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華表之美

2021-02-10 佛教建築


華表是一種古代漢民族的傳統建築形式,屬於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相傳華表是部落時代的一種圖騰標誌,古稱桓表,以一種望柱的形式出現,富有深厚的漢族傳統文化內涵,散發出漢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相傳堯時立木牌於交通要道,供人書寫諫言,針砭時弊。遠古的華表皆為木製,東漢時期開始使用石柱作華表,華表的作用已經消失了,成為豎立在宮殿、橋梁、陵墓等前的大柱。華表通常由漢白玉雕成,華表的底座通常呈方形,是蓮花座或須彌座,上面雕刻有龍的圖案,蟠龍柱上雕刻一隻蟠龍盤於柱上,並飾有流雲紋;上端橫插一雲板,稱為誹謗木;石柱頂上有一承露盤,呈圓形,因此對應天圓地方,上面的蹲獸為傳說中的神獸朝天吼,或稱為望天犼。

 

                   望天犼

特色

天安門前後各有一對漢白玉的柱子,名字叫華表又稱作【望柱】。華表上石犼(讀hǒu,漢族神話傳說中北方食人之獸)蹲立,下面橫插雲板,柱身雕刻雲龍,該華表與天安門同建於明永樂年間,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這一對華表間距為96米,顯得端莊秀麗、莊嚴肅穆,是少有的精美藝術品。由於天安門門前那對華表上的石犼,面向宮外,後面的那對華表上的的石犼,面向宮內,故在古老的傳說中,人們把宮前的石犼叫【望君歸】,意為盼望皇帝外出遊玩不要久久不歸,應快回宮料理國事;面向宮內的石犼叫【望君出】,勸戒皇帝不要老待在宮內尋歡作樂,應常到宮外去了解百姓的苦難。每根華表由須彌座柱礎、柱身和承露盤組成,通高為9.57米,其直徑為98釐米,重約20000公斤。

 


源流

1983年版《辭源》解釋如下:

古代用於表示王者納諫或指路的木柱。晉· 崔豹《佔今注·問答解義》:「程雅問曰:『堯設誹謗之木,何也?」答曰:『今之華表木也。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謂之表木,以錶王者納涑也。亦以表識衢路也。秦乃除之,漢始復修焉。今西京謂之交午木。」

古代立於宮殿或陵墓前的石柱。柱身往往刻有花紋,北魏·楊衍之《洛陽伽藍記·龍華寺》:「宣陽門外叫四裡,至洛水上,作浮橋,所謂永橋也...南北兩序有華表,舉高二十丈,華表上作風凰似欲沖天勢。」

房屋外部裝飾物:《文選》三國·魏·何平叔(晏)《景福殿》:「故其華表則鎬搞鑠鑠,赫奕章灼。」註:「華表,謂華飾屋外之喪也。」

 

歷史

華表是漢民族的傳統建築物,有著悠久的歷史。

相傳華表既有道路標誌的作用,又有過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會的堯舜時代就出現了。

那時,人們在交通要道設立一個木柱,作為識別道路和標誌,後來的郵亭、傳舍也用它作標識,它的名字叫作「桓木」或「表木」,後來統稱為「桓木」,因為古代的「桓」與「華」音相近,所以慢慢讀成了「華表」。

在這根木柱上,行人可以在上面刻寫意見,因此它又叫「謗木」或「誹謗木」。「誹謗」一詞在古代是議論是非的意思,就是現代的提意見,所以它又具有現代「意見箱」的作用。

據史書上記載,堯時的誹謗木以橫木交於柱頭,指示大路的方向,天安門前的華表仍然保持了堯時誹謗木的基本形狀。

不過,天安門前的這對華表上都有一個蹲獸,頭向宮外;天安門後的那對華表,蹲獸的頭則朝向宮內,傳說,這蹲獸名叫犼,性好望,犼頭向內是希望帝王不要成天呆在宮內吃喝玩樂,希望他經常出去看望他的臣民,它的名字叫「望帝出」,犼頭向外,是希望皇帝不要迷戀遊山玩水,快回到皇宮來處理朝政,它的名字叫「望帝歸」。

 

意義

可見華表不單純是個裝飾品,而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為民的標誌。

北京天安門前後,各有一對華表,華表的柱身上雕刻著盤龍,柱頭上立著瑞獸,它們和天安門前的石獅以及兩側的金水橋一起烘託著這座皇城的威嚴氣勢。古樸精美的華表,與巍巍壯麗、金碧輝煌的故宮建築群渾然一體,使人既感到一種藝術上的和諧,又感到歷史的莊重和威嚴。華表實際上已經與漢民族,和中國古老的文化緊密相連,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我們民族的一種標誌。



天安門前的華表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即柱頭、柱身和基座。華表柱頭上的部分又叫「承露盤」。漢武帝曾命人在神明臺上立一銅鑄的仙人,雙手舉過頭頂,託著一個銅盤,承接天上的甘露,以為喝了甘露便可長生不老,這自然是無稽之談。後來這種形式便流傳下來,並且取消了仙人,簡化為柱子上面放一隻圓盤。華表的柱頭上也有瑞獸,名字叫「犼」。古人創造出很多瑞獸,它們的功能各不相同,但大多寄託著人們祈福避禍的願望。「犼」是一種形似犬的瑞獸,根據所在方位的不同,表達的意義也不相同。天安門後面的一對華表上的石犼面朝北方,望著紫禁城,寓意是希望皇帝不要久居深宮不知人間疾苦,應該經常出宮體察民情,所以稱「望君出」。而天安門前面的一對石犼面朝南方,寓意皇帝不要久出不歸,故而稱「望君歸」。

華表的柱身呈八角型,一條巨龍盤旋而上,龍身外布滿雲紋,漢白玉的石柱在藍天白雲的襯託下真有巨龍凌空飛騰的氣勢。柱身上方橫插一塊雲板,上面雕滿祥雲。

華表的基座稱為須彌座,這是借鑑了佛教造像的基座形式,而且在基座外添加了一圈石欄杆,欄杆的四角石柱上各有一隻小石獅,頭的朝向與上面的石犼相同。欄杆不但對華表起到保護作用,還將華表烘託得更加高聳和莊嚴。

 

作用

除了在天安門,在明十三陵、清東陵、清西陵以及盧溝橋等處我們也可以見到華表。那麼為什麼華表要矗立於宮殿、陵墓、橋梁等處?華表究竟在這些建築物中起著什麼作用?至今尚有不同看法。

一般認為,華表又名桓表、表木,是一種在古代建築物中用於紀念、標識的立柱。華表起源於古代的一種立術,相傳在我國堯舜時代,人們就在交通要道豎立木柱,作為行路時識別方向的標誌,這就是華表的雛形。

另一種意見認為,華表起源於遠古時代部落的圖騰標誌。華表頂端有一坐獸,似犬非犬,它叫做「犼」,漢族民間傳說這種怪獸姓好望。遠古時的人們都將本民族崇拜的圖騰標誌雕刻其上,對它視如神明,頂禮膜拜,華表校頂的雕飾也因各部落圖騰的標誌不同而各異,歷史進入到封建社會,圖騰的標誌漸漸在人們心中印象淡薄,華表上雕飾的動物也變成了人們喜愛的吉祥物。如唐朝詩人杜甫有「天寒白鶴歸華表,日落青龍見水中」的詩句,其意就是說華表的校頂上雕飾的是白鶴。觀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華表上確實雕飾有白鶴。據傳這是因為一個名叫丁令威的人,學道成仙,化鶴歸未,立於華表上作歌,故人們以後將白鶴雕刻於華表柱子上,以示吉祥。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華表上古名「謗木」,相傳堯、舜為了納諫,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樹立木柱,讓人在上面書寫諫言。也就是鼓勵人們提意見。晉代崔豹在《古今注·問答釋義》中說:「程雅問曰:『堯設誹謗之木,何也?』答曰:『今華表木也,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衡悉施焉。或謂之表木,以表工者納諫也,亦以表識腸路也/崔豹所言華表木的形狀與現存的天安門前的華表大致相同。只是華表的『謗木』作用早已消失,上面不再刻以諫言,而為象徵皇權的雲龍紋所代替,成為皇家建築的一種特殊標誌。

也有人認為,華表是由一種古代的樂器演變而來。這種樂器名為「木鋒」,是一·種中間細腰,腰上插有手柄的體鳴樂器,先秦時,代天子徵求百姓意見的官員們,奔走於全國各地,敲擊木鋒以引起人們注意。後來,天子不再派人出去徵求意見,而是等人找上門來,將這種大型的木鋒矗立於王宮之前,經過演變,就成了華表。

還有人認為,華表原是古代觀天測地的一種儀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種觀察天文的儀器為表,人們立木為竿,以日影長度測定方位、節氣,並以此來測恆星,可觀測恆星年的周期,古代在建築施工前,還以此法定位取正。一些大型建築因施工期較長,立表必須長期留存。為了堅固起見,常改立木為石柱。一旦工程完成,石柱也就成了這些建築物的附屬部分,作為一種型制而保留下來,每每成為宮殿、壇廟寢陵等重要建築物的標誌。後世華表多經雕飾美化,表柱有圓形。八角形,雕有蟋龍雲紋,柱頭有雲板,校頂置承露盤,華表的實用價值逐漸喪失而成為一項藝術性很強的裝飾品。

 
明十三陵


清東陵


清東陵


盧溝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古建築》


長按二維碼


關注「佛教建築

相關焦點

  • 華表
    遠古的華表皆為木製,東漢時期開始使用石柱作華表,華表的作用已經消失了,成為豎立在宮殿、橋梁、陵墓等前的大柱。華表通常由漢白玉雕成,華表的底座通常呈方形,是蓮花座或須彌座,上面雕刻有龍的圖案,蟠龍柱上雕刻一隻蟠龍盤於柱上,並飾有流雲紋;上端橫插一雲板,稱為誹謗木;石柱頂上有一承露盤,呈圓形,因此對應天圓地方,上面的蹲獸為傳說中的神獸朝天吼,或稱為望天犼。
  • 華表的學問
    華表在中國屬於水很深的一個學問。現存文獻對華表的記載,最早見於《史記》。《史記·文帝本紀》載:文帝曰:「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族,誹謗之木,所以通治道而來諫者。」按《史記》中的解釋,「誹謗之木」即華表的最早雛形。華表的作用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所謂「誹謗之木」,此為華表最原始的象徵意義,表示王者納諫,廣開言路。
  • 天安門前華表上的神獸—犼
    據《淮南子》記載,這種柱子乃「舜之誹謗之木」,「書其善惡於華表木也 」。意思是,百姓對帝王有什麼批評建議,可以寫在這些叫做華表的木柱上面,可見華表最初是發揚民主的工具。秦始皇時代,為加強專制統治,廢除了華表。漢代又恢復華表,並稱作「桓表」,因為古代的「桓」與「華」音相近,所以慢慢讀成了「華表」。東漢時期開始使用石柱作華表,但華表的「誹謗」作用已經消失了,成為豎立在宮殿、橋梁、陵墓等前的裝飾性大柱。
  • 石雕華表有什麼作用
    石雕華表是一種中國古代傳統建築形式,屬於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相傳華表是部落時代的一種圖騰標誌,古稱桓表,以一種望柱的形式出現,富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 天安門前漢白玉華表的由來
    在祖國首都北京天安門前聳立著一對華表。然而,華表是我們現代人的叫法。那麼,你知道古人是怎麼稱呼華表的嗎?華表是幹什麼用的嗎?其實,華表自古以來口耳相傳的有四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說華表的始祖是誹謗木。有學者認為「表木」就是後世的華表。第三種說法是測量《史記·司馬穰苴傳》中記載:「穰苴先馳至軍,立表下漏待賈」。其中「表」和「漏」都是古人計時工具,《史記索隱》中註:「立表,謂立木為表以視日影;下漏,謂下漏水以知刻數」。根據太陽下裡木的影子來計量時辰,根據水滴的速度來計量時刻。第四種說法是古老的圖騰。這種說法是源於華表上的圖案條紋裝飾。可能是遠古各個部落的圖騰,象徵著各個部落。
  • 令人意外的歷史細節:華表竟是最早的意見箱,誹謗原不是貶義詞
    這倒不是鄒忌自我感覺良好,他確實是一米八的大帥哥,齊國數一數二的美男子。這天,鄒忌心血來潮地找來妻子,問道:「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徐公是齊國家喻戶曉的美男子)妻子回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又問妾:「吾孰與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會見客人的時候也不忘問一句:「吾與徐公孰美?」客人也回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每日文物鑑賞」講究對稱之美的對錢
    對錢是中國錢幣造型獨具特色的表現形式,欣賞它是一種美的享受。對錢最早出現於五代十國的南唐,宋代最流行,元以後絕跡。從北宋天聖元年開始,直到南宋淳熙七年停鑄,鑄行長達150多年,共出現過十幾種。一般認為南唐嗣主李王景鑄造的「開元通寶」篆書、隸書對錢是最早出現的對錢。北宋是對錢鑄行的鼎盛時期。
  • 嶗山第一奇峰——華表峰的故事
    華表峰,嶗山三大奇石之一,古稱聚仙臺,俗稱「梳洗樓」,為一方形山峰,四壁陡峭,巍峨險峻。位於松風口以南、華樓宮以東。由於華表峰造型奇特、風景秀麗、古蹟薈萃,頂部平坦如臺,遠遠望去宛如疊石高樓直插雲天,在嶗山十二景中稱「華樓疊石」。華表峰海拔350米,高30餘米,高峰疊架凌雲,四壁削然陡立,由橫向巖石層迭而成,遠遠望去,宛如一幢高樓直插碧空,因而被稱為「華樓峰」。
  • 風水中的「水口砂」是什麼,為何以華表、捍門、羅星、北辰為貴
    山管人丁水管財,山水環顧有情,乃上等之地。 水口處應有高大密集的山,如犬牙相錯,群鶴相攢,重更迂迴數十裡,步步回頭不肯離去是為大吉。若是華表、捍門、羅星、北辰等貴砂則更好。劉基在《堪輿漫興》中云:「水口之山形不齊,龜蛇獅象總雲奇,捍門華表清還貴,更有羅星是福基。」
  • 天安門前的華表是什麼石材雕刻?
    華表又稱作【望柱】。華表上石犼(讀hǒu,漢族神話傳說中北方食人之獸)蹲立,下面橫插雲板,柱身雕刻雲龍天安門前的華表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據悉該華表與天安門同建於明永樂年間,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這一對華表間距為96米,顯得端莊秀麗、莊嚴肅穆,是少有的精美藝術品。由於天安門門前那對華表上的石犼,面向宮外,後面的那對華表上的的石犼,面向宮內,故在古老的傳說中,人們把宮前的石犼叫【望君歸】,意為盼望皇帝外出遊玩不要久久不歸,應快回宮料理國事;面向宮內的石犼叫【望君出】,勸戒皇帝不要老待在宮內尋歡作樂,應常到宮外去了解百姓的苦難。
  • 時尚與藝術之美:1000方美妝辦公室展廳案例鑑賞
    對於美妝企業而言,註定是要與時尚捆綁在一起的:美妝打造時尚,時尚引領美妝。時尚很美,但轉瞬即逝。怎麼延續時尚的生命力呢?藝術!時尚很短暫,藝術卻是永恆的。時尚與藝術的結合,會碰撞出什麼美的火花呢?項目簡介項目類型:美妝企業空間設計與施工面積:1000多方項目地址:廣州花都用途:辦公及展示設計及施工單位:恆泰·美業建築設計院品優美妝是一家年輕的化妝品品牌公司,關聯公司雅萱——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擁有4萬平方米的全新GMPC標準廠房,旗下品牌有水顏素、柏妢柏、護芙寶、魔法十歲、黛貝琳等,
  • 專業領航|1200㎡北京華表球館打造共享式高爾夫平臺
    一處會呼吸的室內球場一次虛實相交的空間體驗一場休閒舒適的高爾夫之旅華表高爾夫運動中心(以下簡稱「華表球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二環與三環之間的華表大廈內,緊臨三元橋商圈果嶺推桿區合理分區,創造清新舒適環境佔地面積1200㎡的華表球館以健康的綠色和活潑的橙色為主色調,專業與科技相結合,簡約明快,彰顯出高爾夫運動健康且充滿活力的特點。
  • 廣東河源和平縣最大的鎮,是全國重點鎮,擁有華表塔古建築
    國內人文觀光景點眾多,例如,第十八園,即華表塔,原為清代乾隆年間修建的華表塔,因位於古代華表自然村,故名華表塔,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由當地居民修建,清代乾隆年間重建,1950年代,被指定為全縣最古老的文化塔之一,1989年被指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侘寂之美
    現在的「侘」是對以下事物的否定:富有、富貴、華麗、巧言令色、鮮豔、豔麗、豪華、豐滿、繁瑣;相反,可以用以下詞彙來表示「侘」的概念:貧困、睏乏、樸直、謹慎、節制、冷瘦、枯萎、老朽、寂寞、幼拙、簡素、幽暗、靜溢、野趣、自然、無聖。
  • 保瀘高速美圖鑑賞
    保瀘高速美圖鑑賞
  • 【詩詞鑑賞】十首四時詞,感受詩詞裡冬日之美!
    今晚,我們跟隨詩人的腳步一起走進冬天,十首四時詞,感受詩詞裡冬日之美! 四時詞-冬 唐-劉淑頤 品讀經典 品讀好詩詞 品讀、鑑賞經典詩詞歌賦 分享、交流精美原創文學
  • 美術館之世界名畫500幅鑑賞——《松樹林之晨》 希施金
    美 術 館 世界名畫500幅鑑賞 松樹林之晨希施金俄國1889年油畫28.3cm×40.1cm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術館藏
  • 【鑑賞】「醉美姊歸·最美陽臺」(四)
    【鑑賞】「醉美姊歸·最美陽臺」(四) 2020-12-16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2月下旬,流光一瞬,華表千年,舊情席捲,甜言不絕,歡喜赴約
    12月底,流光瞬息,華表千載,舊情橫流,甜言蜜語,欣喜若狂。通常情況下,射手座的人都是一副兇相,可遇上自己真心喜歡的另一半時,卻會變得溫柔溫柔。獅子座獅子座的人性格比較直接,當他們遇到必須解決的問題時,總是會直截了當地指出問題所在。
  • 瓷器鑑賞:「仿成化杯」,還是有一定距離!
    全民愛收藏: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174)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瓷器鑑賞2:藏友諮詢:老師,麻煩您看一下,這個成化杯的窯口、年代和現在的市場價值,還有是五彩嗎?口徑8.5釐米、高5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