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腿竟然舉出腹股溝斜疝?斜疝究竟是怎麼回事?怎麼治療斜疝呢?

2020-12-23 乳腺外科醫生韓鵬飛

前段時間,有個患者,23歲的小夥子,來我這檢查,說自己最近在練習舉腿的時候,肚子近大腿那長了個可回復的包,還有點墜脹感,已經快1周了,這是怎麼回事呀?後來經過檢查,是股骨溝斜疝。

而且這個患者形體健美,身體健康,似乎沒有任何理由會得疝氣。那麼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斜疝是腹外疝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其疝氣的發病有兩個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腹壁存在缺損或薄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肚子上的那個「洞」,傳統上稱病因。

其次是腹內壓力增高,如前面說的咳嗽、便秘、肥胖、妊娠、腹水、重體力活動、前列腺肥大等等。這些稱誘因,也就是誘發疾病的原因。

所以,該患者就可能通過舉腿的鍛鍊,導致腹內的器官從腹壁缺損或薄弱處反覆出來、進去,出現可反覆的腫塊。

那麼引起腹股溝斜疝的具體的原因有哪些呢?

1、先天性缺陷

胎兒發育的時候,腹膜伴隨睪丸或子宮圓韌帶通過腹股溝管下降形成鞘突(女性為Nuck管),這個突起沒有閉鎖便是成為小兒斜疝的洞,所以早產兒的小腸氣更常見。

在年輕的成人直疝患者術中也常發現下腹的局部肌肉筋膜存在缺失和結構異常。

2、外傷

由於人體經受外傷、肌肉拉傷、反覆摩擦等造成局部組織缺損薄弱。例如切口疝是手術切口沒有癒合好,出現了一個洞。

高強度的運動或嚴重的外傷確實會損傷組織導致疝氣,例如運動員的運動疝。但是一般程度的運動是不會的。

3、組織代謝異常

人體結締組織中的彈力纖維和膠原蛋白,類似鋼筋和水泥。鋼筋太少牆壁太脆,水泥少了則強度不夠。當結締組織異常時,便會得疝氣。

長期吸菸的人存在膠原合成障礙,動脈瘤、靜脈曲張等患者彈力纖維異常,所以疝氣發病率比常人高許多。飲食習慣,重度營養不良也會因為代謝障礙導致組織薄弱。

4、先天遺傳

爸爸有疝氣,孩子也常常得疝氣。兄弟姐妹也有同患疝氣的現象,所以疝氣是會遺傳的疾病。

已經發現一些基因或染色體的疾病會造成先天發育缺陷、影響結締組織代謝最終導致腹壁的缺損,出現多發疝氣。

那麼腹股溝斜疝怎麼治療呢?

斜疝的治療在臨床中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法。

1、保守治療

對於年老體弱或者是身患其他重病不能接受手術者,可以採用戴用疝氣帶的方法來防止疝內容物的脫出,但是疝氣帶經常使用可以造成疝囊周圍肥厚堅韌,並且可以形成難復性疝。

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時目前治療疝氣效果最好且安全可靠的方法,其主要是對疝氣缺口進行修補,能在較短時間內是臟器或組織復位,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最後,需要告訴大家的是,腹股溝斜疝是一種常見疾病,在各個年齡層都有可能出現。對於不同年齡層的患者,治療方法也不同。但是無論哪個年齡層的患者,如若出現疝氣,應儘快就醫治療。

相關焦點

  • 斜疝是怎麼產生的(懷疑得了斜疝應該怎麼辦)
    答:斜疝帶不推薦使用,長期使用將會使疝囊瘢痕形成,疝帶可增加疝嵌頓的發病率,可使疝囊與疝內容物發生粘連的可能,局部肌肉萎縮,增加術後手術難度和復發機率;若斜疝反覆嵌頓,可短期佩戴,限期行手術治療。腹股溝斜疝存在先天性解剖結構異常,不建議保守治療。
  • 引起小兒腹股溝斜疝的病因很多,如果不及時治療,會使症狀加重
    導語:小兒腹股溝斜疝屬於比較多見的腹外疝,造成小兒腹股溝斜疝的病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腹壁強度降低,還有腹內壓增高,小兒腹股溝斜疝也可以分為易復性疝、難復性疝、嵌頓性疝以及絞窄性疝,小兒腹股溝斜疝的基本臨床表現,其實是腹股溝區會出現有意突出的腫塊,有的患者的腫塊剛開始會比較小,只通過深還剛進入到腹股溝管
  • 小兒腹股溝斜疝(疝氣)被拒賠,合理嗎?
    昨天奶爸收到了一個理賠求助:因為小兒腹股溝斜疝(疝氣)被保險公司以先天性疾病和先天性畸形拒賠,想問一下奶爸保險公司的拒賠合理嗎?如果不合理,怎麼申訴合適呢?
  • 右側腹股溝疼痛是怎麼回事?
    右側腹股溝疼痛是怎麼回事?腹股溝疼痛在臨床上比較多見,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而容易被忽視,大多數患者因為疼痛劇烈而至醫院求診,其實初起疼痛就預示著某些疾病正在發展,那麼右側腹股溝疼痛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現在介紹一些常見的疾病給大家。右側腹股溝疼痛是怎麼回事?
  • 家長要重視,積極治療才不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這是小兒疝氣又可以稱為腹股溝斜疝,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發生腹股溝斜疝的原因小兒腹股溝斜疝發生,可能跟孩子發育有關。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孩子在母體的發育過程中,局部腹股溝管沒有閉合。也就是說大腿根這個地方有個小館子,出生的時候應該長死,但是沒有長死。
  • 成年人不容易,治癒腹股溝疝有且只有1種方法
    當疝發生在腹股溝區(下腹部與大腿根部交界的區域),被稱為腹股溝疝。表現為腹腔內的小腸、大網膜、膀胱、卵巢、闌尾等組織,經過腹股溝的薄弱或缺損位置跑出來,在腹股溝區形成一個鼓包。這個鼓包通常被分為斜疝和直疝兩種類型。
  • 濟南婦幼揭開微創治療小兒疝氣新篇章
    日前,樂樂因「發現右側陰囊腫大2月」到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就診。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黃豔麗檢查後,診斷其為「雙側腹股溝斜疝」,並建議行腹腔鏡手術。 手術於17日上午8點半開始,結果,手術過程中,又通過腹腔鏡發現了其右側隱匿性疝。 經家屬同意後,醫院外科在梅玉主任的領導下,給予其「腹腔鏡下雙側疝囊高位結紮術」,避免對側疝氣復發、二次手術的風險。術中無出血,歷時30分鐘順利完成。
  • 姐妹倆腹股溝旁長腫塊一院微創治療一天出院
    診斷結果都是先天腹股溝疝。醫生讓家屬轉至杭州醫院就診,家屬便在杭州醫院預約了病床,但告知要兩個月後才能輪到做手術。家屬聽聞桐廬一院醫共體開展腹股溝疝微創手術已有多年,於是帶著姐妹倆來桐廬一院醫共體總院就診。8月28日,胃腸疝外科主任醫師盧國春、主治醫師江濱、徐輝與麻醉醫師配合下,為姐妹倆在全麻下行腹腔鏡全腹膜外腹股溝斜疝疝囊高位結紮術。姐姐手術用時15分鐘,妹妹手術用時20分鐘。
  • 肚皮鼓包怎麼回事?疝氣就醫指南,看完這篇總結就夠了
    平日裡肚皮鼓包可以縮回去,但突然這個包塊卡住了,怎麼都縮不回去了,平躺也沒用,用手也推不回去,並出現疼痛,甚至嘔吐、發燒,這個時候就是發生了嵌頓,需儘快去醫院就診,否則拖的時候長了會發生腸壞死。疝氣較高發的人群有:小孩子:常見於男孩的斜疝(包塊掉到陰囊);老人:常見於男性的斜疝(包塊掉到陰囊);女性:常見於股疝(包塊位於大腿根部)。
  • 平度市第三人民醫院外二科成功完成首例腹腔鏡下腹股溝嵌頓疝修補術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昌磊 通訊員 劉順寧 青島報導  近日,一位老人捂著肚子來到平度市第三人民醫院外二科,不明原因的腹痛讓他直不起腰來,醫生任勝軍查體後,馬上就給出了「腹股溝疝並嵌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