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產假可以休滿一年」,反對聲最大的是女性?原因很現實

2020-12-23 好孕

文|好孕姐

前不久,我在網上看見某地官宣:女職工產假最多可休滿一年。我們都知道參加工作的女性生孩子,產假一般只有幾個月,現在有地方說「產假可以休滿一年」,這等於是延長了產假,不得不說這是女性權益和產假制度上,突破性的進步。但是,我發現在官宣信息的下面,有不少反對的聲音,其中女性反對的聲音最大。

延長產假,看起來受惠的是女人和孩子,但是為什麼要反對呢?從評論區裡女性的留言,可以得知一二。有的女性說「這下好了,有些公司和企業徹底不招女性了」;有的女性說「問什麼不是爸爸媽媽各休六個月?」

雖然,可能該地區也是好意,很多女性總喊著邊帶孩子邊工作,母乳餵養孩子很困難,現在一下子給足女性一年的產假。產假的時間,正好跟美國兒科學會建議的:孩子出生後要純母乳餵養六個月,六個月後孩子添加輔食繼續母乳餵養,最好一年或者一年以上時間剛剛吻合。但是,他們卻忽略了女性的這些顧慮:

延長產假可能會加劇男性女性在職場上的競爭力和職場地位的不平等

女性產假得以延長,從家庭方面來講,自然是好的,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帶孩子。但是,從就業方面上講,卻是不利的。原本女性在就業的時候,就因為要生孩子、休假、育兒,可能會暫時中斷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影響工作單位的效益。現在,又強迫工作單位給生育的女性延長產假,對公司來說又是一筆不小的損失。可能將來有一部分公司或者企業,以後在招人的時候,只會優先招聘男性。

當代女性並不滿足於當全職媽媽,她們渴望通過工作,證明自身的價值,獲得相應的金錢和地位。延長產假可能會加劇男性女性在職場上的競爭力和職場地位的不平等,讓女性在職場中處於劣勢。所以,很多女人反對「產假可以休滿一年」。

延長產假可能會加劇「喪偶式育兒」,讓女性在育兒的過程中更累

延長產假的目的,有一部分是想要減輕女性的壓力,暫時不讓女性承擔工作和育兒的雙重壓力。但是,延長產假可能會加劇「喪偶式育兒」,讓女性承擔更多的育兒責任,變得更累。因為,女性從生完孩子開始,可能就因為要母乳餵養孩子、有產假等原因,在照顧孩子方面,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

但是,現在女性延長了產假,家裡老公就有理由讓女性在家獨自承擔養育孩子的壓力。延長產假,不代表女性就可以有時間休息,育兒更輕鬆,相反育兒的壓力可能更大。其實,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有時候帶孩子比工作還累。一天當中,一半時間帶孩子,一半時間工作,可能要比全天帶娃輕鬆一點。

延長產假影響了女性產後賺錢貼補家用

延長產假,自然更夠讓女性不用工作家庭兩頭奔波。但是,延長產假女性工作的時間就縮短了,賺錢的機會和時間,也會被壓縮。孩子出生以後,家裡開銷大,如果是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女性又不能賺錢貼補家用,生活質量肯定會下降。所以,這也是一部分女性不想延長產假的原因。

相關焦點

  • 董登新:80%的美國人沒有帶薪產假
    根據 kaiser 家庭基金會的分析,美國有12%的非裔美國女性沒有任何保險,幾乎是沒有保險的白人女性的兩倍,醫療救助(Medicaid)是窮人的福利計劃,但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孕產婦保健計劃,覆蓋了將近一半的新生兒,目前,一位新媽媽在產後60天內可以享受醫療救助,據聯邦估計,每年有700名美國婦女死於與懷孕有關的併發症。
  • 工作30年,只因請陪產假2個月,男子被公司無情解僱了……
    而就公司來說,完全不會考慮員工身心如何,只在意其請了很長的陪產假,這樣的行為就是對公司的背叛。Glen不能理解的是,他所請的陪產假明明是合理的權益,也受勞動法的保護,為什麼自己請完假後回來就受到如此不公的待遇。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規定,在職的爸爸在子女滿一歲前可以請陪產假,期間可以通過政府的僱傭保險系統申請補助金。
  • 職場女性懷孕,有些直接辭職,為何有些就能上班到生產?原因有二
    相比較男性而言,女性在職場上的限制比較多,似乎總要吃虧些。因為除了工作,她們的人生還有很多大事,比如懷孕、相夫教子。因此,職場女性一旦懷孕,就是一個人生抉擇。職場OL懷孕,似乎就是兩個極端,要麼辭職,要麼堅持到底,這是縱觀目前企業辦公室普遍存在的現象。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兩極分化的情況呢?兩個例子就能說明白。
  • 女員工入職3天宣布懷孕,休完產假就辭職,網友的評論扎心了……
    懷孕期間,因為種種原因,經常請假。而公司照樣給其發工資,繳納社保,並派人在其產後去探望。沒想到,產假一結束,孫小姐就打電話來說辭職不幹了。 一年多時間裡,她幾乎沒有為公司創造勞動價值,單位卻要照發工資、照交社保。」 「如果她事先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我們還好接受些。後來才知道,她是在知道自己懷孕的前提下才入職的,希望能在孕產期拿到工資並使社保不斷檔。」張先生鬱悶地說,隱孕入職的人多了,會影響其他女性在就業時得到公平待遇。
  • 重視女子足球發展,FIFA規定女性球員將擁有14周產假
    虎撲12月05日訊 據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近日表示,根據FIFA在上周五通過的新規定,未來職業女球員將享有休產假的權利。規定表明,女性職業球員懷孕期間擁有長達14周的產假,其所屬俱樂部有義務為懷孕球員提供足夠的醫療支持,並有義務讓球員產在後重新歸隊,享受平等待遇。因凡蒂諾對此表示:「如果我們想要推動女足足球真正得以發展,我們就必須從各個方面來考慮問題。」「女性球員的職業生涯需要保持穩定,但如果規定她們擁有休產假的權利,她們就不會有其他後顧之憂。」
  • 要求產假員工每天寫銷售心得,不合法,不合理
    但是,公司要求正在休產假員工在產假期間跟其他員工一樣,每天寫銷售心得,並配套罰款機制,這就不可以,必須糾正不當要求。從法律角度說,公司對休產假員工提出的寫銷售心得要求和罰款手段都不合法,嚴重侵犯了休產假員工的合法權益,儼然是在不能對產期員工進行辭退的情況下採取這種手段逼迫休產假員工主動辭職。女性員工既然是在休產假,那麼就處於放假狀態,公司不該給他們布置工作任務,他們也不需要完成工作,這是基本常識。
  • 男人也要休產假?開言英語帶你了解不一樣的休假政策
    芬蘭的女性有105個工作日的帶薪產假,而男性有54個工作日的帶薪陪產假,而這54天中,可以選擇1到18天是和妻子一起休。After the maternity leave, the mother can take parental leave for 158 working days.
  • 公司讓休產假員工手寫銷售心得
    近日,某公司要求一員工產假期間每天寫銷售心得引熱議。該企業為上海半木軒家具有限公司,公司郵件顯示,人力資源部讓該員工每天完成一篇銷售支持心得,每小時600字,一個錯別字罰款50元,一句重複句子罰款100元,晚交或者漏交罰款500元。
  • 俄羅斯女性可享受3年產假,多次生育還可獲高額津貼
    在俄羅斯,休產假的職業婦女可獲得十分可觀的生育津貼。目前,生育一胎的俄羅斯婦女津貼高達34萬盧布(約合2.9萬元人民幣),如多次生育,每胎津貼則接近45萬盧布(約合3.9萬元人民幣)。另外,與其他國家相比,俄羅斯婦女帶薪產假最長,為3年時間。不僅如此,俄國家杜馬還建議將其延長至4.5年。
  • 為何NBA黑人球星,都喜歡娶白人為妻?3點原因很現實!
    為何NBA黑人球星,都喜歡娶白人為妻?3點原因很現實!第一點在於美國的種族歧視,雖然如今都在反對種族歧視,黑人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在不少美國人的心中,這種種族歧視都是長期存在的。不少黑人球星都明白膚色是無法改變的事情,但是他們可以讓自己的後代發生一些改變,娶白人妻子的話,經過基因的調和,皮膚就不會那麼黑了。第二點其實也是和種族歧視有關的,在NBA球星的心目中,或許也是覺得白人女性的社會地位要比黑人女性更高一些,也比較容易得到尊重,而黑人娶了白人妻子,在面子上也會得到滿足。
  • 浙江杭州:已婚已育女性為何比未婚女性更受私企歡迎?真相扎心了
    眾所周知,每年的年末,都是離職潮,而每年的年初,都是求職潮,可細心的求職者,不難發現,許多用人單位,在求職招聘的條件中,常常會備註,只招聘已婚已育的女職工,或者已婚已育的女職工優先,這倒並不是企業對未婚女職工的歧視,而是有著他們的考量,小顧(化名)是浙江杭州一家企業的人力資源HR,她的公司,無論是前臺還是文秘等女性職位,公司高層都只要求已婚已育的女士
  • 年輕人為何不想生娃?原因太現實
    女人可以體會新生命的孕育和誕生,初為人母的喜悅,孩子出生後的驚喜,養育孩子的苦和甜,只有生了孩子的人才能體會。老一輩的老人們,都會有兄弟或姐妹,很多女性生育了4-6個孩子,當中也有人甚至生了7-8個孩子。如今的年輕人,不少人在生育了一胎之後,都不願意生二胎。還有一些人,結婚後卻選擇當丁克族,不想生孩子。
  • 拉脫維亞美女如此愁嫁,為何當地工作的中國人不娶呢?原因很現實
    拉脫維亞美女如此愁嫁,為何當地工作的中國人不娶呢?原因很現實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再加上如今社會的局勢也是比較的安穩。在加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再加上現在的交通非常的便利,無論去哪個國家,坐飛機都能很快的到達目的地。
  • 香港法定產假延長至14周將生效
    中新社香港12月4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處4日表示,《2020年僱傭(修訂)條例》(修訂條例)將於今年12月11日生效,有關條例將法定產假由目前的10周延長至14周。修訂條例旨在延長產假四個星期,讓合資格僱員在緊接10個星期的產假之後繼續放假;並維持以目前法定產假薪酬的比率(即僱員每日平均工資的五分之四),計算就延長產假須支付的法定產假薪酬,以每名僱員8萬港元為上限。
  • 同工不同酬,美國薪酬保密緻使女性「打白工」,為何女性比男性收入少?
    (圖片來源:雅虎) 為了紀念同工同酬日,福塞特協會做了一項調查,1000名女性中,高達五分之三的女性不知道男性同事的薪資或是知道且相較於男員工她們拿著更低的工資
  • 棲身於深圳的30多萬日本人,為何女性居多?原因很現實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個方面的發展可以說是突飛猛進,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內,不僅解決了十幾億人口的溫飽問題,還一躍成為了世界屈指可數的強國。發達的一線城市總是人才濟濟,吸引著無數年輕人的關注,很多人認為,只有在北上廣深這些地方才能發揮自己的人生價值,沒錯,在外國人眼中也是如此。
  • 現實遠比這殘酷
    而在我國,法律只對女性職工的產假進行了明確規定:「女職工生育可以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
  • 多地出臺政策鼓勵生育:發放保教費、落實陪產假等
    精力不足職場歧視多數女性不敢生育北京市民劉霞的兒子今年9歲了,可是她和丈夫不敢再要二胎,原因是「沒有過多精力」。不少受訪家長拒絕生二胎的原因和劉霞相似。在他們看來,培養一個孩子需要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很多「80後」「90後」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除了要賺錢養家,還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照顧雙方老人和孩子,很難有時間和精力要二胎。還有很多女性因為擔心職場歧視而不敢生二胎,甚至連一個孩子都不敢生。
  • 自考大軍中,六成女性女性扛起「自考大旗」,女性為何熱衷自考?
    女性自考熱出現的原因是什麼,難道是女生比男生更上進嗎?增強就業競爭力,打破職場性別歧視有些企業在招聘時是存在一定的隱形性別歧視的,由於女生出差不方便、要休產假、要照顧家庭等,從而使得女生在就業時很受限制。
  • 阿扎倫卡:將盡我所能實現女球員的帶薪產假
    「女性需要繼續奮鬥,我們每天都在為平等而戰。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平等不再是必須奮鬥的,而是一種常態」。 29歲的白俄羅斯人是巡迴賽最令對手畏懼的球員之一。青少年時期的阿扎倫卡便頗具天賦,並在本世紀初開始聲震女子網壇——毫不誇張地說,她在擊球時發出的尖叫聲也是出了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