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把外語說得像母語一樣好?

2020-12-22 騰訊網

怎麼樣把外語說得像母語一樣好?

在學外語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瓶頸期,突破後才能達到精通的水平。想要自然地用外語去思考和溝通,不僅要練成不同語言表達之間切換的能力,更要熟悉不同語言背後的文化。

語言學者Marc Green熟練掌握6種語言,他在這個TED演講中提到了三個技巧,幫助你從普通走向精通。

How to Talk Like a Native Speaker

Marc Green用他在俄羅斯旅行時的遭遇開場,為大家說明他為什麼會去學習多種語言的起因。並把語言學習過程分了幾個階段。

01.Basicfluency

And the first one would be when about 25% of the cards are turned up, you reach like a basic level.

第一個階段是當25%的牌展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就達到了基礎水平。

At this level, you have a base vocabulary, some grammar, and you're able to have maybe very simple conversations and communicate a little bit.

在這個水平,你會知道一些基礎單詞,一些語法,你可以進行一些非常簡單的會話,進行一點點的交流。

02.Fluency

And your study goes on until you reach this magical point of fluency, what we call being fluent in the language.

你繼續學習,直到你達到"流利"這個神奇的標準,這是當我們被稱為掌握這門語言的時候。

Now what does it mean, being fluent in a language?

流利地掌握一門語言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It means that you've turned up more than 50% of the cards in the deck, and that is the point where you have — where the language becomes part of your subconscious so that even if you don't use it anymore for 10 years or longer, you will not forget it.

這代表著,桌上一半以上的卡都被你翻過來了。到了這一階段—這門語言已經成為你潛意識的一部分,所以,即使你10年或者更長的時候都不再用這門語言,你也不會忘記它。

You can get back into it within a very, very short time.

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這門語言撿回來。

So this is a level where you're comfortable thinking in a language, and comfortable communicating in a language.

03.Mastery

Now, some people go on and, you know, reach like a mastery level.

當然,也有一些人繼續學習,達到了精通的等級。

By that time, you know classic literature in the other language and have maybe in-depth knowledge of specialized fields.

到那個時候,你可以用其他的語言來讀古典文學,並在一個特定的領域裡擁有大量的知識。

That's often the point taken in academia.

這常常被認為是學術界。

Marc Green還闡明了學習、掌握多種語言的好處以及帶來的優勢。

但同時也明確指出,想要學好並掌握一門語言並沒有捷徑可走,需要投入相當的努力。

The first thing to note is that on your way to reaching fluency, there is not really any shortcut.

第一件需要注意的事是,在你們達到流利的路上是沒有捷徑的。

The second thing to note is that going from fluency to mastery is a much slower process, and it requires proportionally more effort.

01.Work on your pronunciation

練習你的發音

If you communicate without an accent or almost without an accent, this changes how natives behave towards you unconsciously, and it also gives you an ability to adapt to a new self-image.

如果你能夠完全沒有口音或者幾乎沒有口音地交流,這會無意識地改變那些說母語的人對你的態度,這也給了你一個機會去適應這個新的身份。

Because pronunciation helps any stage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even in the very beginning.

It'll speed up everything.

And it also is the key to reaching a native-speaker level, or almost-native-speaker status.

它也是達到母語水平或者近似母語水平的關鍵的一點。

如何練習發音,具體操作如下:

The best way that I've found — the best exercise I've found to improve your pronunciation is what I call the perfect-sentence technique.

我覺得最好的-改善發音的最好的辦法是,我稱作為「完美句子」的方式。(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模讀)

What you do is you find a native speaker to help you, and you take a book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you open it at a random page, and you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你需要找到一個說母語的人來幫助你,然後你找一本外語的書,隨便翻開一頁,將第一句話讀出來。

Then, you ask a native speaker to rate you on obvious accent, slight accent, no accent.

然後,你讓那個說母語的人來給你評分,從有明顯的口音,一點口音以及沒有口音中評判。

Then the native speaker will read this sentence back to you.

然後這個人會給你讀一遍這個句子。

You have to 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you repeat. And you repeat this process over and over until the native speaker tells you that he can no longer hear an accent when you read the sentence.

你仔細地聽,並重複。你一直重複這個過程,直到那個人告訴你,在你讀句子的時候,他已經完全聽不出口音。

Now, I realize it can take a very long time even just to get one sentence right. But I promise you if you are persistent, and if you patiently work on this, you'll be amazed by what happens to your accent.

我知道,這會花費很長的時間,即使只為了念對一個句子。但我向你保證,只要你能夠堅持,耐心地做這個練習,你會對你的口音的變化感到吃驚。

02.Using verbs and expressions that locals use.

多用本地人才會用的動詞和表達方式。

After you reach a critical mass that you're comfortable with, it'll actually be easier when you encounter something new.

You'll just pick it up in one go, like native speakers would, who hear words or expressions that they didn't know before.

你一次只學一個東西,就像那些說母語的人,聽到他們不會的單詞或者表達時,也會這麼做。

03.Adopting cultural traits.

So these kind of traits you have to internalize, and sometimes, they're hard to spot, and it takes a lot of active listening.

像這種文化特色,你需要潛移默化地吸收,有些時候,這些特點並不好發現,這需要你多積極地傾聽。

So all of these three things that I told you which is pronunciation, and colloquial speech and adopting cultural traits, they all require that you interact with natives as much as possible.

我告訴你的這三個點,發音、俚語和文化吸收,這些都需要你儘可能地多跟說母語的人接觸。

Ideally, you should fully immerse yourself in the culture.

I also want to encourage you to learn the lyrics of songs.

Songs are really great because they tell stories.

歌曲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它們講故事。

And they not only help your pronunciation when you sing them, but if they're emotional, they can anchor these expressions into your active vocabulary.

And it's like speaking all day and really using the expressions unconsciously.

這就像是一整天都在無意識地說,並且使用這些表達。

The other thing you need to move towards native-speaker status is the right mindset, and a belief that if you sound like a native, express yourself like a native, talk like a native and act like a native, you'll actually achieve a native-like level.

為了達到母語水平,你還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是:一個正確的心態,以及相信自己能夠說母語的人一樣,像他們一樣表達自己,像他們一樣說話,表現得像他們的信念,你就真的會達到母語水平。

相關焦點

  • 用「母語習得法」學外語
    孩子們學得痛苦不堪、精疲力竭,最終效果並不太好,慢慢地還會有牴觸情緒。對孩子們來說,這種學習的年齡門檻在不斷降低,有個朋友講他家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學《新概念英語》,還跟我講孩子已經會寫多少個單詞,「掌握」了多少個常見句型,有些詞組搭配也有感覺。朋友很欣慰,我卻有些擔心,我不知道那麼小的孩子,用這種枯燥的方法學外語,能堅持多久。「學習法」雖然枯燥,但是短期看很有效。
  • 第11問:英語是母語、第二語言,還是外語?
    我們首先要搞明白,英語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母語、第二語言,還是外語,這樣才能了解孩子該學什麼!
  • 外語是foreign language 「母語」可不是mother language!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外語是foreign language 「母語」可不是mother language!
  • 讓孩子像母語一樣學習英語,浸入式英語教學還要做好這些事
    幫助孩子學習英語,先了解背後這些原因介紹了為什麼大多數人感覺學習外語要比母語難很多,那麼浸入式學習有沒有可能讓孩子「像母語一樣學習英語」呢? 顯然這兩個條件在母語環境中很難實現,所以許多家長把這種語言環境寄希望於留學,但事實上不少留學歸來的孩子英語能力並沒有達到預期水平,可見浸入式學習並不意味著100%的成功。
  • 外語不好的就是文盲?浙大教授鄭強:那是文盲說的
    他提出了「把外語踢出高考」,「誰說不會外語就是文盲,英語耗費了我們青年多少寶貴的時光」等非常具有爭議性的話題。他的個人言論得到了很多學生甚至是家長的高度認可,但是也有很多質疑的聲音在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傳播。那麼鄭強是何許人也呢?我先來給大家介紹介紹他。
  • 讓孩子像說母語一樣地道說英語 騰訊英語君手錶版智慧升級
    新版本包含學單詞、練口語、聽同學、學分牆四大錦囊,採用寓教於樂的趣味化英語學習方式,地道的母語發音與音素級口語評測,讓英語學習更加智慧化、個性化、場景化、生活化。同時,為孩子營造展示自我的氛圍,與全國學生共同進步提升。
  • 科學家:用外語思考問題會讓你更理性——怪不得馬爸爸英語這麼好
    從上小學開始,我們就要接觸外語。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外語課學的都是英語,也有一部分學的是其他外語。對於學生來說,管他什麼語,反正我很無語:說好普通話,走遍全天下,學外語幹啥?這個時候,老師和家長會說:現在咱們和世界接軌啦!不學外語,怎麼和老外交流啊!
  • 啟蒙階段,如何兼顧執行英語和第二外語?
    一:第二外語的學習如小朗英語一樣,這裡強調幾點如下    1. 小朗絕不用授課模式,而是用母語的方式,唯有這種方式才能充分發揮兒童語言天賦能力!而授課模式是扼殺兒童的語言天賦。2. 最重要最寶貴的是兒童語言敏感期!
  • 為什麼用外語撒謊更容易?科學家是這麼說的……
    大多數人沒覺得用外語撒謊比用母語撒謊更難,但會發現用外語講真話比用母語講真話更難。而根據情感距離假說,用外語撒謊比用母語撒謊更容易,因為撒謊與說真話相比,會牽扯更多情緒。說謊者通常壓力更大更緊張。用外語回答比用母語回答更費時。 Generally, it takes longer to tell a lie than to tell the truth.普遍而言,撒謊比說真話更費時。
  • 調查:哪些國家英語不是母語但卻說得很溜?
    如果你出國旅遊,遇到一個英語說得特別好的老外,你可能以為對方是英國人或美國人,實際上,對方也可能是荷蘭人或瑞典人,因為在一些母語非英語的國家,英語說得好的人也比比皆是。除了荷蘭和瑞典,這些國家的人英語說得也不錯。
  • 雙語:哪些國家英語不是母語但卻說得很溜
    不光是你,據估計現今有15億人會說英語,這使得英語成為世界上最常用的語言。大多數會說英語的人母語都不是英語,英語是第二語言,而對於更多人而言,英語是第三或第四語言。So which destination holds the most fluent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那麼在這些母語非英語的國家中,哪些地方的人英語說得最流利呢?
  • 想讓孩子英語說得像母語一樣流利,這位媽媽只用了這3招就搞定!
    導語:早上看到好友又在朋友圈裡分享自己和女兒的生活,與大家不同的是,她和女兒的交流全程用的都是英語,小女孩連bacteria(細菌)這麼複雜的單詞都會說,如果不是細心的好友配上了字幕,我這個活了三十多年的老阿姨還真是聽不懂。
  • 母語式英語環境有多重要?認真看完你就懂了!
    把一個三歲中國的孩子放在美國的英語環境中,很快1-2年就能自然習得英語,突破英語聽說,和美國同齡孩子一樣用英語自由的溝通。我們給孩子提供的教育也是考慮到美國人的一個環境就是這樣,只有不斷地聽說,輸入輸出,才能夠培養出孩子的一個語感,和聽力,自然而然就能開口說英語了。
  • 常德中山外語職業學校怎麼樣、好不好
    常德中山外語職業學校怎麼樣、好不好 2020-12-07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 學了英文丟了中文,英語比母語重要?
    很多家長在少兒教育階段都喜歡問這一個問題——英語和母語,哪個更重要?原本他們覺得,孩子在國際學校上課都用英語,得先學好英語,否則老師說什麼他都聽不懂,還怎麼上課呀。至於中文嘛,反正在中國,就慢慢來吧。其實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無論是我們的母語,還是英語,都具有一定的共性。母語在英語教學中具有極大的幫助作用,對處於低年級的孩子更是如此。父母不應該把英語和母語對立起來。因為英語和母語都是孩子們了解和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和渠道。
  • 打破外教神話:外國臉不等於母語英語;母語英語不等於英語好!
    想說這句話好久了。曾幾何時,各式外語培訓開始鋪天蓋地,而其中最猖獗的,就是打著「外教」旗號的。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在宣傳圖片或廣告裡大量放入老外圖片(裡面只要有老外貌似在說話就行了,甚至都不在乎他們在做的東西是不是跟英語相關):幼兒教育自然也不甘落後,宣傳圖片裡面總有大眼睛高鼻梁的老外貌似親切的同小朋友們交流:這裡「毋庸置疑」的假設是:外教好過中國教師,因為他們母語是英語 ,「自然英語就是專家了」。
  • 像重視母語一樣重視英語,沒有必要
    如果不從事翻譯、涉外導遊等與英語相關的工作,多數人會將英語還給親愛的老師們,而語文和數學不一樣,生活中時時刻刻在用,特別是高中所學的知識。讓人生奇的是,據統計,中國小學生在校人數9900多萬,而英國總人口才6400多萬。也就是說在中國學英語的小學生都比英國人口多。
  • 網友質疑母語還沒學好,就想學外語?
    文/教育一角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可以說是非常的上心,為了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很多家長也是「不惜一切代價」提高孩子的成績。雖然說教育部已經下發了相關通知,要求為中小學生減負。雙語幼兒園是一種「負擔」很多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去一個好一點的幼兒園更是勒緊褲腰帶,縮減家庭的各種開支只為了讓孩子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我們經常在大街上也能夠看到,很多孩子小小的身板卻背著很沉重的書包。
  • 孩子是否存在學習外語的關鍵期?
    如今隨著我國英語課程在我國的開展,英語成績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很多家長和我同學一樣,為了讓孩子打好英語基礎,讓孩子很小的時候便開始接觸英語。但是這些做法能讓孩子的英語水平接近漢語水平?孩子是否存在學習外語的關鍵期?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喬安娜外語培訓怎麼樣?一年的收費是多少錢?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有關於喬安娜外語培訓這家機構,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查詢了有關喬安娜外語培訓這家機構的相關信息,那麼喬安娜外語培訓怎麼樣?我來說說我了解的信息吧。喬安娜外語培訓是一家線下小班制教學機構,由中教與外教相結合上課,外教負責教學,中教則負責輔助外教。喬安娜外語培訓通常都以最基礎的英語詞彙開始教學,循序漸進一步一步慢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