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寧波園區項目開工

2020-12-18 瀟湘晨報

中國寧波網訊 昨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寧波園區項目開工。建成後,該園區將聚焦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高新技術成果,為寧波打造「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提供科技支撐。

據了解,該園區是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寧波新材料創製中心原有規劃內容基礎上的擴展升級。園區將重點建設「兩院兩基地」,即新材料研究院、生物醫藥研究院、研究生培養基地和新材料中試基地,圍繞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品種、新技術研究與中試,開展成套製備技術與工藝的開發以及技術轉移、轉化和項目孵化。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所長、中科院院士唐勇表示,有機所將與寧波優勢互補,加強在科技創新資源共享、人才培養等方面合作,大力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力爭將園區打造成與寧波「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相匹配的區域創新高地。(記者金鷺通訊員王虎羽賈騏帆)

【來源:中國寧波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寧波園區在北侖開工
    8月29日,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寧波園區項目開工儀式舉行,這是北侖搶佔創新發展制高點的又一重大成果。據悉,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寧波新材料創製中心立足寧波市,輻射長三角,圍繞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品種、新技術研究與中試,開展成套製備技術與工藝的開發以及技術轉移、轉化和項目孵化。
  • 鄭州大學與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共建「分子催化與合成研究所」
    8月11日,鄭州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共建「分子催化與合成研究所」揭牌儀式在鄭州大學主校區舉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唐勇院士、副所長李昂研究員,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關紹康出席儀式,雙方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及師生代表參加儀式。儀式由關紹康主持。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2020年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招募營員通知 為促進學術交流與溝通,激勵大學生從事科研的熱情,2020年(第十二屆)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擬定7月份在上海舉行。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唐勇院士訪問南京工業大學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唐勇、副所長劉文等一行到南京工業大學考察交流。校長喬旭、副校長邢衛紅在科技創新大樓會議室接待了來賓。他表示,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歷史悠久、名家輩出,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通過本次交流,進一步增進校所聯繫,加強溝通交流,圍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加強理工結合,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機制,發揮特色優勢,打造全過程的技術創新鏈,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科技創新解決「卡脖子」問題做出貢獻。
  • 榮聯科技成功中標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大數據計算系統項目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就「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大數據計算系統(一期)項目」組織採購,榮聯科技成功中標!  註:北京榮之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7月30日更名為榮聯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簡稱上海有機所)是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化學研究機構
  •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舉行建所七十周年主題報告會—新聞—科學網
    合唱表演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迎來建所70周年華誕。10月1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紀念建所70周年主題報告會在該所君謀樓報告廳隆重舉行。 中科院上海分院分黨組書記、副院長李正華宣讀了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關於上海有機所建所70周年學術報告會的致辭。 上海有機所所長唐勇在大會上致辭。
  • 2020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中層領導人員崗位招聘公告
    為更好發揮管理隊伍在服務我所科技創新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一支精幹、高效、協作的研究所管理隊伍,現發布2020年上海有機所中層領導人員招聘方案。一、中層領導人員基本任職條件與資格(一)中層領導人員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1.
  • 懷柔區領導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走訪座談
    近日,區委書記、懷柔科學城黨工委書記戴彬彬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走訪,並與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德清座談。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研究員王篤金主持座談會。
  •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2020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是以應用研究、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為主的綜合性化學、化工研究開發機構。
  • 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來恩施州調研
    恩施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冶)12月15日,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黨委書記蔡澎一行來我州調研,就「硒與健康」科研項目與我州業界進行深入討論交流,共同推進硒基礎科學研究,共同謀劃硒產業發展大計。州委副書記、州長劉芳震,副州長高敬佩參加調研。
  •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在高級汽油研究室,我帶來一個項目,原是李範一提出來的,叫懸浮催化裂化,即在加熱爐的爐管裡直接放催化劑,與進料混合,在加熱過程中進行反應,不另設反應器。我籌備了很久,因為找不到合適的爐管,我又調到瀋陽工作,因此,這個項目沒有正式開展起來。解放初期,中國科學院很重視應用研究,重視科研成果的工業化。當時,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搞出了一些工業應用的成果。
  • 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所副所長遊書力最早提出「催化不對稱去芳構化...
    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所副所長、研究員遊書力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催化不對稱去芳構化」新概念,已高效合成20多個天然產物,為新物質的創製特別是藥物發現,提供更多可能性。日前,遊書力榮獲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糾正以往文獻錯誤    去芳構化,即使對化學家來說也是冷僻領域,他卻樂在其中。
  • 長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參訪福建物構所
    11月2日上午,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教授方世璧和長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長興研究所所長黃舜仁研究員、長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長興大陸研究所所長卜詩堯博士一行三人參訪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海西研究院建設工作組常務副組長、福建物構所副所長蘭國政率相關課題組及有關處室負責人熱烈歡迎方世璧教授一行,並開展交流。
  • 上海有機所舉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會
    上海有機所舉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會 2020-12-02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字體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上海市及中國科學院黨組的學習要求與部署,11月27日上午,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舉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會
  • 快訊丨寧波139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總投資1968.3億元
    今天(3月3日)上午,在位於北侖的寧波金髮新材料產業園區,寧波在全省第八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典禮結束後,立即舉辦全市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開工儀式。139個重大項目成為儀式現場的「主角」。這批項目單體投資都在2億元以上,總投資1968.3億元,年度投資352.8億元,2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共31個。
  • 上海有機所在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有機所在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2-01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字體:然而,直鏈烷基醇目前主要作為溶劑、燃料等使用,在化學合成上的應用較為有限。這是由於簡單烷烴分子中無導向或活化官能團,僅含低極性、高鍵能,飽和C(sp3)-H鍵和C(sp3)-C(sp3)鍵,因此,高選擇性對烷烴分子活化具有挑戰性。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黃正課題組致力於烷烴的高效轉化研究。
  • 美錦能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合作的的電容炭項目...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合作的的電容炭項目10噸/年中試線已建成投產,可連續穩定生產出高質量產品,並完成全部研發任務,已列入山西省重大科技專項。產品已送檢下遊主要客戶評測,評測結果研發的電容炭產品綜合性能已達世界先進水平,計劃進行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線建設。公司正在積極推進項目產業化的前期準備工作。
  • 高校推薦——盤點中科院的那些研究所「們」,性價比超高!
    最近幾年,中科院下設研究院所在研考中的熱度逐漸上升,越來越多的考生在研考中選擇了報考中科院各研究所。在之前統計的一份數據中,對於廣大考生的報考意願調查顯示高校(尤其是34所自劃線高校和強勢211院校)是報考意願人數最多的,其次則是中科院下屬的各類研究所和中科院研究所與高校間的聯合培養,再者就是大型央企下屬的研究所(例如機械研究總院),最後就是私企的研究所了。那麼中科院各研究所對於研考的我們到底有多少好處與弊端呢?
  • 上海有機所在催化不對稱共軛膦氫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天然產物有機合成化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殷亮課題組致力於研究銅催化的不對稱反應。在前期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二芳基膦氫在銅催化劑(一價銅-雙膦絡合物)和有機鹼的作用下,生成銅-二芳基膦物種,該物種被用於對α,β-不飽和硫代膦的共軛親核加成反應,以高立體選擇性構建了系列手性1,2-雙膦衍生物(Angew. Chem. Int.
  • 中科院的「前線」與「後方」
    為了尋找更經濟的生產方法、生產更多種類的抗生素,中科院將抗生素列為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10項重點研究之一。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王揚宗告訴《中國科學報》,當時,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所化學家趙承嘏、汪猷等人已經就國內的抗生素需求,著手展開一些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