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的最後一個周日,清華大學迎來了109周年校慶,這也是清華大學歷史上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雲校慶」。
託思望雲端,萬裡共清華。這天,2011級校友牛申駕駛戰鬥機巡航海天,用近乎完美的飛行表現向母校進行「畢業匯報」。
從清華學子到空軍飛行員,回首牛申的青春之路,那些卓越成就和精彩時刻的獲得,都源自於一種最平凡的力量,這也是我們每個人可以擁有的力量——對國家的責任與擔當。
2年前,為清華大學校慶獻禮的電影《無問西東》上映,給人們帶來諸多感動。在一個個歷史鏡頭裡,人們看到不同的時代,那些為國家和民族挺身而出、奉獻青春的年輕人。無論是抗戰時期以身報國的飛行員,還是新中國建設時期紮根西北大漠的科研人員,他們身上都展現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風骨,傳承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精神。
風雲際會,清華大學培育出一代代國之棟梁、社會精英。作為清華大學新百年的第一批學生,牛申繼承了母校的光榮傳統,他身上最亮麗的底色,是由「空軍藍」和「中國紅」融合而成的「清華紫」。
有人說,人在年輕時,最頭疼的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
做不傲之人、有用之人,是牛申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為自己立下的志向。「再謙卑的骨子裡,也流淌著江河。」牛申微信的個性籤名,流露出為國擔當的凌雲壯志和深沉的軍人情懷。
從飛行學員到戰鬥員,牛申用力量與智慧搏擊雲天,守護祖國。在戰備值班的時候,值班室就在戰機機庫旁邊,「枕戈待旦」是飛行員的真實寫照。夜裡躺在行軍床上,他和戰友身著飛行服,常常鞋襪都不脫,一旦警報聲響起,就立刻拎起頭盔和背帶,直衝機庫。
那裡停著牛申的戰機。駕駛國產先進戰鬥機,心中怎能沒有責任?每當結束了令人熱血沸騰的激烈空戰對抗訓練,駕機返航時,看到高空之下的城市,牛申會感到一種從心底湧起的力量。
從雲端俯瞰,地面的一切是那樣安寧平靜,一種強烈的「我在保護著他們」的情感充盈於牛申的內心。
只問我心,無問西東。在他的青春之路上,那些同榮耀和夢想關聯的所有意義,都和這個難忘的時刻有關。
歲月流金。每個時代的青年或許都有每個時代的不同活法。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當代軍營新青年,配得上「珍貴」,也擔得起「傳承」。這是一種真實的價值感,所有和牛申一樣胸懷家國的年輕軍人,都體會過這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真實幸福和驕傲。
肩負使命榮光,青春便擁有蓬勃的力量。戰機飛速掠過高空,駕駛艙內的牛申把堅定自信的目光投向星辰大海。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本報記者 衛雨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