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對香港的年輕人說,你們一定要放下偏見,要有開放的胸懷,不要貪戀過去,要迎接未來,擁抱我們的國家。香港人的命運和國家是分不開的。」
「很多西方政客在香港國安法的問題上,赤裸裸地使用雙重標準,他們試圖將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強加於香港身上,不斷地幹預香港的內部事務。」香港立法會議員、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
在她看來,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將「一國兩制」的實踐帶入一個新階段,「在法律和執行機制上,填補了很多國家安全的漏洞,在執行方面,強化了阻嚇、懲罰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推動香港的『二次回歸』。」
回看過去一年嚴重衝擊香港社會的暴力,一組數字最令人痛惜:截至今年3月初,在參與暴亂被拘捕的7700多人中,學生佔了四成,當中逾半是大學生;18歲以下涉嫌刑事毀壞的被捕人士去年6至7月佔整體5%,至今年1月已逾50%。
葉劉淑儀坦言,香港的教育出了問題,學生缺乏獨立的思考能力,「我要對香港的年輕人說,你們一定要放下偏見,要有開放的胸懷,不要貪戀過去,要迎接未來,擁抱我們的國家。香港人的命運和國家是分不開的。」
西方政客「雙標」
《21世紀》:西方媒體唱衰香港已是陳詞濫調,曾在香港回歸時預測「香港已死」,最近亦有一些西方媒體宣稱「一國兩制」已經結束,對此你如何看?
葉劉淑儀:這都是一種偏見,跟事實不相符。在香港國安法通過後,香港美國商會在7月2日發布聲明,這份聲明完全沒有任何恐慌,仍然視香港為他們的基地(Home Base),希望香港能繼續作為國際商業中心,並沒有很悲觀的言論,這是非常理性的反應。他們表示需要更多時間了解香港國安法的細節,這是很合理的。部分西方人士批評「一國兩制」已死,都是很偏頗的意見。
西方媒體長期忽略「一國兩制」概念內涵蓋的「一國」原則,「兩制」是建基於「一國」,香港是有責任維護國家的安全和主權的,但是西方媒體只是看「兩制」,其實他們不斷想把西方一套所謂的普世價值強加於香港身上。比如美國的國會通過了《香港自治法》,這不是赤裸裸地幹預我們嗎?香港的高度自治是國家賦予的,如何定義,以及自治到何種程度,都是國家內部的事務。其實他們是不斷地幹預香港事務,香港的「一國兩制」的路怎麼走下去,不應該由他們來指指點點。
《21世紀》:事實上,國家安全法在西方多個國家早已不是新鮮事物,但為何他們對於香港國安法橫加指責,這是否是雙重標準?
葉劉淑儀:完全是雙重標準,比如最近有些媒體報導美國科技巨頭,如谷歌、臉書等,對香港安全委員會最近通過的實施細則有意見,有意撤離香港。但是其實針對這些科網龍頭,全世界都要求它們禁止散播仇恨的言論,德國也通過了法律,不可以在社交媒體散播仇恨的言論,違反者至少監禁兩年。言論自由不是絕對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也指出言論自由附有特殊的責任和義務,所以我們的一些合理限制和外國的法律基本上是沒有區別的。
《21世紀》:對於一些反對派人士「汙名化」香港國安法,包括香港大律師公會在香港媒體發表一些批評的言論製造恐慌,你認為這些言論是否站得住腳?
葉劉淑儀:香港大律師公會長期不願意接受國家在香港行使主權,這是他們一貫的立場。並非所有法律界人士都同意他們的立場,也不代表所有的市民。比如199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釋法,釋法的權利是基本法寫得很清楚的,但是他們就跑出來反對。
不擔心移民潮
《21世紀》:你本人曾擔任特區政府高層,也曾參與推動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根據香港目前的形勢,香港國安法的立法有何迫切性和必要性?
葉劉淑儀:香港有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國家非常尊重香港的「兩制」,因此二十三條給了我們自行立法的機會。但是過去23年還不能履行這個責任,而且去年以來發生的暴力事件,有非常強烈的分裂國家的色彩,因此中央政府是迫不得已出手的。其實長期以來在香港落實「一國兩制」,都有一些勢力只是強調「兩制」,不尊重國家的主權,我覺得這次中央為香港立法是把「一國兩制」的實施帶入一個新階段。
《21世紀》:有意見認為香港國安法的通過,意味著香港的「第二次回歸」,這其中的深意何在?
葉劉淑儀:在法律和執行機制上,是「第二次回歸」,填補了很多國家安全的漏洞,還有在執行方面,強化了阻嚇、懲罰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但是人心的回歸還有一個過程,因為英國在撤退之前的20年,他們的「洗腦」工作做得太成功了。
《21世紀》:你剛才提到人心回歸,最近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紛紛延長港人籤證逗留時限,你認為是否會出現移民潮?
葉劉淑儀:這個人才流失的問題,我並不擔心,香港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城市,長期都是人來人往。有人離開,也有人移居來香港。過去50多年,香港經歷了多次的所謂信心危機,很多人移民後都後悔了。英國也不是給香港人什麼優惠,只是讓你到英國居住5+1,居留5年後可申請定居身份,其實這個條件是很嚴苛的。如果英國不需要香港人居留就給公民身份,那就違反了1984年《關於國籍問題中英雙方交換的備忘錄》。
《21世紀》:香港國安法實施首日,仍有一些激進分子不惜以身試法,然而,黃之鋒、陳方安生、羅冠聰等人卻在香港國安法通過前夕紛紛逃跑或宣布退出,對此你作何評價?
葉劉淑儀:他們的這些反應,證明香港國安法的確有很強的震懾力和阻嚇作用,對香港來講是個好事。香港國安法只是通過不久,怎麼落實?在香港法庭如何裁決、檢控還需要時間的考驗,但是震懾力是非常明顯。香港國安委通過了很詳盡的實施細則,雖然香港國安法有66條條文,在落實還有很多方面的細節需要補充。「一國兩制」就是兩個不同的制度如何磨合,比如香港國安法指有些違法人士可以驅逐出境,大部分的罪行都由香港執法部門處理,驅逐出境是一次還是終身?觸犯香港國安法的人不能參選,這是三年、五年還是終身,並沒有細則。因為內地的法律和香港不同,普通法的條文寫得很清楚,裁決時需要參考以往的案例。
美國出的都是「虛招」
《21世紀》:美國近日取消了對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你認為這對於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將帶來哪些影響?美國是否有傷及自身的風險?
葉劉淑儀:到目前為止,美國政府提出的都是虛招,至於實招,我看他們還在想。因為美國對香港有全球最大的貿易順差,十年在香港賺了大約3000億美元。所以他們宣布取消香港的特殊貿易待遇,對我們沒有什麼影響。他們取消香港和美國之間的逃犯移交安排,也沒有什麼影響,因為我們移交給他們的數量遠高於他們移交過來的。加拿大也是一樣,而且移交的安排只是牽涉極少的嫌疑人。到目前為止都是虛招,比如美國暫停發放入境籤證,現在美國疫情這麼嚴重,有這麼多種族的問題,很多香港人都嚇怕了不想去。如果美國動用金融的招數,首先將傷害美國在香港的利益。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多方面有優勢,股市、新股上市方面的紀錄、以及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很多方面都有國家的支持,但自身仍需要努力。香港有獨特的作用,基礎好,是普通法的管轄區,香港金管局、證監會的專家官員參與國際商業、金融標準的制定,這是我們獨特的優勢。
《21世紀》:對於香港大多數普通市民而言,香港國安法有哪些意義?對於香港恢復秩序,重新出發有何幫助?
葉劉淑儀:對於香港大多數普通市民,他們根本不需要擔心香港國安法。「國安法」引入香港並不會影響港人的人權和自由。恢復秩序,還給香港一個安全的環境非常重要。香港一直是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這是過去香港吸引外商和移民的一大優勢,但是過去一年的騷亂,打破了我們的這個招牌,對很多商界人士來說,恢復安寧和法治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去年年底,香港局勢最亂的時候,有外商和我說:「北京有責任保護我。」他們很害怕。我當時和他們說,中央一定會確保香港的安全。
年輕人應放下偏見
《21世紀》: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但因暴力事件對香港的營商環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你認為香港國安法對於香港把握大灣區建設的機遇以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何意義?
葉劉淑儀:香港如果要發展新的產業,特別是科技產業,我們需要世界各地包括內地的人才。近日留意到很多人在談可以協助香港在大灣區填海,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香港有非常國際化的環境,與國際社會接軌的制度,而內地有的是資源,雙方應該互補。如果未來能夠建立新的科技產業,吸引全世界的人才來,這會拉動大灣區的發展。
《21世紀》:香港社會問題中折射出來的教育問題,未來應該如何解決?對於香港的青年人,你想和他們說些什麼?
葉劉淑儀:回歸的時候,香港推動新高中學制,在課程、考評都出了很大的問題。課程「去中國化」,不鼓勵學生有真正的明辨思考,造成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不到訓練,非黑即白、兩極化。雖然我們的教育資源投放了很多,但卻導致仇恨國家、歧視自己的同胞。我覺得要好好地處理教育多方面的問題,但改變起碼要5-10年。
香港的教育出問題是很明顯的,過去一年,警方抓了七千多人,40%是學生,年齡最小的才十一二歲,抓了超過100個老師。我要對香港的年輕人說,你們一定要放下偏見,要有開放的胸懷,不要貪戀過去,要迎接未來,擁抱我們的國家。香港人的命運和國家是分不開的。他們以為西方國家可以救他們,這完全是誤導。
(作者:朱麗娜 編輯:張星)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