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故宮有對娃娃門神,門神手中有種寶貝「盤腸」一般人不認識

2021-01-09 歷史店

門神出自道教的守衛門戶的神靈。後來發展到民間,按照傳統習俗,每到春節前夕,人們都要把神像貼在門上,用來驅邪闢鬼,保家宅,降吉祥等等。在瀋陽故宮也有門神,而且,還有一對特殊的娃娃門神。這對娃娃門神手裡的託盤中,還有一樣特殊的吉祥物叫「盤腸」。您知道盤腸是怎樣的一件寶物嗎?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門神作為我國古代的一種傳統文化,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沿續至今。作為充當門神的人或神,從最早的神荼,鬱壘開始,先後出現過鍾馗,秦瓊,尉遲恭,韓信,蕭何,張飛,關羽等等許多猛人。這些門神首先都是被認可的正面人物,同時,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要體型威猛,甚至有些嚇人,否則不足以驅邪。在瀋陽故宮,多少年來都有張貼門神的傳統,只是,在清寧宮,關睢宮等這些后妃的居所,門神的畫風卻變以了。由那些手持兵刃,吹鬍子瞪眼的狠門神,變成了一對可愛童子。為什麼會有「娃娃門神」呢?其實也很好理解,那些嚇人的「勇士門神」,主要負責守著外面的大門,而在深宮後院,魑魅魍魎已經進不來了,再用那些嚇人的門神,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反而這兩個「娃娃門神」能帶來人丁興旺,喜降吉祥的美好寓意。

再看這兩位「娃娃門神」,都是一幅笑容可掬,惹人喜愛的樣子,一個穿著紅袍,一個穿著綠袍。兩人手中還各託一個託盤,盤中盛滿了好東西,有石榴,水仙,靈芝,如意,蝙蝠等等。這些可不是隨便擺放的,其中,石榴代表著多子,如意寓意萬事如意,蝙蝠意為多福,水仙代表著迎春。總之,都是象徵多福多壽,吉祥富貴的好東西。

在這些好東西中,有一樣特殊的吉祥物叫盤腸,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其實這件盤腸卻大有來頭。在佛教中,有八種常用的吉祥器物,被稱為「八吉祥」,或「佛八寶」,有法螺,法輪,寶傘等。其中最後一種,就是盤腸。盤腸在佛教中代表著貫徹一切,通明,寓意著恆長永久,連綿不斷,象徵著天地萬物的本質,無始無終和永恆未來的至高境界,因此,被人們看作是幸福和吉祥的符號。

那麼,盤腸到底是什麼樣子呢?盤腸源於傳統的「繩藝」,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文字沒發明時的結繩記事時代 ,是由古代的一種繩紋衍生而來。可以這樣理解,盤腸是有一條沒有斷頭的繩線,以「腸行」的方式,有規律的穿插,盤纏連接,形成一種無頭無尾,無終無止的紋飾符號。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用金銀,用玉石,甚至用面,依照盤腸紋的樣式,塑造出的代表吉祥的器物,後來,為了讓這件吉祥物的名字更高大尚,就叫——中國結了。

其實盤腸的出現,不僅體現了古人的審美觀,它更反映出了華夏民族的吉祥觀,及至於世界觀。正因為如此,這種極具東方理念的藝術表現形式,直到今天,依然有著鮮活的生命力。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張洪光

相關焦點

  • 藝普中國·43||春風送暖話門神
    據東漢王充《論衡・訂鬼》所引《山海經》佚文:「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裡,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兇魅。」
  • 螃蟹居然也是門神?門神的歷史演變居然大有講究(一)
    門神的演變(一)說起螃蟹,很多人想到的是許多有關螃蟹的美食,比如清蒸螃蟹、香辣螃蟹、螃蟹粥等。而提起貼門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過年前往往家家戶戶都要貼門神,還要給門神燒香上供,當真是十分虔誠。我想,大家也許會和我一樣好奇,怎麼螃蟹怎麼還和門神搭上邊了呢?
  • 門神年畫賞析,你知道幾種呢!
    年畫中的門神畫,是傳統社會鎮宅闢邪、護佑平安、表達美好祝願的重要靈符。門神有很多種,但職能分工十分明確,由於張貼位置和人物形象的不同,大致分為武門神、文門神、門童、美人條等。武門神一般是武將形象,貼於臨街大門;文門神通常是文官形象,貼在二道門或房門;門童,又叫「金童子」,多以娃娃為題材,貼在房中內室或後庭門;美人條,以美女佳人為題材,貼在婆婆、媳婦或姑娘居住的內室房門。另外,門神畫還包括貼在牲口圈棚、看護牲畜不染病的《槽頭畫》、《欄門判》等。由於各地信仰不同,具體到某一類型的門神時,人物形象差別也各有千秋。
  • 春節期間要貼門神,可門神卻有四個版本,先秦時期門神才是正宗
    貼門神,換春聯,都是春節期間不可缺少的一大辭舊迎新的習俗。說起貼門神就不得不多提一下,傳統的門神有著許多不同的版本,而且每個版本看起來都好像有理有據,不過在眾多的版本中也就四個版本比較流行,但是人們普遍認可的還是先秦時期門神版本比較正宗。先來看下關於門神的四個版本:先秦時期的神荼、鬱壘;唐朝時期的秦瓊、尉遲恭;明朝時期的方弼、方相;清朝時期的鐘馗。
  • 門神的來歷
    秦瓊又名秦叔寶,山東歷城人,武藝高強,人稱:賽專諸,似孟嘗,神拳太保,雙鐧大將,鐧打山東六府,馬踏黃河兩岸。尉遲恭,隋唐大將,武藝高強,日佔三城,夜奪八寨,功累封鄂國公。秦、尉遲二將幫助李世民打下天下建立大唐後,被封為開國元勳為什麼會充當民間的門神呢?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唐太宗李世民早年降瓦崗、掃竇建德、鎮杜伏威等起義軍,其間殺人無數。
  • 過年門神少不了,種類也不少,你家貼的是哪種門神呢?
    過年期間,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少不了兩樣東西,一個是春聯,一個是門神,當然由於中國的民族眾多,因此各地的習俗不同,但是絕大多數地區不是貼春聯,就是貼門神,這反映了人們對於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待。門神都有哪些神仙?
  • 門神
    流傳歸流傳,不必太過較真,流傳下來有合理也有不合理的,不靠譜的多的是。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過春節時在門上貼門神的習俗。門神,最初的含義是「司門之神」,它源於上古時期的自然崇拜。那時人們認為,凡與日常生活有關的事物皆有神在,如家中的門、灶、床等都有神靈在裡面。在古人看來,門主出入,在整個房子中佔重要的地位。
  • 門神文化知多少?你家的門神貼對了嗎?
    後來三國的幾員大將也演變成了門神,就是劉備五虎上將其中之四,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大概是因為他們忠肝義膽,同時又武藝高超,勇猛無敵,是妖魔鬼怪懼怕之人。大體上武門神一般都是驅鬼避邪的作用,而選用的也都是忠勇雙全的名將,而其中最有名的恐怕就是秦瓊和尉遲恭了。
  • 春節時都要貼門神,大家知道第一任門神是誰嗎?聊聊門神那點事
    說起門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為每到春節,除了貼對聯,門神那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們是保衛門戶的神靈,可以闢邪驅鬼保平安,但是對於門神的真實身份大家可能就沒那麼熟悉了,您先回憶一下,自家請的是哪位,或者說哪兩位門神,我猜應該是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因為最出名的兩位門神莫過於他們倆了,他們都是唐代名將,
  • 正月初三有個民俗是送門神,為何送完門神就要「個人尋生理」了
    百家號文史領域春節特輯獨家供稿國人最重視的節日就是春節,春節過完,初一初二就開始拜年,過完了這一年之中的三個「大日子」,很多讀者到了初三,就不知道這一天做什麼了。我們知道,過去春節的時候,在小康人家的大門之上,貼有三種東西,第一種是新年權重最輕的福字。門上貼福字,意義最直接,就是祈福的意義。而對聯的權重,卻要超過福字,而權重最高的就是門神。為何這樣說呢?
  • 門神的「選角」標準:今年最有資格當選的會是誰?
    今年的春節有些特殊,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多人的年過得五味雜陳。以往,中國人會通過門神來抵擋災禍和病患,於是還有人設計出了庚子鼠年的最新門神組合——這種禳災的巫術就是門神最早的起源,門神也成為「五祀」之一併產生了門祭的禮俗。所謂「五祀」,指對戶、灶、中霤、門、行五種家宅神祇的信仰,其中門戶主出入,灶主飲食,中霤主堂室居處,行主道路。在古代,門與戶有明確的區分的,雙扇對開的稱為「門」,單扇的則叫「戶」。門神起源很早,但有具體名字和故事的門神來自《山海經》,即著名的神荼和鬱壘。
  • 過年貼的門神也換屆?你知道的秦瓊尉遲恭,只是門神中的一屆
    門神即司門守衛之神,人們一般將其畫在紙上並將其畫像在春節的時候張貼在大門上,這樣可以起到保衛家族,驅逐妖孽之作用。而門神的歷史淵源也比較悠久,據說在周朝時期便已經有了最早的門神形象,後來門神在漫長的歲月中幾經換屆,也反映出不同時代人們對於門神的不同看法與追求。
  • 反貼門神不對臉:民俗中的門神貼對了保家人平安,貼反又會怎樣?
    對聯的叫法有多種,絕大多數人稱為:「春聯」,有些地方叫門對、春貼,有的地方則叫門聯、對子。紅紅火火,喜慶祥和的對聯,對聯到底在哪一天張貼,各地的民俗不大一樣。有些人在春節兩三天就貼上了對聯,有些人則到了除夕的當天,才開始張貼。在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中,除了貼對聯、貼福字,還有一項相配套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貼門神。
  • 過年你家還貼門神嗎?
    我國自古都有貼門神的習俗,隨著時代的變遷,門神也出現了多種形式。從唐代以後人們大多以胡敬德和秦叔寶為門神。《西遊記》小詞有「本是英雄豪傑舊勳臣,只落得千年稱戶尉,萬古作門神」之句。門神是一項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門神的題材也多種多樣,畫法各異,但是大多都是色彩豔麗,形象淳樸。唐以後門神的題材也越來越多,內容也日漸豐富起來,多為朝官將軍等,並加上各種各樣代表吉祥的器物,表達出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
  • 《小門神》很有思想深度,畫面效果也很有張力
    首先,《小門神》看完之後很開心的說這是國漫中,很難得的「水桶形」的作品,無論是劇情,畫風,製作水準都非常之高,要知道近幾年的國漫雖然是好作品不斷冒出,但《大魚海棠》劇情尿崩;《大護法》有打鬥鏡頭出色,劇情有深度,但總覺得強差人意;《大聖歸來》總有幾個不得不說的bug。
  • 孫臏、龐涓當過門神也就罷了,趙雲也是門神?談門神的演變(二)
    幾代門神的變遷史:從神靈到凡人前文說到了門神後來發展到第二階段,就是開始出現有形象、有專職的門神。既然有專職,那自然會有門神的「上任」與「退休」。那麼門神經歷過幾代的演變呢?且看下文分解。至此,神荼與鬱壘正式登上第一代門神的寶座。神荼與鬱壘第二代門神:從勇士中選拔而出的成慶與荊軻到了漢朝時,民間開始將成慶和荊軻等勇士當作門神,這是現實中的人正式作為門神開始出現的時候。
  • 過年習俗——貼門神,最常見的門神是誰?你知道他們的原型嗎
    讓人不知不覺就想到了小時候的童謠「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過年是我國傳下來的歷史文化,一家人都聚在一塊,年三十家家都貼上春聯和門神,掛起大紅燈籠。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門神的來歷。門神在我們國家可是有著很古老的歷史,門神就是司門守衛之神,是民間百姓的信仰,深受人們的喜愛。
  • 【門神】【井神】【城隍神】【黃巾力士】
    以後五祀僅作為國家祀典中的一部分儀式,民間所信仰的門神、灶神等,已與其原始形態風馬牛不相及了。  古代門神的另一種職能,是驅鬼避邪,保障國家平安。這種門神,據說始於神荼、鬱壘的稱呼,有種種說法,我們且沿用習慣的說法,仍稱之為神荼、鬱壘。他們本是神話人物,漢代民間頗為流行,認為他們有捉魄力的神通。
  • 趣談年畫——中篇(門神篇)
    今天,小宅就帶大家遊歷一番門神畫上的故事和傳說吧~神荼鬱壘據傳是黃帝時代負責統帥群鬼的神將,小宅又要考考大家,這四個字是怎麼念呢?大部分人一定是念做(shén tú yù lěi),小宅告訴你讀錯啦,正確的讀音是(shēn shū yù lǜ)。最初這四個字的寫法也跟現在不一樣,是神荼鬱壘,後世把鬱壘簡化成鬱壘,也就讀成(yù lěi)了。
  • 勵志正能量,催我向前闖,《小門神》一部很有味道的電影!
    一提及動畫電影,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宮崎駿大師。其實大師很多電影都只是耳聞過,卻沒有好好細細品味過,但是粗略的感受之一就是畫面美。而國產動畫電影《小門神》 畫質方面做得也很好,用四個字來概括,那便是晶瑩剔透。整部電影在自然風景上,總有種水靈靈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