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選題
1、學生在從事新的學習時,原有的身心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應性,稱為()
A學習 B成熟 C學習準備 D知識準備
解析:C
2、青少年自覺地按照一定的行動目標和社會準則來評價自己的心理品質和能力叫做()
A心理自我 B社會自我 C生理自我 D自我意識
解析:A
3、三歲左右的幼兒其自我意識發展較為成熟的方面是()
A心理自我 B社會自我 C生理自我 D言語自我
解析:A
4、在兒童社會化和人格發展中,既能成為兒童學習社會行為的強化物,又能成為兒童的社會化和人格發展提供社會模式或榜樣的是()
A家庭 B學校教育 C同伴群體 D社會媒體
解析:C 學校教育是提供了場所
5、能在頭腦中把形式和內容分開,使思維超出所感知的具體事物或形象,進行抽象的邏輯思維和命題運算,這屬於()的特徵
A前運算階段 B感知運動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解析:D A是0~2歲,客體存在。B是2~7歲,泛靈論思維、思維不可逆不守恆。C是7~11歲,思維可逆、守恆,從具體開始向抽象過渡。
6、在自我意識中,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等屬於()
A自我認識 B自我監督 C自我體驗 D自我感受
解析:C
7、下列教育案例中,最能體現「最近發展區」理論運用的案例是()
A3歲的小俊在媽媽的指導下,逐漸學會了自己穿衣服
B小海的媽媽希望小海將來成為老師
C小明的實際身高比同年齡男孩還要高
D5歲的小溪可以背誦100首古詩
解析:A 最近發展區是維果斯基提出。(跳一跳,摘桃子)兒童對 已有的水平和在他人的指導下能掌握的較高的水平之間的差距。
8、弗洛伊德認為,支配個人道德行為的原動力來自()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鏡我
解析:C
9、兒童有不知足、不安全、憂慮、退縮、懷疑和不喜歡與同伴交往的特點常常是在()
A放縱型 B民主型 C專制型 D自由型
解析:C A是最不成熟的,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依賴性最強,面對新事物會緊張退縮。 B是最成熟的,獨立性強、自信、知足、喜歡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