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風物誌丨歸宿於分水的大人物——陳鵬年

2020-12-12 湖南24小時

湘潭在線11月30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成青)在湘潭縣的西南邊陲,距離縣城70公裡的地方,是與湘鄉市臨界的分水鄉。這裡有一座東霧山,遠遠望去,青翠蔥蘢,煙嵐雲岫,因為清初名臣陳鵬年葬於此,東霧山便多了幾分神秘色彩。

陳鵬年墓前的武將。

史料記載,公元1664年,陳鵬年出生於湖廣長沙府湘潭縣石村,即今射埠鎮巨魚村的池子頭。那麼他和湘潭縣分水鄉有著怎樣的聯繫?為何最後厚葬在東霧山?11月13日,我們走進分水,登上東霧山,探尋歷史。

祖籍江西,遷居湘潭

陳鵬年的祖籍在江西廬陵,始祖陳友德在明中期遷入湘潭,定居現湘潭縣分水鄉槐北村東霧山。陳友德的後人有兩支分別遷徙到了湘潭境內的窯灣和石村。

陳鵬年出自書香門第,祖父郭金臺曾任嶽麓書院山長,是明末有名的湖湘才子。一個陳姓,一個郭姓,為何成了祖孫關係?市地方文化研究會會長陳準介紹,郭金臺本名陳元湜,因少遭家難,父子離散,母親去世,在母親一個內侄的撮合下,將陳元湜過繼給了其在易俗河沙頭的嶽父郭氏,因此改名郭金臺。陳鵬年的父親陳式谷本是郭金臺陳姓家族的房侄,因郭金臺中年喪子,便將陳式谷過繼為子。陳式谷的幾位同胞兄弟均在童年時期遭清軍湘潭屠城被難。郭金臺彌留之際,囑其子孫改回陳姓,還原血脈嗣續,那時的郭鵬年才十來歲。

「改回陳姓後,陳鵬年必然要踏上陳氏家山東霧山的尋蹤之路。這些都在他後來寫的詩詞裡可以探尋到細節。」文史專家何歌勁說,陳鵬年寫下多篇以《東霧山》為題的詩作,從中可以得知東霧山既是陳鵬年所在的陳氏家族始祖移居湘潭最初的落腳地,也是其先世及本人一度的讀書之所,這裡一草一木都留下先祖的印記。東霧山上有個東岑庵,陳鵬年曾在這裡讀過書,陳鵬年後來在京城旅寓所寫懷鄉詩中就有一首《東岑禪院》提到了在東岑庵的讀書生涯。

改郭歸陳,陳鵬年最終也落葉歸根,被葬在了東霧山,完成了祖父的遺願。

能吏清官,備受褒獎

陳鵬年既是能臣,又是深受百姓愛戴的清官。陳鵬年生於1664年,字北溟,又字滄州,清代官吏、學者。二十八歲中進士,為官三十二年,勤政清廉,聲名遠播,康熙皇帝讚譽「陳鵬年做清官之人」;雍正皇帝褒獎他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臣」;他所為官之處百姓稱他為「陳青天」。

陳鵬年中進士後,授浙江衢州府西安縣知縣。到任日,陳鵬年先在縣衙設案焚香,對天發誓:「自今伊始,鵬年服官行政有不若於天理、不即於人心者,明神殛之。」隨後,又書「清」「慎」「勤」三字,貼於室內以自勵。

任期內,時三藩亂後,戶口流亡,豪族相率佔田擴產,陳鵬年查實田畝所屬,據田計糧,盡去弊端,使數千農戶安於生產;興修水利,築砌堰壩,疏通城壕,引渠建分水閘,旱時開閘放水,以灌溉東郊農田,鄉民稱為「陳公閘」。

因民生凋敝,當地養有女嬰多行溺斃,陳鵬年發現後,明令禁止這一惡習,挽救了不少女嬰的性命。有些人便將這些女孩改姓陳,以示感激。

陳鵬年後來歷任山陽知縣、海州知州、江寧知府、蘇州知府,兩度進京在康熙皇帝身邊修書,署理霸昌道。他滿腔正氣,廉潔愛民,每到一個地方任官,不僅發展生產,還注重社會風氣的教化,幫助地方全方面發展,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實幹型好官。

康熙60年(1721年),陳鵬年接手河道總督之職。

落葉歸根,移葬湘潭

在治理河道期間,陳鵬年屢進治河方略,果斷處理應急事件,深受朝廷嘉許,康熙贊其「此等事真有擔當,有識力,不愧古大臣也」。雍正繼位後,實授河道總督。陳鵬年經常食宿河堤,與卒役一起堵口疏流,不避寒暑,常常廢寢忘食,後來積勞成疾,逝於武陟工所。

雍正聞訊痛悼,稱「陳鵬年潔已奉公,實心為國」,賜銀兩千兩以養贍其母,並賜葬,予諡「恪勤」,賜其母封誥,視一品例賞給其子恩蔭。靈柩初厝南北壩尾,後移靈清江浦(河道總督駐節地,山陽縣內),送歸湘潭原籍。官牟、役夫、居民數萬人繞棺,哀傷懷念。第二年冬,入祀河南、江寧、西安名宦祠,武陟、清江兩地建祠祭祀。靈柩於雍正三年移往東霧山。雍正四年四月,遣官盛葬於湘潭縣屬舊十四都東霧鳳形山。

當時的陳鵬年墓氣勢恢宏,墓區佔地約10畝。有墓廬兩棟。墓道近百米,分別有三孔門的石柱小牌樓和花崗巖石柱石樑大牌樓,神道兩旁分立有中原風格雕刻的石像(文官武將四座和石刻動物四座),還立有一塊高約3米、寬1.5米的漢白石神道碑,碑文為禮部尚書張伯行所撰,內閣學士、禮部右侍郎吳士玉所書。拾級而上,山坡為陳鵬年墓穴,墓碑書有「陳恪勤公之墓」。

當地人介紹,上世紀50年代末,牌樓等石頭物件被用來修建水庫,墓葬也被破壞。後來,又有人偷走了石狗、石羊等。今天,我們僅能憑藉存留在此的兩尊文官武將石像、一尊石馬和散落在一旁的麻石,依稀想像昔日的氣勢。在當地的一家敬老院,我們看到了殘存的神道碑。

恢復墓葬,宣揚廉政

為發掘地方文化資源、推介湘潭歷史文化名人,湘潭地方文化研究會的專家們通過搜集各地地方志、清史稿和歷史人物資料等文獻,進一步挖掘陳鵬年的故事,集編成書,初稿已成。「陳鵬年作為湖湘文化的一個重要代表人物,為民辦實事,為官清正廉潔,可謂是能吏清官。深入挖掘其故事,不僅豐富了湘潭的歷史文化資源,對當今黨政機關幹部廉政之風建設也具有較好的教育意義。」陳準說。

隨著國家對文物保護的重視,2018年,陳鵬年墓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在各級政府和專家的考察和推動下,計劃在分水鄉槐北村恢復陳鵬年墓,打造「湘潭東霧山陳鵬年廉政文化園」。擬建設陳鵬年廉政文化園、生態農業文化園、黨政幹部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等「四園四基地」,通過將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用於具有現實意義的廉政文化教育,從而發展鄉村旅遊,振興鄉村建設。

【來源:湘潭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湘潭風物誌丨「漫長」的城正街
    (記者陳旭東 攝)湘潭在線10月12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超)全長1540米的城正街,並非平凡之路,它串起了歷史的滄桑厚重與湘潭風物的溫潤之美。曾經「踏遍九衢燈火夜,歸來月掛海棠前」的熱鬧景象雖已成為消散的歷史煙雲,但街道兩邊那些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依然留存至今。老街、老店、老房子、老故事……它們與城、城裡的人共存於這片土地。
  • 射埠故事丨踏訪清朝能臣陳鵬年詩文裡的「石村」
    從湘潭走出的眾多歷史名人中,有一位重量級的人物——清朝能臣陳鵬年。11月29日,本報《湘潭·風物誌》欄目曾刊登了一篇《歸宿於分水的大人物——陳鵬年》,講述了陳鵬年與湘潭縣分水鄉的關係。本期,我們又來到湘潭縣射埠鎮,尋覓陳鵬年筆下念念不忘的出生地,也就是他的家鄉「石村」。從「石村」到巨魚村在湘潭縣中部丘陵地帶,有一條湘江的支流緩緩流過,這條河流源於雙峰,流經衡山、湘潭縣,流向今天的易俗河。
  • 湘潭風物誌丨湘潭排頭黃氏三兄弟
    這個墓葬在排頭鄉龍潭村尹家組,漢白玉墓碑上鐫刻著:清光緒三十年甲辰春仲,誥封中議大夫顯考黃公彥廷府君之墓。問及當地人,有人說這個墓主人黃彥廷是楊度的嶽父,楊度是湘潭家喻戶曉的大名人,他的嶽父自然值得一番探究了。經核查排頭嚴衝黃氏族譜,黃彥廷是楊度的嶽伯父,他本人的女婿倒也是一個大名人,長沙舉人皮錫瑞,後來成了大教育家。他的兩個弟弟則是湘軍著名將領黃潤昌和黃波。
  • 湘潭風物誌丨隱山的來歷
    南宋建炎三年己酉(1129),福建崇安大學者胡安國攜其兒子胡宏等由湖北荊門移居湘潭,落籍碧泉。他在野著書傳道,頗有些隱士高人的風範。也許,他在龍山想起了那位出典「泥牛入海」的高隱,又澆心中之塊壘,遂將龍山改名為隱山。而他們父子過世後,皆按其自我交代,葬在了隱山。元人尹庭高在《送無外僧弟歸奉廬墓》中寫下了「泥牛入海無消息,萬壑千嵓空翠寒」的動人詩句。
  • 王者風物誌|共創三分風物,五大賽道等你揮灑才情!
    本寶寶迫不及待地來向各位充滿幻想才華橫溢的召喚師們發出邀請:繪畫、小說、音樂、視頻、設計五大板塊LOFTER、克拉克拉、半次元、5sing、嗶哩嗶哩五大平臺開啟五大徵稿賽道:雲閣綺霞-風物誌插畫大賽蘭臺嘉會-風物誌對話小說大賽琬琰燕集-風物誌創意周邊&漢服設計大賽
  • 湘潭文化┃湘潭人——清河道總督陳鵬年的故事
    陳鵬年,字北溟,別字滄洲,自幼好學,湖南湘潭人,清康熙三十年(1691)進士,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任西安(衢縣)知縣。他為官3年,為衢縣人民辦了許多好人好事,清《一統志》、《浙江通志》、民國《衢縣誌》等,對其政績均有記載。到任的那天,他在縣衙內設案焚香、對天發誓:今日為官,務保清廉公正,如有歪心邪念、行為不軌,天誅地滅!同時還在書房壁上張貼寫有「清、慎、勤」三字的座右銘以自勵。
  • 陳鵬 | 中國美術報·封底人物
    ◈ 陳鵬  俯仰銘千秋  2.5m×10m  2018年:「工畫而無師,惟寫生物」到宋代畫家寫生趙昌,將鷹鳶養在籠中,日日觀察,元代易元吉追著猿猴漫山遍野地跑,以及黃公望盡日觀山,董玄宰的月下看山,石濤"搜盡奇峰打草稿」 等等都是「摹寫」與「心記」寫生之代表人物。
  • 分水文化專輯----分水民間歌謠(第一期:四句子)
    分水古鎮,地處萬、梁、忠三地之交,著名詩人陸遊曾在這裡題詩以釋胸意,歷史上有「六街八棧,九宮十三廟」之稱,歷來是經濟繁榮、人文鼎盛之地,素有「巴蜀古驛道重鎮」和萬州「西大門」之美譽。10萬分水兒女在勞動的同時,也創造了自己燦爛的文化。其中的分水民間歌謠,猶如《詩經》一樣在民間傳承,在「千年古鎮,人文分水」的歷史進程中,成為鄉土文化的一朵奇葩。
  • 《劍網3》東海風物誌卷三攻略 成就圖文教程分享
    導 讀 劍網3全新的奉天證道版本中,官方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多的新內容,這次也有很多相關的新成就上線,而PVX玩家比較熟悉的書籍成就也有幾個比較新的內容,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了解下東海風物誌卷三成就吧
  • 中國美術人物誌·推薦藝術家——李雄範
    2010年至2011年在現代工筆畫院學習工筆畫、2013年至2014年在國家畫院劉大為工作室學習寫意人物、2014年至2016年在北京大學任惠中工作室學習水墨創作。北京大學校友書畫協會中國畫部副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協會會員,吉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劉大為、任惠中工作室畫家。
  • 專欄丨範命輝:湘潭蓮味
    湘蓮又以產自湘潭的白蓮為最好,做過貢品。蓮子確實是好東西,《本草綱目》記載蓮子是「脾之果」,《玉楸藥解》也載蓮子「甚益脾胃」,舊時的富貴人家必備。荷葉碧綠清香,豆腐洋菜絲散開成菊花瓣絲,而大顆櫻桃如芙蓉盛開,形如一幅詩畫,色香味美。清末秀才吳士萱在燕瓊園重陽詩會上持螯把酒醉倒,畢河清特製「菊花蓮子芙蓉羹」以敬解酒,吳大喜即席賦詩以贈:「操刀豈為稻粱謀,且法庖丁學解牛。醉臥長沙君莫笑,菊羹和酒傲王侯。」畢因此名聲大震。
  • 湘鄉出宰相700年後,湘潭也出了個大人物,他的事沒多少人能做到
    200多年後,湘鄉出了個大人物,他就是繼諸葛亮為丞相的蔣琬。蔣琬的事,很多人都熟悉,沒看過《三國志》也看過《三國演義》,沒看過小說,也看過電視,因此,不詳談。(劇照)今日要講的,是湘潭一個「大人物」。他不是官大,而是創了個湘潭縣第一。湘潭建縣,在南朝齊梁之際,縣治在衡山以東,位置在如今湘潭的南邊。
  • 風物誌插畫漫畫大賽獲獎名單公布!還有「繽紛獨角獸」優化新進度
    愛上這樣的煙火王者風物誌邀你共創!雲閣綺霞-王者榮耀風物誌插畫漫畫大賽專業獎、人氣獎腦洞新奇獎、LOFTER專屬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快和小妲己一起去看看叭!王者榮耀世界觀策劃:形象地將三分兩大陣營——益城和魏都的領袖、軍師對峙之感以交鋒形式展現出來,三分之地的戰爭一觸即發,氛圍緊張,也讓人感受到三分之地英雄輩出,為自己理念而爭取的意氣。稍遺憾的是,在對三分風貌氣質呈現上,稍弱了一些,主要聚焦在英雄人物的呈現上。
  • 杭州鴻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陳鵬出席2019年第三屆博鰲企業論壇
    2019年第三屆博鰲企業論壇參會領導  中國商報社社長徐艦代表主辦單位致辭,他在致辭中首先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並在致辭中強調了本屆論壇的開展「將持續聚焦企業發展的環境和難點,拓寬企業發展的途徑與方式
  • 【舌尖上的湘潭】吃過湘潭的這幾樣特色美食,才算是真正來過湘潭!
    湘潭是湖南省的地級城市眾所周知湖南的美食是非常受歡迎的去到湘潭旅遊除了看美景之外
  • 王者風物誌|投稿盤點,絕美插畫、創意周邊一次看夠!
    風物誌大賽正在火爆進行中,期待更多召喚師大大的投稿!作品賞析召喚師們心中的三分之地是一副怎樣的畫卷?這片土地上又正演繹著哪些煙火味的故事?Q:請問此次同人大賽的範圍是只包含三分之地的英雄和風物嗎?王者的其他英雄是否可以?
  • 湘潭風雅頌丨毛澤東在湘潭舊城的往來足跡
    「這段文字沒有提到毛澤東是否來到過湘潭當學徒,但毛澤東當年實實在在地來湘潭當了一段時期的學徒,時間當在1910年春夏間。」關於這段史實,何歌勁進行了多方的求證,從毛信華的次子毛敏口中得知毛主席與他家的書信來往,並見到了現存毛主席寄往他家的親筆信,因此得出了這一結論。「沙水對沙洲,源源不斷流。人住人腳下,何日待出頭?」
  • 湘潭旅行攻略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始建於1805年,為土磚瓦房,建築面積800多平方米,大小房屋30多間,屬典型舊式湘潭民居。故居坐西北朝東南,依山面塘,規模比一般的民居大兩倍以上。故居建築自左至右共9弄相連,每弄有3—4進,堂屋兩側廂房有左、右兩個天井,夾在其他房間中間,以房頂安裝「採光鬥」採光,是既不靠外牆,又不靠天井的「聾子屋」。
  • 湘潭大學建設醫學院,你怎麼看?
    NO.1丨壹中國百強大學湖南四所大學入選在中國的百強大學排行榜中,湖南有四所學校入選四所學校三所位於省會長沙,一所位於偉人故裡湘潭。位於長沙的大學背靠省會,交通和區位優勢明顯,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偏居一隅的湘潭大學在1978年,就被國務院評為首批16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之一。這所肩負偉人「一定要把湘潭大學辦好」親切囑託的名牌學校今後如何發展?成為了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 萬裡風物誌|鵝泉的傳說,似水的牛年
    環中國萬裡行    尋訪南方山地美好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