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近些年大陸觀眾對於卜學亮這個名字的認知,幾乎全部來自於一部他與金士傑合作的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熟悉他的人都喜歡親切地叫他「阿亮」。他的身份很多,如果按時間順序來說,首先他是主持人,然後是歌手,最後才是演員。
如果從1988年卜學亮參加的第一檔綜藝節目算起,距離他出道今年整整30年。卜學亮人生的巔峰出現在由張小燕與庾澄慶主持的臺灣當年收視率最高的綜藝節目《超級星期天》,他在《超級任務》單元中擔任助理主持,主要任務是為「特別來賓」尋找他們失散的家人和朋友,隨著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與「千金難買早知道,萬般無奈想不到」這兩句話,他成為全臺灣家喻戶曉的主持人,憑藉該節目他也曾兩度獲得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2000年卜學亮推出第一張專輯《我愛阿亮》,其中與曾寶儀合作的《子曰》至今傳唱度都非常高,同時《流星花園》《終極三國》《痞子英雄》等經典臺灣電視劇中也能看到他的身影。自此他在主持,音樂,影視領域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
卜學亮的舞臺作品雖並不像他主持節目與影視作品那樣品目眾多,但從1997年初他就開始登上舞臺——表演工作坊相聲劇《又一夜,他們說相聲》,2003年又與張小燕合作演出《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他的多數舞臺劇作品都是與果陀劇場合作,其中《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合作金士傑讓他對人生的看法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認知,該戲將於8月30日-9月2日在北京保利劇院開啟新一輪演出。
出 道
小燕姐幫他與黃子佼等「組團」
在卜學亮眼中「小燕姐」張小燕無論在他演藝工作甚至生命當中都是最重要的貴人。那時還在上學的卜學亮與黃子佼、宋少卿、劉爾金在「小燕姐」的幫助下,四人組了一個名叫「帥哥綜藝團」的團體,從而進入演藝圈,卜學亮回憶「那個時候小燕姐帶我們四人一起進錄音室錄歌出了合輯,讓我們去拍電影,主持節目。在她讓我們接觸所有的演藝工作當中我接觸到了表演,那段時間我們慢慢積累了很多,為今後的發展打下了好的基礎。」
從學校畢業後卜學亮去服兵役,兩年後再回來,發現當年一起打拼的小夥伴黃子佼他們都已成為一線主持人,他開始有點患得患失,突然間發現過去自己那種單純的熱情不見了,是小燕姐再次拉回了他:「那時小燕姐經常勸我不要慌、不要急,同時也提供給我很多機會。她經常向她認識的製作人推薦我,說『有一個年輕人不錯,給他一個機會試試看。』慢慢地我的熱情又找回來了」,提起幫他走出工作低潮期的小燕姐,卜學亮滿心的感激。
走 紅
忙到一天都看不到陽光
說起當年《超級星期天》的火爆程度,阿亮說:「那時大人小孩都喜歡,差不多每家每戶都在看,如果當晚沒看的話第二天跟人聊天就沒有話題。《超級星期天》當時收視率是連續獨霸的。」許多大陸觀眾也是通過這檔節目認識的卜學亮,隨後在一系列臺灣電視劇中也陸續看到了他——《流星花園》裡演老師,《公主小妹》裡演女主角的爸爸,「這種戲每天晚上八點到十點在電視臺播,我一大早就要工作,三更半夜才回家,一整天幾乎看不到外面的陽光,連著這樣沒日沒夜地拍。」
卜學亮徹底「忙起來」了,2000年-2001年又連發兩張專輯《我愛阿亮》《我愛阿亮阿亮愛我》,首張專輯中的說唱《子曰》瞬間紅遍華語圈,幾乎大街小巷都能聽到「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2013年他又發行第三張專輯《SUPER亮》,在這張專輯中他將《子曰》重新編曲,加入了電音和大量舞蹈。剛出歌就遇到了代表作,卜學亮回想起來覺得自己很幸運,「唱歌於我其實是一個從沒有想過的夢想,我並不是一個樂感和音樂素養很好的歌手,但自己能寫詞,聲音辨識度也尚可,我竟然也可以當歌手在臺上唱歌給觀眾聽,不敢想的夢想實現了。」
無論做綜藝,錄唱片還是演影視劇,卜學亮在忙碌中找尋到了每個領域不同的樂趣,比如做綜藝主持時卜學亮學會了讓自己時刻保持理性,而出唱片,他不僅是在享受音樂,也是在給觀眾創造回憶:「我不僅是喜歡唱歌,更多的是希望給觀眾留下些許回憶,就像現在很多人再聽我過去的歌,相信會有許多回憶的畫面。」
沉 澱
「14堂課」讓我越來越喜歡自己
從2011年起卜學亮便開始與金士傑合作《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部話劇已演出超200場,講述的是一位「漸凍人」莫利教授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裡,把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感動教授給一位世故冷漠、追求物質的學生米奇,他們用了14個星期二的時間,展開了一連串生命的對話,卜學亮扮演的就是米奇。
回憶起剛開始塑造這個人物時,卜學亮表示當時並沒太多的想法,但隨著一場場演出推進,他有了許多沉澱:「雖然我是演員但也和觀眾一樣,演了200多場也像是自己看了200多場,這部作品裡面『莫利』教授所闡述的許多人生的哲理,讓我也隨之改變很多。」卜學亮覺得《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讓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看開了很多事情,隨著自身所發生的一點點變化,讓他也開始越來越喜歡現在的自己。如今卜學亮覺得自己越來越貼近「米奇」這個角色,經常會讓劇中的角色和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相互串聯。同時在他看來觀眾就像是舞臺之外的另外一個「米奇」,「面對衰老和死亡,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經歷過忙碌期後的卜學亮在舞臺上逐漸沉澱了自我,目前他除了繼續與金士傑帶著《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部作品巡演外,還正在籌備張雨生生前曾為果陀劇場創作的音樂劇作品《吻我吧娜娜》,這也是張雨生留在人間唯一的一部搖滾音樂劇,對這部作品他非常期待:「這部作品裡有很多又能唱又能跳的年輕演員,他們有很高的專業素養,我能獲得邀約並在裡面飾演一個重要角色真是太榮幸了,非常開心。」
自認為一路走來很幸運的卜學亮,很難把自己所擅長的每項事業進行排名,他認為「當你開啟一份工作的那一刻起,它便是最重要的,無論是綜藝、音樂還是舞臺劇,在我生命中它們的分量是相同的。」
採寫/新京報記者 劉臻
圖片由臺灣果陀劇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