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四有」好教師團隊建設,充分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南通市「四有」好教師建設曹群團隊「校本課程建設與學校文化發展」主題研討活動,在通州區西亭初中成功舉辦。
南通市「四有」好教師建設曹群團隊全體成員、通州區西亭初中行政組部分成員和骨幹教師代表參加了活動。本次活動還特邀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美術研訓員王愛春,市科協理事、興東小學張衛東校長,通州區勞動教育領銜人、區教體局楊曉華副科長參加了研討活動。
首先在西亭初中朱建校長的帶領下,全體與會人員參觀了西亭初中建設中的省初中質量提升工程葫蘆科藝課程基地,具體包括葫蘆種植園和葫蘆工藝坊。
葫蘆種植園在西亭初中校園東北側,學生們全面參與翻土、育苗、施肥、除蟲、除草、採收等勞動,並開展一定的探究實驗,觀察葫蘆的生長過程,寫成觀察日記並交流。種植園裡現有天鵝葫蘆、鶴首葫蘆、繪畫葫蘆、手捻葫蘆、大亞腰葫蘆、中亞腰葫蘆、小亞腰葫蘆等十一個品種,參觀者滿心歡喜,紛紛拍照,駐足欣賞。
葫蘆工藝坊在西亭初中「精進書院」的二樓,是學生社團葫蘆工坊和葫蘆畫坊的主要活動場所,具體包括葫蘆雕刻、繪畫、烙畫教學和實踐等,作品元素囊括了山水、人物、花鳥、臉譜等傳統紋樣。展架上的葫蘆作品琳琅滿目,有山水畫,有人物畫,有水瓢,有菸斗……參觀者流連忘返,嘖嘖稱讚。
「校本課程建設與學校文化發展」主題研討由「四有」好教師建設團隊領銜人、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金郊初中曹群副校長主持。西亭初中「葫蘆科藝」課程基地建設主持人、校長朱建介紹了學校校本課程建設及學校文化發展的歷程。
朱校長首先介紹了學校文化發展的歷程。學校以張謇先生親筆題寫的「精進」作為校訓,以「精進文化」的「五大行動」——精進管理、精進課堂、精進課程、精進教室、精進服務為抓手,力求實現師生的精進人生。他還特別介紹了校本課程——以葫蘆為載體,系統建構融合了「文學之美、科學之美、藝術之美、勞動之美」的校本綜合課程。2019年5月,《葫蘆科藝》課程被省教育廳確定為江蘇省2019年度初中課程基地建設項目。
專家們高度讚揚了西亭初中「精進文化」的「五大行動」,充分肯定了「葫蘆科藝」課程所蘊含的「以美育人」的深刻內容,並就如何進一步建設「葫蘆科藝」課程提出了建議和想法。
南通市美術研訓員王愛春老師建議學校建設葫蘆種植園時處理好觀賞性與基地的關係,建設葫蘆工藝坊時與童子戲、藍印花布、哨口風箏等地方文化相融合。
通州區教體局楊曉華副科長建議在勞動教育上出新招,在文化的內涵上進行再挖掘,在外延上進行再延伸,並隨時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
當天的主題研討活動為「四有」好教師建設曹群團隊的後續工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範式。領銜人曹群組織團隊成員認真學習了《南通市「四有」好教師建設曹群團隊發展方案》,並布置「四有」好教師團隊暑期工作安排。
本次活動,既是南通市「四有」好教師建設曹群團隊的首次主題研討,也是好教師團隊發揮輻射引領、攜手鄉村初中共同發展的有力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