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早上看到好友又在朋友圈裡分享自己和女兒的生活,與大家不同的是,她和女兒的交流全程用的都是英語,小女孩連bacteria(細菌)這麼複雜的單詞都會說,如果不是細心的好友配上了字幕,我這個活了三十多年的老阿姨還真是聽不懂。
聽著好友女兒一口流利標準的英語口語,再看看相同年齡只會玩鬧、耍賴的自己的女兒,真正的理解了當年父母讚揚"別人家的孩子"時的心酸,如果不是每天都能親眼看到,真的很難相信身邊會有英語說得像母語一樣流利的小孩。
由於好友的孩子與我的孩子大小相似,只差幾天,所以我們有了孩子之後交流一直很親密,經常互相分享育兒經。她的女兒英語啟蒙比較早,孩子出生十幾天的時候好友就給孩子買了網上很出名的嬰幼兒英語磨耳朵課程,課程主要包括簡單上口的英文兒歌、常用的句子、一些遊戲等,而且好友的口語比較好,跟女兒的對話常常都是用英語的,所以在孩子一歲多一點剛會說話的時候就會說英語了。
我問好友,孩子太早講英語會不會對學漢語有影響呢?她說:"完全不必有這種擔心,因為我們生活的環境是以漢語為主的,孩子兩歲了會和小朋友玩的時候會自由切換到漢語,而且在家我婆婆和孩子爸爸都是講漢語,可以說,我家女兒的英語和漢語是同步發展的,或者說漢語比英語用的時間更多。"聽了好友的介紹不禁有一點後悔,自己的孩子也應該早一點做英語啟蒙的。
人類大腦內的布羅卡氏區(即運動性語言中樞),在孩子2-4歲的時候飛速發展,直到12歲的時候停止發展,所以孩子在12歲之後再學習語言都是記憶性的,不能讓它與孩子融為一體。孩子多大的時候適合學習英語呢?我的答案是越早越好。
如果有條件,家長在孩子出生後就可以給她聽簡單的英文兒歌,平時也可以用英語跟孩子交流,讓孩子從小適應這種語言環境。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針對0-2歲的英語學習課程,家長可以挑選合適的和孩子一起學。
在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的時候,家長可以使用哪些方式呢?
1、 利用嬰幼兒英語學習課程。
現在打開手機幾乎每天都能看到針對嬰幼兒英語學習的課程宣傳,主要以英文兒歌、英語動畫片等方式呈現出來,孩子小的時候可以每天給孩子放20分鐘磨耳朵,而且家長一定要參與到互動中。孩子大一點了,到一歲半左右,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參加線下的英語啟蒙早教,這種課程不僅讓孩子身臨其境地學習英語,還能讓孩子結交其他小朋友,學會與老師、同學的互動,提前適應幼兒園生活。
2、 陪孩子讀英語類親子繪本。
可以買一些英文類親子繪本,每天和孩子一起讀,繪本上的句子、單詞都比較簡單,上面的配圖也清晰、易懂,切記讀繪本的時候不要讀一句翻譯一句,孩子聽、看的次數多了很容易就會了解繪本上的內容,你以後讀的時候孩子腦海中出現的不是這句話的中文翻譯,而是一個畫面,這就是孩子和成年人學習英語的不同。
如果家長覺得自己的發音不準,可以給孩子買點讀筆或者讀書精靈,現在市場上關於孩子早教的產品很多,家長可以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
輕鬆快樂「看英語」父母還可以通過簡單實用的英語單詞、容易記憶的兒歌和歡快的英語歌曲等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學習英語的同時還可以讓孩子多「看」。
《做最好的自己》幼兒園早教啟蒙,中借鑑了美國心理學教授詹姆士的「全身反應法」,其中既提倡了孩子的動作反應,又注重孩子的語言使用能力,讓孩子在動手、動口、動腦中學習英語。
每本書都有簡單實用的英語單詞和句子,輕鬆歡快的英語歌曲以及易讀易記的英語兒歌等,讓寶寶在學習英語的啟蒙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點擊下方即可!
3、 在生活場景中和孩子使用英語對話。
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用英語對話,這就要求家長有一定的口語基礎,讓孩子把平時學到的單詞運用到生活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看到什麼東西可以告訴孩子這個用用英語怎麼說。此外,家長在陪的時候可以和孩子一起唱英文兒歌、用英文玩遊戲.
比如很多小孩都喜歡peekaboo這個遊戲,就是小孩藏起來媽媽去找,媽媽找到小孩以後用英語說我找到了你的手、我找到了你的腳等,孩子在玩遊戲的同時也加深了對身體部位單詞的理解。
結論:學好一門特長對孩子將來的發展很有幫助,家長們一定要抓住時機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不是為了增長技能而學習,而是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也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還是讓孩子早早加入學習計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