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慘錦衣衛指揮使:本想耍威風,卻被一群文官活活打死

2020-12-22 上遊新聞

錦衣衛是明朝的特務機構,直接隸屬於皇帝,可以隨便抓人,且不受到刑部的制約。因此在明朝時期,錦衣衛非常囂張,不僅京城百姓怕他們,就連外地人也十分畏懼,看到那些「鮮衣怒馬」、「操京師口音」的人,都會躲得遠遠的。

不過,明朝歷史上也出現了一件怪事,堂堂錦衣衛指揮使居然被活活打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位堪稱明朝最慘的錦衣衛指揮使名叫馬順。史書上關於馬順的記載很少,只知道他在明宣宗朱瞻基統治時期就已經擔任錦衣衛鎮撫的職務,宣德九年還因捕獲強盜,被晉升為指揮僉事,仍然管理鎮撫司。不過馬順任職期間劣跡斑斑,他與宮中宦官相互勾結,做了不少壞事,先後兩次下獄,有關部門甚至將其定為死罪。

不過,馬順有個靠山,此人就是明英宗時期的大宦官王振。在王振的關照下,馬順不僅被赦免死罪,還步步高升,於正統九年「為世襲指揮同知,仍掌鎮撫司事」。王振專權期間,打擊異己勢力,許多直言敢諫的官員都遭到了迫害,當時掌握錦衣衛的馬順就充當了王振的爪牙,「諫官直言而陰被慘酷之刑,朝臣小過而輒遭煅煉之獄」。

正統十四年八月,王振的末日到了。幾十萬明軍潰敗於土木堡,連明英宗都成為瓦剌人的俘虜,混亂期間,一位明朝將領殺死了慫恿皇帝出徵的王振。土木堡之變的消息傳到京城後,朝野震驚!當時負責監國的朱祁鈺趕緊在宮內左順門舉行了一次緊急朝會,然而這場朝會卻成為王振的批判大會。

明朝官員們紛紛發言,揭露彈劾王振的罪過,最後向朱祁鈺請求,「振傾危宗社,請滅族以安人心。若不奉詔,群臣死不敢退。」官員們讀完奏摺後,跪地痛哭,「聲徹中外」。年輕的朱祁鈺哪見過這陣勢,他起身打算離開,宦官們也準備關閉宮門。然而官員們並沒有離開,而是一擁而入。朱祁鈺沒有辦法,只好下令將抄沒王振的家,派遣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前去。這個命令引起了百官的不滿,他們認為「順,振黨也,宜遣都御史陳鎰」。此時,太監金英傳旨,讓百官們退去,卻激怒了這些官員,不過金英很聰明,見勢不妙,撒腿就跑。馬順卻不識時務,在旁邊也耍起了威風,讓百官趕緊滾蛋。

故事中王竑第一個起身衝向馬順,並且高呼「馬順往時助振惡,今日至此,尚不知懼!」這些平日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頓時來了精神,他們群起攻之,圍毆馬順,有人用拳,有人用腳,很快就把馬順當場打死。

憤怒的百官又打死了兩個王振的黨羽,將三人暴屍東安門。那些平日受馬順欺壓的軍士「猶爭擊不已」。朱祁鈺完全被驚呆了,多次想逃回宮中,不過被于謙拉住了衣服。于謙對朱祁鈺說:「殿下止。振罪首,不籍無以洩眾憤。且群臣心為社稷耳,無他。」朱祁鈺這才下令安慰百官,同時說馬順是罪有應得。

由於事情非常倉促,這場動亂幸虧有于謙坐鎮,才得以解決。

之後,于謙又指揮了北京保衛戰,擊退了瓦剌人。

參考資料:1.《明史紀事本末》;2.《明史》;3.《國朝獻徵錄》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最慘錦衣衛指揮使,被群臣活活打死在朝堂上
    要說錦衣衛指揮使,那幾乎都是大明天子眼中最得力、最值得信任的幹將,在皇帝面前,一句話可以決人生死,而且其主管的詔獄也不是吃素的。這種廣大群眾談之色變的狠角色,絕大多數時間是以「狐假虎威」的形式存在的。當保護他的「老虎」不存在了,這個狠角色就變成了砧板上的魚肉,被人一擁而上圍攻也只是分分鐘的事。在這一點上,明英宗朱祁鎮的錦衣衛指揮使馬順無疑最有發言權。
  • 《慶餘年》錦衣衛指揮使沈重居然被當眾罷官,裡面有什麼貓膩?
    後來長寧侯之子衛華果然當上了新的錦衣衛指揮使,從此飛黃騰達。三、 沈重的忠誠度,是沈重的第三宗罪如果前面兩項還只是顯得沈重可悲,那麼接下來要說的,那就是原罪了。在原著中,沈重的忠誠度出了很大問題,從他的表現來看,一出場就註定了滅亡的結局。
  • 明朝歷史解密:明朝的錦衣衛真是古代的007嗎?
    雖然明代常以都督、都指揮使等官掌領錦衣衛,但從未授予錦衣衛以都指揮使司(都司)的地位,因此不能把錦衣衛等同於都司。 原標題:明朝歷史解密:明朝的錦衣衛真是古代的007嗎?原標題:明朝歷史解密:明朝的錦衣衛真是古代的007嗎?
  • 明朝錦衣衛最厲害的八位風雲指揮使,陸炳排第二
    錦衣衛是明朝獨有的特務機構,為明太祖所創立。錦衣衛直接對皇帝負責,可以在逮捕任何皇親國戚和朝中官員並且進行審訊。因為錦衣衛權力過於巨大,審訊之中難免出現急功近利嚴刑拷打之事。朱元璋都曾看不下去,焚燒過一批刑拘,但是到了朱棣手中,錦衣衛的勢力又開始壯大起來,朝中官員惶恐不安,生怕一個不慎被抓到把柄,死得不清不楚。
  • 明朝皇帝為什麼要設置錦衣衛?
    明朝初年,朱元璋實行衛所制,「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系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外邊由都司統轄,內邊由五軍都督府管理。除此以外,他還設置「上十二衛」,他們是君主的私有軍隊,職責是保證君主的人身安全,直接聽命於皇帝,而錦衣衛就是其中之一。錦衣衛由「錦衣衛都指揮使」負責管理,由君主任命其信任的人擔任。
  • 明朝唯一一次朝堂鬥毆:他徒手打死錦衣衛頭子,一說名字無人不曉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可能最有趣的一個就是明朝了;而明朝最奇葩的人,又屬明朝的文官最為突出。其他朝代的文官,都是舉止典雅,端莊肅穆,然而明朝的文官則不然。他們不管是熱血少年,還是耋耄之年,一個個都是能文能武,能講道理能罵人,能越獄,還能當著皇帝的面打死人。比如明朝著名的思想家王陽明,他因為惹怒了當時的太監,被流放到外地去。
  • 暴躁錦衣衛指揮使vs只會繡花的哭包小美人
    文案繡花針vs繡春刀傳聞皇城錦衣衛皆是家世上好,一掌破鋼刀的目中無人之輩。尤其是那錦衣衛指揮使陸不言,更是囂張跋扈到了極點。    陸不言一直認為自己的手下是全皇城最優秀,最無敵的,直到碰到他。手無縛雞之力,弱得跟個娘麼一樣。    陸不言:「你他媽會幹什麼!」    蘇水湄哆哆嗦嗦道:「……繡,繡花?」
  • 明朝暴脾氣文官,朝堂鬥毆打死錦衣衛頭子,從此揚名立萬
    眾人隨後擁入,要求朱祁鈺馬上答應他們的要求,朱祁鈺沒辦法,只能下令籍沒王振家,並遣錦衣衛指揮馬順前往。眾臣不同意,紛紛說馬順也是王振一黨,應該派右都御史陳鎰去。當時傳旨的太監是金英。百官們一聽監國這樣安排,就想打傳旨的太監金英,不過他很是機敏,跑得快,最後事實證明他撿回一條命。
  • 錦衣之下陸繹:主動請纓參戰,旁人眼裡我只是錦衣衛指揮使的兒子
    於將軍沉默未言,謝霄主動開口:我去吧,鬼船是我造的,我最了解他它,就讓我來駕駛吧,於將軍只需要派幾名會水性的將士隨我一同出港,伺機引爆水雷。對於謝霄的主動請戰,不禁對他另眼相看,言簡意賅道:水雷是我造的,我也去。於將軍拒絕:不行,你們二位沒有上過戰場,這次任務太危險,你們不能去。
  • 明朝錦衣衛中,千戶、百戶、總旗分別是幾品官?能管多少人?
    錦衣衛是明朝的一個特殊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正式設立錦衣衛。雖然朱元璋一度廢除了錦衣衛,但是,明成祖朱棣即位後,又恢復了錦衣衛這一機構。因此,在明朝200多年歷史中,錦衣衛自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曾經大名鼎鼎的錦衣衛幹什麼去了?
    於是他創建了親兵衛都指揮使一職,使之成為自己的貼身護衛,負責儀仗與保衛工作。建國後,由於朝中政治鬥爭激烈,加之朱元璋生性猜忌多疑,總是擔心大臣對他不忠。他便在這支親軍中精心挑選一批家世清白、忠誠可靠的人,嚴格訓練後組成密探,稱之為「拱衛司」,外出四處刺探消息。這就是明朝特務機構最初的雛形。
  • 明朝唯一打死人不用償命的地方,皇宮左順門,是伸張正義的象徵
    但是在明朝有一個地方,殺了人是不用償命的連刑部都不予追究。它就是明朝皇宮的左順門,是明朝官員除掉奸逆小人的指定地點。由於不用負法律責任,一直被人所樂道。這是怎麼回事呢?這還要從正統年間說起。
  • 明朝怪事,臣子當著皇帝面打群架,咬死三個人,最下力者得到重用
    明朝臣子和皇帝之間的關係比較複雜,沒有絕對的上下關係,常常有大臣和皇帝對著幹,早朝群毆這樣的事件也只能發生在明朝。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被俘,明朝一大半高官都死於亂軍之中,宦官王振作為這起災禍的始作俑者,在亂軍中也被憤怒至極的明朝武將砸成了肉泥,當明軍大敗的消傳回明朝京都的時候,群臣愕然。
  • 錦衣之下:明代的錦衣衛和六扇門有什麼區別,瘦馬又有什麼淵源呢
    在《錦衣之下》這部劇中,男主角陸繹的職業是威風凜凜的錦衣衛,女主角則是一名小捕快,都是查案,究竟歷史上的錦衣衛和六扇門捕快有何不同?分別從事什麼工作呢?下面我們就來聊一下《錦衣之下》中的冷知識。錦衣衛錦衣衛的前身是朱元璋在建國之初設立的拱衛司,主要就是保護皇帝,幫皇帝偵查機密案件。
  • 倭寇女真瓦剌外敵,明朝滅亡原因?崇禎剷除錦衣衛監管失控是關鍵
    要這麼說,明初的胡惟庸、李善長等人都是具有大才的名士,可惜到了最後還不是成為了貪汙腐敗之人,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想要管住官員,那麼就必須有一個強悍給力的特務組織機構,廠衛的出現其實變相地幫大明延續了近百年的命運。當然了廠衛也貪汙,可是一群特務高官貪汙,他太貪又能夠貪多少?
  • 明朝的錦衣衛和清朝的血滴子同為皇帝爪牙,二者有何區別?
    直到1661年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於咒水之難被殺,才算正式結束長達290年的歷史。 粘杆處作為偵緝機構,雍正皇帝初設立,結束時間,大致有兩種結論:一是,到雍正皇帝駕崩,乾隆皇帝為了消除其父的「惡」政,即放棄不用;二是,直到乾隆皇帝死後,嘉慶皇帝處死和珅,粘杆處被牽連遭到清洗,其「特務」職能才被廢除。
  • 明朝的廷杖,為什麼靠打屁股,就能把大臣打死
    ▲廷杖的活兒經常讓錦衣衛來做 一棒打下去,如果錦衣衛東廠的人再順勢一扯,尖利的倒勾就會把受刑人的肉撕下來一大塊。 ▲清朝廷杖老照片 所以,在明朝的朝堂之上,有大臣被打到半身不遂,大小失禁,甚至被活活打死。
  • 導致明廷滅亡的錦衣衛是如何在明朝時期發展壯大的?
    提起古代的特務組織,恐怕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明朝時期讓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畢竟在明朝時期錦衣衛一直作為一個特殊職能部門存在。公元1661年,因為咒水之難導致的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二人被殺,錦衣衛這個在明朝持續了二百九年的特殊職能部門正式被取消。
  • 明朝危亡之際,號稱15萬的錦衣衛,為什麼沒有站出來抵禦清軍?
    說回正題,明朝即將滅亡之時,號稱擁有15萬之數的錦衣衛當時在幹什麼,為什麼沒有站出來為明朝抵禦叛軍和清軍呢? 明朝身負皇恩的錦衣衛也是如此,錦衣衛雖說是特務機構,在明初時是皇帝眼前的寵兒,可是自從西廠出現之後,錦衣衛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榮光,這也就意味著錦衣衛拿不到那麼多的經費。 經費不夠,怎麼養得起那麼多人呢?養不起。 或許有人會說,經費不夠的話,難道他們不知道去搶?
  • 假如你穿越到明朝是一名錦衣衛,下面兵器5選1,誰能成為你的利器
    假如你穿越到明朝是一名錦衣衛,下面兵器5選1,誰能成為你的利器儀刀,唐儀刀為軍刀四制之一,蓋古班劍之類,晉宋已來謂之御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