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風物誌丨湘潭排頭黃氏三兄弟

2021-02-08 湘潭文旅廣體

湘潭縣排頭鄉,是「天下隱山」所在地,這裡葬有湖湘學派的創始人胡安國、胡宏父子。但是,排頭還有一座保存良好的古墓,卻不太為人所知。
     這個墓葬在排頭鄉龍潭村尹家組,漢白玉墓碑上鐫刻著:清光緒三十年甲辰春仲,誥封中議大夫顯考黃公彥廷府君之墓。問及當地人,有人說這個墓主人黃彥廷是楊度的嶽父,楊度是湘潭家喻戶曉的大名人,他的嶽父自然值得一番探究了。經核查排頭嚴衝黃氏族譜,黃彥廷是楊度的嶽伯父,他本人的女婿倒也是一個大名人,長沙舉人皮錫瑞,後來成了大教育家。他的兩個弟弟則是湘軍著名將領黃潤昌和黃波。
     黃潤琛(1829—1903),字彥廷,墓碑上的稱謂「中議大夫」雖說是三品官員,並說是誥封的,但據其家傳,實為貤封。舊時官員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號呈請朝廷移授給親族尊長便叫貤封。因此這個中議大夫的銜應當是他的做官的弟弟為他申請由皇帝恩賞的。
     黃潤琛雖然沒有直接做過官,但也並不是居家不出的農民,他實際上也曾經在外面闖蕩過。他幼時最喜歡讀書,那時還居住在今花石鎮鹽埠,道光末年,涓江發大水,把房屋全衝塌了,田地也毀了,一下子成了貧困戶。於是到湘潭街上學經商,當會計。鹹豐四年三月底,太平天國軍攻湘潭城,他路上幾次被太平軍捉住,僥倖逃脫。同治初湘軍攻南京,他的大弟黃潤昌已經是率領一支軍隊的將軍了,他就督運米糧輜重。淮揚鹽路遇阻,曾國藩發行鹽引,黃潤琛索得運送湖南的票引,又開始了水路商運。南京克復後,奉旨墾田,黃潤昌催促兄長赴安徽宣城,經營西村田地開墾。沒過多久,黃潤昌率湘軍入黔,不意兵敗黃飄,以身殉難。時在長沙為兄長督後路儲運的小弟黃潤珂親赴貴州尋覓兄長的屍骸,未果而歸。黃潤琛則在家主持黃潤昌的喪事,為其立衣冠冢。後來貴州事平,統帥席寶田覓得黃潤昌遺骸歸葬。黃潤琛於光緒元年(1875)在湘潭城東臨江處購得地址,花三年工夫建造了黃潤昌敕建忠壯公祠。黃潤琛通風水之學,行跡半天下,見多識廣,為地方善事多有貢獻,壽七十五歲。
     黃潤昌(1831—1869),字少昆。十六歲即開學館授徒,他寫文章下筆一揮而就,二十餘歲即補為縣學廩生。後放棄舉業投奔曾國荃。他在安慶曾貞幹營時,偵得敵將程學啟有歸降之意,竟單身三入敵營,說服程學啟帶領百餘兵眾來降。黃潤昌與他同住一營帳,同睡一床。後來程學啟跟從黃潤昌徵討,戰功顯赫,名聞海外。同治三年,黃潤昌參與攻克南京,積功官至浙江道員,記名按察使加布政使官銜,他不樂作官,告假回家,又想參加鄉舉考試。湖南巡撫劉昆令他總管湖南營務,同治八年正月,又出徵貴州,攻克鎮遠,直至戰死。黃潤昌陣亡後,被清廷諡忠壯,追贈巡撫銜,付國史館立傳,並於貴州和湖南敕建專祠。黃潤昌文武雙全,工詩文書法,有《龍潭書屋詩稿》等書存世。《湘雅摭殘》稱其詩「獨往獨來,節奏自然」。如其《潭州行》中「遠山翠挹南山南,新沽水汲碧泉碧」句,即動人心弦。
     黃潤珂(1842—1887),即黃波,字沛皆。跟隨兄長黃潤昌治軍,曾捐資助餉。郭松林率軍攻捻,請其主糧運,留江蘇,以知府道員用。後赴江蘇署揚州知府,多有作為。又治軍福建等地,因緝私被犯人親屬挾恨擊傷而死。有《匏園詩集》四卷傳世。
     黃潤珂即是楊度的嶽父。他有四子二女,次女名黃華,1895年嫁給湘潭楊度。1903年8月,黃華隨楊度到日本東京留學,直至1907年兩人一同回國。黃華後來和家婆生活在湘潭,她和楊度育有兩子:楊公庶和楊公兆。楊度和黃華結婚時,其嶽父黃波和二伯黃潤昌已逝世多年,但大伯黃彥廷尚在世,楊度日記記載了他來彩霞灣拜見嶽伯的細節。
      黃氏三兄弟的故居在排頭鄉嚴衝,分彩(翠)霞灣和古樓灣兩個上下大屋。古樓灣原為祠堂,彩霞灣為居宅,今皆已不存。排頭黃氏三兄弟和他們的家族成員構成了近代湘潭一個顯赫的家族,他們對近代中國的軍事、政治和學術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值得深入研究。

來源:湘潭在線 作者 劉安定

http://www.xtol.cn/culture/2020/0622/5353094.shtml

相關焦點

  • 湘潭風物誌丨「漫長」的城正街
    (記者陳旭東 攝)湘潭在線10月12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超)全長1540米的城正街,並非平凡之路,它串起了歷史的滄桑厚重與湘潭風物的溫潤之美。曾經「踏遍九衢燈火夜,歸來月掛海棠前」的熱鬧景象雖已成為消散的歷史煙雲,但街道兩邊那些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依然留存至今。老街、老店、老房子、老故事……它們與城、城裡的人共存於這片土地。
  • 湘潭風物誌丨歸宿於分水的大人物——陳鵬年
    湘潭在線11月30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成青)在湘潭縣的西南邊陲,距離縣城70公裡的地方,是與湘鄉市臨界的分水鄉。這裡有一座東霧山,遠遠望去,青翠蔥蘢,煙嵐雲岫,因為清初名臣陳鵬年葬於此,東霧山便多了幾分神秘色彩。陳鵬年墓前的武將。
  • 湘潭風物誌丨隱山的來歷
    南宋建炎三年己酉(1129),福建崇安大學者胡安國攜其兒子胡宏等由湖北荊門移居湘潭,落籍碧泉。他在野著書傳道,頗有些隱士高人的風範。也許,他在龍山想起了那位出典「泥牛入海」的高隱,又澆心中之塊壘,遂將龍山改名為隱山。而他們父子過世後,皆按其自我交代,葬在了隱山。元人尹庭高在《送無外僧弟歸奉廬墓》中寫下了「泥牛入海無消息,萬壑千嵓空翠寒」的動人詩句。
  • 《二修》祝福:湘潭石坑黃氏《黃氏七修族譜》進展順利
    德孝楷模  騰達蜚聲——湘潭《石坑黃氏七修族譜》序
  • 湘潭風雅頌丨毛澤東在湘潭舊城的往來足跡
    順生公決定將長子潤芝罷學就商,送來湘潭。毛信華父親名澤裕,字嶽喬,也在行裡學做生意,他長主席一歲,兄弟倆同起同居,十分和順。主席自來湘潭城裡後,深感棄學就商前程暗淡,心情很不愉快。除每日稍事招待客商以外,終日居在樓上讀書習字,歷經數月,孜孜不倦,後來在槐林公支持下投考了湘鄉東山學校。宣統三年(1911)秋槐林公患急性胃炎去世,寬裕枯糧行也從此消亡。
  • 吞食湘潭丨湘潭龍蝦地圖(三)
    湘潭微生活湘潭自媒體第一品牌熱文 美食 交友 策劃 推廣 活動 品牌
  • 【舌尖上的湘潭】吃過湘潭的這幾樣特色美食,才算是真正來過湘潭!
    湘潭是湖南省的地級城市眾所周知湖南的美食是非常受歡迎的去到湘潭旅遊除了看美景之外
  • 專欄丨範命輝:湘潭蓮味
    湘蓮又以產自湘潭的白蓮為最好,做過貢品。蓮子確實是好東西,《本草綱目》記載蓮子是「脾之果」,《玉楸藥解》也載蓮子「甚益脾胃」,舊時的富貴人家必備。湘潭人至今還保持著最傳統的烹法。湘蓮去蓮心,汆水,切忌過涼,再將蓮子放糖幹蒸至爆腰,約上籠蒸15-20分鐘至爛。銀耳洗淨漲發,加入去皮蘋果乾蒸8分鐘,銀耳迅速變得軟糯,取出。鍋洗淨,放淨水,下冰糖,加點鹽(適量)熬成糖水,因為適量的鹽能使甜度更適口,加青豆、桂圓肉、菠蘿,上火燒開,衝入裝有蒸熟的蓮子、銀耳的大湯碗內,注意蓮子要放在銀耳上。
  • 湘潭旅行攻略
    為長沙、湘潭、株洲三市交界處。相傳周昭王南徵至此,故名。清乾隆《長沙府志》載:「秀起湘岸,挺然聳翠,怪石異水,微露巖萼,而勢飛動,舟過其下,往往見巖牖石窗,窺攀莫及。」明末王夫之《昭山東省孤翠詞》也有「日落天低湘岸杳,迎目蘢蔥,獨立蒼峰小,道是昭王南狩道,空潭流怨波光嫋」之句。昭山其實並不高,海拔185米,卻是舊時「瀟湘八景」中的「山市晴嵐」,自古以來米芾、王船山等等,名人題詠很多。
  • 湘潭大學建設醫學院,你怎麼看?
    NO.1丨壹中國百強大學湖南四所大學入選在中國的百強大學排行榜中,湖南有四所學校入選(湘潭大學大門口)NO.2丨貳建設湘大醫學院>提升學校綜合實力近日,有熱心網友通過媒體建議:湘潭大學作為湘潭市的名牌大學,作為湘潭市的一張名片,一直都是湘潭人民的驕傲,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國家今後一段時間肯定對於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有全新的部署,作為湘潭的高校,建設湘潭大學醫學院迫在眉睫,湘潭的醫院都是引進中南大學和南華大學的醫學院技術,
  • 名詞圖解丨「一六二」工程_時政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湘潭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歸屬湘潭在線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湘潭在線新聞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製、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或利用湘潭在線新聞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湘潭在線新聞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視為侵權,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湘潭吉利舉行KD出口第10000臺套發運儀式
    11月24日,吉利汽車湘潭公司KD第10000臺套發運儀式在湘潭公司KD工廠舉行,標誌著公司向海外市場拓展又邁出了嶄新的一步。湘潭經開區黨工委書記胡海軍,吉利汽車副總裁、湘潭公司總經理劉向陽等領導參加。
  • 湘潭唯一的中華老字號,湘潭人的驕傲!
    湘潭不缺特產,但有故事、有歷史、堪稱傳奇的並不多,龍牌醬油就是其中一種。到了湘潭,不買『龍牌醬油』,等於沒去過湘潭。此話並非無稽之談。湘潭素來有「醬油王國」之稱。據史料記載,清道光年間,浙江省吳興縣的絲綢商人吳子楚到湘潭販賣絲綢,見湘潭醬油鮮美,獲利頗豐,便投入全部資金,轉營醬業,並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在市內十三總新梁街創辦「吳元泰醬園」。
  • 地道推薦丨湘潭人的檳榔文化
    檳榔樹湖南湘潭沒有檳榔種植,但是他的檳榔加工工藝確實全國首屈一指的。湖南人基本上全嚼過檳榔,當然主要食用檳榔的群體就是男性。檳榔檳榔的歷史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湘潭大疫,湘潭城內居民患鼓脹病,縣令白景將藥用檳榔分患者嚼之,鼓脹病消失,爾後原患者常嚼之,以致使未患者也隨嚼之,久而成習。由此,湘潭檳榔逐步得到發展。
  • 【說湘潭】湘潭的皇家用井:三義井
    那湘潭的這個地方為什麼也叫做三義呢?在明朝的時候,這裡住了一戶人家,姓何,這戶人家把三義井這個街道修理得很好,三義井,它原名叫做三眼井,又稱義井,井有三個井口,俗稱三義井。他的主人姓何叫做何萱。湘潭縣錦石何氏族譜寫道:公,諱萱,字匪石。居住在湘潭城內,在熙春門之左,掘地求泉,得一良井。後因井口敞大,鑿三孔以蓋井口,於是把這口井取名為「義井」。
  • 偉人故裡—湘潭美食攻略
    湘潭,湖南省轄地級市,簡稱潭,別名蓮城、潭城,是長江中遊城市群成員,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譽。在這裡,孕育了無數偉大領導人,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品嘗一下湘潭的特色美食小吃。豆豉辣椒做法:辣椒先用刀壓扁切半,蒜切粒。
  • 讀大學,來湘潭!湘潭十大美食讓你欲罷不能
    今天圖圖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個美食和風景並存,文化和歷史齊肩的城市——湖南湘潭。湘潭市高校排名如下1.湘潭大學,全國重點大學2.湖南科技大學,一類重點本科院校3.湖南工程學院,二類重點本科院校4.湘潭大學興湘學院,湘潭大學附屬民辦本科院校5.
  • 地道湘潭味丨老饕私藏!湘潭大學三十年精品私房菜,望月樓來啦
    望月樓酒家,湘潭大學旁的一家地道的精品私房菜館,憑藉三十年老口碑打出如今的金字招牌,承載了一代又一代師生們的青春記憶!更有無數資深老饕們曾驅車50公裡,只為這口正宗的湘潭味道。如今,它終於開到長沙了!湘潭的名菜中必不可少的射埠水魚,望月樓只用湘潭射埠產的生態甲魚,每天現點現殺,為了這一口鮮美,一貫嘴刁的長沙老口子也被「治」的服服帖帖。
  • 湘潭人文丨「卒開湖湘之學統」的胡宏
    胡宏「幼聞過庭之訓,至於弱冠,遊學四方,有訪求歷世名公遺蹟之志」。15歲時,自撰《論論語》,後又編選《程氏雅言》。20歲時至京師,入太學,曾從師於程門(程頤、程顥)高徒、理學家楊時。靖康元年(1126),程門高徒侯仲良避金兵南侵之亂來到荊門,胡宏遂從侯仲良,習理學,並與之討論,交往日深。
  • 最美湘潭 我的家鄉
    湘潭從南朝開始建縣,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中國紅色文化的搖籃。湘潭曾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湘潭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著名景點有韶山、烏石、水府廟、東臺山等。湘潭市屬湘江水系,2018年已發現礦種45種,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28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