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丨月下寄哀思,燈火念故人

2021-02-13 學語文會上癮

中元節的誕生,可以追溯到遙遠古代,「秋嘗」時節,人們慶賀豐收、祭拜大地,酬謝神靈的庇護,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起初,「秋嘗」的日子並不確定,後來逐漸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後,一般是立秋後第一個月圓的望日,秋氣新來的陰盛之時,也就是七月半。

「中元」之名,源於道家,本是祭祀地官的節日。古人以正月十五為天官生日,定為「上元節」(即元宵節),七月十五為地官生日,定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水官生日,定為「下元節」,合稱「三元」。

相傳,這一天地官會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大家的日常表現,赦罪免刑,陰曹地府也將放出全部鬼混,已故的祖先可回家團圓。

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

又適逢佛教超度亡魂的 「盂蘭盆節」 也在這一天。盂蘭盆節,是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僧侶得向佛陀報告修行成果,不僅如此,還得準備百味五果,裝入盆中,供養十方僧眾。

如此,幫助已逝父母脫離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父母養育之恩。

於世人來說,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父母與兒女的愛指向離別,及時行孝,莫悔當初。

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孟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七月半,此時盛夏已經過去,秋涼剛剛開始。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於是擺牌位,放祭品,上香。

十五當晚,燒紙錢衣物,向叩拜磕頭,默默禱告,祈禱先祖保佑一家平安幸福。

七月十五源於「秋嘗」,這樣的傳統流傳至今。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

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

不少人會在中元節前後,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全年的平安順利。

雖然這樣的習俗夾雜著些許迷信色彩,但它所呈現的悲天憫人的善意,希望一切在苦厄中掙扎的亡靈離苦得樂,是普度亡靈真正的意義。

中元節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於是人們在河燈底座放燈盞、蠟燭,中元夜任其在江河湖海中漂蕩,為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蕭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

「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

「放河燈這件事情是件善舉,可見活著的人們,對著那已死的冤魂怨鬼還沒有忘記」。

這一盞蓮花燈,是世人的善念照亮亡魂的一把希望的燈火

每到中元節,總會想起余光中的兩句詩:

中秋是人間的希望,寄在碧落。

而中元,中元屬於黃泉,另一度空間。

已故的親人,曾經親密無間的人,陰陽兩隔。平時,把這份思念藏在心底,一到此時,便再也抑制不住。

親手扎一朵五彩蓮花燈,放入河中隨波逐流;親手焚一炷香,看他煙氣瀰漫、靜靜燃燒。

我們始終相信,逝去的人並非真正的離開,只是在另一個世界,開始他新的旅程。

而離別,不過是為了更好的重逢。

✎ 佳節來臨,不能回鄉團圓,只能在獨在異鄉為異客。禪院中煮茶燒菜,倒也安閒,不過想到秋天來臨,菊花怒放時節,誰人帶鋤於小徑之上呢?

✎ 小兒持燈月下漫遊,路過之處皆生光亮。正直中元節,願這些許燈火,普度餘生,寄送亡魂,照亮回家的路途。

✎ 晨光初露的草原,東方才剛剛發白,躺在草叢上的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露珠兒,須臾之間就 不見了,人生就是這樣短暫啊!

想起你為我挑燈補衣的場面,仿佛昨日,卻又已渺如雲煙。

✎ 中元節之所以為佳節,一則可以助詩興,二則可以促酒興。詩酒風流,好不快活人也!習俗的事情且不去管,只消得閒來垂釣,靜候夜明。

✎ 夢境與現實交融而為一體,濃鬱的情思與率直的筆法相互映襯,既是悼亡,也是傷時,把哀思與自嘆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絕,讀之催人淚下。

✎ 兩相分離各自獨處,倍感傷心。這生死不渝的愛情絕唱,可以穿越時空,成為每個時代人們心中的夢想與期許。

相關焦點

  • 【實事】中元憶故人,燈火寄哀思
    中元節,憶故人離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每到中元節,總會想起余光中的兩句詩:中秋是人間的希望,寄在碧落。而中元,中元屬於黃泉,另一度空間。✎ 小兒持燈月下漫遊,路過之處皆生光亮。正直中元節,願這些許燈火,普度餘生,寄送亡魂,照亮回家的路途。
  • 中元憶故人,燈火寄哀思
    中 元 節2020年9月2日  農曆庚子年  七月十五宜祭祀丨忌獨行《中元夜》>唐 · 李郢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中元節,憶故人離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每到中元節,總會想起余光中的兩句詩:中秋是人間的希望,寄在碧落。而中元,中元屬於黃泉,另一度空間。已故的親人,曾經親密無間的人,陰陽兩隔。
  • 中元節:中元寄哀思,燈下念故人
    中元節由來「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不管是燒紙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哀思;或祭先祖,或放河燈;即使是陰陽相隔,還是滿含思緒的追念。曾經的畫面浮在眼前,淚流不止,但更要好好珍惜當下。
  • 中元憶故人,詩詞寄哀思
    中元憶故人,詩詞寄哀思!01 《中元夜》唐代: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紅燭影回仙態近,翠鬟光動看人多。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輕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農曆七月十五,又是一年中元節。這一天人們通過祭祖、上墳、點河燈,為亡者照亮前路。
  • 中元節:中元寄哀思,燈下念故人,願天堂的親人一切安好!
    中元節由來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不管是燒紙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哀思;或祭先祖,或放河燈;即使是陰陽相隔,還是滿含思緒的追念。
  • 2020中元節緬懷故人的祝福語句
    1、念一念亡魂,寄哀思,燒一柱青香,拜先祖,扯一片思念,隨風傳,拽一絲哀傷,順水淌,中元節到,願逝去親人安息,願你中元節吉祥相伴,幸福圍繞。2、七月七月到十五,已然告別秋老虎,千萬千萬莫涼肚,健康生活快樂數,中元節日近白露,早晚涼爽熱中午,思念隨風來傾訴,真情牽掛來相祝。3、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眼淚,是為逝者灑下,珍惜,是為生者準備。不要忘了逝者的心願,好好珍惜當下的每一天。努力不辜負生命,這絕無僅有的一生,帶著遠方親人的祝福好好地活!
  • 農曆7月15日| 中元寄哀思,燈下念故人
    附:有關中元的詩詞中元作(唐 · 李商隱)降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中元夜百花洲作(宋 · 範仲淹)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百花洲裡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寶星鬥疏。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清玉壺。從來酷暑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一笛吹銷萬裡雲,主人高歌客大醉。
  • 「詩詞鑑賞」10首中元節詩詞,中元不眠夜,詩詞寄哀思!
    古代詩人創作了不少的千古佳作,既體現了中元節傳統節日的精神,又表達了自己的哀思,紀念祖先之意,以詩寄情。水調歌頭-中元夜偕子彰踏清-楊葆光明月客中好,雲氣洗長天。他鄉風景依舊,圓缺數頻年。秋草染成深綠,但見流螢閃火,清極不知寒。
  • 網上祭英烈 清明寄哀思
    在這緬懷故人、祭奠逝者、寄託哀思的時節,正是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期。上虞區職業教育中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英烈褒揚的重要指示精神,通過網絡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
  • 【地評線】荔枝網評:梨花風起正清明,「雲」寄哀思正當時
    事實上,無論是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期,還是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進行時,「雲」寄哀思都是正當其時。  「雲」寄哀思,是鞏固抗「疫」成果的現實需要。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速度快、感染範圍廣、防控難度大,從傳統春節到清明時節,全國上下歷經兩個月時間、付出艱苦努力,才開創了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良好局面。「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
  • 清明節寄託哀思的句子 2020清明節掃墓思念親人朋友圈文案
    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習俗,大家會帶上祭品掃墓,寄託對逝者的哀思。那麼清明節掃墓祭奠親人的話語有哪些呢?  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願陣陣清風帶著問侯,寄託我們對革命先輩的無限思念;願滴滴細雨帶著敬意,寄託我們對革命先輩的無限緬懷  豐碑站在你的腳下,仰望著雄偉的豐碑,那不朽的兩個金字,閃耀者英雄的光輝,為國家為民族犧牲的英烈們,永遠活在人民心中,那不朽的靈魂  清明節祭先人,傳人情寄哀思
  • 一個孤寒的飲者月下起舞 丨詩人洛夫逝世紀念
    日丨課丨寫丨作丨平丨臺天上也月,地上也月花間也月,窗前也月壺裡也月,杯中也月我穿上月光的袍子月亮借去了我全身的清涼舉杯一仰而下一個孤寒的飲者月下起舞下酒物是壁上零亂的影子我把酒壺搖呀搖搖出了一個寂寞的長安搖呀搖,搖出了一個醉漢一卷熠熠生輝的盛唐
  • ...文明寄哀思」 關嶺自治縣民族高級中學2020年清明節系列活動
    「網上祭英烈 文明寄哀思」——關嶺自治縣民族高級中學2020年清明節系列活動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堅決執行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關於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按照上級文明辦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清明祭掃工作的要求
  • 今日清明 | 折柳寄相思,滿盞思故人
    今日清明 | 折柳寄相思,滿盞思故人 生活新聞 2018-04
  • 3月,歲月流轉,燈火闌珊,故人回眸處,再次相逢,重新締結姻緣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3月,歲月流轉,燈火闌珊,故人回眸處,這幾個星座將會再次相逢,重新締結姻緣。3月,歲月流轉,燈火闌珊,故人回眸處,水瓶座將會和愛人再次相逢,重新締結姻緣。雙魚座雙魚座的人總是非常溫柔和善的,他們的心思也非常的細膩,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總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別人的一些小情緒,並且給予安慰,所以在人際交往當中,雙魚座的身邊總是會圍繞著很多的好朋友,其中異性朋友自然也不在少數。
  • 半盞清醪千滴淚,一堆黃土九重天;明日清明,七首七律寄哀思
    清明哀思跪於一堆黃土前,思緒遊蕩在煙雨迷濛間。垂柳揚弦魂欲斷,子規啼血念黃沙。一抔淨土天涯隔,數載恩情兩世誇。怎奈揮鞭催蝶舞,遙升極地問仙家。清明哀思人在他鄉,清明卻依然牽扯著疼痛,牽扯著血脈,牽扯著綿延不絕的追憶。悠悠親情,永刻在心中。
  • 念晴詩選:一壺酒,一曲舞,一把琴,一劍天涯,當歌一曲
    同心劫文/念晴揮劍斬斷這宿命情緣魂戀我靠近你的世界一場精心籌劃拍賣輕紗欲蓋彌彰我所有仇意已平情生生死死白首是否不相離半寸光陰天長地久只是一腔憧憬同心結碎埋葬情心寄七世文/楊念晴故人遙望故鄉歲歲海棠紅零落成泥清香滿袖曾有故人深夜折枝相送今宵酒醒
  • 清明:環保文明寄哀思 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
    清明:環保文明寄哀思 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    又近清明。在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怎樣掃墓祭祖、緬懷先人更有意義?該怎樣為清明節注入時代內涵?「我們今年早早訂了2000盆瓜葉菊、3000枝黃菊花,希望入園祭奠者用鮮花祭祀等方式替代燒紙,還專門訂製了一批紙鶴、心語訴說卡等,祭奠者可以把想說的話寫在卡片上,寄託對親人的哀思。」李寧說。    據了解,為過一個文明、安全、有序的清明節,我省不少地方制定了相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