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雲南|數風流 第一長聯——美文:大觀樓長聯

2020-12-14 尚格映畫

《雲南省情系列微視頻》

美文系列之大觀樓長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大觀樓長聯全文

上聯:五百裡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下聯: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01.

楹聯文化

對聯又稱楹聯,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

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

楹聯藝術,始於五代,盛於明清

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楹聯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

字數相同,結構相同

是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

「對仗」是其最本質的特徵

美景是文人墨客們源源不斷的靈感源泉

從當前的景致,聯想到古今的興衰

也是經典的創作母題

雲南的楹聯因其文學造詣和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思想深度

在文化長河中佔據了重要席位

02.

滇人善聯

中華四大名聯皆出自雲南人之手

昆明孫髯翁的《大觀樓長聯》

劍川趙藩的成都《武侯祠攻心聯》

羅平淑基村(今師宗縣)竇垿所撰的

湖南《嶽陽樓長聯》

通海陳寶裕的武漢《黃鶴樓楹聯》

這些楹聯內容博大、語言鏗鏘、匠心獨運

雲南人也因此獲得了「滇人擅聯」的美譽

這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大觀樓長聯》

上半闕寫景,下半闕思古,再以蕭瑟之景收筆

氣勢雄渾,境界闊大,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長聯」

03.

大觀樓及大觀樓長聯

詩文與建築,自古難捨難分

大觀樓坐落於雲南昆明市近華浦南面

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

為呈正方形三重簷琉璃戧角木結構建築

周圍添築外堤,點綴桃柳

綠意縈繞下,殿宇禪房鱗次櫛比,更顯不凡氣度

大觀樓臨水而建,湖面波光粼粼

隨著天際日色、雲彩的變化而變幻無窮

遠望西山,一碧成傾,修竹茂林

大小數十個山峰,山環水抱,天光雲影

構成一幅美麗的天然畫卷,讓人陶醉其中

自大觀樓建成,無數文人雅士前來觀賞作賦

乾隆年間,著名學士孫髯翁撰寫的一百八十字長聯從中脫穎而出

上聯以輕快筆觸白描登高所見

下聯以蒼勁筆力懷古策今

最後落點於眼前景物,以蕭瑟情懷作結

一氣呵成,縱情文魄,令人高山仰止

04.

大觀樓長聯賞析

聯中寫到

「莫辜負 四圍香稻 萬頃晴沙 九夏芙蓉 三春楊柳」

此時的孫髯翁陶醉在大觀樓的美景中不能自拔

在文中呼喚著大家切莫辜負這一番美景

孫髯翁在觀賞美景時想到當時的社會狀況

又不禁觸景生情,匹夫之責漸漸湧上心頭

於是又在下聯中寫到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 把酒凌虛 嘆滾滾英雄誰在」

曾經的漢武帝造船習水、唐玄宗豎立紀功鐵柱

宋太祖玉斧揮圖、元世祖忽必烈率軍乘革囊渡江一統雲南

一系列波瀾壯闊的歷史場面,費盡了英雄們的移山心力

可如今,歷朝興廢,風雲變幻

這些豐功偉績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雲一樣的短暫

千古豪傑,都隨滾滾的歷史長河悄然流逝

最後只留下幾聲稀疏的鐘聲,半江暗淡的漁火

兩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縱觀下聯,悲壯豪情躍然紙上

05.

歷史的回音

最初懸掛在大觀樓的長聯並沒有署名作者

只有書寫刊刻者陸樹堂的名字

後來才有學者考證長聯作者為孫髯翁

1888年,趙藩因深厚的學識得雲貴總督岑毓英賞識

將《大觀樓長聯》重新書寫,延續它的偉大力量

大觀樓因為長聯

而與有王勃《滕王閣序》的滕王閣

崔灝《黃鶴樓詩》的黃鶴樓

以及範仲淹《嶽陽樓記》的嶽陽樓齊名天下

大觀樓1983年被公布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觀樓長聯曾被毛澤東批註為「從古未有,別創一格」

陳毅副總理也賦詩讚道「滇池眼中五百裡,聯想人類五千年」

它是文化史詩中的一座豐碑

也是歷史長河裡的一位重要的見證者、訴說者

它是雲南的一張閃耀四方的名片

也是指引著雲南兒女不懈奮進的一盞明燈

-END-

註: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為 時 光 存 史 為 時 代 謳 歌」

相關信息

雲南省情資源開發利用項目由雲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出品,雲南糯米科技有限公司(百度營銷<雲南>服務中心)實施,雲南尚格映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攝製。《美哉雲南》「掌上春秋·十全九美」雲南省情系列微視頻已於2019年12月30日陸續在百度等網站及各新媒體平臺播出。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2020年1月22日起停播,當前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5月9日全省實現境外輸入病例的「清零」,決定從5月15日起以隔日更新的方式恢復播出,敬請大家關注。可以關注搜索以「雲南地方志」名稱註冊的騰訊微信公眾號、騰訊企鵝號、新浪微博帳號、頭條號、抖音帳號等圖文社交媒體、視頻門戶網站、視頻平臺觀看,也可以在百度搜索「雲南」或雲南各地州名稱,進入百度百科詞條(秒懂全視界)在線觀看完整視頻,還可以關注搜索以「美哉雲南」名稱註冊的大魚號、愛奇藝號、網易號、搜狐號、優酷視頻門戶網站和微視、美拍、快手、最右、秒拍等平臺觀看。隨後,將適時在雲南電視臺播出。

相關焦點

  • 雲南地方志|大觀樓長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雲南省情系列微視頻》美文系列之大觀樓長聯大觀樓長聯全文滇人善聯 中華四大名聯皆出自雲南人之手昆明孫髯翁的《大觀樓長聯》劍川趙藩的成都《武侯祠攻心聯》羅平淑基村(今師宗縣)竇垿所撰的湖南《嶽陽樓長聯》
  • 品鑑《大觀樓長聯》
    孫髯翁的《大觀樓長聯》通過對大觀樓周邊環境的描寫,展現了作者生動、細緻觀察景物的獨特視角。對聯以回顧雲南發展歷史的方式,處處展現出作者縱觀古今激揚文字之寥廓胸襟。岑毓英任雲貴總督後,於光緒十四年(1888)長聯叫當時的文人趙藩(字介庵,劍川人)工筆楷書掛起,題上岑的姓名,便是現存的「岑制長聯」。長聯繫木製(1999年改為銅鑄),長約一丈五尺,寬約二尺,為覆瓦形,藍底金字。據悉,《大觀樓長聯》約創作於1765年左右,這時作者已八十歲,可謂八十懷古。
  • 大觀樓長聯
    《大觀樓長聯》是乾隆年間名士孫髯翁登大觀樓所作,被稱為「天下第一長聯」。長聯觀物寫情,內涵深刻,被譽為「海內第一長聯」、「古今第一長聯」、「天下第一長聯」等。長聯掛在「五百裡滇池」岸邊的大觀樓前兩百多年,滇池大觀樓與黃鶴樓、嶽陽樓及滕王閣齊名,並列為中國四大名樓之一。1983年被公布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天下第一長聯,180個字寫出了五百裡滇池風光,數千年雲南歷史
    乾隆年間,孫髯翁為其撰寫一百八十字長聯,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由名士陸樹堂書寫刊刻,毛澤東評價其「從古未有,別創一格」,大觀樓因此幅長聯而成為與黃鶴樓、嶽陽樓、滕王閣齊名的中國古代名樓。他常到滇池畔大觀樓觀賞水光山色,即景抒情,寫出千古絕唱——一百八十字的大觀樓長聯:上聯:「五百裡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 屹立於該樓前的長聯,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這座樓到底在哪
    這個聯是藍底金字書法求鏡這副長聯在面世之後吸引了很多的遊客,被譽為古今第一長聯,就自述而論,大觀樓的長聯為天下九大長聯的第9名,但是就意境影響而論,大觀樓的長聯是最負盛名,堪稱海內長聯第一佳作,大觀樓也因此長聯而名聲遠播著名的武俠作家梁羽生先生曾經著文評論此聯,情景交融,古今匯合混成一體,氣魄之大,無與倫比,我以為即使在字數方面不能成古今第一長聯
  • 遊大觀樓看長聯,看文人雅士的前世今生
    看到網友們曬荷花,又想到數天前看季羨林先生的《清塘荷韻》,心中不免開始惦記起荷花來。記得二年前的這個時候,我陪杭州來的親戚去昆明大觀樓遊玩,看到滿塘的荷花開得正歡。一朵朵粉嫩的荷花廂嵌在一片綠肥緊湊的荷葉中,高挑挑竄出荷葉,或怒放、或半開、或剛露尖角,煞是好看。
  • 雲南有哪些歷史名人?
    大觀樓前的孫髯翁石像然後是孫髯翁大多數人都是從大觀樓長聯開始知道這個詩人的。天下第一長聯上聯:「五百裡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下聯:「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 菊花盛開人如織,大觀樓前賞長聯
    這天,天朗氣清,大觀公園正值菊花展,整個公園被千姿百態,奼紫嫣紅的各色品種的菊花覆蓋,如織的人們徜徉在菊花的海洋中。我想去大觀公園,主要是想一觀大觀樓和聞名天下的第一長聯。大觀樓,位於雲南昆明市近華浦南面,即昆明城西南,瀕臨滇池草海北濱,三重簷琉璃戧角木結構建築。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由巡撫王繼文興建。大觀樓雖不以建築雄偉稱世。
  • 名家||吳樹民:一聯足揚秦士
    一位是「天下第一長聯」 的作者孫髯翁。于右任以民國奇才之譽,聲播神州;孫髯翁因第一長聯之美,名揚華夏。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生於陝西省三原縣紗帽巷的孫髯(字髯翁,號頤庵、蠖庵)隨父任到滇。另外,還著有《永言堂詩文集》《金沙詩草》,參加過《雲南縣誌》的編寫。可惜,除了大觀樓長聯以外,孫髯現只存有詩集一卷,其他著作均已散佚。
  • 來昆明,到大觀樓
    大觀樓是昆明的著名景點,屬於清代的木結構建築,為三重簷琉璃戧角木結構建築,經過多次的修葺,保存的還不錯,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喲,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馬如龍的《重建大觀樓記》就有記載:「昆垣多山而少水,故滇池稱巨浸焉,池之湄有浦,曰近華,因其近太華而名。」
  • 早起的你,昆明大觀公園早晨7點就能入園觀鷗了
    「觀鷗季來了,大觀公園能不能早一點開門?」昨日(12月1日),記者從昆明市大觀公園了解到,為方便遊客觀鷗賞景,公園開放時間已調整為7:00~19:00。 今年,受疫情影響,大觀公園自恢復開放後,遊園時間為8:00~17:00。
  • 雲南昆明大觀樓:因「天下第一長聯」聞名古今,4A景區門票只10元
    雲南是中國的旅遊勝地,是很多人的嚮往之地,不過一說到雲南旅遊,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大理、麗江、洱海、瀘沽湖等知名景點,反倒是雲南省會昆明很少被人提起。而事實上,作為省會,昆明還是有很多知名的歷史文化遺蹟的。坐落於滇池邊的大觀樓便是其中之一。此樓雖沒有黃鶴樓、嶽陽樓等知名,卻也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到雲南旅遊的話,也不妨抽空參觀一下。
  • 天下第一長聯在哪裡?
    2020年12月12日,今天去了昆明大觀公園。大觀公園位於滇池湖畔,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建大觀樓,公園也因此而得名。乾隆年間,名士孫髯翁登大觀樓有感而發,傲然撰書一百八十字長聯,把滇池風光和雲南數千年歷史生動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 大觀樓古今第一常聯,讀聯賞景,看古今
    在雲南昆明的市區西部,有一個聞名中外的公園"大觀樓公園"距市中心大概6公裡。它建於康熙年間,因為它前面就是滇池,又遠望西山,放眼就能看見滇池和西山山色,大觀樓由此而來。大觀樓公園裡面,風景優美,裡面建設有湧月亭,攬勝閣以及觀稼堂等樓臺亭格。
  • 大美中國古建築樓閣篇:雲南昆明大觀樓,擁有天下第一長聯的名樓
    位於雲南昆明市近華浦南面,整座屬於三重簷琉璃戧角木結構建築,並且在歷史上也曾歷經被毀和重建。大觀樓是在清康熙二十九年,即公元1690年由巡撫王繼文興建,乾隆年間,孫髯翁為其撰寫一百八十字長聯,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而後由名士陸樹堂書寫刊刻,毛澤東評價其「從古未有,別創一格」,大觀樓也因這一長聯而成為與黃鶴樓、嶽陽樓、鸛雀樓齊名的中國四大名樓。
  • 遊春城昆明的大觀樓,欣賞古今第一長聯,觀看海鷗翱翔天空!
    肯定許多人去過雲南旅遊,雖然網上經常曝出雲南導遊的強買強賣,但是也這裡的風景漂亮是不爭的事實。不論是去昆明看滇池,還是去麗江看玉龍雪山,去大理逛三聖塔,還是去西雙版納看大象。雲南的氣候的確是非常適宜生活,不論走到哪裡,都是藍天白雲,但是也不會太熱。
  • 天下第一長聯:上寫滇池風景,下記雲南歷史,情景交融,氣勢磅礴
    雖然一萬個字的對聯沒有,但是,在今雲南省昆明市大觀樓上,有一幅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的楹聯,上聯90個字,下聯90個字,合計180個字,乃是清朝乾隆年間名士孫髯翁專為大觀樓撰寫的長聯:五百裡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
  • 中國十大著名長聯
    作者孫髯翁,生卒不詳,名髯,髯翁乃其字,陝西三原人。喜習詩文,敏於紀詠,年輕時候就「名重一時」。因生活窮困,晚年寄跡昆明圓通山咒蛟臺卜卦為生。後應蘇氏之情,到彌勒縣授徒,門牆桃李,一時稱盛。今留下著述多種,而以大觀樓長聯最負勝名。
  • 十大著名長聯
    1.昆明滇池大觀樓對聯,清代孫髯翁所作,180字昆明市西南郊的大觀樓前,懸掛著一幅長達180字的著名長聯。
  • 撰寫天下第一長聯的孫髯翁是陝西三原人
    原創 關中堯天下第一長聯作者孫髯翁雕像。遊覽大觀樓,是衝著清初布衣寒士、陝西三原人氏孫髯翁撰寫的「天下第一長聯」去的。宜賓翠屏區西街口、揚州瓜州古渡也各建有大觀樓,北京早先還有大觀樓電影院。論高度揚州大觀樓88米最高,宜賓大觀樓有4層28米從高度上與昆明大觀樓難分仲伯。昆明大觀樓之所以蜚聲天下,應該感謝孫髯翁這位陝西鄉黨所撰長聯:上聯「五百裡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