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難有坦途

2020-12-23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 評論員 高若瀛當網際網路巨頭們湧入社區團購,他們很快就會明白:以往先爭奪流量再變現的想法,將踢到有史以來最堅硬的石頭。

不管是與生鮮業務不太搭邊的滴滴率先推出「橙心優選」引發戰局,還是已有生鮮布局的阿里、拼多多、京東、蘇寧從各路探索加注,因生鮮剛需高頻的特點,加之疫情催化市場的線上需求,社區團購的模式不僅能帶來訂單和用戶的增長,還能促使消費者形成新的消費習慣,形成全新而有效的網際網路線下入口。這個賽道被苦於流量的巨頭覬覦,也是應有之意。

入局的各家優長和短板不盡相同,但問題是一樣的,底層邏輯還是那個熟悉的配方:燒錢補貼,用價格換流量。

就商業模式而言,社區團購很簡單:平臺通過招募社區內人脈較廣的「團長」整合C端用戶需求,將用戶預訂好的貨物送到團長的提貨點,用戶自提。商業模式簡單就意味著低準入門檻和高可複製性。隨著更多公司入局,平臺間的燒錢大戰不會在短期內結束。

生鮮行業本身就有低毛利、高耗損、重供應鏈的特點,再加上平臺混戰中採用的低價策略,導致「賣菜」這件事更加利潤微薄。生鮮本屬農業賽道,不同於快銷品和餐飲服務,巨頭們這種「高舉高打」的做法,顯然低估農產品的非標性以及農業特有的複雜性、長期性和行業變化的緩慢性。

以農產品的非標性為例,像土豆,除了品種和產地是確定的,每個土豆的顏色、大小、品相都不一樣。這既是農業生產的必然規律決定的,也是中國農業產業集群化、標準化生產水平比較低的現狀決定的。

解決標準問題只是採購的最初環節,售賣生鮮產品還面臨另一個維度的難題。比如葉菜,更難用一種標準去量化衡量,生命周期也更短,如何為其保鮮、如何保證其品相?沒有精細化運營、沒有高效率運轉匹配的供應鏈系統,要想如此微薄的利潤空間保持可持續發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我們看到,當巨頭們還在講「團長」,還在談整合需求時,其打法始終還圍繞在最前端的流量和輕量化的倉配模式上,在鏈路中端甚至更上遊,作為乏善可陳。

後者才是決定生鮮局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而不是說打敗了別人,最後自己也活不下去。今年年中,被重資產搭建的倉配物流拖累破產的生鮮鼻祖易果生鮮就是最好的例子。如今還在生鮮賽道上奔跑的企業,幾乎都沒有實現盈利,即使有,也是趕上疫情帶來的短期紅利,從長遠的角度看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很難下定論。

除了競爭邏輯、行業特性,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傾向是,巨頭混戰社區團購正陷入輿論風暴,這是與市場戰略無關的非市場危機。當反思創新經濟的力量逐漸佔據上風,當巨頭用資本和技術與菜農爭利時,簡單的道德評判或許就會割裂市場與共識。

平臺巨頭們需要反思的是:用價格換流量適用於所有產業麼?這樣的商業模式對所進入的行業,從長期看,創造了什麼價值?供應鏈上的所有生態夥伴會因此而受益麼?

如果對農業沒有足夠的敬畏之心、對與民生休憩相關的行業沒有敬畏之心,硝煙消弭時,巨頭損失的可能不只是一條賽道而已

相關焦點

  • 多家供應商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社區團購該推行嗎?
    這段時間,社區團購掀起了一波浪潮,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也都在互相競爭,但是競爭帶來的結果就是壓低價格,損害客戶利益。近日,有消息稱,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據悉,眾多社區團購平臺出現了嚴重的低價現象,個別團購平臺通過補貼拉客,引發了市場價格戰。該公司稱,現在廠家也難做,很多社區團購平臺利用大數據來分析大家的剛需產品,使得銷售價格遠低於市場正常價格,這打擊甚至毀滅正常的商業秩序,下一步就是壟斷社區渠道。
  • 湧入社區團購的巨頭們很快就會明白 將踢到有史以來最堅硬的石頭
    來源:經濟觀察報社區團購難迎坦途高若灜當網際網路巨頭們湧入社區團購,他們很快就會明白:以往先爭奪流量再變現的想法,將踢到有史以來最堅硬的石頭。不管是與生鮮業務不太搭邊的滴滴率先推出「橙心優選」引發戰局,還是已有生鮮布局的阿里、拼多多、京東、蘇寧從各路探索加注,因生鮮剛需高頻的特點,加之疫情催化市場的線上需求,社區團購的模式不僅能帶來訂單和用戶的增長,還能促使消費者形成新的消費習慣,形成全新而有效的網際網路線下入口。這個賽道被苦於流量的巨頭覬覦,也是應有之意。
  • 社區團購「大躍進」
    如今,一切的動作都暗示著,社區團購就是下一個風口。其實不然,早在4年前社區團購就已出現。2016年,湖南長沙出現第一批「團長」,他們一方面每天出現在各個小區拉住戶加入社區團購微信群;一方面拿著這些資源和小區周邊店鋪老闆談判,以爭取商品團購價,社區團購自此興起。
  • 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 社區團購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社區團購帶來的影響有什麼?  最近一周,輿論對社區團購的關注持續火熱。以「社區團購」為關鍵詞的相關話題頻頻衝上微博熱搜,其中「社區團購會奪走賣菜商販生計嗎」閱讀量超過2.47億。
  • 跟風社區團購,快遞企業難服水土
    社區團購看似風生水起的背後,當局者還一頭霧水。驛站、城配成寵兒除了社區周圍的小超市、便利店、咖啡店等,菜鳥驛站、媽媽驛站也成為滴滴、興盛優選、美團等企業在下沉市場爭搶的對象。雙壹諮詢創始人龔福照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道,「有的網點是迫於生存壓力,需要找到新的盈利來源,而另一些門店數量較多的網點老闆,則能獲得社區團購企業10%的利潤提成。」利用現有資源快速圈地,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入局社區團購的主要思路,因此承載團購的倉配資源也變得炙手可熱,手握貨運資源的同城配業務正迎來風口。
  • 「社區團購,我們不幹了!」
    有供貨商對社區團購不滿,打響了反擊的第一槍。近日,部分供貨商給渠道經銷商發通知稱,沒有授權,不得操作社區團購平臺;不允許做單品超低價銷售。網上傳出的供貨商通知。不過,近日有供貨商「懟」起了社區團購。據媒體報導,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山西紫林醋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下通知要求經銷商給社區團購平臺斷供超低價商品。
  • 社區團購熱火朝天,它的負面影響到底有多大?
    社區團購熱火朝天,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參與爭奪,這是一個每年幾萬億的大市場,蛋糕非常的大,很是吸引人。一般來說,只要某個行業有巨大的利潤,就會有資金往裡面衝。不過,雖然各路資本都看好社區團購,但一直以來各方人士對社區團購的質疑聲不斷,正如長租公寓在三四年前就受到有識之士的質疑一樣。隨著人民日報的發聲,對社區團購的質疑在這本周終於達到了高潮,社區團購已經成為了眾矢之的。雖然網上買菜方便了廣大居民、價格便宜帶來了實惠、有利於農業農牧業產業鏈集約化、可能會提高流通效率。
  • 劉強東親自上場,社區團購對京東有多重要?
    松鼠拼拼、鄰鄰壹、你我您,這些曾經融了很多錢的明星項目,都沒挺過上一個冬天——不賺錢、燒不起、模式難跑通。去年底,吉及鮮關倉裁員時,還有投資人感慨:生鮮這塊電商最後的硬骨頭,終究還是沒有人能啃下來。短短一年時間,市場的風向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反轉,社區團購的故事又有了新的章節。這一次,炮火要比以往更加猛烈,巨頭將它變成了一場戰爭,一場停不下來的混戰。
  • 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為何火熱?
    2020年,網際網路風口屈指可數,社區團購應該算是一個。下半年以來,一批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曾經一度沉寂的社區團購為何再次受到市場青睞?社區團購發展現狀如何?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企業和專家。
  • 品創餐飲:社區團購沒有未來!
    社區團購,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2013年就有一大批大平臺開始玩社區團購了。以前的團購是以平臺和網站形式為主,通過先線上團購,然後到商家平臺和商家店去消費及提貨,然後支付。「以後要想買便宜的商品就難了、失業的人會越來越多、最後虧的還是消費者、資本是嗜血的、韭菜根都給你拔沒了……」商家也覺醒了近期,已出現了商家的覺醒,很多家下達通知。禁止下遊的供應商及批發商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
  • 2020社區團購現狀分析!社區團購現在還有市場嗎?
    但正所謂優勝劣汰,好的線上模式未來自然會更受歡迎,消費者也會更喜愛,隨著新生代網民的持續增加,社區團購是一種趨勢。2020社區團購現狀分析不完全統計,今年我國社區團購和生鮮電商領域已累計發生十餘次融資,金額達百億人民幣。其中,十薈團在今年內三度獲投,共獲2.497億美元融資;同程生活在6月和7月連續獲得2億美元和數千萬美元的融資。
  • 網際網路大廠拼搶社區團購
    商品也比較齊全,有水果蔬菜、飲料零食和日用百貨。每天還有很多秒殺商品,價格非常划算!」李麗說。 低價、方便,是社區團購的兩大亮點。滴滴橙心優選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橙心優選的初心是為廣大社區居民提供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更加快捷便利的購物體驗。讓用戶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多更好的商品,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 社區團購VS傳統菜場
    7月,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近日,又有消息傳出京東收購美家買菜,劉強東要親自帶隊下場。「戰火」點燃半年後,菜場的「末梢」已經感覺到寒意。有菜販每月營收少了兩成,也有供應商往批發市場的車次減少了50%。
  • 社區團購的一些基礎認知
    一、社區團購的核心業務模式是什麼?  社區團購的業務模式是:在社區建立直銷點,節省倉儲物流成本;同時由於直銷點有收集需求(即預購)的作用,可以採銷轉銷採,更大幅減少倉儲成本和貨損。說白了,就是以前的各種買菜模式,成本都居高不下;社區團購用預售+自提,把成本降到了可達正毛利的水平。
  • 多家供應商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
    關於社區團購平臺的討論持續發酵。12月12日,有消息稱,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海順達」)發布「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通知」,該公司稱,其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位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利益,現針對經銷商操作社區團購平臺做出以下要求。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原創 葉菁 曉說通信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地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大幹快上: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阿里緊跟其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
  • 社區團購動了誰的奶酪?最難不是小菜販,有生鮮超市銷量跌20%
    「狼」來了當大把的錢撒向社區團購,性質開始發生變化。巨頭們慣用的補貼戰,進入到買菜這個民生領域時,被指搶走底層民眾謀生的飯碗。這一衝擊波到底有多大?不想「順勢」的河北廊坊便利店店主沙航,則發現日子越來越難。附近三公裡內,已經有多家店鋪成為社區團購的自提點。與大平臺瘋狂補貼相比,沙航便利店的商品沒有價格優勢,小店人流量越來越少,積壓、過期的商品越來越多。「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從北京和高碑店新發地發貨,社區團購平臺上,有些東西賣的比我進價還便宜,根本沒辦法競爭。」
  • 社區團購奪了誰的生計?
    什麼是「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是一種以居民社區為單位,藉助網際網路進行團購銷售,在社區內提貨,為社區居民提供日常所需商品的購物消費方式。我們看看傳統商販和社區團購的區別:MsC總結了下,社區團購有這樣幾個深受大家喜愛的特點:1、價格便宜MsC在某社區團購平臺上自己也下過幾單,「買了一斤西紅柿,一斤胡蘿蔔,兩斤土豆和半斤香菇,一共花了8.26元。」感覺真的是很便宜了!
  • 網際網路大佬設想的社區團購到底是什麼樣?
    文/中國質量萬裡行 羅克研盒馬鮮生CEO侯毅和步步高董事長王填在兩年前曾關於「社區團購」有過一番爭論。侯毅當時並不看好社區團購,他認為這種商業模式不能創造真正的商業價值,但可以作為好的營銷手段。如果社區團購的模式能夠持續,那麼,生鮮僅僅只能當作引流手段。
  • 社區團購新戰事:巨頭挖角「團長」 有菜販不以為然
    原標題:菜籃子的新戰事 來源:經濟觀察網151錢玉娟 陳秋「我們社區最少有10個社區團購的點。」在廣州打拼的任非,居住在一個有著十幾萬人口的大型社區,在他看來,「這裡就是一個大戰場。」特別是沉寂了一年多的社區團購,重新火起來,他意識到,當下肯定要跟著平臺走,「現在掙點吃飯錢越來越難了。」他最看重的是平臺可以「引流」,另外大平臺的佣金較穩定,「美團優選上的量還可以,每天走200-3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