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門,前有「望君歸」,後有「望君出」,古人有意而為?

2020-12-15 肖祝傑崎旅遊

北京天安門,前有「望君歸」,後有「望君出」,古人有意而為?許多朋友來北京旅行過, 故宮、天壇、八達嶺、十三陵、頤和園等有名的景點一定要去, 當然天安門廣場也一定是打卡的景點, 只是在天安門遊覽的時候,你注意到那兩組高大威嚴的華表石柱嗎?

去天安門廣場玩的時候,細心的遊客一定在天安門城樓前後各有兩根古樸美麗的華表石柱,它和石獅、城樓互相襯託,體現了皇城的威嚴,華表的形象是幾十年前的我國,它往往是象徵中國華夏文化的典型象徵(如「中華煙」包裝上印有華表), 仔細一看,華表由須彌座柱基礎、柱身和承露盤構成,通高9.57米,重約10噸,每個華表柱頂各有一隻神獸,名字叫「嘲笑鳥風」,俗稱「天吼」,神獸習性守望,轟鳴高明。

也許有人注意到,以天安門城樓為界,城樓南邊的兩條華表頂部的嘲笑鳥朝南,而城樓北邊的兩條嘲笑鳥朝北, 根據傳說,城樓南側的嘲笑鳥被稱為「望君歸」,城樓北側的嘲笑鳥被稱為「望君出」,分別表示不同的意思,皇帝出去玩晚了,「望君歸」就會大聲吼, 「皇帝啊,不要在外面玩, 請快點處理國政, 我們日夜期待著你回來,完全看著眼睛。 」

天安門城樓後面,蹲在華表山頂面對北側紫禁城的「望君出」負責監視皇帝的宮廷生活, 如果皇帝長期住在後宮,不想離開宮殿了解民間的痛苦,「望君出」就會大聲吼叫, 「皇帝啊,你應該做更多的事,而不是總是在宮殿裡享受自己的樂趣,古人在促進帝王理政、照顧民眾痛苦等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可以說,代臣民精心製作4根諫諍皇帝的華表石柱,表達內心的需求,具有很深的意義。

你們喜歡旅行嗎?最近想去哪一個城市呢?在評論區告訴小編吧。

相關焦點

  • 我國天安門前面豎著的石柱,已有500多年歷史了,到底有何用呢
    如果在我國選擇一個城市代表中國,一定是首都北京,北京現在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作為首都的發展代表著中國的發展,城市的建設也是這樣,有很多國內外遊客來訪,北京也是我國的人氣旅遊城市。很多遊客來北京旅遊時參觀這裡的天安門廣場,還有很多人特意來看天安門廣場,在升旗,去過天安門的人有很多,很多人注意到天門廣場上立著兩根大石柱,很多人拍了照片,但是知道這兩根石柱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 天安門前的柱子佇立了500多年,到底有何作用?看完明白了
    很多人去北京遊玩的時候,都會去天安門廣場轉轉,看看天安門、看看人民大會堂。每天早上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是最不容錯過的,看完之後感覺非常的震撼。在天安門前有兩根柱子,佇立了500多年了,到底有何作用呢?看完之後明白了。
  • 天安門前華表上的神獸—犼
    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的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
  • 天安門前後的柱子,歷經五百多年風雨,只是為了裝飾嗎?
    在我們的心目中,北京不僅是國家的首都,更是國家的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是一個神聖的地方。眾所周知,北京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其世界文化遺產數量居世界第一。到北京旅遊時,一定要看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和故宮,那你發現天安門廣場豎立著兩根柱子嗎?
  • 天安門前的華表是什麼石材雕刻?
    這一對華表間距為96米,顯得端莊秀麗、莊嚴肅穆,是少有的精美藝術品。由於天安門門前那對華表上的石犼,面向宮外,後面的那對華表上的的石犼,面向宮內,故在古老的傳說中,人們把宮前的石犼叫【望君歸】,意為盼望皇帝外出遊玩不要久久不歸,應快回宮料理國事;面向宮內的石犼叫【望君出】,勸戒皇帝不要老待在宮內尋歡作樂,應常到宮外去了解百姓的苦難。
  • 天安門前的兩根柱子,已經佇立了500年,到底有什麼用?
    北京作為我國首都,一直以來都是國人心中最為嚮往的地方,因此有很多的人選擇前往北京工作或者生活,但是北京只有那麼大,能夠容納的人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人們就會想盡辦法前往北京旅行,而去北京長城是一定要爬的,故宮是必須要去的,天安門廣場是絕對不能少的。
  • 廣場前那根柱子,重達20噸矗立500年,作用是什麼你想不到
    我相信大家在閒暇或長假的時候,一邊參觀各種名勝古蹟感受人文景觀,一邊提高自己的情操,願意在旅行環境中不斷衝洗自己的靈魂,因此很多網民為了不浪費自己度假的所有時間,就先決定目的地,提前搜索攻略,決定去哪裡觀光, 說到天安門,大家一定不意外,這個地方是各網友最想去的旅遊勝地。
  • 天安門前漢白玉華表的由來
    在祖國首都北京天安門前聳立著一對華表。然而,華表是我們現代人的叫法。那麼,你知道古人是怎麼稱呼華表的嗎?華表是幹什麼用的嗎?其實,華表自古以來口耳相傳的有四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說華表的始祖是誹謗木。有學者認為「表木」就是後世的華表。第三種說法是測量《史記·司馬穰苴傳》中記載:「穰苴先馳至軍,立表下漏待賈」。其中「表」和「漏」都是古人計時工具,《史記索隱》中註:「立表,謂立木為表以視日影;下漏,謂下漏水以知刻數」。根據太陽下裡木的影子來計量時辰,根據水滴的速度來計量時刻。第四種說法是古老的圖騰。這種說法是源於華表上的圖案條紋裝飾。可能是遠古各個部落的圖騰,象徵著各個部落。
  • 20180727北京天安門廣場
    1950年,因廣場旗杆與天安門之間的距離不夠將來要過遊行隊伍的寬度,天安門前的華表和石獅子被移動了6米。1954年,拆除了中華門、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戶部刑部等衙署、以及倉庫棋盤街等建築,在廣場中建人民英雄紀念碑。1958年,為迎接十周年國慶,天安門廣場開始了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擴建。拆除了中華門、棋盤街及廣場上的紅牆,總面積達44公頃,是俄羅斯紅場的9倍。
  • 天安門前屹立600年「是柱」,到底有何作用?作為國人該知道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去首都北京的夢想, 現在的交通很發達,但因為工作很忙,很多人沒有去過北京,筆者這二十年來去了幾次北京,感到大國首都的震撼和內心的驕傲, 但是,去北京的人,去天安門是必不可少的,在這裡可以看到故宮的古建築,可以享受舉國旗的壯觀,
  • 2020年春節北京天安門升降旗時間一覽表
    觀旗小貼士  1、天安門廣場夜間封閉,早上升旗前40分鐘才會開放,遊客可在升旗前一小時到廣場附近等候。  2、觀旗遊客可以在天安門城樓前的金水橋一線、天安門廣場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北側和長安街路段的3個區域裡觀看升旗。觀看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最好的位置,就是旗杆周圍。但是,如果你去得比較晚,金水橋兩側也是不錯的選擇。
  • 天安門前的「大柱子」,立了500多年了,現在才知道是這個作用
    人們訪問北京時,通常不會錯過天安門廣場,但是當他們到達那裡時,站在廣場前的兩大支柱引起了很多關注,這兩根柱子很高且氣勢磅礴,其表面刻有一些精美的圖案,這對大多數人來說都很有吸引力,太多人對這兩個支柱感到好奇,它們叫什麼?有什麼用呢?這兩個問題將在下面詳細回答。
  • 問君能有幾多愁——南唐李煜
    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東京,授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東京,追贈太師,追封吳王。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
  • 西安這遺址可以比如北京的天安門,有這麼大的魅力
    大明宮的布局非常講究,它嚴格按照中軸線對稱法配置建築,從南至北依次為:丹鳳門、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太液池、玄武門、重玄門等重要建築,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丹鳳門遺址。丹鳳門是大明宮的正南門,共有5個門道,上面建有高大的門樓。丹是紅色,代表熱烈、興旺,而鳳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鳥,曾被歷史上很多部族甚至王朝用作圖騰。
  • 北京旅遊攻略,第一站必須是「天安門」
    天安門,坐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宮的南端,與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隔長安街相望,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