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萬人·近9億畝·555.6億元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解讀生態...

2020-12-16 雲南網

原標題:2000多萬人·近9億畝·555.6億元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解讀生態扶貧成效

2000多萬人·近9億畝·555.6億元

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解讀生態扶貧成效

( 2020-12-02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經濟·民生

我國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但往往由於生態重要、脆弱,也迫切需要推進生態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扶貧取得哪些成效?「十四五」期間,將如何促進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1日,國家林草局副局長李春良等進行了全面解讀。

大力推進生態補償、國土綠化、生態產業扶貧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日舉行的發布會上,李春良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林草局大力推進生態補償扶貧、國土綠化扶貧、生態產業扶貧,建立了中央統籌、行業主推、地方主抓的生態扶貧格局,全面完成了生態扶貧各項目標任務,助力2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生態補償扶貧。他說,2016年,國家林草局會同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充分發揮林草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在中西部22個省區市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選聘了110.2萬名生態護林員,帶動3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新增林草資源管護面積近9億畝,有效保護了森林、草原、溼地、沙地等林草資源,實現了生態保護和脫貧增收雙贏。

——國土綠化扶貧。在天然林資源保護等重點生態工程項目任務和資金安排上,向中西部22個省區市傾斜。中西部22個省區市共組建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隊)2.3萬個,吸納160多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生態工程建設,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

——生態產業扶貧。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國家林草局大力支持發展油茶等木本油料、生態旅遊和森林康養、林下經濟、竹藤、種苗花卉等生態產業,推廣「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模式,與貧困人口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分紅、勞務等方式,帶動16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集中林草資金、項目、政策投向「三區三州」

「三區三州」是我國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脫貧任務最艱巨的地區。國家林草局規劃財務司司長閆振表示,為了助力啃下「硬骨頭」,國家林草局結合在全國實施的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草原生態保護修復等一系列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將林草建設投入力度集中向「三區三州」地區傾斜。

據不完全統計,「十三五」期間累計安排「三區三州」中央林草資金555.6億元,加強深度貧困區域造林綠化工作。同時加大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力度,五年來累計安排「三區三州」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367萬畝,並擴大生態護林員選聘規模,選聘生態護林員23.8萬人。

「『三區三州』地處偏遠,這裡的老百姓出來打工不容易。我們重點加強了合作造林模式推廣,把貧困戶吸引進來,參與荒山綠化、防沙治沙、公益林管護等工作,讓貧困群眾通過參與家鄉的生態保護修復,增加收入。」閆振說。

為了打造脫貧攻堅典型示範,國家林草局與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了《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林業生態脫貧攻堅區行動方案(2018—2020年)》。「經過三年努力,方案確定的三項行動、七個方面任務已經全面完成。」閆振表示,在怒江累計選聘生態護林員31045名,在推動獨龍族、普米族整族脫貧過程中生態護林員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大力發展退耕還林和林下經濟,怒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退耕還林恢復生態以後,在林下發展草果業,增加了收入。「我們進行了測算,怒江貧困人口50%的收入來自於林業。」閆振說。

脫貧後過渡期內繼續保持政策的延續穩定

李春良表示,「十四五」期間,國家林草局將以鞏固生態扶貧成果為重點,調整優化生態扶貧政策,擴大林草資源優勢和行業優勢,做好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

他說,將按照脫貧不摘責任、脫貧不摘政策、脫貧不摘幫扶、脫貧不摘監管的「四不摘」原則,過渡期內繼續保持生態護林員政策的穩定、重點生態工程支持政策的優化延續,助力脫貧人口不返貧、邊緣人口不致貧。

在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中,國家林草局將對規劃範圍內的脫貧地區繼續給予傾斜支持,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鄉村綠化美化行動,持續吸納具有勞動能力的脫貧人口參與務工,不斷改善脫貧地區的人居環境,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共享建設成果,實現生態美、百姓富。

此外,李春良說,還將繼續促進產業興旺。圍繞擴規模、豐品種、調結構、降成本、提質量、拓市場來充分挖掘林草產業發展潛力和比較優勢,優化調整林草生態產業布局,提高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促進脫貧地區形成各具特色、可持續的生態產業體系,助力更多貧困人口長效增收。(胡璐)

相關焦點

  • 國家林草局約談多地政府負責人 對表面整改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的將...
    針對在2019年天然林保護核查中發現的上述問題,國家林草局8月21日集中約談賽罕區、原州區、赤城縣三個區(縣)政府負責人。僅僅3天後,針對2019年森林督查工作中發現的違法違規佔用林地等破壞森林資源問題,10個縣級人民政府和1個國有林區森工局的主要負責人被國家林草局約談。
  • 國家林草局答每經問:4年多來累計選聘生態護林員超110萬名,讓貧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提問:「貧困地區往往也是生態脆弱區,生態扶貧是在一個戰場打好兩場戰役,能否介紹一下在生態保護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布會現場獲悉,2016年,國家林草局會同財政部和國務院扶貧辦創新思路、主動作為,充分發揮林草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在中西部22個省區市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選聘了110.2萬名生態護林員,帶動3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新增林草資源管護面積近9億畝,有效保護了森林、草原、溼地、沙地等林草資源,實現了生態保護和脫貧增收「雙贏」。
  • 採砂場涉違法使用1400畝林地,國家林草局責令整改
    湖南省益陽市近日有群眾反映,安化縣有關部門的規劃項目,違規佔用當地約1400畝集體林地興建採砂場,引來群眾反對。群眾向國家林草局舉報,有關部門責成湖南省林業局負責督導當地主管部門,組織查辦,並制定整改方案。
  • ...透露「十四五」生態建設目標 到2025年60%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中國網財經12月17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17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劉東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 做好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溼地保護與修復水平顯著提升
    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 (丁亦鑫)記者從國家林草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國際重要溼地15處,國家重要溼地29處,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我國溼地保護與修復水平顯著提升。
  • 我國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 全國自然保護地總數量達1.18萬個
    王宏說,國土綠化「十三五」規劃主要任務全面完成,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專項行動和工程成效明顯,全國整治修復岸線1200公裡、濱海溼地2.3萬公頃,完成防沙治沙1000多萬公頃、石漠化治理130萬公頃。
  • 錦州市林草局全力建設生態宜居宜商錦州
    錦州市林草局按照國家、省級「應保盡保」要求,在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完成了我市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預案編制工作,全面完成保護地優化調整專項工作,並通過遼寧省林草局專家評審組評估論證。堅決貫徹落實《錦州市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全力建設生態宜居、宜商錦州,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實施南山生態修復工程。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積極鞏固「三河共治、三山共建」建設成果,實施錦州市南山光伏電站生態修復工程,目前,南山光伏電站生態修復工程已全面竣工。
  • 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2018年以來,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9名大齡男村民娶了媳婦。」省林業和草原局駐該村第一書記田建輝介紹。 2017年,省林草局的駐村幹部來到該村。4年來,村裡造林3600多畝,惠及貧困人口297戶、639人,人均增收2000元;實施樟子松嫁接紅松項目,村集體增收20多萬元;利用省林草局支持的花卉項目資金,與沽源縣億寶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了900畝富硒金蓮花產業園;爭取到中幼林撫育項目資金100萬元,增設護林員崗位79個,人均年增收4200元。
  • 河北: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2018年以來,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9名大齡男村民娶了媳婦。」省林業和草原局駐該村第一書記田建輝介紹。   2017年,河北省林草局的駐村幹部來到該村。4年來,村裡造林3600多畝,惠及貧困人口297戶、639人,人均增收2000元;實施樟子松嫁接紅松項目,村集體增收20多萬元;利用省林草局支持的花卉項目資金,與沽源縣億寶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了900畝富硒金蓮花
  •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國考國內時政(9月6日)
    1、前七月服務貿易總額超三萬億元   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4日介紹,1—7月,我國服務貿易總額達到30882.8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出口11005.8億元,同比增長9.5%;進口19877億元,同比基本持平。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2018年以來,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9名大齡男村民娶了媳婦。」省林業和草原局駐該村第一書記田建輝介紹。 2017年,河北省林草局的駐村幹部來到該村。4年來,村裡造林3600多畝,惠及貧困人口297戶、639人,人均增收2000元;實施樟子松嫁接紅松項目,村集體增收20多萬元;利用省林草局支持的花卉項目資金,與沽源縣億寶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了900畝富硒金蓮花產業園;爭取到中幼林撫育項目資金100萬元,增設護林員崗位79個,人均年增收4200元。
  • 瞭望|內蒙古:生態產業助力戈壁增綠牧民增收
    據悉,當地林草局還將圖布音吉勒格選聘為飛播造林項目區護林員,每年有2萬元工資收入;再加上自己每年在飛播區收集花棒、沙拐棗、籽蒿等沙生植物的種子,也能賣2萬~3萬元,算下來全家一年的收入超過6萬元,穩穩噹噹脫了貧。內蒙古落實國家「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的扶貧措施,將國家和自治區林業重點生態建設項目80%以上安排到貧困旗縣。
  • 各地林草頭條丨河北: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2018年以來,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9名大齡男村民娶了媳婦。」省林業和草原局駐該村第一書記田建輝介紹。 2017年,省林草局的駐村幹部來到該村。4年來,村裡造林3600多畝,惠及貧困人口297戶、639人,人均增收2000元;實施樟子松嫁接紅松項目,村集體增收20多萬元;利用省林草局支持的花卉項目資金,與沽源縣億寶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了900畝富硒金蓮花產業園;爭取到中幼林撫育項目資金100萬元,增設護林員崗位79個,人均年增收4200元。
  • 國家林草局發改司到獨山調研產業扶貧工作
    據獨山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近日,國家林草局總經濟師兼發改司司長楊超率多家企業負責人到獨山縣調研林草產業扶貧工作。 縣委副書記李慶紅,縣委常委、副縣長洪加晴陪同。 座談會上,獨山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林草局扶貧館產品上線進展、收益、困難等情況以及獨山縣招商引資政策,與會人員就有關項目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洪加晴向調研組介紹了獨山縣林業產業發展情況。他表示,近年來,獨山縣立足於生態優勢和綠色資源,通過實施林業重點系列工程,逐步形成以刺梨、茶葉、無患子、石斛、精品水果等為主的林業產業結構,有效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介紹自然資源部「十三五...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還有,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劉東生先生,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先生,財政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司負責人凡科軍先生,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司長周遠波先生。下面我們首先請王宏先生作介紹。
  • 國家林草局:中國3.7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 共植樹15.54億株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電 (記者 陳溯)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副司長吳秀麗15日表示,截至4月底,中國有3.7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共植樹(含折算)15.54億株。在當天召開的國家林草局例行發布會上,吳秀麗就造林綠化工作進行介紹。
  • 國新辦舉行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做好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發布會(實錄)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還有,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劉東生先生,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先生,財政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司負責人凡科軍先生,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司長周遠波先生。下面我們首先請王宏先生作介紹。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 河南油茶林面積達100萬畝:油茶花越開越旺「生態飯」越吃越香
    11月16日,在光山縣召開的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傳來好消息: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我省不斷加大油茶產業發展力度,截至目前,全省油茶林面積已達到100萬畝,年加工生產茶油8500餘噸,年產值約12億元。去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考察調研時指出,利用荒山推廣油茶種植,既促進了群眾就近就業,帶動了群眾脫貧致富,又改善了生態環境,一舉多得。
  • 保護生態 今年西藏將推進建立林草長制
    林草長制主要堅持生態優先、保護第一,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建立健全最嚴格的森林和草原保護制度,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森林、草原等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堅持綠色發展、生態惠民,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積極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優良生態產品、優質生態服務的需要。
  • 我國現有天然林資源29.66億畝 佔全國森林面積64%
    我國現有天然林資源29.66億畝,佔全國森林面積的64%、森林蓄積量的83%以上。「十三五」以來,中央不斷加大對天然林保護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5年來,天然林保護資金投入達2400億元,佔中央財政林草業總投資的40%以上,其中中央投入2234億元、地方投入16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