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健身的時間越長,就越會發現健身其實是一個系統工程,無論減脂,增肌,都需要在細節處一點一滴地做好,才能減少誤區,少走彎路,才能成長得更快,很多新手,在開始增肌時都會犯一些錯,從而阻礙了他們成長的速度。那麼,健身新手增肌時容易犯的錯有哪些?
健身新手增肌時容易犯的錯有哪些?
一、訓練之前不熱身
健身新手最容易犯的錯,首先就是訓練前不熱身,熱身是訓練之前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熱身能夠幫你把身體的關節給活動開,減少受傷的風險。
訓練之前不熱身
因為身體的惰性是很強的,身體在進行高強度的訓練之前,需要熱身運動給身體和肌肉一個緩衝的時間,一般會做10多分鐘的熱身,當你有了這10多分鐘的熱身時間,就能夠讓你更好的進入到訓練狀態,讓你的肌肉訓練效果達到最好。如果你一上來就開始健身的話,是非常很有可能受傷的。
二、空腹或者飽腹去訓練
不要在飽腹或者空腹的情況下去健身,因為無論是飽腹還是空腹都會對你的訓練質量產生影響。
如果在飯後去健身房,腸道還在蠕動著消化,而這反過來又會影響力量訓練。
空腹或者飽腹去訓練
吃完飯大概2小時以後,等消化得差不多了,或者你在健身之前30分鐘,吃一點碳水,在身體不餓的情況下再去健身,那時候的訓練質量是最好的。
三、使用的重量過大或過輕
很多人在增肌期就會盲目地追求大重量,覺得這樣子增肌效果最好,在沒有掌握正確動作之前盲目的使用大重量,非常容易受傷。
使用的重量過大或過輕
健美和力量舉是不同的,健美講究的是肌肉的孤立發力,如果你你用的目標肌肉無法控制好你使用的重量,就會使身體本能的用到其他部位借力,大大降低了目標肌肉的訓練效率。
大重量非常容易讓你的動作變形,從而導致其他肌肉過度代償,真正想練的肌肉沒有練到,全借力到其他肌肉上去了,所以,有些人進步很慢,跟這個也有很大關係。
當然,如果使用的重量太輕,也起不到刺激肌肉的目的,只會訓練到你的肌耐力,至於增肌就比較困難了。
四、使用過多的訓練器械
很多新手到了健身房,看見琳琅滿目的器械,看見什麼都很好奇,什麼就會都去做幾下,以為這樣什麼肌肉都練到了。
又或者有些人喜歡把自己的健身計劃安排得很複雜,各種各樣的器械都寫進去,覺得這樣子更加全面,效果會更好,但其實卻不是這樣子。
使用過多的訓練器械
真正練得好的高手,訓練計劃都非常簡單,往往都是以槓鈴,啞鈴動作為主,其他的固定器械為輔。
新手都要先把基礎的槓鈴,啞鈴動作學會,摸透,不要分散注意力去做太多花裡胡哨的動作,就像我們學走路一樣,走路都還沒有學會,你就著急想跑步,那樣就會摔得很慘。
不過,也並不是說固定器械不能做,但要以槓鈴,啞鈴這些基礎動作為主,先把基礎打牢,然後再去發展其他的。
五、訓練的時間過長
增肌並不是訓練的時間越長越好,一次訓練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
訓練超過1個小時會導致睪酮水平下降,皮質醇水平升高,繼而影響增肌效果如果你的訓練超過1小時,說明你的訓練強度太輕了。
訓練的時間過長
當然,你看見健美運動員一次訓練2-3小時也沒事,那是因為他們有強大的恢復能力,普通健身者訓練推薦訓練時間最好在45-90分鐘,最好不要超過這個時間段。
六、忽略離心收縮
離心是幫助肌肉增長最好的機會,因為影響肌肉增長的有3點:
1、力學張力,可以做大重量做到力竭,
2、代謝壓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泵感,
3、肌肉破壞,要儘可能的破壞肌肉纖維,恢復的時候才能變得更粗。
忽略離心收縮
離心收縮可以承受比主動收縮更大的重量,所以,在做離心收縮的時候,是很好的給你的肌肉施加力學張力與肌肉破壞的一個過程,動作一定不能使用慣性,要真正控制下落的一個過程。
增肌最有效的是節奏和控制,動作不要太快,注意頂峰收縮與離心收縮的停頓與速度。
七、遠離碳水化合物
人體的能量來源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很多人為了控制體脂率而遠離碳水化合物,或者遠遠吃不夠我們需要的量。
遠離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我們核心能量的來源,我們在舉鐵的時候,主要就是由碳水化合物給我們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可以保護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肌肉組織和器官的原料,如果我們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沒有足夠的能量支持我們的訓練,我們的身體就會分解蛋白質來提供能量,也就是「掉肌肉」,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我們增肌,雖然我們不能吃過量,但該吃到位的還是應該吃到位。
八、訓練的好壞,與肌肉的酸痛感和充血無關
訓練的好壞,跟肌肉的酸痛感,肌肉的充血感,跟訓練的出汗多少並沒有直接關係。
你感到肌肉酸痛,你的感覺只是乳酸堆積,但其實可能並沒有訓練到位,訓練破壞到肌肉,訓練後的肌肉酸痛感稱為延後性酸痛,訓練的時間和恢復的時間也是根據你訓練的基礎肌群不同,相對而言,大肌群的恢復相對會恢復的慢一些,小肌群會恢復得快一些。
訓練的好壞,與肌肉的酸痛感和充血無關
真正的有效增肌,是最大程度破壞肌纖維(超量破壞),讓身體肌肉修復與再生(超量恢復)。
如何判斷有沒有訓練到位?
比如:上午練完胸後,下午還能練胸,普通人健身一天能2練同一部位不是好事,反而是有問題的。
九、完全不做有氧
完全不做有氧
我們知道,有氧做得過多,肯定會讓我們「掉肌肉」,但也不能完全不做有氧,因為這對增肌也是不利的,詳情可見:《增肌需不需要做有氧?》
十、吃得太多
有些人訓練得不專業,吃得卻很專業,一天吃6餐,7餐。有些人認為,要增肌就應該使勁吃,但不管你吃得再多,你也不能改變我們身體吸收能力的極限。
吃得太多
訓練後立刻大吃一頓並不比在訓練後吃一小頓效果更好,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同時吃碳水和脂肪,這時候你的身體很敏感,吸收蛋白質的同時也在吸收脂肪,增加肌肉的同時也在增加脂肪,我們要的是增肌而不是增肥。因此,訓練後不要立刻吃得太多,尤其是不要吃太多的脂肪和碳水。
訓練才是第一位的,如果訓練到位,你即使吃盒飯也能長肌肉。
善於增肌如何補充蛋白質,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訓練後30分鐘補充蛋白質,是合成代謝的黃金窗口期嗎?》
11、過量使用BCAA
很多人訓練很喜歡喝BCAA,因為口感很像可樂,就會喝很多,但他不知道亮氨酸不僅會參與增肌,還會導致胰島素水平激增,因此,無論何時你使用BCAA,都會導致你的身體無法使用自身的燃料訓練中攝入BCAA其實是在削弱你的能量。
過量使用BCAA
因為當身體將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送到血液裡時,發生的是糖酵解反應,身體將碳水化合物分解為能量,分解為ATP以及丙酮酸,丙酮酸對於身體非常重要,當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進入血液時,被分解為丙酮酸,丙酮酸和煙醯胺嘌呤二核苷酸結合,來產生三磷酸腺苷,進而提供能量,如果我們身體沒有丙酮酸,我們就不會有能量,因此,我們也就不會有肌肉的力量,BCAA中的亮氨酸,會直接阻止這個反應的發生,也就是阻止丙酮酸分解利用。
所以,我們在訓練中服用BCAA時,會削弱你肌肉的力量,最好在訓練後第二天服用BCAA,但不建議在訓練期間攝入,這樣不僅能讓身體學會使用自身的燃料,還能分解丙酮酸產生能量。
12、沒有足夠的Omega-3
尤其是在訓練前後,發表在《臨床科學》的一個研究指出,人體僅需4克DHA(22碳六烯酸)和4克EPA(25碳五烯酸),這兩種是常見的Omega-3來源,每天只需要攝入3克的DHA和EPA,就能大幅提高蛋白合成速度,也就是肌肉蛋白質合成速度,也就是每天要攝入3克的Omega-3,肌肉就能吸收更多的蛋白質,就能使蛋白質合成量上升50%,不可思議。
沒有足夠的Omega-3
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正調節特定基因,它有助於目標撕裂,並上調P70S6的激酶,這種激酶控制肌肉蛋白合成的開始與結束,而攝入Omea-3會上調這一蛋白質激酶,這樣身體就能吸收更多的蛋白質,提高量高達50%。
含有Omega-3的食物,要同時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比如:牛肉,儘管牛肉很瘦,仍含有少量脂肪,含有少量的脂肪同時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A也會直接參與蛋白質合成,當人體內的蛋白質含量上升時,維生素A的水平就會下降,當蛋白質合成量下降時,維生素A水平就上升,這就說明蛋白質合成需要維生素A,因此如果能在蛋白質合成時,持續不斷的攝入維生素A,就有可能延長蛋白質合成的時間。
怎樣才能做到這點呢,在訓練後攝入牛肉或者其他肉類,最好大概在練後一小時吃脂肪含量較少的肉。
13、熬夜或睡眠不足
熬夜或睡眠不足
修復肌肉需要食物與睡眠,當你睡眠的時候,你的肌肉才能成長。良好的休息和睡眠才能刺激激素分泌,特別是增肌相關的睪酮,善於如何提高睪酮,可以看《睪酮素對人有多重要?12個方法幫你提高睪酮素》
14、喝太多的酒
最好少喝酒
酒精的營養價值可以說一點沒有,熱量還很高,每克酒精含有7大卡的能量,顯著高於相同質量糖類和蛋白質的能量值。所以,儘量不要喝酒,即使喝也不要喝得太多。
15、不要髒增肌
不要髒增肌
有人認為,增肌就可以毫無顧忌,放開肚皮吃就好了,什麼高熱量的垃圾食品照吃不誤,其實,這可能是很多人在增肌時犯得最大的錯誤,詳情可以看《你還在髒增肌嗎?為何不要髒增肌?》
16、其他:
當然,還有一些非常基礎的常識,只有健身小白,才會一次性把身體全部練完,這個就不細寫了。新手開始健身時,最好不要使用太多的健身補劑,最開始可以吃蛋白粉,維生素就好了,肌酸,BCAA到訓練一定階段時再用。
以上都是健身新手在增肌時最容易犯的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少走彎路。健身路上,有我一直與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