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入法、美育中考定義了我們為什麼要研學旅行

2020-12-16 研學頭條

文 / wlj 圖 / 網絡 研學頭條

來源:研學頭條

美育中考來了,家長們困惑嗎?

教育部也困惑,困惑為什麼還有家長一門心思搞數理化。

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讓體育和美育教學進一步和考試升學掛鈎,強調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並且將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加入勞動教育,將勞動教育入法。

所以,美育要中考了,你不急嗎?

1

美育中考怎麼考?

教育部相關部門表示,全國已有8個省份開展藝術進中考試點工作,未來美育進中考的試點範圍也將逐漸擴大。並且力爭到2022年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以江蘇南京為例,藝術素質測評分為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部分。過程性評價是根據學生在校參加藝術課程學習、參與藝術社團活動、發展藝術特長的情況綜合評定。每學期滿分100分,其中音樂、美術兩科各50分,佔總成績的60%;終結性評價是以機考的形式檢驗學生學科知識與學科技能,滿分100分,其中音樂、美術兩科各50分,佔總成績的40%。

如何在關鍵階段培養起孩子的美育意識,是今後美育工作開展的重點。

2

中國的教育現狀要求我們通過研學旅行來提高美育

素質教育是促進受教育者全面發展的教育,這是由素質的共性決定的。任何人的基本品質,即素質都由觀念、品德、能力、身體和心理五個基本要素構成。

觀念,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想方面的品質,對主體人的言行等外在表現起著導向和動力作用。任何一種教育的培養都以觀念培養為基礎。我們現缺的,正是這種觀念。

在家庭教育中,各種與美育培養理念背道而馳的案例比比皆是。放學後,孩子送去補習班,打掃教室的是家長;家長聚會,聊天的話題是誰誰成績好。

教育部長陳寶生曾總結學生「德智體美勞」發展狀況,體、美兩項的問題在於「缺教師、缺時間、缺場地、缺保障」。

校內沒有專門培養美育、勞動教育的教師;孩子們的時間被課本佔據;校內無實踐場所……多重問題構成了美育的極度缺失。

中央在部署「十四五」時期,教育擺在了經濟社會發展更加重要的位置。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

最新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也突出把立德樹人放在今後教育工作的首要,文件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

這一系列的部署要求教育改革,要以廣泛開展勞動教育來提升美育,通過勞動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3

在研學旅行中提升美育

首先,家長的傳統意識扼殺了孩子美育的萌發。

其次,家長有限的審美限制了孩子美育的發展。

這樣,就需要有專業機構的引導,研學旅行開創了校外美育新形態。

研學旅行針對孩子們不用年齡階段開展不同的素質教育:

針對低年齡段孩子,可以著手讓他們認識色彩、形狀。這需要研學導師引導孩子們從基本的自然中探索、尋找。為孩子的審美觀打下基礎。

對於青少年,則需要引導他們動手嘗試。通過研學課程內容的實踐性和發散性讓孩子們在戶外實踐打開思維,拓寬藝術視野。

應試教育讓孩子焦慮萬分,而研學旅行釋放了孩子們的天性,保持了孩子們的創新熱情。無論將來會有什麼樣的艱難險阻,孩子都能以輕鬆的姿態去迎戰。

校內負擔在減輕,父母給孩子報校外培訓班卻很火。你的孩子真的需要換一個地方寫作業嗎?

中國父母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把自己的焦慮轉移給孩子。

一旦教育發展到了高度階段,我們就會發現缺少核心素養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這就是為什麼國家如此積極重視美育、德育、勞動教育的開展。所以,請家長別做孩子的拖油瓶。

提高美育,研學旅行是唯一的最優選。你將會知道你的孩子其實比你想像的更加優秀。

4

研學旅行的目的不僅是美育的提高,更是教育的終極目標

研學旅行的課程設置決定了該目標的實施路徑。

(1)研學旅行的課程內容不同於一般學科課程內容,突出表現為內容的實踐性。是真實的情境和場景的表現方式。

傳統課堂只不過是給學生模擬一個仿真的虛假情境,或者用抽象思維的方式給學生創設一個想像中的虛擬情境,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思考問題。

而研學旅行是在現實的情境中學習,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實踐。課程內容的學習過程就是學習經驗的經驗過程。

(2)研學旅行的課程內容不同於一般的學習活動,表現為內容的體驗性。真實體驗的滿足不是傳統文字教學和抽象思維所能夠替代的。

(3)研學旅行的課程內容不同於一般的思維活動,具有學習結果的發散性,而傳統課程思維具有內斂型特點。

在研學旅行中,一個團隊的學生完成了相同的學習課程,其學習結果卻各不相同,每個學生對同一事物的看法會不盡相同,觀察和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會有所差異,所以研學旅行課程的學習結果具有發散性。

研學旅行的開展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束縛性,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經之路。可以說,研學旅行的開展貫穿了德育、美育的各個階段,更是學生全面發展的無限擴展。

研學旅行的延伸、擴展性令你無法想像,大可不必通過一個個「硬指標」政策去定義。

它構建了以課外實踐為支點、以提升全面素養為核心的教育新模式,是一個國家、社會高度發展的產物。

其實,研學旅行只是想帶著孩子們去星辰、去大海,去尋找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勞動教育、研學旅行和綜合實踐教育到底什麼關係?
    綜合性:我們的校內課程是分為語數外、物理化學等不同學科,課程之間往往互不關聯,這樣就把本來完整的知識給四分五裂,學生學到的知識也是碎片化的,我們通過研學和勞動教育,將學生從校內引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去發現。勞動教育、研學旅行與不同學科的融合,能打破專業和學科的限制,鍛鍊到學生的全方位的能力和素養。
  • 勞動教育要做好哪些工作|研學導師須知
    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離不開勞動。在「關於強化勞動教育的建議」的回函中,教育部門表示:近年來,國家高度關注勞動教育,教育部高度重視勞動教育,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勞動教育。1.將勞動教育納入學校課程內容在國家規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通用技術課程中,增加勞動教育內容。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學校要對學生每天課外校外勞動時間作出規定。
  • 聽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談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新進展
    目前,全國各地都已經普遍推進了體育中考,分值從30分到100分不等。「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的省份體育中考分值都會增加。在高考錄取的『強基計劃』中明確要求,錄取『強基計劃』考生的高校都要進行體育加試。」
  • 美育納入中考,在藝術小鎮裡長大的孩子躺贏!
    今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加大美育中考試點工作推進力度,到 2022年力爭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12月18日,中國美術協會美術教育委員會主辦了「面向未來的美育之路」學術論壇,並發表了《美育行動宣言》。
  • 體育中考全覆蓋,美育被納入培養全過程,勞動教育成必修課 教育「體...
    「目前,全國各地已經實現了體育中考全覆蓋,分值從30分到100分不等。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體育中考分值都會增加。」14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9個省已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
  •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
    今天我們將召開第五場,向各位介紹「十三五」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的有關進展情況。長期以來,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屬於弱勢,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校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 2020浙江(蘭裡)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暨浙江省中小學新勞動教育...
    研學旅行是一種探究性學習與教育性旅行的融合,更是文化和旅遊融合的最好載體。2020浙江(蘭裡)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圍繞「共建研學生態,助力教育發展」的主題,進行9場主題演講,眾多一線教育工作者從理論和實踐的視角出發,演講內容囊括勞動教育、研學旅行、綜合實踐三大體系。高峰論壇上,蘭裡研學大本營與西湖區教育發展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杭州13所學校率先掛牌校企共建基地,共同打造蘭裡特色研學教材。
  • 第五場: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關情況...
    今天我們將召開第五場,向各位介紹「十三五」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的有關進展情況。  長期以來,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屬於弱勢,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校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 張全林:美育入中考以跳跳夠得著為好
    美育入中考的關鍵在於考什麼、怎麼考。根據中辦、國辦相關文件要求,要強化美育、體育在學生評價中的佔比,加強過程性評價。從此前已經試點的省份的情況看,因地制宜設計考試內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必備的基本藝術素養,並沒有增加考生和家長的負擔。把美育納入中考,與把體育納入中考一樣,都遭遇了「應試」的質疑。
  • 關於研學旅行 大連有說法了
    完善研學旅行課程體系。研學旅行課程是體現研學旅行教育性的核心。主要包括革命傳統、中國歷史文化、傳統民族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特色農業與現代化建設、科普教育、勞動教育、國防體驗、安全教育、生態文化、國際理解和成長實踐等方面。
  • 「十三五」學校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成效顯著
    ■聚焦教育2020收官系列發布會在教育部今天召開的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五場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十三五」期間,學校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成效顯著「『十三五』期間,整個政策體系的構建和推進,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學校體育片面的認識,把學校體育作為教育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個基礎性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學校體育的地位和價值得到了極大提升。」王登峰說。
  • 美育入中考:幾人捧下巴,幾家皺眉頭
    逢班必報 蔣躍新 繪 最近,美育入中考的話題,引起熱議。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部分省市開始試點將音樂、美術納入中考,利用中考指揮棒,倒逼學生掌握藝術知識、提升藝術素養。 什麼課目入中(高)考,什麼培訓就吃香。美育入中考,在一些培訓機構看來,賺大錢的機會來了,笑得怕下巴掉下來,不得不用手捧著。
  • 音樂美術與升學掛鈎,中考權重變了!
    繼體育進中考後,美育接踵而至,音樂、美術等科目也不再是副課,一樣與分數、升學掛鈎。 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將與智育一道,分數變重要。 分,依然是學生的命根?
  • 「十三五」期間體育美育教師不斷「配齊」
    12月14日,教育部召開第五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強學校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有關情況。其中,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美育教師不斷「配齊」「配強」,體育教師由50.2萬人增加到59.5萬人,美育教師人數由2015年的59.9萬人增加到2019年的74.8萬人。
  • 國家有哪些政策支持研學旅行,為什麼要開展研學導師培訓?
    研學旅行交流中心、雲成長研學的研學授課老師在政策解讀中講到,國家現在有多個政策都支持研學旅行,從2013年提出研學旅行的概念以來,有如下政策都對研學旅行做出了政策支持。1. 2013年12月,國務院印發《國民休閒綱要(2013-2020年)》要求逐步推行研學旅行。2. 2014年7月,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活動指南(試行)》指出要規範和引導中小學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 美育中考意味著什麼?
    如果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科目,你是否贊同?前段時間,教育部發布了一個重磅新聞,力爭在2022年之前將美育納入中考。目前已有四個省份實行了美育中考,從趨勢來看,美育中考勢不可擋。
  • 教育部:體育中考要和語數外同分值,2022年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王登峰表示,「文件進一步明確了體育中考的方向,而且要進一步擴大它的分值和影響力,同時開展研究在高考錄取中體育素養如何評價、如何計分。這對於學校體育,特別是體育作為學生升學評價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帶有革命性的提法或者觀點,這也是我們下一步要重點推進的一項工作。
  • 教育部發布,2022年起美育(音樂藝術類)要納入中考計分?
    4個省開展美育中考計分,同時還有6個省、12個地市已經開始了中考美育的計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間,雲南省從今年開始要增加到40分。「這個試點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下一步我們要把美育中考的工作做的更加紮實,到2022年力爭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 研學實踐:構建中小學勞動教育,研學導師如何完善綜合實踐課程
    自去年勞動教育提出以來,學校開始逐步落實勞動課程,把勞動教育設置任務,制定學分,但勞動教育其實不只是一門單獨的課程,應該把勞動教育貫穿融入在各類課程之中,與綜合實踐課程相結合,切實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和各方面的能力,全面發展。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勞動教育課程與綜合課程或者與其他課程相結合呢?
  • 寓教於「遊」 清遠研學旅行按下「快進鍵」
    政策機遇帶來的紅利也促使清遠旅遊業界將「人、財、物」迅速投入到該領域,清遠也形成了發展研學旅行產業的良好氛圍。去年12月,由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廣東省景區行業協會聯合南方日報社共同主辦的2019年「廣東省十佳研學旅行目的地」遴選結果正式出爐,清遠連南千年瑤寨獲評「廣東省十佳研學旅行目的地」,廣東瑤族博物館、連州地下河獲評「廣東省優秀研學旅行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