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驅動自由式技術

2020-08-23 全浸遊泳大熊

肩部驅動自由式的划水頻率從每分鐘85次到每分鐘150次不等。例如,在50米衝刺中,使用120的划水速率的遊泳者同一隻手入水的間隔只有一秒鐘的時間。每分鐘75到85次之間有一個灰色區域,在此區域,髖部驅動的自由式過渡為肩部驅動的自由式技術。遊泳不是一項非黑即白的運動。

肩部驅動的遊泳者依靠較高的划水頻率來獲得速度,而不是使每次划水的推動力最大化。


肩部驅動自由式的另一項關鍵技術是每次划水時都會發生大而激進的肩部旋轉。臀部也有旋轉,但是比肩膀旋轉的要少得多。為了獲得強大的肩膀旋轉,手臂需要在水面上更垂直地移臂。在短距離中,手臂通常以較直的手臂而不是彎曲的手臂來移臂。

幾乎所有精英短距離運動員都使用肩部驅動自由式技術。從50米到1500米的所有比賽中,大多數精英女子選手都使用肩部驅動自由式技術。在男子自由式比賽中,我們看到中距離比賽(100米和200米)中肩部驅動和混合驅動技術都有使用。在更長的比賽中(400米及以上),我們看到所有三種自由式技術都在使用。

總之,在短距離自由式時,請使用劃頻為120或更高移臂的肩部驅動自由式技術。如果要將肩部驅動的自由式技術用於100米自由式,則划水頻率應保持在100或更快。在200米或更長的情況下,肩部驅動自由式應保持86或更快的頻率。

相關焦點

  • 髖部驅動自由式技術
    2007年,當時的Race Club主教練兼伯克利大學男子短距離教練Mike Bottom在美國遊泳教練協會年會上就自由式的三種風格發表了演講。在那次演講中,邁克描述了三種不同的自由式技巧,即髖部驅動,肩部驅動和全身驅動技術。我們之前從未聽說過有人能區分自由式技巧,這真是一個絕妙的演講。
  • 混合驅動自由式技術
    使用混合驅動自由式技術時,每分鐘的划水頻率大約70到100不等,與其他兩種技術的頻率重疊。混合驅動自由式是一種最適合100米和200米的中距離比賽技術。我們經常看到混合驅動自由式技術也被用於400米及以上的較長距離賽事中,尤其是在男子中。
  • 混合驅動自由式技術:誰應該用什麼時候用?
    從他以後,許多遊泳運動員都採用了相同的技術,即在呼吸側和非呼吸側使用兩種不同的手臂移臂頻率。呼氣後,遊泳者的手臂猛烈地衝向水面並向前伸展,類似於髖部驅動自由式。在非呼吸側,手臂的移臂速度較慢,但入水後,手立即向下按,類似於肩部驅動自由式技術。
  • 懂技術,提遊速——自由式技術特點概析
    自由式想要取得好成績的關鍵是「快」,其快的含義是指快速遊完全程。很顯然,如果沒有正確的泳姿,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很難遊的「像飛一樣」。那麼我們真的了解自由式技術嗎?了解自由式動作所動員的做功肌群嗎?業餘比賽一般都是短距離為主,下面我以短距離自由式為例簡析一下。
  • 這3種自由式遊法,終於來了!(髖驅,肩驅,全驅)
    3/訓練「肩部驅動」的「黑科技」器材:手肘訓練杆(適合短距離選手) 講解人: 美國奧運冠軍教練 麥克·波頓(Mike Bottom)   手肘訓練杆說明:   這是Mike的「密西根人遊泳俱樂部」,使用的一種
  • 髖驅自由式不存在 全浸的髖驅理論是錯誤的
    但是筆者認為髖驅是不存在的,所以謹以此文給大家理性分析一下其中的技術原理。什麼是「髖驅」「肩驅」從字面意義理解上,髖驅代表著在遊自由式時力量的提供源來自於髖部的發力,而肩驅則代表其力量的提供源來自肩部。
  • 中遊體育:髖驅自由式存在嗎 到底何為髖驅
    ,而肩驅則代表其力量的提供源來自肩部。即使默認我們的自由式是肩驅,核心肌群也要收緊。難道你會因為我們收緊了核心肌群就認為我們的自由式就是髖部驅動嗎?「髖部驅動」概念也就不存在,換句話說就是「髖驅自由式」根本就是一個無稽之談。
  • 自由式要遊得輕鬆,一定要「挽起女士的手拎包入水」
    自由式要遊得輕鬆,一定要「挽起女士的手拎包入水」 初學自由式時
  • 自由式的技術動作要領,對照自己進行提高
    下面總結了一些自由式的動作要領,對照自己的情況進行提高。動作結構與技術要點同時,使肩部後移,以加長有效的划水路線。向後推水有一個從屈臂到伸臂的加速過程,手掌從內向上, 從下向上的動作路線加速劃至大腿旁。整個划水動作,手的軌跡始於肩前,繼之到腹下,最後到大腿旁,呈s形。
  • 遊泳時總是感到肩部疼痛,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造成肩部壓力的主要因素有:泳者的生理特徵、訓練計劃和遊泳技術。如果泳者缺乏身體力量,或者訓練強度過大,都很容易造成肩部疼痛。此外,遊泳技術在肩部疼痛中也扮演著關鍵角色,糟糕的技術會加大對肩部的壓迫,可能會對組織造成過大的負擔。遊泳中有不少典型的手臂動作尤其會對肩部造成壓力,例如自由式中有三個典型的有害技術,快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 中遊體育:遊自由式時哪些技術細節可以減少阻力
    所以幾十年前那種靠著大運動量獲取更好成績的訓練手段並不符合科學訓練的原則:單純靠運動強度堆徹出來的成績很容易被糟糕的遊泳技術所抵消。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遊泳速度強壯的身體固然一個必備條件,但是最重要的提高手段仍然是從改善遊泳技巧入手。
  • 中遊體育:遊自由式時哪些技術細節可以減少阻力
    所以幾十年前那種靠著大運動量獲取更好成績的訓練手段並不符合科學訓練的原則:單純靠運動強度堆徹出來的成績很容易被糟糕的遊泳技術所抵消。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遊泳速度強壯的身體固然一個必備條件,但是最重要的提高手段仍然是從改善遊泳技巧入手。
  • 從抱水時機遲早到全浸自由式技術提升方向的分析
    從抱水時機遲早到全浸自由式技術提升方向的分析 之前我專門分享過手臂入水前伸動作分析,講述了入水動作和入水後前伸動作的重要性
  • 如何練習自由式巡航技術
    現在的汽車中有一項非常受歡迎的技術叫做定速巡航或者自適應巡航。而在我們自由式技術中也有巡航技術,具有一種劃幅長、流暢而優美的特點。我們在初學自由式的時候為了提高遊進速度而犧牲了身體的流暢性。要想練習巡航技術首先就要放慢划水的速度,使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平衡成流線型。
  • 自由式有哪些配合技術?
    自由式的配合技術分:兩臂的配合技術、兩臂和呼吸的配合技術、完整的配合技術以及手腳配合技術。1.兩臂配合技術。自由式兩臂的正確配合是保障前進速度均勻性的重要條件,並且還有利於發揮肩帶力量積極參與划水。根據划水時兩臂所處的位置,可以把手臂的配合技術分為三種:即前交叉、中交叉、中前交叉和後交叉。一般優秀運動員都採用中前交叉的技術。
  • 自由式的送肩技術,助你遊得更快
    自由式送肩,移臂入水後的充分送肩動作在自由式的手部動作中,其實也是整個上半身的動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自然地在划水過程中做出和完成送肩動作,才算完成自由式的初級階段。肩部充分前送後,自然帶動身體測轉,原木開始滾了:-)。再稍微一轉頭咬肩,就很容易吸氣。而且此時另一手恰好處於推水階段,一手充分前伸,一首用力推水,作用力反作用力都有了,平衡!
  • 自由式技術圖解
    自由式技術圖解>從表面上看,自由式依靠划水和打腿產生推進力,實際上,軀幹的作用也不能忽視。自由式的完整配合有多種形式。一般常見的是每划水2次,打水6次,呼吸1次。  自由式兩臂配合有前交叉配合、中交叉配合、和後交叉配合3種基本形式。本圖為前交叉形式,為初學者比較容易掌握的方式。
  • 如何學會最標準的自由式
    華人風向標將為您帶來如何學會最標準的自由式。學好自由式上肢動作的5個關鍵要點:自由式手部動作要點:手臂划水,肘部要比手高,向下划水,劃到一定程度;大臂和手臂呈彎曲狀抱水,抱到胸前後快速推水,推到大腿邊後提肘;肘部先出水,提肘,提手,平移到前側入水。自由式上肢動作五大要領:抱水、推水、提肘、移臂,入水。
  • 自由式應糾正的錯誤動作
    很多人問過我,自由式的划水路線不是S型嗎?其實沒錯,是S型。但S型划水路線是你的動作已經定形,姿勢已經標準的情況下才可以練習的。如果我從一開始就要求劃S型路線的話,你們的動作會嚴重變形。大家可以參照圖片,自由式初學階段和熟練階段的划水路線。
  • 想了解直臂自由式?全方位解析直臂自由式的技術及重點
    在自由式手臂移臂中有兩種技術特點,一是直臂自由式,二是屈臂自由式。今天,我們就簡析一下直臂自由式。通過字面可看出,「直臂」是用直臂不彎曲手肘進行遊進的自由式的方法。下面我們就來對直臂自由式的優缺點進行分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