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課程主要分享我作為抑鬱親歷者以及後來成長為諮詢師所聞所見對抑鬱症的理解。
注意:這次課程是系列課程第五講,之前有人說課程後面看不到,目前每周更新一篇,課程預計在下月全部更新完畢,希望大家看清楚報名。
相信大家都有過抑鬱的體驗,一般的抑鬱情緒我們都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緩解。但是真正到抑鬱症的時候,或許就不是簡單的像緩解抑鬱情緒那麼簡單了,之前的文章我也介紹過不同種類抑鬱的區別,具體查看欄目之前文章。
2014年2月號《TIME》的封面
這是2014年2月號《TIME》的封面,主題是:The Mindful Revolution(正念革命)。類似的主題還出現在1993年,當時的封面是:The Science of Meditation(禪修的科學)。
二十年間,「正念」練習在心理學、腦科學等領域大放異彩,已日益成為西方人在高壓繁雜的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冷靜和平等心的法寶。正念的最終目標是讓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你正在處理的事情上。
《賈伯斯傳》曾揭示了佛教徒所說的「正念」對於蘋果的成功扮演了何等關鍵的角色。
今日,奉上關於「正念」的深度報導及貼士。生活是天籟,需要凝神靜聽。
過度焦慮的人常有「無法停止的擔心」,比如「我考不好怎麼辦?」「別人不喜歡我怎麼辦?」「我犯了錯怎麼辦?」……
然而對於「怎麼辦」這個問題,他們通常都沒有繼續去思考解決辦法。有可能發生的壞事(考不好、犯錯、被不喜歡……)令他們陷入到了一種驚恐之中,手足無措。這些「無法停止的擔心」其實對於問題的解決並沒有任何幫助,反倒削弱了人們直面壞事,然後想出解決辦法的能力。
正念(mindfulness)是一種非常好的應對「無法停止的擔心」的方法。當不再因擔心而恐慌,回到正在進行的任務上時,人們才有能力去想應對的辦法。
正念認知療法和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它源於卡巴金的正念減壓訓練,卡巴金的MBSR又與美傳佛教的薩茲堡、康菲爾德、戈德斯坦以及葛印卡的南傳佛教與關聯,並且加入了一點哈達瑜伽的身體技術。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幾個簡單的正念冥想練習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