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最爛的軍用手槍是哪一款?最好的軍用手槍又是哪一款?

2020-12-12 歷來現實

最近,美國一本叫《國家戰略》的期刊進行了一期名為"二戰最爛槍械評選",榮登最差手槍榜首的,竟然是蜚聲全球的日本製造,來自工業巨人之稱的日本,該槍名叫南部十四。

其實在此之前,中國人早就用手投票,把日本的這款手槍看做最垃圾的手槍。

抗戰時期,無論八路軍。新四軍、遊擊隊還是國民黨正規軍,都把日本的南部十四看做最次手槍,還給它起個名字叫王八盒子。

1942年,八路軍太行支隊的段君毅將軍俘虜了一個日本兵叫小野,經過教育,他對自己的罪行進行了徹底反省,對日本軍國主義恨之入骨。

但他是個倔強的日本男人,對自己國家的產品還是比較信賴的,聽到八路軍把日本這款手槍叫做王八盒子,非常不服,說中國人帶有感情色彩,歧視日本製造。一聽大家說王八盒子,心裡就不舒服。

段君毅的警衛員王鑫也是個喜歡抬槓的人,就把司令員的白朗寧拿來跟小野比試。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人比人得死,貨比貨要扔。

一番比較後,小野不顧大家勸阻,真的把手裡看做珍寶的南部十四扔到了萬丈深淵。

南部十四本身就是山寨品,仿造的德國魯格P08,等於是偷來的,但可惜偷來了皮毛,沒有偷到精髓。

其實日本人自己也不喜歡這款手槍,他們反映說,手槍穩定性太差,穿透力也不行,射程更不用說。

一位侵華日軍老兵回憶說:又一次掃蕩的時候,他跟一名遊擊隊員狹路相逢,對方穿了件老棉襖,而且是剛從屋外進來,外面湊巧又下了雨。他急忙用王八盒子向對方開槍,竟然沒有打穿對方的棉襖,連開兩槍都是如此。

無獨有偶,在太平洋戰爭中,一名日軍在守衛瓜島的時候彈盡糧絕,開槍自殺的時候,王八盒子扣動幾次都沒有奏效,最後無奈當了俘虜。

因此王八盒子被我八路軍、新四軍戰士稱為雞肋,拿著無用,扔了可惜。要是不幸落到國軍手中,直接就扔掉的可能性更大。

日本投降後,軍工界的專家回顧這款槍的時候也自嘲說,別的槍有的故障,南部十四有;別的槍沒有的故障,我們南部也有。

他為此辯解說,在日本軍隊,手槍就不是主要作戰武器,跟裝飾品差不多,上面也不重視。

他補充說,官兵們在實戰中幾乎不用手槍,他們說手槍扔了一樣打勝仗。

南部十四手槍除了初速度低,穿透力差,穩定性差之外,還有一個缺點就是撞針強度不夠,撞擊的力度達不到。而且還在使用中容易折斷。

二戰時,日本軍隊流行一句口頭禪:我的心像南部十四一樣脆弱。

所以說,這款手槍不但不被日軍待見,也不被中國軍隊看好。

不過在太平洋戰場上,南部十四倒是深受美軍官兵歡迎,這倒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他們喜歡收藏,打算帶回國送給朋友做紀念的,有的士兵回國的時候,甚至帶了兩三把南部十四。

美國是二戰中盟軍的帶頭大哥,是世界老大,它的武器裝備也是蓋了帽的。

最霸氣的手槍是M1911(45手槍)就是美國柯爾特公司製造,被美軍士兵稱為"可愛小弟弟",也有人叫它沙漠鬥士,它是手槍家族的絕對王者。

因為它是1911年設計生產的,所以叫M1911型手槍,是一款半自動手槍。

該槍自誕生後到退役,一共生產了270萬把,還不包括美國授權自己的小兄弟生產的手槍在內,可見它的受歡迎程度。

為了紀念這款手槍的設計者是白朗寧,大家也把M1911手槍叫做白朗寧手槍。

這款手槍服役時間前後長達74年,經歷了一戰、二戰、朝戰和越戰以及美國八十年代之前的所有軍事行動,可謂是戰功卓著。

在1985年退役的時候,美國軍人對它留戀不舍,曾經上書國防部,對它進行挽留。

最後軍方不得不作出讓步,允許美國陸海空三軍中的特種部隊繼續使用該槍。

而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官兵依舊對這款白朗寧手槍情有獨鍾、愛不釋手。

M1911的最大優點就是口徑大,它設計採用的是0.45ACP(自動柯爾特手槍)子彈來作為彈藥,該類型的子彈的口徑有11.43MM,堪稱是手槍子彈中的王者,體積大,質量大,出膛穩定,抑止力合理。

該槍還有一個顯著的優點就是簡約,拆卸方便;因此故障率相對就低,非常耐用,壽命不是一般的長。據出廠的試驗數據,該槍是設計壽命為5500發,但在實際使用中,打到七千發的時候,依舊得心應手。

因此,說1911白朗寧手槍是二戰手槍家族的霸王,沒有人會反對;如果它稱老二的話,沒有哪款手槍敢稱老大。

相關焦點

  • 二戰德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軍用手槍
    在軍用武器中,手槍作為個人自衛武器,其魅力無疑是巨大的,也是一種個人權力與地位的象徵。到了一戰時期,自動手槍開始取代左輪手槍,德國軍人在那時就表現出了對手槍這種武器的偏愛。早在1900年,自動手槍就以比左輪手槍具有更多的裝彈量及更高的射速,而顯示出了更強的戰鬥力。
  • 二戰中最好的手槍是M1911A1,那麼最差的手槍是哪個
    二戰中,最好的手槍是美國的柯爾特M1911A1,最差的手槍是日本南部十四式,收藏價值最高的手槍是德國的魯格P08,最受中國軍民喜歡的手槍是毛瑟
  • 單兵裝備:二戰日軍幾種常見的軍用手槍
    在軍用武器中,手槍作為個人自衛武器,其魅力無疑是巨大的,也是一種個人權力與地位的象徵。二十六年式左輪手槍二十六年式左輪手槍是日本陸軍採用的第一支現代手槍, 由東京炮兵工廠研製,於明治二十六年(1893年)正式採用,裝備部隊後因庫存關係一直使用到1945年。二十六年式左輪手槍到1925年為止共生產了59200支,到1935年停產時生產了6萬多支。
  • 同樣是手槍,比賽用槍和軍用手槍一樣嗎?二者有何差別?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很難在現實生活中見到真正的手槍的,不過在一些射擊比賽當中,我們還是有機會近距離看到它的。不過同樣是手槍,運動員在比賽時使用的手槍與士兵手中的有沒有區別呢?比賽用槍和軍用手槍的差別還是很大的,首先就是造型不同。相比於軍用手槍,運動員使用的氣手槍一般都比較長。
  • 【槍械講堂】手槍中的貴族--德國魯格P08手槍
    在北美的軍品收藏界人們都普遍喜歡一種手槍,這種手槍已經問世一個多世紀了,而且還是世界上第一種服役的軍用手槍,按理說一個多世紀前設計的手槍應該是很老很原始的,但是這款手槍卻堪稱手槍中的經典
  • 經典柯爾特1911型軍用手槍
    在那裡他遇見了佛烈德·摩爾(Fred Moore),一位在將來的工作中都與他緊密合作的年輕的柯爾特公司職員,在他們的監督下,確保每個手槍部件都能生產得最好。新生產的M1910樣槍再一次提交給委員會進行評估,並在1911年3月3日開始了一系列更嚴酷的試驗,在試驗中每把槍都要射擊6,000發。每射擊100發後手槍會被冷卻5分鐘,每射擊1,000發後手槍會作簡單的維護並上油。
  • 二戰時期十大著名手槍!
    與魯格P08手槍相比,它設計簡單、安全可靠、易於大批量生產。P38是一種雙重製動的武器——在裝上彈藥、豎起擊鐵後,你可以再松下擊鐵,然後在任何時候,你都可以迅速的扳起擊鐵並摳動扳機打出槍膛內的子彈;在緊急情況下,迅速開火比瞄準更重要,該槍僅須簡單的摳動扳機就可以完成豎起擊鐵和射出槍膛裡的子彈這一系列動作。到二戰快結束時,生產了超過一百萬支該槍。
  • 被稱為「手槍之王」的54式手槍,為什麼卻被淘汰了?原因一言難盡
    被稱為「手槍之王」的54式手槍,為什麼卻被淘汰了?原因一言難盡!五四式手槍於1954年定型並命名,現在主要是供給基層指揮員和特種兵使用,一般是用來自衛和打擊近距離罪犯,這是我國生產和裝備量最大的一款手槍,仿製的是前蘇聯tt1930/1933式手槍。
  • 二戰手槍中的美男子:美國大兵都想要一把,日本仿製後卻成了垃圾
    利刃/縱橫論如果要說整個二戰期間外觀最好看的槍枝,也許大家會有很多的選擇,精美的MP-40、威猛的波波沙、造型前衛的STG-44以及漂亮的白朗寧手槍都有一批自己的粉絲。不過,從戰後的記錄來看,各國較為公認的最漂亮的槍械,當屬德制魯格P08手槍。德國工程師追求武器外觀和精密性的特點在這款手槍上發展到了極致,P08手槍幾乎是藝術品的存在。從1900年開始,為了適應近距離的作戰,德軍專為軍官設計了一款手槍,這就是魯格手槍的來源。這款手槍有兩個非常明顯的外形特徵,首先它沒有安裝套筒,手槍槍管是裸露的。
  • 中國終於要有完美的警用手槍了?「18式」手槍能否徹底淘汰92式?
    ▲南部手槍,李雲龍都不稀罕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中國開始對蘇聯TT33手槍進行了測繪,仿製成功了51式手槍,這也是新中國第一款制式軍用手槍。
  • 民國最好的警用手槍——花口擼子
    這樣的法律,促進了袖珍手槍的發展。同時,作為一些極少使用到手槍,但又有千分之一可能用到手槍的高級軍官,特工,警察等等,他們也同樣需要這樣一款輕便,安全性好,只有極有限自衛能力的手槍。於是,白朗寧再次看到商機,開發了M1906掌中雷袖珍手槍。M1906的結構源自M1903馬牌擼子,也是一款非常完美的手槍。
  • 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名槍,M1911半自動手槍
    說起最經典的手槍,M1911A1絕對榜上有名。這種由槍械泰鬥白朗寧設計的自動手槍,不但出身名門,而且無論是外形、性能還是操作體驗都堪稱無可挑剔。M1911半自動手槍由美國著名設計師約翰·摩西·白朗寧(John Moses Browning,1855-1926)設計。1907 年,美國軍方開始招標.45口徑的左輪手槍或半自動手槍作為其新一代制式手槍。經過白朗寧改進的手槍通過了所有的測驗而大獲全勝,憑藉其出色的性能,贏得了軍用制式手槍合同。
  • 這是歷史上一款優秀的大威力手槍,卻沒能成為制式軍用裝備
    一款鍍金的沙漠之鷹手槍沙漠之鷹手槍的導氣式工作簧銷固定在受彈口距扳機距離70mm,因此握把適合中等大小的手型,沙漠之鷹的多邊形槍管是精鍛而成,標準尺寸為6英寸(152.4mm),另外也有裝有瞄準鏡的沙漠之鷹手槍
  • 另一經典——白朗寧HP手槍(歷史篇)
    在1920年代初期,法軍提出了下一代軍用手槍的選型標準,要求配用可卸式彈匣、彈容量10發、外露擊錘、有手動保險、分解結合容易、有效射程50m。當時法國軍用手槍競標企業不限於法國國內,外國公司也可以參加,於是FN公司也參與到競標當中。
  • 優秀的手槍,屈辱的歷史,記波蘭Vis wz.35拉多姆手槍
    1927年,波蘭決定為國防軍確定一型新式自動手槍,於是開展了一次規模很大的軍用手槍選型測試。  在當時參加選型的手槍都是歐洲各大廠的名品,比如FN公司的白朗寧M1903(不是馬牌,是FN的M1903,詳見: FN M1903手槍和9mm白朗寧長彈 )、白朗寧M1910/22(花口擼子,詳見: 楚雲飛送給李雲龍的手槍是什麼型號?
  • 毛瑟手槍威力大:為何德軍卻非常討厭,並放棄了它
    【話說軍世】說到軍用手槍,毛瑟和魯格是德軍最為出名的兩型手槍,相比較於二戰時就日本軍隊的「王八盒子」要好出一大截,不過對於這兩型手槍,二戰中,不論是德軍還是美軍實際都對魯格更加青睞,但是毛瑟則早在的就被德軍厭惡,這是為何?
  • QSZ92式9毫米手槍為何後坐力這麼大?該給我國警察換把好手槍了
    但筆者認為相對於老92容易卡彈,最有效的改進就是將雙排雙進彈匣改為雙排單進彈匣。其他改進效果不怎麼明顯。 那麼原因到底出在哪呢? 大多數軍迷可能都知道,QSZ92式9毫米手槍,在必要時也可以使用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也就是說,兩種子彈在外形上應該區別甚微,所不同的是兩者的發射藥不同,92手槍彈的威力要大於帕彈,那麼也勢必造成後坐力要大一些。此外,如果說老款92式彈匣採用雙排雙進結構,為防止卡彈,需要很大的力量推彈上膛,導致老款92的復進簧力量偏大。
  • 「蘇聯擼子」TT-33手槍
    54手槍直接仿自蘇聯「老大哥」的TT-33手槍,「33」就代表著是1933年定型的,也就是說54手槍已經是上世紀30年代的「古董設計」了,而實際上TT-33的歷史還可以追溯到更遠,下面我們就來扒一扒這支紅色陣營中的標誌性手槍——TT-33的前世今生。
  • GTA5:線上模式已成玩家戰場,升級版軍用載具,哪款威力更大?
    玩家即使乘坐最強載具,也難以獲得多大優勢。GTAOL載具增多後,玩家的可選擇範圍也大了不少,尤其是眾多軍用載具的加入,使得GTAOL猶如一款對戰遊戲。在眾多軍用載具中,哪一款載具威力更大呢?    四人載具中,APC裝甲車算得上火力強大的一款載具,看起來這款裝甲車防禦力不高,但因為小巧,所以它也十分靈活。而且還有水陸兩棲機動功能,算得上很適合多人協同作戰的一款載具。
  • 射擊遊戲中的手槍,哪一把設計的最好?
    大部分遊戲裡面都有手槍。在遊戲中,手槍可以讓你大殺四方,也能讓你畏手畏腳。但是通常情況下,遊戲裡的手槍都是最先被換掉的武器。那麼玩了這麼多遊戲,哪個遊戲裡的手槍是最好的?讓我們先從現實中的手槍說起。手槍簡史手槍是最古老的槍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