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前的兩根柱子,已經佇立了500年,到底有什麼用?

2020-12-12 小邯侃史

北京作為我國首都,一直以來都是國人心中最為嚮往的地方,因此有很多的人選擇前往北京工作或者生活,但是北京只有那麼大,能夠容納的人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人們就會想盡辦法前往北京旅行,而去北京長城是一定要爬的,故宮是必須要去的,天安門廣場是絕對不能少的。

因此很多去過北京的人都看到過天安門城樓前面的高高的石柱子,即便沒有去過北京,在每次國慶大閱兵的時候它雖然不是主角,但也總會有柱子進入攝影師的鏡頭,人們只覺得這兩根柱子似乎就應該聳立在這裡,至於為什麼卻甚少追究,其實天安門前的兩根柱子,已經佇立了500年,到底有何作用?

時間能使隱藏的事物顯露,也能使燦爛奪目的東西黯然無光

要說清楚這兩根柱子的作用與由來,就不得不將時間倒回到原始社會堯舜時期,我們都知道原始社會人類基本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而部落與部落之間是有著非常明顯的界限,這也與當時的社會資源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繫,在過去物資匱乏生存環惡劣,因此部落與部落之間不僅需要相互護持的同時也要保證一定的距離,去保障各自的生存空間,於是在過去對土地沒有怎麼開發,幾乎到處都是繁茂的樹木的時候,各種原因人們出行之後非常容易迷失路線,於是為了方便遊人們更好的出行,在一些交通要道上就會樹立一個木柱,作為道路識別的標誌。

根據記載這些木柱不僅是可以作為道路識別的標誌,還可以作為行人留言所用,過路的人可以在木柱上面刻寫自己的意見,因此也被稱之為"謗木"或"誹謗木",而誹謗一詞也就是這樣演變而來,不過在過去是表示議論是非,和如今捏造之意有著巨大的出入,可謂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裡」,木柱本身也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有了更多的意義,也有了更為專業的稱呼,那就是華表。

而天安門前的兩根柱子就脫胎於此,天安門前的華表雖然是漢白玉製作而成的,通身都雕刻了許多複雜的花紋,華表的上端有一個「耳朵」式的形狀,耳朵就完全體現了堯舜時期的指引作用,只是在這裡也有它的專業名稱叫做「雲板」,它指引的就是南北方向,而前文也說到華表本身是可以讓過往的人在上面提意見的,而當華表從路口的位置放到了皇宮門口的時候,過路的也從行人變成了達官貴人,收取意見的也直接變成的皇帝,王宮大臣們也不可能直接在華表上刻畫什麼,因此在宮門口的華表在功能性上被減弱了,但是在意義上卻不一樣了。

被賦予了統治者應該接納別人的意見或建議的華表,從意見的接收者變成了警示者,因此華表也變得更加華麗繁複起來,畢竟在帝王門前,它應有的氣勢與華貴也是不能少的,但是帝王所用的圖案從來都不是隨意雕刻使用的,在天安門前的華表上雕刻的就是蹲著的神獸,這隻神獸的學名叫做犼,是神話中北方食人獸,十分的兇惡,同時又極具靈性,兩隻神獸一直看著宮內一直看著宮外,代表著他時刻都看著帝王的舉動。

看著宮牆內的神獸是警醒著皇帝不要一直呆在皇宮裡面吃喝玩樂,適當的時候也應該體驗民間疾苦,多走一走了解自己的百姓生活,這隻神獸也被賦予了新的名字叫做"望帝出",而另外一直看著宮牆外的神獸,就是希望出門的帝王要早日歸來,不要太過迷戀外面的山水,早點回到宮牆處理事務,因此這隻被稱之為"望帝歸",不管是哪一種稱呼,哪一種意義,都可以看出古代人民對帝王的期望和敬畏。

結論

同樣的事物處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方,它所代表的意義就完全不一樣,曾經代表對帝王的敬畏與期望的華表,隨著封建王朝的湮滅,也隨之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但是它所留下的是一個又一個極具色彩的故事,是人們對歷史的窺探,是那500年的時光。

參考資料:《佔今注·問答解義》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天安門前的柱子佇立了500多年,到底有何作用?看完明白了
    很多人去北京遊玩的時候,都會去天安門廣場轉轉,看看天安門、看看人民大會堂。每天早上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是最不容錯過的,看完之後感覺非常的震撼。在天安門前有兩根柱子,佇立了500多年了,到底有何作用呢?看完之後明白了。
  • 天安門的兩對「標誌性」柱子,已矗立500年,到底有什麼作用?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國家,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也有著眾多的名勝古蹟,而天安門是很多遊客到北京必去的地方,它坐落在首都北京的中心、故宮的南端,與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毛澤東紀念堂等隔長安街相望。
  • 我國天安門前面豎著的石柱,已有500多年歷史了,到底有何用呢
    如果在我國選擇一個城市代表中國,一定是首都北京,北京現在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作為首都的發展代表著中國的發展,城市的建設也是這樣,有很多國內外遊客來訪,北京也是我國的人氣旅遊城市。很多遊客來北京旅遊時參觀這裡的天安門廣場,還有很多人特意來看天安門廣場,在升旗,去過天安門的人有很多,很多人注意到天門廣場上立著兩根大石柱,很多人拍了照片,但是知道這兩根石柱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 天安門前的2根石柱,重20噸屹立500年,你知道它的作用嗎?
    天安門廣場前的2根石柱重達20噸,屹立了500年,你知道它們的作用嗎?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旅遊,尤其是節假日的時候,各個景點都是人山人海,說到國內旅遊,大家一定去過很多著名的景區,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天安門廣場前的兩根石柱呢?重達20噸,屹立500年,你知道它的作用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
  • 天安門前的「大柱子」,立了500多年了,現在才知道是這個作用
    人們訪問北京時,通常不會錯過天安門廣場,但是當他們到達那裡時,站在廣場前的兩大支柱引起了很多關注,這兩根柱子很高且氣勢磅礴,其表面刻有一些精美的圖案,這對大多數人來說都很有吸引力,太多人對這兩個支柱感到好奇,它們叫什麼?有什麼用呢?這兩個問題將在下面詳細回答。
  • 天安門前屹立600年「是柱」,到底有何作用?作為國人該知道
    每個中國人都想去天安門看看吧, 天安門是北京市中心,北京皇城的正門,是新中國舉行開國大典的地方, 天安門前古代建築作為廣場的裝飾,這些建築的細節顯示了相當精巧的雕刻技術,但是去天安門觀光的時候,看到了聳立在天安門前的兩根「石柱」,大家都覺得奇怪, 畢竟,很多人都在想為什麼要在這裡立這樣的柱子。
  • 天安門前後的柱子,歷經五百多年風雨,只是為了裝飾嗎?
    到北京旅遊時,一定要看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和故宮,那你發現天安門廣場豎立著兩根柱子嗎?事實上,在天安門前和後邊都有這樣的一對柱子,那麼你這個柱子是幹什麼用的呢?眾所周知,故宮是明、清兩朝皇族行使權利和居住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紫禁城皇宮,當時,天安門不允許普通百姓接近,所以修建皇宮時,為什麼要在這裡建兩根柱子呢?只是裝飾而已嗎?
  • 廣場前那根柱子,重達20噸矗立500年,作用是什麼你想不到
    我相信大家在閒暇或長假的時候,一邊參觀各種名勝古蹟感受人文景觀,一邊提高自己的情操,願意在旅行環境中不斷衝洗自己的靈魂,因此很多網民為了不浪費自己度假的所有時間,就先決定目的地,提前搜索攻略,決定去哪裡觀光, 說到天安門,大家一定不意外,這個地方是各網友最想去的旅遊勝地。
  • 「天安門」前那根柱子,重達20噸矗立500年,作用是啥你很難想到
    近年來,旅遊業發展勢頭強勁,大家有空的話,就選擇步行去旅遊,看看祖國的名勝,我國有許多名勝,所以選的時候也很眼花繚亂,一般知名度越高的景點越受遊客歡迎,比如天安門,他的歷史非常悠久,在這裡見證了幾個時代的興衰,可以說是北京的名片。
  • 天安門前的一對石柱,9米20噸屹立500年,意義重大你知道嗎
    我國北京是首都,是新中國的政治中心,也是金融中心,也許很多人都去過北京旅遊,從中國國旗緩緩上升來看,小學時宣誓的所有記憶都瞬間清晰而激動,所以很多人即使在天安門前過夜,也要把旗幟升起來,天安門位於故宮的南端,中間門有一個掛上了毛澤東畫像,雙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標語
  • 長沙一男子買房,屋內17平米大柱子花費26萬,需要給柱子交物業費
    推門進去看到屋內兩根頂天立地的大柱子,長得難看不說還特別佔地方,王先生測量發現兩根柱子大約17平方米,按照購房合同每平方15600元來算,兩根柱子就要花費26萬,這個費用還算在了套內面積內,跟當初售房人員承諾的根本不一樣,王先生覺得自己上當了。這件事情到底怎麼回事呢?
  • 神殿前為什麼要設兩根銅柱?
    神喜悅的大衛籌備了建殿所需之材料,所羅門用自己的智慧,靠工人們的努力,歷時七年,建成了壯麗榮美的聖殿。殿廊前設高大雄偉的銅柱兩根,左右各一,左稱雅斤——雅斤即神要建設、指導或堅定之意;右稱波阿斯——波阿斯是能力或靠神得力之意。全柱分為柱身、柱頂、柱飾三部分。柱頂為球形,其飾以銅作網,上懸兩行銅刻石榴環繞,每行有石榴100個。柱高12 .2米,柱圍6米,中空,以銅為之,厚9.15釐米。
  • 天安門前華表上的神獸—犼
    天安門城樓的前後,都有一對漢白玉的柱子,其柱身雕刻著精美的龍和雲,柱頂上部橫著的一塊雲板,雲板上蹲坐著一石刻怪獸。該柱子稱為華表,而怪獸則稱為犼(hǒu),見圖1。圖1-天安門及門前華表 一、華表與納諫華表是古代主要用於納諫的木柱。早在堯舜時代,帝王就習慣在各交通要道、十字路口設置一些木柱,見圖2。
  • 致瓷磚企業一封信:創新與全球化是抵抗風險的兩根柱子
    對此,我有一些感觸想與同行分享一下。首先,企業是社會的一份子企業是社會的細胞,應該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承擔社會責任。我們都講經營之道。什麼是經營之道?我認為經營之道就是企業能發展的更好。其次,創新和全球化是抵抗風險的兩根柱子如今,市場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企業面臨的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嚴峻,這就需要我們時刻保持警惕,必須具備充分的能力來應對市場突如其來的風險。對瓷磚行業來講,我覺得持續創新能力和打造全球品牌是抵抗風險的兩根柱子。**,陶瓷行業要保持持續創新的能力。
  • 天安門最初是什麼時候修的?當初修這座城門的作用是什麼
    那麼,天安門是什麼時候建造的?他最初的名字又叫什麼呢?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後,曾召集天下能工巧匠和20餘萬民夫,修建南京城。洪武25年,朱元璋著手在金水橋外建造端門和承天門。朱元璋死後,朱棣以「靖難」之名,揮師南下,用武力奪取了侄兒朱允炆的皇帝寶座。為了對付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朱棣萌生了遷都北京的念頭。永樂十四年,他召集工匠開工修建北京宮殿。永樂十九年,朱棣正式遷都北京。
  • 北京天安門,前有「望君歸」,後有「望君出」,古人有意而為?
    北京天安門,前有「望君歸」,後有「望君出」,古人有意而為?許多朋友來北京旅行過, 故宮、天壇、八達嶺、十三陵、頤和園等有名的景點一定要去, 當然天安門廣場也一定是打卡的景點, 只是在天安門遊覽的時候,你注意到那兩組高大威嚴的華表石柱嗎?
  • 天安門前的華表是什麼石材雕刻?
    天安門前的華表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據悉該華表與天安門同建於明永樂年間,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因為從中國古代起,就用這種石料製作宮殿中的石階和護欄,所謂「玉砌朱欄」,華麗如玉,所以稱做漢白玉。天安門前的華表,金水橋,宮內的宮殿基座,石階,護欄都是用漢白玉製作的。  漢白玉通體潔白,也用於雕刻佛像等,西方從古希臘時代就用白色的大理石作為人像雕刻材料。
  • 一年前,「青口十八勇士」的旗幟,在天安門前接受檢閱
    2015年9月3日,青口戰役發生74年後,「青口十八勇士」的不倒戰旗再次在中華大地飄揚,參加「9·3」大閱兵的一部分戰士高舉「青口十八勇士」的旗幟,走過天安門城樓。據了解,為了體現對歷史、英雄的尊重和對人民軍隊優良傳統的繼承與發揚,「9·3」大閱兵上,每個受檢閱的英模部隊方隊都擎舉7面旗幟在天安門前接受檢閱。其中,1面為番號旗,6面為榮譽旗。
  • 火藥被發明前人們怎麼放爆竹?用火燒柱子還是敲空心柱子
    螞蟻莊園火藥被發明前人們怎麼放爆竹?每位用戶每天都可以在螞蟻莊園回答一道問題 ,這裡的問題通常都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回答對了之後不僅能領取飼料,還能豐富自我,學習到很多知識,這道題也有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不知道答案的就可以參考下面小編帶來的攻略哦。
  • 廣州:小區1樓柱子斷裂錯位4年未處理,錯開的寬度已有10釐米
    在天河區美林海岸小區,發生斷裂的柱子位於五區三座北向,共有兩根,斷裂的位置位於柱體與二樓陽臺的連接處,其中一根柱子錯開的面積寬度有10釐米,中間也已經有了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