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神出自道教的守衛門戶的神靈。後來發展到民間,按照傳統習俗,每到春節前夕,人們都要把神像貼在門上,用來驅邪闢鬼,保家宅,降吉祥等等。在瀋陽故宮也有門神,而且,還有一對特殊的娃娃門神。這對娃娃門神手裡的託盤中,還有一樣特殊的吉祥物叫「盤腸」。您知道盤腸是怎樣的一件寶物嗎?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門神作為我國古代的一種傳統文化,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沿續至今。作為充當門神的人或神,從最早的神荼,鬱壘開始,先後出現過鍾馗,秦瓊,尉遲恭,韓信,蕭何,張飛,關羽等等許多猛人。這些門神首先都是被認可的正面人物,同時,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要體型威猛,甚至有些嚇人,否則不足以驅邪。在瀋陽故宮,多少年來都有張貼門神的傳統,只是,在清寧宮,關睢宮等這些后妃的居所,門神的畫風卻變以了。由那些手持兵刃,吹鬍子瞪眼的狠門神,變成了一對可愛童子。為什麼會有「娃娃門神」呢?其實也很好理解,那些嚇人的「勇士門神」,主要負責守著外面的大門,而在深宮後院,魑魅魍魎已經進不來了,再用那些嚇人的門神,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反而這兩個「娃娃門神」能帶來人丁興旺,喜降吉祥的美好寓意。
再看這兩位「娃娃門神」,都是一幅笑容可掬,惹人喜愛的樣子,一個穿著紅袍,一個穿著綠袍。兩人手中還各託一個託盤,盤中盛滿了好東西,有石榴,水仙,靈芝,如意,蝙蝠等等。這些可不是隨便擺放的,其中,石榴代表著多子,如意寓意萬事如意,蝙蝠意為多福,水仙代表著迎春。總之,都是象徵多福多壽,吉祥富貴的好東西。
在這些好東西中,有一樣特殊的吉祥物叫盤腸,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其實這件盤腸卻大有來頭。在佛教中,有八種常用的吉祥器物,被稱為「八吉祥」,或「佛八寶」,有法螺,法輪,寶傘等。其中最後一種,就是盤腸。盤腸在佛教中代表著貫徹一切,通明,寓意著恆長永久,連綿不斷,象徵著天地萬物的本質,無始無終和永恆未來的至高境界,因此,被人們看作是幸福和吉祥的符號。
那麼,盤腸到底是什麼樣子呢?盤腸源於傳統的「繩藝」,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文字沒發明時的結繩記事時代 ,是由古代的一種繩紋衍生而來。可以這樣理解,盤腸是有一條沒有斷頭的繩線,以「腸行」的方式,有規律的穿插,盤纏連接,形成一種無頭無尾,無終無止的紋飾符號。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用金銀,用玉石,甚至用面,依照盤腸紋的樣式,塑造出的代表吉祥的器物,後來,為了讓這件吉祥物的名字更高大尚,就叫——中國結了。
其實盤腸的出現,不僅體現了古人的審美觀,它更反映出了華夏民族的吉祥觀,及至於世界觀。正因為如此,這種極具東方理念的藝術表現形式,直到今天,依然有著鮮活的生命力。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張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