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首都北京天安門前聳立著一對華表。然而,華表是我們現代人的叫法。那麼,你知道古人是怎麼稱呼華表的嗎?華表是幹什麼用的嗎?
其實,華表自古以來口耳相傳的有四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說華表的始祖是誹謗木。這誹謗木在晉朝崔豹的《佔今注·問答解義》中說:堯在大路街口設立誹謗木,表示王者願意虛心納諫。第二種說法是道路標識,《史記·夏紀》中說:「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有學者認為「表木」就是後世的華表。第三種說法是測量《史記·司馬穰苴傳》中記載:「穰苴先馳至軍,立表下漏待賈」。其中「表」和「漏」都是古人計時工具,《史記索隱》中註:「立表,謂立木為表以視日影;下漏,謂下漏水以知刻數」。根據太陽下裡木的影子來計量時辰,根據水滴的速度來計量時刻。第四種說法是古老的圖騰。這種說法是源於華表上的圖案條紋裝飾。可能是遠古各個部落的圖騰,象徵著各個部落。當部落消失的時候,華表作為圖騰的載體便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