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農村教師工資為什麼高

2021-01-19 中國教育新聞網

如何縮小城市與農村地區的教育差距,這是一個世界關注的教育難題。本期通過一名日本留學生的視角,聚焦中日兩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制度特點,探究日本如何完善農村教師福利待遇。

——————————————————

消除教育地區差距,實現全國均衡的義務教育體系,這是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極力探究的共同問題。「二戰」結束以後,日本中央政府開始落實一系列教育改革,著力縮小城市與農村等條件落後地區的差距,從教育資源配置、教師工資待遇上力圖實現全國教育均衡的狀態。日本中央政府認為,城鄉教育差距表現在許多方面,為了消除城鄉二元結構,需要完善農村教師福利待遇,確立農村教師工資保障機制。

教育經費總量逐年下降,用於教師工資的經費比例保持相對較高

教師工資是國家教育事業的一部分,教育行政部門在一定的資金限制內進行資金周轉。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統計顯示,日本教育經費佔GDP比例在2011年達到3.163%以後,至2015年連續逐年下降。2015年,日本教育經費佔GDP比例為2.929%,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所有成員國中連續三年排名最低,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平均比例為4.0%。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日本對教育事業的投入越來越少。

而根據中國教育部發布的全國教育經費統計公報,中國2018年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為4.11%。從2012年教育經費佔GDP比例首次突破4%後,這已經是連續7年超過4%。1993年,中國第一次提出4%的具體指標,並在隨後很短的時間內就達到了這一目標,顯示中國政府對教育的發展非常重視,而且這種重視程度呈現逐年提高的態勢。

在用於教師工資的人員費用佔教育經費的比例方面,據調查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在小學、初中、高中的教育事業費支出中,人員費用比例分別為64.3%、60.2%、53.6%。而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日本在小學、初中、高中的教育事業費支出中,人員費用比例分別為67.9%、67.3%、69.3%。由此可見,中國與日本相比,教育經費對教師工資的投入較低,主要還是將經費用於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學生發展方面。

上述數據顯示,日本對教育事業投入的資金比例低,投入的資金總量也相對較少。然而,日本政府在教育經費當中用於教師工資的比例卻相對較高,這點與中國有所不同,而這與中日兩國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教育財政支付制度有關。

依據法律規定支出教師工資所需經費,明確規定中央政府與縣級政府共同籌措資金

考慮教師工資問題,需要關注教師工資的來源,涉及由誰來負責保障教師工資的問題,需要關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如何協調並承擔籌措教師工資的任務。

日本曾經存在嚴重的教育地區差距,為了實現全國均衡的義務教育機制,「二戰」以後,當時的日本文部省努力建立全國統一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為了保障教育人員的經費支出,相繼制定了三個相關法律規定。1948年,日本頒布《市町村立學校教職工給予負擔法》,規定教師工資由縣級政府(日本中央政府以下的行政執行層次依次為都道府縣,下文中的日本縣級政府統指都道府縣四級政府)負責籌措,同時規定建設學校校舍所需經費籌措的責任屬於縣下轄的市政府,由此建立「經費縣級統籌」的財政管理體制。

日本當時之所以頒布此項法律,是因為各地市政府財政收入上有一定差距,各地縣級政府之間的財政收入差距同樣非常明顯。於是,日本文部省1954年頒布《新義務教育費國庫負擔法》,明確規定由中央政府籌措教師工資所需經費的50%,確立了義務教育經費國家專項轉移支付制度。同年頒布《地方交付稅法》規定了縣級政府根據教育職員總數,市政府按照學生、班級、學校總數等因素估算所需的教育經費,中央政府支付從教育經費預算扣除地方稅的差額。通過一系列法律規定,可以看出日本確立了既根據法律又與其他行政部門相獨立的教育財政體制。

然而,進入21世紀的財政制度改革,讓日本教育財政面臨新的問題。2002年,日本政府提出《地方政府財政制度三位一體的改革》法案,原來50%的中央專項轉移支付比例改為1/3。隨著此項改革的推出,日本出現增加非正規教師(一年合同教師)、降低教師工資標準等問題。在偏僻農村地區,小規模學校撤併的趨勢日趨加速,地方政府廢除農村偏僻地區津貼等現象出現,動搖了教師工資基本機制。簡單來說,日本將法律規定作為國家支出教師工資所需經費的依據,明確規定中央政府與縣級政府共同籌措資金,但中央政府負責的比例降低以後,教師工資沒有得到完整保障。

而中國農村的義務教育財政體制與日本不盡相同,總體來看,中國農村的義務教育財政體制變遷主要有兩個特點。第一,通過一系列改革,原來由中央政府負責的教育財政體制轉變為由地方政府尤其是鄉鎮政府負責的體制。然而,2001年以後進行改革,財政管理權逐步上移到鄉鎮的上級政府,然後又回歸由中央政府、省級政府等負責的教育經費管理體制。第二,原來農村義務教育與城市義務教育相對隔離,而近年來中國將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作為統一結構上的政策對象,進入了城鄉教育一體化的階段。

這一系列特點主要是立足於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按照農村教育基礎教育經費由中央和省級政府負責的原則,形成了「中央統一收支、分級管理」的教育財政體制,即以政府為主導的農村義務教育財政管理體制,奠定了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收支體制的基礎。

在處理教師工資經費支出上,中日兩國都非常重視工資發放的靈活性與中央管控力度的掌握問題,但在進入21世紀的改革過程中,兩國政府的選擇有所不同。中國政府漸漸將此權力收歸中央及省級政府,而日本政府選擇靜觀其變。

發放教師工資津補貼,採取傾斜性工資發放制度彌補農村教育條件落後短板

日本教師基本工資分為標準工資、工資調整額及教職調整額三部分。標準工資是由教齡年數等因素規定的固定工資,工資調整額為特殊教育教師等崗位教師發放的補貼,教職調整額為面向全體教師統一發放的加班津貼,約佔標準工資的4%。此外,對於家庭裡有年收入低於103萬日元的配偶以及孩子(15-22歲)的教師,統一發放撫養津貼。

除上述工資外,日本還發放教師工資津補貼,並通過採取傾斜性工資發放制度彌補農村地區教育條件落後的短板。

以北海道為例說明,北海道地區有兩個與日本其他地方不同的特殊性。第一,北海道是日本面積最大的農業地區,類似於中國的廣大農村地區。第二,北海道有幾個離島,屬於日本的偏僻地區。北海道對於偏僻地區的定位,取決於交通、離其他學校的距離等,共分為6個等級,等級越高偏僻程度越高。

在日本,每個縣級政府規定的教師工資津補貼發放比例都不相同,北海道縣級政府根據偏僻地區的等級設定了相關比例,偏僻地區津貼的金額為把基本工資金額加撫養津貼金額的總共金額乘以發放比例計算出來的金額。譬如,北海道一個月基本工資為30萬日元的教師在屬於5級地區的學校上班,與沒有偏僻地區津貼的教師相比,會得到大約7.5萬日元的津補貼,大概相當於4800元人民幣。

(作者單位系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中國教師報》2020年03月25日第3版 

相關焦點

  • 農村教師:一生低職稱,幾把辛酸淚,都說工資高,誰解其中味?
    作為農村教師,從教第18個年頭,18年過去,一事無成,一地雞毛。在這麼多年中,最難以容忍的就是別人的冷嘲熱諷。比如有人說,「你們教師工資真的太高了:一天兩節課,一周才10節,一個月才40節,一年按工作日十個月算才400節,這樣算一下你們一整年才上11天的課,太爽了!」
  • 誰說教師工資待遇低?看看這位山東淄博的教師工資,是高還是低?
    網上對於教師工作和工資的觀點,很明顯分為兩大陣營。只要質疑教師工資不低,就會引來無數拍磚和謾罵攻擊。教師群體都異口同聲一致喊冤,大致意思是工作很忙很累,這點工資不高,還不夠買房、買車、孩子輔導的花銷等等。
  • 教師漲工資年年提,農村教師說被平均了,能達平均數多好啊!
    最近有機構對8個省11個城市54所學校的12348名教師2019年工資情況對查,參與調查的月平均工資為4324.61元。城市高於平均數一大截,農村學校低於平均數達千元之多,這就是城鄉的差距。難怪農村老師說,一樣的天空,他們過歐洲生活,我們過非洲生活。農村教師工資低這是大家共識,也是影響農村教師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 一年,中國教師工資排名全國第七:只有幼兒園教師落後
    不比公務員的工資低!這條消息迅速傳到熱搜,引起網友熱議。教育部強調,這一目標必須在年底前實現,教師工資要與公務員持平。教師薪酬一直是教師和社會關注的話題之一。那麼,教師的工資水平是高還是低?在農村,他們的工資和縣長一樣高,但一線青年教師實際工資不高,幼兒教師工資較低,壓力最大。教師的職業是受人尊敬的,應該受到物質上的尊重。法國教師的工資比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水平低7%。
  • 教師的工資都不低了,為什麼還有人不想回家鄉當教師
    朋友的女兒說:回鄉考上教師有什麼的用,工資低,沒有什麼的前途,分配去那些山卡拉的小學任教,天天對著一班幾個留守兒童,能教出什麼的成績來?朋友說:現在的教師工資也不低了,與公務員平等待遇,星期六日休息,還有寒暑假三個月的休假,你想幹什麼?
  • 在輔導機構裡,教師工資拿得高,為什麼卻還扎堆考編
    在輔導機構裡,教師的待遇那真的不是一個在編教師能夠比擬的。我們工作了三十年工資也就六七千,而他們就是入職一兩年也至少一萬五。如果單從工資上說,真的沒有什麼可比性。因為儘管他們的工資拿得高,可是想考編制的教師可是比比皆是,簡直就像過江之鯽一樣,那個數量才叫多。
  • 中小學教師為什麼拼命評職稱?看看工資十級和七級的差距就知道了
    眾所周知,教師工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以及各項津貼和補貼組成,對於廣大鄉鎮教師和四線小城市的教師而言,因為地方性特殊津貼和補助較少,甚至沒有,因此工資最大的差距就在於崗位工資上。這是義務教育教師的基本工資表,也是全國教師工資支付的基礎,10個職級是中級職稱的最低標準,2007年的崗位工資是最低的,7級的工資是最高職稱的最低標準,職位工資是2773元,僅這項工資每月就相差767元。
  • 日本教師工資高得讓人想哭,但在全球排不進前5,第1你想不到
    在國內,教師是很不錯的職業,受人尊重,待遇也不錯。但中國教師的工資和日本教師的一比,套用一句歌詞來形容,是「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1、中日兩國教師工資水平對比 在國內,教師年平均收入是8.2萬人民幣(2018年數據,未扣除五險一金),平均每個月是6833元,如果換算成美元,每月收入為1007美元左右。這個收入在國內看起來還是不錯的,但和日本一比,就差距明顯了。
  • 小學教師工資標準已出爐!你的工資是多少呢?_教師資格考試網
    小學教師工資標準已出爐!你的工資是多少呢?_教師資格考試網現在教師的收入由基本工資、教齡工資、課時工資、績效工資、特優津貼、山區補貼等構成的。那麼您了解小學教師的工資標準是多少呢?1.基本工資:教師按照教師資格定:小學教師3000元,初中教師3500元,高中教師3800元,大專教師4100元,大學本科教師4500元。(基本工資的金額隨國民經濟增長會適時調整。)
  • 有人說,中國教師工資待遇不高,你認可嗎?
    如今教師工資已由80年代在國民經濟各行業排倒數後3位,提升到目前在全國19大行業排名第7位;這令許多老師十分震驚,紛紛網上晾曬自己的工資條,並慚愧地說:「真不好意思,我拖教師工資水平的後腿了」!那麼為什麼還有人頻頻地說中國教師工資不高呢?
  • 2019教師平均工資8140元?不,真相在這裡!
    但實際上廣大中小學教師工資肯定沒那麼高,教師平均工資包括高中和大學的老師都算在內,就是說廣大中小學教師工資是被平均的。報告中顯示,參與調查的教師每月平均工資為4324.61元,有三成教師每月工資在5000元以上,中部地區教師平均工資略高,為5133.17元,比中部地區高出1000多元,比西部地區高出接近1500元。據悉,此次報告數據涵蓋全國21個省份,實地深入調研了8個省份11個城市54所學校的12348名教師,深度訪談了323名教師。
  • 教師迎來漲工資的好消息,這類教師不能忘,更該給他們漲工資
    這些人也不知是何種心理,好像見不得教師好,見不得給教師漲工資。若不是國家法律規定教師的工資待遇不低於公務員,要不是黨和國家重視教育,尊重教師說要給教師漲工資,教師們會那他們和公務員作比較嗎?要不是一些地方教師工資低,拖欠教師應發放的工資教師們會嚷嚷著漲工資嗎?再說教師的工資在很多地方確實不高,教師也有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有過高質量生活水平的權利,提一下漲工資的訴求也不為過啊!
  • 天津在編教師工資構成及福利待遇,職稱越高工資越高
    最近,很多同學問老師天津在編教師到底能掙多少錢?有一個大概的範圍是到手工資+公積金大概1萬左右,前幾年天津教師調薪之後,每個區在編教師的薪酬大概都是這個範圍。那天津在編教師的工資到底有哪幾部分構成,跟老師一起去了解。
  • 於無聲:拖欠教師工資,貴州大方如何做到貽笑大方
    可為什麼大方的行政長官們,卻故意拖延挪用教師和學生的相關工資津貼和補貼?口號喊得震天響時,可一雙髒手卻伸向了辛苦的老師和貧困的學子?當然我們也欣慰的聽說,事發後,國務院相關部門組織調查的結果很快就出來,大方縣一正兩副三個縣長被免職,聽說教師工資也開始在補發了……本文不想探討中國縣一級黨政部門為何總是可以在地方上隻手遮天,權力總是關不進籠子?
  • 各地教師工資待遇曝光,發達地區老師收入高,廈門年終68000
    9.浙江湖州安吉縣初中教師,4年教齡,打卡每月2800,公積金2000,年終發了21000,包括什麼晚自習加班什麼的吧。10.福建浦城縣,農村小學,每月打卡1866,農補每月300,績效每月600左右。
  • 拖欠1.8億教師工資補貼的大方縣 農村客運補貼也欠帳6年
    另有網友近期反映,大方縣自2014年以來還拖欠了6年多的農村客運燃油補貼。 大方縣就此回復道,由於該縣資金向脫貧攻堅傾斜,致使2014-2020年農村客運燃油補貼資金未及時發放。2020年來,該縣已在逐步清理兌現各類獎補資金,正在分期分批逐步解決。
  • 教師平均工資4324.61元!讓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任重道遠
    教師平均工資4324.61元!讓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任重道遠教師的工資收入,在很多人眼裡就是一個謎:有人說老師工資高,月入過萬不是夢,對老師各種羨慕嫉妒恨;有人說老師工資低,最窮最酸就是老師了,連菜場小販都不願跟老師打交道,因為老師還價狠。那麼,老師的工資收入水平究竟是怎樣的呢?
  • 為什麼日本人的工資,是中國的四倍?
    為什麼我們去日本、韓國旅遊,經常可以見到普通餐廳裡的一個服務員,工資都可以拿到1萬到1.5萬元人民幣。 原因就在於,日本韓國作為一個相對於中國較小的經濟體,其中高端產業的比重更大。日本一億人口,就有豐田、軟銀、三井、富士通、東芝等52家世界五百強企業。 韓國5千萬人口,誕生了三星電子、三星人壽、三星物產、SK、LG、現代、起亞等16家世界五百強。
  • 教師工資:地域差距明顯,今年有可能縮小差距嗎?
    教師的收入有地域差異,第二線城市教師和西部農村教師的工資差距之大令人吃驚,和同一地區相比,收入也不同,我是山東省農村教師,十九年教齡,工資3800元,我的同學在煙臺近郊的中學任教,教齡、職稱和我一樣,工資比我高1000元以上,這是地區差異,有數據顯示,教師的平均工資每年達到8萬元,但鄉下教師卻一個勁兒地拖後腿
  • 農村中小學教師年輕的「留不住」,骨幹的「我要走」,是何原因?
    其實像花小妹老家農村小學的情況並不是一個地方發生的,國內很多省份已經出現了「苗頭」,在河南、安徽、江西、雲南、湖南、山西、甘肅等地農村中小學教師確實是年輕的「留不住」、骨幹的「我要走」現象,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有3個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