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08日 14:40 來源:錢江晚報
參與互動(
)
英國政府在全國推廣了兩套全民健身計劃,一是每周75分鐘,內容是類似於跑步的高強度鍛鍊;二是每周150分鐘,為快步走之類的中等強度。兩套方案都要求每天至少動個十幾分鐘,據官方統計,全英有80%的人鍛鍊強度都無法達標。似乎全世界懶人佔了多數,有沒有偷懶而不減效果的特殊鍛鍊方法呢?
英國廣播主持人文斯·格拉夫花了兩年半時間,嘗試了一種聽來匪夷所思的鍛鍊方法:每天1分鐘,一周練3次。體檢數據顯示,這種方法在他身上產生了奇效。不過,懶人們也別高興的太早,「一天一分鐘」的鍛鍊法是否適合你自己,還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做完12個「一分鐘鍛鍊」
結果匪夷所思
「我生來就不愛運動,從小到大都這樣,所以每周鍛鍊75分鐘或者150分鐘,對我來說想都不用想。」格拉夫毫不避諱自己是個懶人,但是和絕大部分懶人一樣,不愛運動並不意味著不要健康,他決定試試HIT鍛鍊法。
HIT的全稱是High-Intensity Training,「高強度訓練法」。基本科學原理是鍛鍊者在短時間內用最大強度鍛鍊,通過無氧運動急劇消耗體內儲存的糖、脂肪和蛋白質,達到瘦身減脂、提高心血管功能的效果。
2013年12月,格拉夫開始挑戰。他的HIT訓練是在自行車機上做的,非常簡單,就是在一分鐘內用他所能使出來的最大力量快速蹬踏自行車機踏板,每周三次,一個月總共才12分鐘。試驗開始前他從未進行過體育鍛鍊,體檢綜合指標處於英國同年齡段男性的倒數30%群體,做完那12個「一分鐘」,體測數據出來了。
最明顯的是血壓降了,從123/79降到109/70,本來倒數後30%的綜合健康指標,上到了平均線以上。
試驗的第二部是與「國標鍛鍊法」進行對比。後六周,格拉夫沒有進行任何鍛鍊,身體各項指標又都降回去了,然後開始每周75分鐘的中等強度鍛鍊,在跑步機上快步走,也是維持四周,累計5個小時。「當我強制自己按照『國標』標準鍛鍊,我的血壓並沒有像用了HIT鍛鍊法那樣下降明顯。其他各項體測指數也是一樣,都有進步,但都不如HIT。」
平均每周不到三分鐘鍛鍊
46歲卻擁有30歲的身體
短期實驗讓格拉夫決定堅持HIT。之後的兩年半,他一直保持每周去健身房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般地「鍛鍊一分鐘」的習慣。前幾天他專門打電話去問健身房自己這兩年半的出勤統計,平均每周才去1.8次,連每周三分鐘都做不到,效果呢?
格拉夫現年46歲,理論上這個年紀血壓會逐年上漲,現在他的血壓是106/67,比2012年底降了不少;體重減了7公斤,按照英國的健康標準,相當於30歲年齡段的。還有一項重要指標是最大攝氧量,是指在人體進行最大強度運動後,機體開始無力繼續支撐時,所能攝入的氧氣含量,簡單說就是體現耐力水平,同樣是隨著年齡增長衰減。格拉夫第一次做完「一個月12分鐘」實驗,格拉夫的指數從31.7提高到34.9,現在是39.9。
同樣,糖耐量、脂肪含量測試結果也超過預期,22%的脂肪含量都快達到20-30歲年齡段的健康標準了,「而我這兩年半總共才騎了不到4個小時的自行車啊!」
瞬間高強度劇烈運動
並非適合每一個人
每周鍛鍊三分鐘,實測有效!
這是讓懶人振奮的結果,但你想效仿,要先對照一下自己的身體情況。因為瞬時高強度劇烈運動,對不常鍛鍊的人來說會造成很大的心血管負擔,如果本身就有健康隱患,容易誘發危險。
倫敦國王學院預防醫學系託馬森教授表示:「不能說HIT沒有危險,但一般除去有糖尿病、心臟病的患者,體重太大而且感到不適的人群,基本上沒有問題。」本報記者 樓棟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