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機所在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2-18 中國科學院

上海有機所在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2-01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直鏈烷基醇作為大宗化學品在工業界具有廣泛的用途,是製備增塑劑及表面活性劑等的重要原料。目前,工業上合成直鏈烷基醇的方法依賴對直鏈α-烯烴反馬氏氫甲醯化反應和隨後的氫化反應。由於該過程往往得到各異構體醛中間體,氫化前需有額外分離步驟。此外,相較於乙烯齊聚得到的α-烯烴,烷烴價格低廉,且在自然界儲量豐富。然而,直鏈烷基醇目前主要作為溶劑、燃料等使用,在化學合成上的應用較為有限。這是由於簡單烷烴分子中無導向或活化官能團,僅含低極性、高鍵能,飽和C(sp3)-H鍵和C(sp3)-C(sp3)鍵,因此,高選擇性對烷烴分子活化具有挑戰性。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黃正課題組致力於烷烴的高效轉化研究。在此前直鏈烷烴轉化工作的基礎上(Nature Chemistry 2016, 8, 157;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8, 140, 4157),近日,該課題組發展了三金屬——四重催化體系,實現了直鏈烷烴到直鏈醇的高效高選擇性轉化。直鏈烷烴分子首先在該課題組之前報導的鰲型PSCOP銥絡合物(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4, 53, 1390)作用下進行烷烴脫氫反應。該均相脫氫過程相較於工業界的非均相體系,具有條件溫和,產物選擇性高,無C-C鍵斷裂副產物生成等優點。生成的烯烴混合物經後續烯烴異構——氫甲醯化——氫化過程,一鍋法實現了從直鏈烷烴到直鏈醇的轉化(圖1)。

  機理研究表明,金屬銥催化劑作用於烷烴脫氫並與隨後的反應氣體CO作用失活。這避免了後續銥絡合物引發的烯烴雙鍵氫化等副反應。金屬銠作用於烯烴異構——氫甲醯化過程。金屬釕作用於決速步的氫化過程,並扮演了促進烯烴異構的角色(圖1)。該三金屬——四重催化體系不僅可實現直鏈烷烴到直鏈醇的轉化,還可用於以α-烯烴為起始原料,製備重要的α, ω-雙醇(圖2)。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 6, eabc6688 (2020)上。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和王寬誠教育基金)及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資助。

圖1.直鏈烷烴到直鏈醇的轉化路徑示意圖

圖2.以α-烯烴製備α, ω-雙醇示意圖


  直鏈烷基醇作為大宗化學品在工業界具有廣泛的用途,是製備增塑劑及表面活性劑等的重要原料。目前,工業上合成直鏈烷基醇的方法依賴對直鏈α-烯烴反馬氏氫甲醯化反應和隨後的氫化反應。由於該過程往往得到各異構體醛中間體,氫化前需有額外分離步驟。此外,相較於乙烯齊聚得到的α-烯烴,烷烴價格低廉,且在自然界儲量豐富。然而,直鏈烷基醇目前主要作為溶劑、燃料等使用,在化學合成上的應用較為有限。這是由於簡單烷烴分子中無導向或活化官能團,僅含低極性、高鍵能,飽和C(sp3)-H鍵和C(sp3)-C(sp3)鍵,因此,高選擇性對烷烴分子活化具有挑戰性。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黃正課題組致力於烷烴的高效轉化研究。在此前直鏈烷烴轉化工作的基礎上(Nature Chemistry 2016, 8, 157;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8, 140, 4157),近日,該課題組發展了三金屬——四重催化體系,實現了直鏈烷烴到直鏈醇的高效高選擇性轉化。直鏈烷烴分子首先在該課題組之前報導的鰲型PSCOP銥絡合物(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4, 53, 1390)作用下進行烷烴脫氫反應。該均相脫氫過程相較於工業界的非均相體系,具有條件溫和,產物選擇性高,無C-C鍵斷裂副產物生成等優點。生成的烯烴混合物經後續烯烴異構——氫甲醯化——氫化過程,一鍋法實現了從直鏈烷烴到直鏈醇的轉化(圖1)。
  機理研究表明,金屬銥催化劑作用於烷烴脫氫並與隨後的反應氣體CO作用失活。這避免了後續銥絡合物引發的烯烴雙鍵氫化等副反應。金屬銠作用於烯烴異構——氫甲醯化過程。金屬釕作用於決速步的氫化過程,並扮演了促進烯烴異構的角色(圖1)。該三金屬——四重催化體系不僅可實現直鏈烷烴到直鏈醇的轉化,還可用於以α-烯烴為起始原料,製備重要的α, ω-雙醇(圖2)。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 6, eabc6688 (2020)上。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和王寬誠教育基金)及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資助。
  圖1.直鏈烷烴到直鏈醇的轉化路徑示意圖
  圖2.以α-烯烴製備α, ω-雙醇示意圖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上海有機所在催化不對稱共軛膦氫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天然產物有機合成化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殷亮課題組致力於研究銅催化的不對稱反應。在前期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二芳基膦氫在銅催化劑(一價銅-雙膦絡合物)和有機鹼的作用下,生成銅-二芳基膦物種,該物種被用於對α,β-不飽和硫代膦的共軛親核加成反應,以高立體選擇性構建了系列手性1,2-雙膦衍生物(Angew. Chem. Int.
  • 柔性有機/無機熱電複合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傳統無機熱電材料具有優異的熱電性能,但不具備柔性功能;而有機熱電材料雖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彎曲性能,但熱電性能極低。有機/無機複合熱電材料可綜合無機材料的熱電高性能和有機材料的良好彎曲性能,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具有一維結構的碳納米管或金屬納米線可以與有機材料的一維分子鏈形成緊密連接的導電網絡,並沿鏈網絡提供高導電通道,因此常被用於有機/無機複合熱電材料的研究。
  • 上矽所:「計算電化學」設計電池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劉建軍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多年來聚焦「計算電化學」設計電化學儲能材料研究領域,形成計算局域結構(表/界面結構、配位結構)電荷轉移能力表徵電化學活性的特色方向,結合「材料基因」的理念設計高性能電化學儲能材料。近日,該科研團隊在「計算電化學」設計鋰氧氣電池正極材料和金屬有機電極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 昆明植物所在這項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昆明植物所在這項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20-10-11 13:0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幾種複雜天然產物的全合成研究取得新進展
    幾種複雜天然產物的全合成研究取得新進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0 16:53:40 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馬志強課題組在幾種複雜天然產物的全合成方面取得新進展,該研究於
  • 上海光機所在鎖模光纖雷射器光譜控制技術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物理聯合實驗室在鎖模光纖雷射器光譜控制技術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分析了增益不均勻性、無源器件透射譜等腔內光譜整形效應對鎖模光纖雷射器運行狀態的影響,同時通過對腔內的Lyot濾波函數的優化,增強了鎖模雷射器的自啟動能力和穩定性,實現了鎖模光譜的優化控制。
  • 鎳/氮雜環卡賓催化的高效高選擇性有機硼酸酯-酮芳基化反應
    鎳/氮雜環卡賓催化的高效高選擇性有機硼酸酯-酮芳基化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9 21:57:11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施世亮研究團隊在鎳/氮雜環卡賓催化的高效高選擇性有機硼酸酯
  • 植被演替中有機質穩定性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安塞水土保持綜合試驗站研究員劉國彬帶領的黃土高原生態修復科研創新團隊,在植被演替中有機質穩定性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Effects of natur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 南京理工大學【綜述】二維材料研究進展
    與無機材料相比,有機材料可以通過對官能團進行調控設計,使得能夠獲得的有機材料幾乎具有無限種可能。因此,在這種二維超晶格體系中引入有機分子,能夠進一步為設計和合成具有多功能的二維有機-無機雜化超晶格結構提供了無限可能。
  • 上海有機所在萜類天然產物wickerols和propindilactone G合成研究...
    在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中,發展簡潔、高效的合成策略以實現多個家族天然產物及其類似物的快速合成,對於滿足新藥研發對化合物種類和量的需求具有重要意義,因而受到合成化學家的廣泛關注。此前,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天然產物有機合成化學重點實驗室桂敬漢課題組通過發展仿生和發散式合成策略以10-12步反應完成了十個甾體天然產物cyclocitrinols的合成(J. Am. Chem. Soc.
  • 上海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在低介電常數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王宏達課題組與孫兆茹課題組開展實驗與理論協作,在低介電常數(low k)材料探索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Inorganic Low k Cage-molecular Crystals」為題,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Nano Letters上在線發表。
  • 上海光機所雙波長海洋雷射雷達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用於海洋後向散射和衰減垂直剖面參數觀測的雙波長海洋雷射雷達研究中取得進展。研究團隊研製成功配備了486nm藍光波段雷射的雷達設備,可滿足同時兼容近岸水體和大洋水體的探測需求,並已成功開展現場試驗,獲取了將近100m的水體剖面信號。
  • 水保所等在植被演替中有機質穩定性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安塞水土保持綜合試驗站研究員劉國彬帶領的黃土高原生態修復科研創新團隊,在植被演替中有機質穩定性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Effects of natur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 上海有機所在天然產物Cyclocitrinols的統一式合成中取得新展
    Cyclocitrinols是從橘青黴真菌的次級代謝產物中分離得到、含有獨特[4.4.1]橋環結構的C25甾體天然產物,初步研究表明該家族中多個天然產物可在10 μM的低濃度下誘導環腺苷酸cAMP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的產生,因此在治療神經紊亂相關疾病方面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然而其進一步的生物活性研究卻受限於自然界中天然產物的稀缺。
  • 昆明植物所在韌革菌素的生物合成研究中取得進展
    韌革菌素(Vibralactone)是劉吉開研究組2006年從高等真菌褐蓋韌革菌(Boreostereum vibrans)的發酵液中分離鑑定的具有4/5融合雙環內酯骨架結構的天然產物,其良好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在作為減肥候選新藥分子的開發方面具有良好市場前景和研究發展潛力(Org. Lett. 2006, 8 (25), 5749-52)。
  • 三峽大學在有機螢光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三峽大學精細化工團隊鄭開波副教授、張諾諾副教授和劉湘博士合作在有機螢光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創新成果以「用於檢測羰基(包括甲醛、一氧化碳和光氣)的螢光探針的研究進展(Recent progress in
  • 【有機】DFHZ-Tfs:一個試劑 • 兩種官能化重氮甲烷
    由於重氮官能團具有豐富的反應性,因此它們是向有機分子中引入二氟甲基或甲醯基官能團的重要前體化合物。但是,這兩種重氮化合物具有分子量小、常態下為氣體、易揮發、有毒且易爆炸的缺點,尤其缺乏安全有效的製備方法。
  • 昆明植物所在小立碗蘚多基因敲除體系研究中取得進展
    昆明植物所在小立碗蘚多基因敲除體系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9-07-29 昆明植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目前,小立碗蘚的基因敲除主要依賴於同源重組的方法,但這種方法獲得突變體的效率相對較低,且小立碗蘚的雜交極其困難,不利於獲得多突變體,對多基因家族基因功能進行研究。儘管小立碗蘚中也建立了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但這種方法在敲除多個基因時需要共轉多個sgRNA載體,從而使得基因敲除效率低下、載體構建費時費力。
  • 微電子所在有機無序體系的量子電子液體描述研究中獲進展
    由於多種無序因素的影響,有機固體中電子傳輸的物理圖像一直存在爭議。近年來,「導電高聚物是否可被描述為一維拉廷格液體,其在低溫下的非線性輸運是否由拉廷格液體機制所主導」的話題受到學界關注,其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導電高聚物之父阿蘭·黑格提出(Nat.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0年基礎科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20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廣大科教人員堅持「四個面向」,嚴謹治學、追求真理、勇攀高峰,一大批科研團隊圍繞國家重大需求,集智攻關、團結協作、潛心研究,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進展。  動醫學院:動物重大疫病病原感染和致病機制研究團隊在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病毒體液免疫應答領域取得新進展,解析了豬繁殖與呼吸道症候群病毒(PRRSV)感染宿主後體液免疫應答的機制,以及中和抗體在PRRSV免疫保護中的作用,為未來PRRSV病毒的新型疫苗研發和防控打開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