務、助殘自強並進」的發展之路,大大加快了該區殘疾人脫貧攻堅進程
  • 「助殘脫貧 決勝小康」運鴻集團引領殘疾人走上脫貧致富路
    近日,運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殘疾人聯合會、四川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三方籤訂了《關於開展公益捐贈建立運鴻助殘基金的合作協議》,運鴻集團成立運鴻助殘基金,用於支持四川省殘疾人事業,首筆運鴻集團捐贈款500萬元,已由運鴻集團帳戶轉至四川殘疾人聯合會。
  • 廣西德保:小康路上不讓一個殘疾人掉隊
    東凌鎮多樂村的黃勝妥患有精神殘疾,家中還有年邁的老母親需照顧,身體及家庭原因讓他一直無法外出務工,常年依靠政策性收入和微薄的營業性收入維生。結合他的情況,村幹部為他申報了公益性崗位,2019年他被安排為屯內保潔員。
  • 讓愛的溫暖流進特殊群體內心深處|德江縣殘疾人聯合會工作紀實
    全縣15580多名殘疾人中,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一二類殘疾人達6800人,每月發放相關津補貼近33萬元。抓好就業創新服務,確保特殊群眾殘有所為「我從創業初期的3張床位發展到今天,多虧了德江殘聯領導們的關心。」
  • 殘疾人直播帶貨創業比賽:用直播之「光」點亮殘疾人心中的「燈」
    流利的介紹、清晰的談吐、親切的笑容,完全看不出這是一位一度不願意和任何人接觸交流的精神殘疾人。通過直播,俊俊找到了一個與外界連接的紐帶。目前,他在直播平臺上已有粉絲3000餘人。直播不但能為俊俊提供佣金,還能幫助他的殘疾人小夥伴們將學到的手工藝技能轉變成實實在在的收入。  俊俊和直播的緣分,起源於今年首次舉辦的杭州市「星星杯」殘疾人之家直播帶貨創業比賽。近日,這場比賽圓滿落幕。來自杭州市各區縣的15支戰隊,218位殘疾人參與了比賽。  本次比賽從賽歷時近兩個月。
  • 打造智慧公益新模式,福袋生活助力殘疾人輕鬆創業
    有關殘疾人就業創業問題一直是中國社會面臨的重點難題。目前,中國有超過8500萬的殘疾人,佔總人口的6.3%,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打開一扇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門,將對社會發展產生積極作用。本次大賽以」培養殘疾人自媒體達人,助力殘疾人產品銷售,幫助殘疾人創業就業「為理念。據主辦單位表示,此次大賽共吸引川渝兩地100餘組殘疾人選手報名參賽,歷經3個月時間的線上培訓、初篩、半決賽,共16組選手突出重圍,晉級總決賽。
  • 創業的精神
    一、創業精神概述(一)創業精神的概念創業精神的概念最早出現於18世紀,其含義一直在不斷演化。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將創業精神看作一股「創造性的破壞」力量。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史蒂文森將創業精神解釋為突破資源限制、追尋發展機遇的態度。
  • 陝西:5年間36.7萬殘疾人告別貧困
    為幫助貧困殘疾人擺脫貧困,陝西省各級殘聯與當地合作社、企業合作,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每年投入8000多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助殘脫貧,幫助貧困殘疾人脫貧致富。孵化基地助力殘疾人「高端」就業在西安市蓮湖區金曹路北口,坐落著一個建築面積3397.57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00多人辦公的殘疾人創業孵化服務中心。在這裡,有數百名殘疾人走上了自主創業的致富路。坐在輪椅上的孫權在這裡創立了自己的「小咥油茶」品牌,今年1月20日正式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