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壢新醫院張煥禎:我們如何給醫生發工資

2021-01-08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30多年前,臺灣的公立醫院也充斥著「以藥養醫」和紅包文化。但是,臺灣經過30多年努力,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遺留問題。臺灣現在幾乎已經沒有固定薪,現在使用最多是混合制。臺灣醫院現行的醫師薪酬制度主要有三種形式是「基本保障薪+變動式的醫師抽成」、「基本保障薪+分配比率固定的醫師獎勵金」、「完全變動抽成」。


基本的薪酬制度主要分為三類:固定薪制、浮動薪制、混合制。

固定薪制的優點就是,收入固定,安全感和忠誠度高,沒有業績壓力,較能注重患者需求。固定薪的缺點就是,在醫療服務業績下降的時候薪資成本就會提高。

浮動薪制的優點就是收入跟績效成正比,醫師擁有最大的自由度,缺點就是醫生不願意配合醫院的政策。


混合制的確能夠綜合有點,但是制度設計管理上較複雜。一旦運用不佳,計算失誤,它可能會使一家醫院成本增加。


臺灣如何破除以藥養醫

30多年前,臺灣公立醫院醫生工資由政府編列預算支出,醫院不再向病人收取醫師診療費。教會醫院等私立醫院也參照公立醫院的工資制度。臺灣醫生當時的收入並不高。為了彌補收入不足,臺灣醫療界也衍生出了一些現象。

那一時期,臺灣醫生主要通過在醫療院所兼職、在家開設診所、跟病人收紅包,跟廠商收取回扣等方式增加收入。

臺灣長庚醫院最早開始杜絕紅包文化,主要是通過合理薪酬設計來實現。首先,臺灣一方面通過外部治理來迫使醫生放棄紅包與回扣,抓捕了一些名醫。第二,醫院加強內部管理,明令禁止收紅包,違規嚴懲,建立醫師專勤專診制度。第三,加大外部宣傳,對外向病人宣傳反紅包文化,形成社會輿論,漸漸公立醫院也不敢拿紅包。

隨後,在私立醫院的競爭下,公立醫院開始調整薪酬制度,逐漸形成良性循環。


目前,臺灣醫院的人事費用佔醫院運營總成本的比例為50%~60%。在人事費用中,醫生的工資佔比為一半左右,不會低於40%也不會高於60%。假定某家醫院有200名醫生,有1000名其他的工作人員,每月人事費用支出為一億元,那麼,五千萬元是分配給醫生,另外五千萬則分配給其他工作人員。


臺灣醫生薪酬制度的核心:醫生提成制

臺灣現在有所謂提成醫師費,大部分醫院都說醫生提成制。臺灣醫生依據自己提供的門診、住院、開刀、檢查等醫療服務數量,從醫院領取一定金額或比例的醫療費用作為醫師酬勞。

臺灣是以服務數量來計酬提成,而不以服務收費金額總量來計酬,開藥品和檢驗是沒有提成的。如果以金額抽成,假定一天看了20個病人,兩萬塊總收入提取10%的醫師費,可能會誘導醫師多開藥、多開檢驗。

臺灣沒有職稱制度,只有主治醫師可以看門診領取提成,而且實行主診醫生負責制;住院醫師則領固定薪。

醫生提成制的優點是提高醫生生產力,增加醫院業務量及收入,而且教學與研究也可以設計出相應的提成。提成制的缺點就是,可能會增加病人不必要的檢查或服務,醫生間爭搶病人,醫生過勞,以及選擇性服務。

臺灣醫生自由執業,可以進行多點執業備案,但是大部分時間都在本院工作。臺灣醫生每年也必須發表論文,但不是強制性的;教學具有強制性,門診、病歷討論也是固定的。

臺灣醫師薪酬制度中則有所謂上限(Ceiling)和重新分配(Pooling)。假定醫生的收入超過一定上限,醫院依然會支付,但是會打折扣。假如某位醫生收入超過醫院規定的上限10萬,10萬~15萬可能只能拿六成,15萬以上可能就拿三成,多出來的四成和七成提成公積金。這樣設計的原因是,診療需要科室配合。同一科室的醫生,將自己的收入必須拿出一定比例出來重新分配,資歷高的醫生拿得多,還可以補助出國進修,補助團隊培養等集體事務。

臺灣醫院現行的醫師薪酬制度主要有三種形式是「基本保障薪+變動式的醫師抽成」、「基本保障薪+分配比率固定的醫師獎勵金」、「完全變動抽成」。


財團法人教會醫院,抽成比例不一,10%交由科室統籌。


公立軍隊系統醫院,全院績效獎金減掉非醫療部門部分獎金等於醫療部獎金;個人薪資上限不能超過基本保障薪的四倍,超過部分上繳。


衛生福利部所屬醫院,編制醫生不夠用會約聘醫師,約聘醫師不夠用會約用醫師,三類略有差異。某財團法人大型醫院,採用完全變動抽成,實行三三三制度,15%是個人基金,科基金和院基金各拿7.5%。


【文/臺灣聯新國際醫療集團總執行長/壢新醫院院長 張煥禎 來源:健康界】


相關焦點

  • 聯新國際張煥禎:打造醫療院所標杆服務典範
    打造醫療院所標杆服務典範——專訪聯新國際醫療集團張煥禎如今,民眾對醫療的要求日漸提升。如何適應環境衝擊,開源節流,為百姓提供便利、舒適的醫療環境,便成為所有醫療院所的新課題。作為臺灣首創醫院連鎖經營的醫界團體,聯新國際醫療集團一直致力營造溫馨的就醫環境。
  • 上海禾新醫院迎來三周年建院慶典
    該院是大陸首家外資臺資獨資醫療機構,也是臺灣聯新國際醫療集團(聯新)在大陸的旗艦醫院。聯新 10 多年來在滬服務超過百萬人次,為兩岸同胞、外籍高端人士與國內社會精英提供集「醫療保健、醫療服務、健康管理」的全方位高質量整合照護服務。
  • 新合作!民營醫院籤約成為高校實習基地
    上海禾新醫院副總院長吳振龍表示,上海禾新醫院和臺灣聯新國際醫院聯新運動醫學中心策略聯盟合作,將複製臺灣的運動醫學服務模式,結合醫療、運動訓練和運動檢測,全面照護運動員的身體健康,上海體育學院的學生將可透過這次合作,學習新觀念與新知識,強化個人的職場競爭力,進一步拓寬學生就業通道,實現產學合作互利共贏。
  • 醫生休病假一月工資為負數 醫院:工資不夠扣保險
    新京報訊 (記者戴軒 吳為)近日,北京某醫院藥房醫生楊女士向記者反映,今年她因請病假,結果收到了一張月薪資顯示為負數的薪酬單,而醫院此前回應因其當月工資不夠扣除保險。  醫生已收1600元匯款並非補發工資  記者從楊女士處得知,昨日上午,她收到一筆來自醫院的1600元匯款,但是並不太清楚這筆錢到底是因何而來。記者聯繫醫院相關科室負責人,被告知1600元並非補發其5月份的工資。  不過該負責人也表示,針對楊女士「負工資」的現象,醫院已進行了相關調整。
  • 這家「臺灣人投資的醫院」,為何成了中國公立醫院的樣本
    此時,東陽人民醫院特殊的制度性優勢就顯現出來了:職工都有事業編制,穩定性就不用怕。應爭先一舉就把績效工資訂到了佔薪酬總額的70%—75%。不同崗位的職工,績效如何制定?這個領域是矛盾的集中爆發點。以往公立醫院的職工待遇相差不多,醫生、護士和後勤人員的工資相差無幾,這明顯不合理,但沒人敢動。當時,東陽人民醫院決定,將醫生、護理人員、後勤人員的收入拉開差距。
  • 大陸首家臺商獨資醫院 上海禾新醫院義助貧困生
    (記者許曉青)大陸首家臺商獨資醫療機構——臺灣聯新集團上海禾新醫院6日宣布:醫院開業一周年之際舉辦的「希望未來,相約助學」活動共募集到13萬元人民幣善款,全部用於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初升的太陽」助學項目,資助43名大陸貧困生高中一年的學費。   據了解,近年來在滬臺商熱心大陸公益事業,種種善舉已逐步融入了上海本地慈善公益事業的發展進程。
  • 上海長寧區臺商辰新醫院復業(圖)
    上海長寧區臺商辰新醫院復業(圖) 2017年06月26日 15:1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6月26日上海訊 6月26日上午,位於上海長寧區的臺商辰新醫院舉行復業慶典儀式,這是該醫院因搬遷選址而停業五年後的重新營業。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長寧區委常委陳志奇、 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榮譽會長葉惠德等出席儀式。
  • 臺灣「衛生署」原官員:我們是怎麼遏制醫生拿紅包的?
    臺灣地區「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原主任委員、臺灣慈濟大學中醫學系主任林宜信接受了筆者的專訪,透露臺灣早年也曾有過醫生拿紅包、吃回扣的現象,但現在「基本根除」了。 民營醫院崛起遏制灰色收入 儘管近期「莆田系」被頗多詬病,但林宜信卻認為,這不應該成為阻礙民營醫院發展的理由。
  • 有醫院稱少掙5億,醫生4月份工資卡收幾百元,公立醫院能挺過去嗎
    西南某地級市二甲醫院副院長告訴《財經》記者,其實醫院從前幾年就已經開始面臨收入壓力,只不過疫情後,壓力更大了。 回想4月工資卡上收到的幾百元,一位武漢三甲醫院醫生感慨那不能算是績效工資,只是辛苦費。受疫情影響,4月醫院恢復門診之初,病人一直不多,每天都很清閒。
  • 瀏陽超級鄉鎮醫院樣本:「逆吸」大醫院醫生,把患者留基層就醫
    「缺醫生—沒病人—更缺醫生—更吸引不來病人」的循環成了醫院發展最大的困難,陳小玲和醫院其他領導決定,要發展先要引入人才,「新一屆班子上任以後,首先就是不惜代價引進人才,沒有人才肯定不行。」神經內科專家、副主任醫師齊浩波是瀏陽市鄉鎮衛生院引入外地人才的第一例,那是2005年。
  • 蝸牛故事@劉慧音 臺灣養老護理員培訓分享(附課程表)
    聯新國際醫療集團旗艦院臺灣壢新醫院是亞洲第一家全醫院通過ISO質量認證的醫院,在臺灣以創新管理及精緻化的管理為知名,同時更是臺灣社區醫療發展最成功之綜合醫院,榮獲最高評鑑等級─特優的殊榮。馮嫚漩教授壢新醫院社區照護科副主任;壢新醫院附設居家護理所所長;臺灣實踐大學高齡家庭服務事業研究所;臺灣行政院勞委會照顧服務員訓練班計劃主持人及講師;臺灣行政院勞委會照顧服務員丙級技術士技術考試監評委員;臺灣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失智症老人守護天使訓練講師音樂輔助治療師證照(高齡者)。
  • 美國規培醫生工資有多少?看完後,我沉默了
    圍繞規培醫生展開的討論中,其中規培醫生工資待遇的這個問題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不管是新晉的規培醫生,還是在醫療行業已經摸爬滾打較長時間的老規培醫生,又或者是已經規培結束了的高年資醫師,他們中許多人都喜歡在各大醫學論壇上分享自己現在或者曾經的規培工資。而每一次的分享,都會引起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 一家臺灣醫院引發的思考
    ■本報見習記者 牟一   如何建立合理的公立醫院薪酬分配製度是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大話題,績效管理改革成為改革的重要切入點。   在「2014清華長庚醫療改革發展論壇」上,《中國科學報》記者獲悉,清華大學新建附屬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將於年底正式運營。
  • 黑龍江一醫院招聘醫生月工資1700元?醫生收入比不上食堂員工嗎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李孟)近日,一則醫院的招聘公告圖片引發討論。網傳圖片顯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南院招收兩名碩士學歷的醫生,但在工資待遇一欄顯示只有1700元。而同時招聘的食堂員工不限年齡、學歷,工資待遇則有2000元。醫生收入已經比不上食堂員工了嗎?
  • 上海健康醫學院與臺灣聯新國際醫療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中新網上海新聞6月26日電(李佳佳)上海健康醫學院與臺灣聯新國際醫療集團26日籤署了具有實質性的醫學教育
  • 美國醫生太慘了!沒防護救人隨時會被感染,還被大幅減工資、裁員
    工作中防護裝備的稀缺程度仍然如此嚴重,她戴著從Craigslist發的N-95口罩。她因為擔心自己會生病的親人而與家人隔離,現在她沒能力每月支付4000美元的醫學院貸款。醫生告訴福克斯新聞:「當軍隊被派往戰區時,他們為此得到了危險津貼。」 「 我們正在承擔這個風險。
  • 臺灣醫院資材管理 3大將把門「拎得清」
    如醫院可規定,10萬元以上由採購部門主任籤字;100萬以上需要院長和副院長來籤;200萬以上的儀器需要經過任務管理委員會討論決定。除此之外在管理機構裡要配備專業人員,要會訪價、議價、審核資格、進行供貨商評價與管理的工作。臺灣醫院評鑑中要求的質控管理,會評核醫院有沒有做好安全存量和災難醫學的應急準備。醫院的安全存量是多少?
  • 新加坡國立大學附屬醫院、臺灣高雄長庚醫院醫生 結束海扶培訓並作學術交流
    點上面、加關注,問醫生、找病友  日前,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附屬醫院的婦產學科主任及高級顧問Yoke-Fai
  • 招碩士醫生工資 1700 元,比食堂員工還低 300?
    近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南院的一則網傳的招聘信息引起了醫學界廣泛關注。該院招收兩名要求有規培證、執業證的碩士學歷醫生,但工資待遇只有 1700 元。而同時招聘的食堂員工不限年齡、學歷,工資待遇則有 2000 元。醫生收入已經比不上食堂員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