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 摩爾多瓦成強權「磨心」

2020-12-23 瘋範兒

隨著歐洲的新冠肺炎疫情緩和,歐盟繼宣布恢復讓區內國家旅客通關後,再容許部份境外旅客入境,包括澳洲、加拿大、日本和韓國等。過去三年,長期逗留在歐洲的筆者亦很想再次出走,如今卻只能翻看照片「止渴」,但也勾起筆者對一個小小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摩爾多瓦(Moldova)的回憶。

提到摩爾多瓦,大多數人的第一個反應恐怕是「沒聽過」,原來,這個地處羅馬尼亞和烏克蘭之間的貧窮小國,不但是葡萄酒生產大國,教育也非常普及,但由於地緣關係和歷史淵源,慘成俄羅斯和歐盟的磨心。這個東歐小國在世界上的存在感確實很低。談人口,摩爾多瓦才約300萬,而領土面積比它小的比利時卻有逾1,100萬人。

曾經作為蘇聯的一部分,今日摩爾多瓦夾在羅馬尼亞和烏克蘭兩個東歐大國之間。自從蘇聯解體之後,摩爾多瓦於1991年宣布獨立,其前身是蘇聯的「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俄語簡稱摩爾達維亞(Moldavia)。4月的摩爾多瓦氣溫適中,日照時間一直到晚上八時左右。筆者漫無目的地走著,直至黃昏,回去青年旅舍之前,才到了當地的超級市場一趟—逛超級市場是快速了解當地物價指數的最佳方法,必定是旅途的重點行程之一。

成人識字率近百分之百

超市內的貨品都非常便宜,唯一障礙是所有標籤都是以羅馬尼亞文標示(羅馬尼亞文為當地的官方語言)。筆者駐足凝視著熟食檔口良久,在想著今晚要吃什麼,突然有位帶著小孩的媽媽用英語問:「你需要幫忙嗎?」筆者大驚失色,非常失禮地回應了一句:「你為什麼會說英文?本地人都會說英文嗎?」她笑著回應:「我有讀過英文,所以我會說一點。」跟她說了想買什麼後,她便幫忙向櫃檯職員解釋,更表示有什麼需要幫忙翻譯都可以找她。

青年旅舍的老闆是一位義大利人,來到摩爾多瓦旅遊後便愛上這裡,決定要開一間旅舍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使命是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小國。筆者在舍內遇到幾位美國人,言談間,才發現他們在摩爾多瓦上班,只是暫住這間旅舍。細問之下發現,原來他們在當地學校教英語,其中一位男生表示,在當地尋找教英語的工作並不困難,因為摩爾多瓦非常重視教育,全民免費教育,注重推行三語的教育環境:羅馬尼亞語、英語和俄語,成人的識字率高達99%。

世上最大葡萄酒收藏地

摩爾多瓦可能毫不起眼,但絕對不包括葡萄酒。「來自摩爾多瓦最好的葡萄酒,獻給你和你摯愛的人。」這是俄羅斯著名詩人普希金筆下盛讚過的摩爾多瓦葡萄酒。要說出歐洲偉大的葡萄酒製造地,十居其九都會大聲說「法國」,哪有人會想到摩爾多瓦?位處於羅馬尼亞和烏克蘭之間的國家,是歐洲遊客量最少的目的地。人家雖然只是一個地域小國,卻也是名副其實的葡萄酒生產大國。

摩國是國際葡萄酒組織的五個始創國家之一,其他四國是義大利、法國、德國和西班牙。考古學家在摩國發現了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葡萄藤化石,反映早自公元前三世紀末起已發展葡萄酒,經歷種種障礙如遭受奧斯曼帝國禁止釀酒二百多年、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使葡萄園支離破碎、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的蘇聯禁酒令,被形容為一場民族慘劇。但「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為了保護收藏百年的珍貴葡萄酒,聰明的酒窖主人在地下建立了暗室,隔著偽裝成牆壁的石門,避過一劫。而此室便位於摩國最大的酒窖米勒斯提米西。

相關焦點

  • 摩爾多瓦:蘇聯曾經的加盟共和國,為何成為強權的「磨心」?
    說起摩爾多瓦,大多數人反應可能是「這是哪裡」,原來,位處羅馬尼亞和烏克蘭間的這個東歐小國,因為地緣和歷史的緣由,成為蘇聯/俄國與歐盟之間的磨盤中心。在世界上這個國家的存在感實在太低。摩爾多瓦面積33846平方公裡,人口才約300萬。
  • 同為聯邦制,俄羅斯的自治共和國和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有啥區別?
    俄羅斯沒有加盟共和國,只有自治共和國 加盟共和國是蘇聯時期的第一級行政單位,該制度起源於蘇聯建國之初,當時本著民族自決的原則,蘇聯宣布廢除帝制,建立聯邦制國家,凡是加入蘇聯的主權國家都叫加盟共和國。
  • 摩爾多瓦從蘇聯出來後,為什麼很快陷入內戰?
    一戰結束後,沙俄元氣大傷,新生的蘇聯無力維持帝俄時期的疆土,羅馬尼亞趁機收回比薩拉比亞,雙方再度以德涅斯特河為界。此時為了與羅馬尼亞對峙,蘇聯將緊貼西岸的一小塊兒地區組建為「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並將其劃歸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管轄。
  • 揭秘:蘇聯解體時,有哪些加盟共和國最想獨立,徹底脫離蘇聯?
    蘇維埃共和國聯盟制度的理論,是列寧的獨創,以民族為特徵來區分每個加盟國,各加盟國共和國是平等的,每個民族也是平等的,加入和退出聯盟也是自由的。不過,列寧的這種想法有些理想化,理論上的民族平等是很難真正形成的,事實上,刻意強調民族自治,削弱統一國家公民社會,是自掘墳墓,蘇聯越到晚期,民族分離的情緒就越嚴重。
  • 蘇聯究竟有多少個加盟共和國
    同年6月26日蘇聯照會羅馬尼亞政府:要求將比薩拉比亞、北布科維納兩地移交給蘇聯。6月30日蘇聯出兵佔領了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這年8月2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決議:將北布科維納併入烏克蘭加盟共和國,而比薩拉比亞則成立摩爾達維亞加盟共和國(後更名為摩爾多瓦)。
  • 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前不久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這兩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間的衝突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事實上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間的矛盾還不止於此:前幾年俄羅斯與喬治亞、烏克蘭發生過衝突,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這幾個前蘇聯中亞加盟共和國之間也存在領土糾紛,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已加入北約和歐盟......有些人開始認為正是加盟共和國制度導致了蘇維埃國家的解體,也是因為加盟共和國制度導致各加盟共和國獨立後矛盾重重。
  • 蘇聯國土面積達到2240萬平方公裡,15個加盟共和國都是怎麼來的
    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基希納烏這15個加盟共和國一共擁有129個州政府及6個邊疆區。同時在各加盟共和國內部又按民族人數分別成立自治共和國、自治州及自治專區。截止1977年,全聯盟共有20個自治共和國,8個自治州和10個自治專區。雖然憲法規定蘇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每個加盟共和國都擁有高度權利,例如《蘇聯憲法》規定每個加盟共和國都有權與外國直接發展關係,籤訂協議並交換外交、領事代表,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力,甚至還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
  • 俄羅斯能接受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獨立,為什麼不能接受車臣獨立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南高加索聯邦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後來南高加索加盟共和國被拆分為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三個加盟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摩爾多瓦等加盟共和國相繼加入蘇聯。蘇聯前前後後一共存在過16個加盟共和國。
  • 蘇聯在1991年解體,解體後分解為幾個國家?
    20世紀80年代,戈巴契夫進行經濟、政治改革,下放中央權力,使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開始尋求更大的自主權力,這其中又以俄羅斯聯邦首任總統葉爾欽、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等人為最。在戈巴契夫推動新思維改革後,又大大激化了蘇聯長期存在的民族矛盾。此後,從上到下,對蘇聯的離心力量越來越龐大。
  • 歐洲存在感最低的國家,摩爾多瓦與俄羅斯到底有啥過節?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摩爾多瓦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國家,許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還以它是個非洲國家,但其實摩爾多瓦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歐洲國家,而且還曾是蘇聯的十五個加盟共和國之一,只不過該國的存在感實在太低了。(在德軍閃擊波蘭之後,蘇聯也趁機吞併了波羅的海三國、波蘭東部和摩爾多瓦)面對蘇軍的入侵,羅馬尼亞政府非常憤恨,因此便轉而投靠德國,參與了之後的蘇德戰爭,還曾一度收復摩爾多瓦。
  • 蘇聯第16個加盟共和國,專為吞併鄰國而建立,僅存在16年便被取消
    文/格瓦拉同志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蘇聯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它們在1991年時全都宣布獨立,從而導致聯盟的最終解體。但鮮為人知的是,蘇聯曾在二戰前夕建立過第16個加盟共和國,即卡累利阿-芬蘭加盟共和國,但僅過了16年時間便將它撤銷。那麼,蘇聯為何要組建這個「短命」的加盟共和國?
  • 「前蘇聯」是由哪些國家組成的呢?
    蘇聯是由十五個加盟共和國(存在國16個加盟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組成的聯盟國家,由蘇聯共產黨執政,全稱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但最開始並沒有十五個國家,也是慢慢聯盟到15個國家的。了解點歷史的朋友也知道古代是封建專制、農耕社會,而現今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等形式的國家形式。
  • 摩爾多瓦——奧運會一金難求
    在蘇聯時期,摩爾多瓦運動員獲得過4枚金牌。獨立後,摩爾多瓦目前為止還沒有獲得金牌。奧運會成績為2銀3銅,一金難求啊。摩爾多瓦共和國1991年蘇聯解體後獨立,其實很早以前就有摩爾多瓦這個國家了。早在1359年就有摩爾多瓦大公國,後來被奧斯曼帝國吞併。1918年隨著沙俄的倒臺,摩爾多瓦再次獨立,並且併入了同組同源的羅馬尼亞王國。
  • 9月底跑歐洲最窮小國摩爾多瓦,首都基希納烏馬拉松!
    今天的摩爾多瓦,大部分領土屬於中世紀的摩爾達維亞公國,經歷了領土的割讓、和羅馬尼亞的合併、被再次割讓,最終蘇聯控制了這裡,組建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為蘇聯的第15個加盟共和國。東歐劇變後,1991年,摩爾多瓦宣布獨立。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摩爾多瓦的人均GDP在2018年是3227美金,而同年中國大陸的人均GDP是9770美金,摩爾多瓦是歐洲大陸最窮的國家之一。
  • 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都獨立了,為何俄羅斯對車臣的獨立卻堅決反對?
    (普京和車臣現任總統小卡德羅夫)1991年,各加盟共和國紛紛脫離蘇聯尋求自立,就此,曾經不可一世的世界強國轟然倒地,世界格局發生變化。對於蘇聯的解體,像俄羅斯這樣的大加盟國根本沒有阻擋一二,而到了車臣共和國謀求獨立的時候,俄羅斯三番兩次開戰教訓,最後在普京的鐵腕處理下,車臣被完全控制。為什麼蘇聯沒有強力阻擋各加盟共和國獨立,而俄羅斯卻在車臣問題上寸步不讓?(一)蘇聯加盟國和俄羅斯的共和國情況完全不同。蘇聯的成立,其實就是一個鬆散的大聯盟,甚至,聯盟的緊密程度不如美國。
  • 為什麼俄羅斯允許其他加盟共和國獨立,卻不允許車臣獨立呢?
    在當年車臣鬧獨立的時候,很多人都說,蘇聯解體的時候不獨立,蘇聯解體完了你鬧獨立,俄羅斯肯定不幹啊!其實這是大家普遍的誤區,很多人都覺得車臣也是一個共和國,為啥俄羅斯就是不讓他獨立呢?今天我們就科普一下車臣共和國的知識:蘇聯沒有它蘇聯包括總共是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它們分別是: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喬治亞、亞塞拜然、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亞美尼亞、摩爾多瓦、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而這十五共和國中沒有車臣,而至於車臣共和國屬於誰,那就要說一說車臣的歷史。
  • 摩爾多瓦新總統尋求讓俄羅斯撤軍,該國會成為第二個烏克蘭嗎?
    一、摩爾多瓦有俄羅斯駐軍的歷史原因俄羅斯在摩爾多瓦領土上駐軍問題由來已久,這與「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國」有直接的關係,而「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國」問題的產生則是蘇聯種下的禍根,這又牽扯到蘇聯和羅馬尼亞的歷史恩怨及羅馬尼亞與摩爾多瓦的關係,情況比較複雜。
  • 摩爾多瓦親西方總統一番話,俄和北約就吵起來了
    扎哈羅娃說這番話的背景是,摩爾多瓦當選總統2號的一次講話,以及隨後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的公開抨擊。英國天空新聞網12月2日消息,摩爾多瓦當選總統桑杜在首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摩爾多瓦不歡迎俄羅斯的駐軍,他們必須從摩爾多瓦的領土上儘快撤走,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的平民觀察員,來取代俄羅斯軍隊。
  • 摩爾多瓦是第2個烏克蘭?桑杜讓俄羅斯撤軍到底是不是自取其辱?
    雖然歷史上烏克蘭和摩爾多瓦都曾有沙俄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激烈爭奪的痕跡,但烏克蘭作為俄羅斯同宗同源的兄弟,在歷史上和俄羅斯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更是名副其實的「歐洲糧倉」,是俄羅斯大國崛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換句話說,這是俄羅斯志在必得的區域。而摩爾多瓦則是俄羅斯走向巴爾幹半島的前沿和跳板,是俄羅斯牽制羅馬尼亞的重要把手,所以俄羅斯對兩國的「感情」也是不一樣的。
  • 普京表示前蘇聯共和國要聯合起來推進一體化,這是要重建蘇聯嗎?
    普京確實說了前蘇聯加盟國聯合起來推進一體化的言論,但他的意思並不是要「重建蘇聯」,而是通過加強各國之間的合作,尤其是經濟上的合作,共同應對已經發生和未來可能發生的危機。4月1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羅斯一電視臺推出的「莫斯科·克裡姆林宮·普京」節目中談論到了有關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一體化問題。普京表示,對於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而言,通過聯合來提高競爭力是「絕對自然的」,這些加盟國都能流利地說俄語,而且公共運輸﹑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一脈相承,這些都是一體化的巨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