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入社區團購的巨頭們很快就會明白 將踢到有史以來最堅硬的石頭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觀察報

社區團購難迎坦途

高若灜

當網際網路巨頭們湧入社區團購,他們很快就會明白:以往先爭奪流量再變現的想法,將踢到有史以來最堅硬的石頭。

不管是與生鮮業務不太搭邊的滴滴率先推出「橙心優選」引發戰局,還是已有生鮮布局的阿里、拼多多、京東、蘇寧從各路探索加注,因生鮮剛需高頻的特點,加之疫情催化市場的線上需求,社區團購的模式不僅能帶來訂單和用戶的增長,還能促使消費者形成新的消費習慣,形成全新而有效的網際網路線下入口。這個賽道被苦於流量的巨頭覬覦,也是應有之意。

入局的各家優長和短板不盡相同,但問題是一樣的,底層邏輯還是那個熟悉的配方:燒錢補貼,用價格換流量。

就商業模式而言,社區團購很簡單:平臺通過招募社區內人脈較廣的「團長」整合C端用戶需求,將用戶預訂好的貨物送到團長的提貨點,用戶自提。商業模式簡單就意味著低準入門檻和高可複製性。隨著更多公司入局,平臺間的燒錢大戰不會在短期內結束。

生鮮行業本身就有低毛利、高耗損、重供應鏈的特點,再加上平臺混戰中採用的低價策略,導致「賣菜」這件事更加利潤微薄。生鮮本屬農業賽道,不同於快銷品和餐飲服務,巨頭們這種「高舉高打」的做法,顯然低估農產品的非標性以及農業特有的複雜性、長期性和行業變化的緩慢性。

以農產品的非標性為例,像土豆,除了品種和產地是確定的,每個土豆的顏色、大小、品相都不一樣。這既是農業生產的必然規律決定的,也是中國農業產業集群化、標準化生產水平比較低的現狀決定的。

解決標準問題只是採購的最初環節,售賣生鮮產品還面臨另一個維度的難題。比如葉菜,更難用一種標準去量化衡量,生命周期也更短,如何為其保鮮、如何保證其品相?沒有精細化運營、沒有高效率運轉匹配的供應鏈系統,要想如此微薄的利潤空間保持可持續發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我們看到,當巨頭們還在講「團長」,還在談整合需求時,其打法始終還圍繞在最前端的流量和輕量化的倉配模式上,在鏈路中端甚至更上遊,作為乏善可陳。

後者才是決定生鮮局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而不是說打敗了別人,最後自己也活不下去。今年年中,被重資產搭建的倉配物流拖累破產的生鮮鼻祖易果生鮮就是最好的例子。如今還在生鮮賽道上奔跑的企業,幾乎都沒有實現盈利,即使有,也是趕上疫情帶來的短期紅利,從長遠的角度看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很難下定論。

除了競爭邏輯、行業特性,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傾向是,巨頭混戰社區團購正陷入輿論風暴,這是與市場戰略無關的非市場危機。當反思創新經濟的力量逐漸佔據上風,當巨頭用資本和技術與菜農爭利時,簡單的道德評判或許就會割裂市場與共識。

平臺巨頭們需要反思的是:用價格換流量適用於所有產業麼?這樣的商業模式對所進入的行業,從長期看,創造了什麼價值?供應鏈上的所有生態夥伴會因此而受益麼?

如果對農業沒有足夠的敬畏之心、對與民生休憩相關的行業沒有敬畏之心,硝煙消弭時,巨頭損失的可能不只是一條賽道而已。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難有坦途
    經濟觀察報 評論員 高若瀛當網際網路巨頭們湧入社區團購,他們很快就會明白:以往先爭奪流量再變現的想法,將踢到有史以來最堅硬的石頭。不管是與生鮮業務不太搭邊的滴滴率先推出「橙心優選」引發戰局,還是已有生鮮布局的阿里、拼多多、京東、蘇寧從各路探索加注,因生鮮剛需高頻的特點,加之疫情催化市場的線上需求,社區團購的模式不僅能帶來訂單和用戶的增長,還能促使消費者形成新的消費習慣,形成全新而有效的網際網路線下入口。這個賽道被苦於流量的巨頭覬覦,也是應有之意。
  • 鏖戰社區團購 巨頭何時上岸
    這場萬團大戰中,巨頭們儘管知道要各取所需,但並沒有對外公開戰略規劃路徑,思路尚未明確顯現,跑馬圈地的現狀還將持續。分析認為,社區團購都是在原有商業模式上的一種延伸,是否能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仍然是社區團購最核心、最長期的競爭力。當社區團購的熱鬧褪去後,究竟誰能順利上岸?「烽煙」再起哀鴻遍野的社區團購又開始烽煙四起。
  • 網際網路巨頭不打算割社區團購韭菜了?然而反轉來得很快
    最近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壟斷的話題引發熱議,一時間關於電商團購碾壓實體店的討論激增,電商巨頭為何盯著老百姓的菜籃子呢?很多人普遍認為,這是網際網路電扇巨頭準備和買菜的搶市場,壟斷菜農的銷售渠道,簡單說就是搶生意。
  • 社區團購——巨頭的下一個「囊中之物」
    編輯導語:社區團購是以生鮮品類為切入點、依託社區和團長個人資源進行商品流通的一種新型零售模式。今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社區團購的發展,各大巨頭紛紛入局,各種玩法層出不窮。社區團購發展到最後,會淪為巨頭們的遊戲嗎?
  • 流量的黃昏,巨頭徵戰社區團購2.0
    從興起到洗牌,社區團購1.0時代經歷了兩年時間。那個時候,社區團購的參與者多數是創業企業,資本和網際網路巨頭還在背後觀望。2020年,疫情造成的地理和空間隔絕,給了在線業務施展的空間。在這個背景下,社區團購滿血復活,這個時候,巨頭們不再做旁觀者了,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京東等親自下場操刀,資本的裹挾下社區團購進入2.0階段。
  • 社區團購企業異軍突起,巨頭們應該拼什麼
    會議提出,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要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九個不得」,包括不得低價傾銷、不得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不得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這9條紅線直指社區團購目前最被人詬病的「低價傾銷」和網際網路平臺企業長期存在的不正當競爭、大數據殺熟、假貨泛濫等行為,抓住了問題的要害。社區團購本身是值得鼓勵的業務。
  • 巨頭俯身,被社區團購壓垮的團長
    來源:鋅財經「這是2020年經歷了疫情、倒閉、爆雷潮後的第一個風口,也會是未來10年最重要的風口。」一位投資人在朋友圈發表了對幾家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後武漢之戰的點評。2020年,社區團購成為最熱門的概念,巨頭間的戰爭隨之爆發。
  • 社區團購遭斷供:起來!起來!不願死在巨頭刀下的供應商們!
    到那時,供應商們將對線上渠道產生極度的依賴性,徹底淪為網際網路巨頭刀下的魚肉,任人宰割,毫無還手之力。而那時的網際網路巨頭,迫於盈利壓力,宰起供應商來,絲毫不會手軟。打個比方,供應商原本行駛在一條大馬路上,突然出現了另一條路,那條路上鞭炮齊鳴鑼鼓喧天,貌似更加平坦好走。
  • 社區團購硝煙四起,網際網路巨頭到底要什麼?
    這個此前幾乎要被資本拋棄的賽道,為何重新爆發引得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巨頭們到底想要什麼?燒錢補貼,挾資本以亂零售網際網路巨頭殺入社區團購,還是熟悉的模式——揮舞資本大棒,貼身肉搏,燒錢補貼。聯商特約評論員、資深零售人孫裕隆認為,網際網路巨頭攜資本以亂零售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因為零售業不是拼一時之勢一時之力的行業,用燒錢這種最粗鄙的手段堆積出來的零售根本就經不起顧客的檢驗,顧客會在補貼面前撿漏不會傻到變成韭菜。社區團購這種通過燒錢能夠建立的客戶粘性不可能穩定,燒錢培養的消費習慣也無法持續。
  • 社區團購巨頭,創新你不行,與窮人爭利你最行?
    社區團購巨頭,創新你不行,與窮人爭利你最行?社區團購最近是很火的一個詞,不僅網上火熱,現實中各個角落裡也在談社區團購將要改變中國人的生活。為此,現今社會上擔心的是這些巨頭搞社區團購,無疑是與底層民眾爭奈最後一口糧;因為諸君都知道,這些寡頭利用資本在玩轉社區團購,剛開始利用各種優惠讓人們從中得利,但隨著壟斷性逐步形成,那麼將會不斷地改變,變本加勵從民眾身上撈取資本。為此,我想對這些巨頭投資者說一句話:「創新你不行,與窮人爭利你最行。」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原創 葉菁 曉說通信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地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大幹快上: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阿里緊跟其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
  • 網際網路不應該沒有邊際,巨頭們入局社區團購威脅著1.42億人的生計
    似乎社區團購(蔬菜、水果、超市商品)成為了一個很大的蛋糕,巨頭們坐在餐桌拿上刀叉,開始一刀一叉的殺死擠佔他們的生存空間,開始了一個新的饕餮盛宴。#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巨頭們的回應很官方,可以算作是對外的公關PR,在拖時間給團隊爭取時間,把生米煮成熟飯,其實儘快推動國家反壟斷法實施,或者要求巨頭們退出社區團購的不良競爭。
  • 重倉農業,巨頭鏖戰社區團購「廣積糧」
    社區團購這條賽道,在歷經多次大洗牌之後,顯然又再次被巨頭們的熱情狠狠地點燃了起來。不同的是,拼多多的電商角色以及下沉市場定位,使其更容易接觸到生產環節,並從源頭開始思考社區團購的打法。 面對美團們的瘋狂進攻,可以看出來拼多多沒有慌張,而是開始進一步把目光聚焦於供應端,聚焦於社區團購的最上遊。對於拼多多來說,向供應鏈投入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社區團購業務,還會利於拼多多更順暢地實施「農產品上行」。
  • 社區團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
    要說2020年什麼詞最火熱,社區團購絕對榜上有名。前陣子人民日報發文批評網際網路大廠不應該著眼於幾斤白菜的流量,科技的創新終端是星辰大海,一時間打得網際網路巨頭們一陣懵,對社區團購的議論聲熱潮再起。而在人民日報發文之前,就已經有無數媒體、大v、甚至是路人指責社區團購會搶佔中國數以萬計的菜販子的經濟來源,而一些不明真相的路人在輿論的煽動下也紛紛將矛頭指向社區團購。這場大戰看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但是真相遠不止如此!
  • 社區團購,將打開潘多拉的魔盒
    進入到11月,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的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美團、拼多多、滴滴、餓了麼、阿里、京東紛紛殺入,寂靜已久的網際網路突然戰火重燃,大量的社區團購APP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甚至有媒體曝出,在11月30日的京東高管早會上,劉強東提出親自下場帶隊,將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把社區團購提升為「一把手工程」。
  • 社區團購新戰事:巨頭挖角「團長」 有菜販不以為然
    基於去年與一些在社區擺攤的小商販「自學」的經驗,做起社區團購運營的任非覺得,「興盛優選是社區團購的老大」,沒猶豫就加入了這個隊伍。但他並不知曉,就在興盛優選開啟的社區團購賽道上,仿佛一夜之間,各大巨頭玩家湧入。滴滴、美團、拼多多親自下場,阿里、京東更是不惜重金,通過投資間接盤踞市場。
  • 巨頭們是否將退出社區團購?官方未發聲 網友卻吵翻了
    2020年接近尾聲,如果說要給2020年總結出幾個關鍵詞,那麼「社區團購」無疑會在列。儘管此前也在商業模式上備受爭議,但自2016年起就小有發展的社區團購,在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助推,再次迎來爆發式增長。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跑步入場,布局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硝煙再起,這也讓社區團購被推到了全民熱議的風口浪尖中。
  • 社區團購巨頭混戰問題頻出 「九不得」新規扼制野蠻擴張亂象
    《財經》新媒體 王和洋 李洪力/文 潘西/編輯巨頭混戰社區團購之時,遊戲規則也在不斷加固。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騰訊等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相關專家表示,網際網路巨頭帶著資本湧入,燒錢搶佔市場流量,社區團購正在野蠻生長初期,低價傾銷、濫用自主定價權、大數據殺熟等問題逐步暴露,監管層面「九不得」及時出臺,將野蠻生長時期的惡果及時扼殺在搖籃中,對整個行業規範發展提供了保證。另外,市場監管總局已經將網際網路行業作為下一步進行反壟斷執法的重點領域,網際網路行業很可能將迎來反壟斷強監管時代。
  • 滴滴、美團、拼多多等巨頭徵戰社區團購,拋棄價格戰誰能笑到最後?
    在這個背景下,社區團購滿血復活,這個時候,巨頭們不再做旁觀者了,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京東等親自下場操刀,資本的裹挾下社區團購進入2.0階段。巨頭揮舞著「流量至上」的指揮棒,驅趕著社區團購一路攻城略地。草莽時期多亂象,快速奔跑的社區團購也被諸如「收割下沉市場流量」「擠壓賣菜小販的生存空間」等聲音包圍。
  • 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為何火熱?
    今年下半年以來,一批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費方面顯示了十足的優勢,將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消費場景。業內人士表示,社區團購目前還處在探索期,尚未找到理想的商業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企業也需要不斷提升物流、營銷服務、平臺管理和自我迭代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