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葡萄酒的發展歷史,沙城產區裡的張家口長城釀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沙城酒廠)是源頭式的存在。1976年中國第一瓶幹白在沙城酒廠誕生,1978年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乾白葡萄酒新工藝的研究》科研點設在沙城酒廠,在葡萄酒泰鬥郭其昌帶領沙城葡萄酒科研人員完成的乾白葡萄酒新工藝技術,推動中國葡萄酒由甜型向幹型轉型。自此,中國葡萄酒與世界接軌,進入到現代葡萄酒發展階段。
四十多年過去,中國葡萄酒產業孕育出十大產區,十多家上市企業以及數百家精品酒莊,立足中國葡萄酒本身千年的文化積澱,以及四十多年來的自主創新,中國葡萄酒正凝聚成在葡萄酒新舊世界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的力量,中國沙城產區已成為與法國波爾多、美國加州齊名的世界三大葡萄種植黃金地帶和葡萄酒產區。
這時候,當我們歸根溯源,去尋找中國幹型葡萄酒源頭的力量,也有人會問,為什麼是沙城酒廠沙城葡萄酒?這裡有什麼奧秘所在?
在張家口長城釀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現今完好保存的中國第一瓶幹白誕生地的沙城葡萄酒廠裡,翻開那一頁頁被時光洗禮的厚重記錄,略顯斑駁但屹然挺立的190餘座水泥發酵池,一臺臺塵封的當時最先進的科研設備和儀器,會發現沙城產區與沙城幹型葡萄酒出現在這個歷史節點上,是中國葡萄酒產業工人在時代號召下獨立自主、科技創新、無私奉獻,最終引領中國幹型葡萄酒在改革開放之初走向世界舞臺,向世界展現大國工業自信和文化自信,是偶然更是必然。
*《乾白葡萄酒新工藝的研究》使用的重點科研設備751型分光光度計
沙城產區佔據風土和區位兩大優勢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沙城產區有著較高的知名度,無論是國內的經銷商還是消費者以及國際友人都對沙城產區葡萄酒品質讚譽有嘉。
中國葡萄酒有十大產區,但為何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瓶幹白誕生在沙城產區的沙城酒廠呢?這與沙城產區擁有獨特風土氣候條件和緊鄰北京地理區位優勢有著密切的關係。
沙城產區位於河北張家口懷涿盆地,核心區域懷來縣有1200多年種植葡萄的歷史,所產白牛奶、龍眼葡萄聞名遐邇。據《宣化府志》記載,明清時代,龍眼葡萄已成為懷來一帶古時屬宣化府的每年宮廷貢品,新中國成立後還是國宴上的佳品。
懷來距離北京只有80多公裡,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之時,沙城產區的區位優勢是這裡的葡萄酒能夠優先發展的重要原因。
1959年前後,中央提出了酒業向果露等無糧釀酒進軍的方針,素有「花果之鄉」美稱的懷來縣自然當仁不讓,沙城酒廠響應號召,於1959年新建果酒車間,1960年建成投產,生產甜型葡萄酒和各類果酒。
1973年,中國農林科學院果樹試驗站科研生產科科長費開偉牽頭,對全國葡萄酒產區進行調研,經過對全國葡萄酒產區摸底考察後,費開偉在考察報告中提出,沙城產區(懷涿盆地)是我國東部發展釀酒葡萄種植最好的地方,這個報告為後來沙城產區葡萄種植大面積發展及乾白葡萄酒在沙城酒廠研發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得益於與北京之間短距離,在第一瓶幹白研發過程中,郭其昌可以頻繁往來於北京的與懷來之間,對幹白生產進行技術指導。沙城酒廠的工作人員也能在遇到困難和技術瓶頸時及時帶著酒樣到北京請教郭其昌。在那個交通遠不如現在方便快捷的年代,距離就是一種優勢。
而在幹白研製成功後,為豐富幹型葡萄酒釀酒葡萄品種,1980年中國從美國、西德引進54000株13個國際釀酒名種,在沙城產區沙城酒廠母本園定植,成為中國第一個釀酒葡萄母本園。
得天獨厚的產區優勢
區位優勢並不能決定一切,畢竟當時還有距離北京更近的葡萄酒廠。讓沙城酒廠成為第一瓶幹白誕生地的主要原因是沙城酒廠在那個時代擁有較好的生產科研硬體設施和沙城產區獨特風土孕育的老藤龍眼葡萄。
沙城產區雖然位於華北地區,但與雨熱同季的華北平原不同,由於燕山山脈的阻擋,沙城產區的雨熱不同期,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小氣候明顯,且氣溫適中,光照充足,創造了很好的氣候條件。產區內透氣性良好的沙質土壤,易於排水的丘陵坡地地形,都對葡萄的生長大有裨益。
郭其昌曾經對沙城產區的風土條件這樣評價:「懷來很奇怪,怎麼他那葡萄糖度到了20度,酸度還經常可以到1%。」一般葡萄糖度越高,酸度越小,但沙城產區獨特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可以讓葡萄的糖度和酸度都達到很不錯的水準。
費開偉也說:「這可是全世界都不易找到的好地方,有這樣的酸度和糖度,就可以做世界一流的香檳酒。」
除了風土氣候條件好,沙城產區還有著酒體陳釀與長期保存上的獨特優勢。他回味無窮地說:「經過了 20 多年,酒一點沒有老化現象,反而比以前更加濃,更加柔和,更加強勁有力。喝到嘴裡真是特別大的享受。」
沙城產區生態環境保護較好,張家口連續幾年在《全國空氣品質TOP50》榜上有名。優質的空氣,優越的氣候,為葡萄生長提供了相對純淨的環境,也讓這裡的葡萄酒更加健康。
2002年,沙城葡萄酒列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進行原產地域保護。
天時地利新特色造就新機遇
沙城酒廠發展成為張家口長城釀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沙城葡萄酒雖擁有中國第一瓶幹白歷史榮耀和全國名酒品牌優勢,但過去市場沉寂過一段時間。2019年企業順利改制,實施雙輪驅動和沙城名酒復興戰略,企業投入巨資強化產品技術研發和酒莊升級改造,並組建了一隻有著多年市場經驗的營銷團隊服務市場。
如今,公司完成「大國味道沙城葡萄酒」品牌定位,沙城葡萄酒戰略新品榮耀系列和古壤老藤星級系列、幹白系列已開始投放市場,在消費升級、名酒崛起及國潮回歸大趨勢背景下,其過往優勢煥發出新的時代特色。
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攜手河北省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乘著冬奧會的東風,張家口交通、旅遊發展不斷上檔升級:2019年12月30日,北京到張家口高鐵正式建成通車,只需一個小時就能從北京達到張家口。
八達嶺長城、官廳湖溼地公園、天漠、雞鳴驛、大境門、張北草原等景點與沙城中國第一瓶乾白葡萄酒誕生地,形成了一條豐富的旅遊路線,爬長城、逛草原、吃官廳湖魚,品沙城美酒,張家口長城釀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抓住歷史機遇,正積極打造中國沙城白酒、葡萄酒雙品類釀酒產業園,實施酒旅融合發展。
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具有豐厚歷史資產的葡萄酒企業如何煥發新生?或許沙城葡萄酒的行動能夠為行業帶來思考與啟發。
文 | 羅玉婷 編 | 楊雯 製作 | 楊雯
來源 | 糖酒快訊(ID:tjkx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