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區殘聯向楠木園殘疾人捐贈輔具
「請放心,證件辦好我們就派人送過來,儘量為你們提供方便。」12月9日,龍泉鄉牧羊嶺村東風組,德江縣殘疾人聯合會工作組對癱瘓在床的李永芬進行上門鑑定登記後,當場對其家人承諾。
去年4月的一場意外,讓李永芬家欠下不少外債,原本殷實的家庭被推到貧困的邊緣。因不能動彈,李永芬的殘疾人證也一直未得到辦理。德江縣殘疾人聯合會工作組的上門辦證服務,切實解決了她家辦證難的問題。
護送盲人參加按摩培訓
上門辦證服務,是德江縣殘疾人聯合會在脫貧攻堅中推出「四抓四有」服務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德江縣殘疾人聯合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於兜底保障決策部署,聚焦殘疾人以及特殊貧困群眾,抓實「底線」民生,保障「基本」民生,穩固「熱點」民生,堅決扛起兜底保障責任,切實築牢特殊群體的民生保障防線。
抓好上門登記服務,確保特殊群體殘有所依
兜底保障是脫貧攻堅「五個一批」的重要內容,是解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的最後一道防線。
「為了讓殘疾人辦證達到應辦盡辦,針對一部分特殊群體不能到醫院進行鑑定,我們成立工作組實行上門服務。縮短服務距離,實行零距離服務。」德江縣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王家烈說,把殘疾證辦好後送到他們手中,及時享受到國家相關的惠殘政策,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
在上門服務中,工作隊還攜帶拐杖、助聽器、盲人探棍等器具,拓寬了上門服務的範圍,增加了貼心服務內容,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12月9日,龍泉鄉居池壩村68歲的李麗霞在家收到工作組送上門的的一副拐杖,老人家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
這幾來,德江縣殘疾人聯合會免費為殘疾人發放輪椅、拐杖等專用器具3500套(件)、驗配助聽器188人、安裝假肢56人,讓全縣殘疾人得到舒心的服務。
享受國家兜底政策,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截至目前已累計辦證、送證1020多本,其中重度殘疾人證118個。全縣15580多名殘疾人中,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一二類殘疾人達6800人,每月發放相關津補貼近33萬元。
抓好就業創新服務,確保特殊群眾殘有所為
「我從創業初期的3張床位發展到今天,多虧了德江殘聯領導們的關心。」在德江縣貴州盛華盲人推拿聯盟,創業中心負責人羅太一邊幫客人按摩一邊說,5年來,德江縣殘聯先後5次補貼他創業扶持資金近7萬元。
25歲的羅太是視覺殘疾人,創業至今也有8個年頭。現在,他的創業中心已有16張床位,帶動了9位視力障礙人員就業,成為市級殘疾人創業示範點,為全縣殘疾人創業樹立很好的榜樣。
2018年就業援助月活動
羅太只是縮影。目前,德江縣殘聯累計扶持各類殘疾人創業119戶,扶持資金共計150多萬元,讓更多殘疾人士通過用自己的雙手實現脫貧致富。
同時,德江縣殘疾人聯合會利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和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等扶貧資金310多萬元,為1580多名殘疾人入股10家企實行定期分紅,多渠道增加殘疾人收入。
德江楠木園惠黔服裝有限公司就是入股的企業之一,入股20萬元,每年定期分紅2萬元,用作殘疾人家庭紅利分配。公司還解決了5名殘疾人就業。長豐鄉墮坪村的智力殘疾人羅一勝不僅得到定期分紅,還在服裝公司實現了就業。
抓好陽光家園服務,確保特殊群體殘有所養
「我們開創了新的做法,針對重度智力、精神、重度肢體殘疾人,購買第三方服務。」德江縣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何永鳳說,通過精準實施陽光家園計劃,幫助特殊群體解決了生活之憂。
為了提高對殘疾人服務的工作質量,讓重度殘疾人生活更舒適身體更安康,德江縣殘疾人聯合會創新探索向德江坤林家政服務中心購買社會服務,定期向德江楠木安置點集聚的90多戶特殊殘疾人家庭送去暖心的家政服務。
吳中區殘聯對口幫扶捐贈儀式
楠木園三組團一號樓的杜典發就是手和腳都不能正常使用的重度殘疾人,他家兩個孩子們都外出務工了,生活起居還要85歲的父親照顧。
對此,德江縣殘疾人聯合會為他家購買了社會服務,每周都有家政人員上門開展清潔衛生服務和廚房整理、衣被疊放等。
杜典發高興地說:「他們每個星期來幫我們打掃衛生,門上窗門上擦得乾乾淨淨的,床上地上都弄得乾乾淨淨的,我們的生活格外安逸。」
據了解,這種對特殊殘疾人家庭的精細化家政服務,德江縣殘聯將進一步向楠木園移民安置點推開,同步還即將啟用德江縣殘疾人託養中心,確保殘疾人也同步過上新市民的新生活。
抓好特殊學校服務,確保特殊群體殘有所學
殘疾兒童是殘疾人中的一個特殊群眾,他們同樣嚮往著美好的明天,有著同樣的學習權利。德江縣殘聯始終把對德江縣特殊學校的關心關注作為工作的一個重點,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走進德江特殊學校新修的宿舍一間寢室,幾個孩子在裡面生活有序,刷牙洗衣服疊被子,生活已完全能夠處理了,看到記者拿起相機拍照,他們笑著爭相擠入鏡頭。
據介紹,這校舍就是2018年德江縣殘聯向上爭取資金100萬元修建的,解決90多名殘殘學生的住宿問題,孩子也有了這個新的家園。
六年級的14歲的潘耀傑是龍泉鄉塘壩村的人,在學校學習6年了,從當初入校時的什麼都不會變成現在的活潑開朗,他主動加入我們聊天的隊伍,還要求我和他留影。
「他們雖然都是殘疾兒童,存在著不同的身體和智力缺陷,但是通過在學校學習學會了生活自理能力,有的還實現了就業。」學校的孫老師介紹,德江縣殘疾人聯合會除了爭取資金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外,每年還定期開展助殘日捐贈,聯繫社會人士進行愛心捐贈等。
德江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馮勝彥
編輯 田勇
編審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