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抑鬱|抑鬱症的正念冥想(含操作引導語)

2020-12-23 走出抑鬱的小叮鐺

本系列課程主要分享我作為抑鬱親歷者以及後來成長為諮詢師所聞所見對抑鬱症的理解。

注意:這次課程是系列課程第五講,之前有人說課程後面看不到,目前每周更新一篇,課程預計在下月全部更新完畢,希望大家看清楚報名。

相信大家都有過抑鬱的體驗,一般的抑鬱情緒我們都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緩解。但是真正到抑鬱症的時候,或許就不是簡單的像緩解抑鬱情緒那麼簡單了,之前的文章我也介紹過不同種類抑鬱的區別,具體查看欄目之前文章。

2014年2月號《TIME》的封面

這是2014年2月號《TIME》的封面,主題是:The Mindful Revolution(正念革命)。類似的主題還出現在1993年,當時的封面是:The Science of Meditation(禪修的科學)。

二十年間,「正念」練習在心理學、腦科學等領域大放異彩,已日益成為西方人在高壓繁雜的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冷靜和平等心的法寶。正念的最終目標是讓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你正在處理的事情上。

《賈伯斯傳》曾揭示了佛教徒所說的「正念」對於蘋果的成功扮演了何等關鍵的角色。

今日,奉上關於「正念」的深度報導及貼士。生活是天籟,需要凝神靜聽。

過度焦慮的人常有「無法停止的擔心」,比如「我考不好怎麼辦?」「別人不喜歡我怎麼辦?」「我犯了錯怎麼辦?」……

然而對於「怎麼辦」這個問題,他們通常都沒有繼續去思考解決辦法。有可能發生的壞事(考不好、犯錯、被不喜歡……)令他們陷入到了一種驚恐之中,手足無措。這些「無法停止的擔心」其實對於問題的解決並沒有任何幫助,反倒削弱了人們直面壞事,然後想出解決辦法的能力。

正念(mindfulness)是一種非常好的應對「無法停止的擔心」的方法。當不再因擔心而恐慌,回到正在進行的任務上時,人們才有能力去想應對的辦法。

正念認知療法和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它源於卡巴金的正念減壓訓練,卡巴金的MBSR又與美傳佛教的薩茲堡、康菲爾德、戈德斯坦以及葛印卡的南傳佛教與關聯,並且加入了一點哈達瑜伽的身體技術。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幾個簡單的正念冥想練習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相關焦點

  • 正念和冥想可能會加重你的抑鬱焦慮情緒:8%的人會經歷負面效果
    正念和其他類型的冥想通常被視為簡單高效又實用的減壓方法,但它有時會讓人的境況更糟。根據對現有證據的整理分析,大約每12個嘗試冥想的人中,就會有1個人產生並不想要的負面效果,這些通常都是抑鬱或者焦慮情緒的惡化,有極少數人甚至會通過冥想而首次出現抑鬱或者焦慮的情況。
  • 自助冥想緩解抑鬱症:冥想的簡單操作方法
    冥想已被證明有助於緩解抑鬱症。正念冥想對減輕抑鬱症症狀具有強烈的作用,例如消極思考、反思和無法集中注意力等症狀。雖然冥想可以有效緩解包括難治性抑鬱症在內抑鬱症症狀,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只是治療抑鬱症手段的一部分,應採用多管齊下的方法治療抑鬱症。冥想應與治療和其他傳統方法結合使用。下面介紹下自助冥想的一些方法。
  • 兒童必聽的正念冥想訓練,對孩子原來有這麼多好處,現在訓練不遲
    所以,今天袁老師給大家介紹一種有趣而且美味的正念方式。「葡萄乾冥想」是什麼呢?「葡萄乾冥想」!這個冥想訓練可以讓你在享受健康零食的同時,體會感官感覺的正念!葡萄乾冥想的目的是採用一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小東西,例如葡萄乾(或其他乾果),並通過我們所有的感官有目的地去體驗它。「葡萄乾冥想」通過緩慢地聚集自覺注意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強化意識和放鬆的效果,是向孩子展示注意力如何改變我們體驗世界的好方法。
  • 正念冥想成了一門數十億美元的生意,它因剝離宗教而流行,卻成了一...
    正念冥想領域的另一個支派,是臨床認知心理學家 Mark Williams、 John Teasdale 和 Zindel Segal 為了找到預防抑鬱症復發的治療方式,在正念減壓法的基礎上開創的正念認知法。抑鬱症其實是一種變化無常並周期性出現的障礙。患者從抑鬱症中康復只是解決了一半的問題。另一半問題是在接下來的日子中繼續保持健康。
  • 孩子學習老上不去,你給他壓力越壓越垮,聰明父母懂兒童正念冥想
    正面冥想還可以訓練大腦更好地處理所謂的主動幹擾。腦科學研究發現,大腦一次只能處理一個任務,如果同時處理,就會對記憶產生極大的幹擾和損害等負面效應。正念冥想可以訓練孩子如何保護大腦免受多任務壓力的有害影響,學會正確使用大腦。即使一天只冥想十分鐘,也足以幫助提高記憶力。
  • 如何練習正念冥想呢?
    前幾天,寫了幾篇關於正念冥想對於改善生活的各種好處。有很多朋友問,到底該如何練習呢?怎樣把它應用到生活中呢?那麼,今天,我就簡單介紹一個正念冥想在生活中的應用。正念姿勢正念分為正式練習和非正式練習。像每天的打坐冥想就是正式練習,而在日常生活中的練習則是非正式練習,例如正念飲食、正念飲酒、正念教育等等。
  • 美國麻省總醫院:正念冥想或可提升學習能力和記憶力
    美國麻省總醫院一項發表於《腦成像與行為》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雜誌的研究發現,正念冥想訓練或許能幫助克服這種幹擾。正念是指專注於當下、排除如隨機記憶或對工作和感情的擔憂等雜念的能力。正念冥想訓練常用於治療抑鬱症、焦慮症和其他情緒障礙。美國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表示,正念冥想或還有助於緩解與年齡相關的記憶喪失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其他病症。
  • 如何用正念冥想來釋放壓力
    正念冥想可以讓你不逃避壓力,讓你介入任何逃避的念想中。什麼是正念呢?有以下的方法去操作:全身掃描基本練習法最好是仰臥在床上或者瑜伽墊、地毯上都可以,保持一個姿勢。將枕頭放在頭下,以舒適且不致昏昏欲睡為宜,閉上眼睛,保持清醒。
  • 牛津正念中心:正念是安全的嗎?
    冥想有很多好處,但也可能有風險。我們將探討,如何安全地進行正念練習的三個關鍵點。
  • 第八周答疑:想成為正念冥想導師要如何認證?
    Q2:老師,在《穿越抑鬱的正念之道》這本書的第二章,第24頁的第二段,「沒有人能夠跑得比我們自身內在體驗更快,而得以逃脫」,能不能多講講這句話,我覺得有些抽象,能不能用比喻等形象的語言來解釋一下?謝謝!
  • 「正念冥想指南」專欄啟動|第一期:為什麼冥想?
    》權威出版的《正念冥想指南》,由睿心原版引進,精心翻譯並公益發布,旨在為大眾提供正念冥想的完整的、科普性的介紹工具。正念意味著全身心處於當下,覺察我們所在之地,所做之事,對周圍發生的一切既不反應過激又不全然無措,這是人類最基本的能力。雖然正念與生俱來,但還是需要潛心練習的。尤其是坐式冥想、行走冥想、站立冥想和運動冥想;日常生活中的短暫休憩;將冥想練習融入像瑜伽或體育運動等活動之中。
  • 冥想與正念冥想是一樣嗎?你可能不知道這些……
    正念(mindfulness) 和冥想(meditation)的差別在哪呢?正念,是有意識地察覺,而冥想則是有意識的「不察覺」。正念和冥想是兩個相輔相承的概念,正念可以幫助冥想的進行,而冥想可以協助正念的持續。
  • 正念好處知多少 | 正念冥想幫你提升工作幸福感
    過去10年,大量研究已經證明正念在減少壓力、焦慮和抑鬱方面效果顯著,這也使其成為減壓技巧中的黃金標準,被廣泛應用在學校、企業、政府等主流公共機構。如今,正念已被視為一種可有效緩解壓力,調整情緒的科學手段。
  • 正念冥想消除憤怒情緒
    2 正念冥想對憤怒的意義 正念冥想幫助人們更好地度過那些怒火中燒的時刻,不僅可以使人儘快從令人沮喪、大為光火的情境中走出來,更可以讓人保持在心境穩定的狀態中,這樣人們就不易被外在的人、事、物激怒了。
  • 米歇爾·歐巴馬自爆「輕度抑鬱」你了解抑鬱症嗎?
    抑鬱症的表現 1、抑鬱心境:這是抑鬱症患者最主要的特徵,輕者心情不佳、苦惱、憂傷,終日唉聲嘆氣;重者情緒低沉 4、睡眠障礙:約有70%~80%的抑鬱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礙,患者通常入睡無困難,但幾小時後即醒,故稱為清晨失眠症、中途覺醒及末期失眠症,醒後又處於抑鬱心情之中。伴有焦慮症者表現為入睡困難和噩夢多,還有少數的抑鬱症患者睡眠過多,稱為「多睡性抑鬱」。
  • 正念減壓(MBSR)|全球最權威的正念治療課程
    從學校到職場,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下,我們越來越多地感到煩躁、恐懼、擔憂、焦慮、沮喪、抑鬱、迷茫、喪...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中國約有5400萬人患有抑鬱症,約4100萬人患焦慮障礙。而且這一問題正在年輕化。
  • Headspace 如何成為冥想類產品巨頭?
    文:Rebecca來源:心榜(ID:psytop)當國內心理健康服務還把目光聚焦在心理諮詢時,國外心理健康卻走出了另外一條路徑。除了心理諮詢外,還有哪些更適合年輕人的心理服務方式,這家成立 2010 年,註冊用戶超3200 萬,服務覆蓋190個國家,到底是如何成為心理服務巨頭,我們全面分析它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 以正念為基礎的認知療法可以保護患者防止抑鬱復發
    美國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最近一項針對抑鬱症患者的研究表明,基於正念的認知療法(MBCT)可以改善患者在困難情況下的自我感覺,這可能有助於防止抑鬱症狀的復發。研究結果發表在《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研究》雜誌上。
  • 正念人生|活在當下,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主義
    此外,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實驗室在對於「冥想如何影響我們大腦」的研究中額外發現:冥想練習者的大腦皮質皺褶數量顯著高於沒有進行冥想練習的人。這部分的皮質皺褶決定了我們處理信息、決策制定的速度與能力。因此,正念冥想也被廣泛應用於正念領導力相關的研究與課程中。
  • 美國佛系青年愛上正念冥想
    吉賽爾說自己是個控制欲強又很容易分心的工作狂,所以需要正念冥想來幫助保持內心的平靜。如今,繼跑步和瑜伽之後,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正在嘗試另外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念冥想。據說,這種冥想方式並不是在「消除」壓力,而是要幫助人們找到一個和壓力「共存」的生活方式。正念冥想正成為美國中產階級的「健康生活方式」。吉賽爾在自己的新書中寫道,二十出頭的時候由於工作壓力太大曾患驚恐障礙,甚至想過自殺,於是在醫生的建議下,放棄菸酒、轉向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始學習瑜伽哲學和正念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