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術後怎麼增強膕繩肌力量?

2020-12-23 李明威運動康復

因為疫情,大家都在家做康復鍛鍊,所以最近做遠程指導的比較多,今天給大家聊一聊我最近帶的一個病例:

這個患者女,40歲左右,膝關節做的手術,她第一次做的是前交叉韌帶重建,後來隔了三個月又做的半月板縫合,第一次術後恢復地不是太理想,主動90,被動115左右,第二次手術術後一個月找到我過來做康復,但當時已經是年前放假的前一天了,她剛去醫院複查完就來深圳健行者找到我了,當時腿的情況就是腫脹很明顯,關節囊粘連,髕骨活動度稍差,主動不到50度,被動不到70度,股四頭肌萎縮嚴重,膕繩肌力量非常差,幾乎發不上力,患腿不敢負重等等,當時康復一次之後就春節假期了,然後就轉成遠程線上指導,本來是年後接著康復的,但由於疫情就一直在家遠程指導,結果角度現在坐姿抱腿125度,並且能保持住,還是不錯的,但是俯臥位後勾腿的話就比較不好,因為她膕繩肌的發力感覺特別弱,像她這樣的問題,大部分叉友都有這樣的經歷,所以早期一定注重膕繩肌的鍛鍊,這樣可以更好地增加主動角度呢!

下面有三個動作可以很好地解決膝關節術後膕繩肌力量弱的問題:

1.臀橋

臀橋的動作不光是練習臀大肌的,屈膝60-90度之間的角度,對膕繩肌也有很好的鍛鍊效果,對於主動卡在90度坎的叉友們就可以做臀橋鍛鍊,不光練到膕繩肌,還可以增加主動角度呢。另外臀橋分為靜態和動態的,我們可以先做靜態臀橋,保持30秒,做3組,然後再做動態的,每組做12個,做3組。

2.站立位後勾腿

這個動作可以和步態一起練習更好,我們可以站立位,在腳踝上綁2公斤沙袋,然後去做後勾腿練習,每組12個,做3組。

3.俯臥位後勾腿Compex電刺激

很多叉友們由於肌肉萎縮,主動角度很小,膕繩肌找不到感覺,此時可以用Compex刺激膕繩肌進行肌肉鍛鍊

相關焦點

  • 膕繩肌緊,前屈下不去?除了拉伸,加強膕繩肌力量也很關鍵!
    如果膕繩肌不怎麼運動,那麼增強柔韌性可以幫助保持膝蓋,臀部和腿部健康。如果您的膕繩肌過於鬆弛,控制其運動範圍將有助於您避免受傷。無論從哪裡開始,都可以用以下方法來創建強壯而靈活的膕繩肌。似乎很矛盾的是,如果你的膕繩肌太緊,你應該拉伸它們使之更靈活。
  • 深蹲中的膕繩肌
    模型1假設臀大肌和膕繩肌在伸髖過程中發力程度相同,模型2假設臀大肌先會儘可能的發力來產生伸髖扭矩,等臀大肌力量不足時膕繩肌才參與進來。比如說,你需要產生你最大伸髖扭矩的40%。模型1假設你的臀大肌和膕繩肌都收縮了其最大發力程度的40%,模型2假設你的臀大肌承擔了所有的扭矩,而直到你加重量到臀大肌力竭(大約為最大伸髖需求的50%),膕繩肌才開始發力。
  • 膕繩肌損傷
    據報導,在田徑運動員中,26%的受傷和12%- 15%的澳大利亞足球和足球受傷可歸因於膕繩肌損傷。本文綜合現有文獻的數據,為醫生提供有關近端膕繩肌損傷的危險因素、診斷、治療和預防的最新信息。膕繩肌群包括股二頭肌長頭肌、半膜肌和半腱肌,它們是大腿的後筋膜室的組成部分。這些肌腱起源於坐骨結節,半膜肌起源於坐骨結節的上外側區域,股二頭肌和半腱肌起源於坐骨結節的下內側區域。
  • 大腿最常見的拉傷——膕繩肌拉傷
    膕繩肌拉傷通常發生在肌腱處,股二頭肌最容易拉傷。膕繩肌和股四頭肌之間的肌肉力量不平衡(其中膕繩肌較弱)‍如何自我識別?1.大腿後側疼痛2.運動員經常聽到或感覺到膕繩肌肌腱部位發出「噗」的一聲響3.在受傷部位通常可以感覺到明顯的缺陷4.運動員通常會感覺到特定部位有壓痛,尤其在受傷後不久‍膕繩肌損傷主要通過運動員損傷的詳細信息
  • 巴斯克斯左腿膕繩肌一級拉傷!膕繩肌拉傷原來是這樣!
    今天早上看頭條體育得知了「皇馬再創重傷,巴斯克斯被診斷為左腿膕繩肌一級拉傷」。經過皇馬隊醫的檢查,球員盧卡斯-巴斯克斯被診斷為左大腿膕繩肌一級損傷,具體的情況有待觀察。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深感痛心,希望巴斯克斯早日康復。
  • 膕繩肌等長收縮
    膕繩肌等長收縮就是膕繩肌肌群以等長方式的收縮和放鬆練習。
  • 運動:膕繩肌
    膕繩肌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肌肉,但你知道它為什麼叫膕繩肌嗎?這個術語其實是源自於18世紀的英格蘭,當時的屠夫通過鉤住豬後腿膝蓋窩(又叫膕窩)的長肌腱,然後,用繩子將其懸掛在櫥窗展示,後面就將它命名為膕繩肌。
  • 膕繩肌,是不是被你忽視很久了?
    原因很簡單,一是由於手術時,會從你的膕繩肌截取一段肌腱,用來編織成新的韌帶來代替損傷的前交叉韌帶。那麼取腱後的膕繩肌能力就被削弱了;其二,前交叉韌帶的功能是在運動時限制脛骨過度前移,而膕繩肌收縮有使脛骨向後的作用力。增加膕繩肌的力量,可以使兩者互相配合,更好地實現術後膝關節的穩定機制。
  • 3種鍛鍊方法,使膕繩肌力量更強,遠離腿部肌肉拉傷
    我們健身的人經常有這種感覺,運動後腿部肌肉容易拉傷,這是因為我們對腿部股四頭肌的訓練比膕繩肌的力量練習要多,使腿部的肌力失去平衡,小編介紹種鍛鍊方法,進行這3種方法的長期練習,膕繩肌的肌肉力量增強,這樣就會降低腿部受傷。
  • 膕繩肌的肌肉訓練有哪些活動?
    但是,當我們在鏡子前欣賞著自己練習的線條分明的股四頭肌時,是否可以注意到我們大腿後面脆弱的肌群——膕繩肌?事實上,多年來,膕繩肌無論在健身還是健身比賽中都是一個重要的標準,它對整個腿部的美感和身體的前後平衡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我們熟悉的幾個大動作,膕繩肌在深蹲和硬拉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 脆弱的膕繩肌:為啥受傷的總是我?
    (糾正:左1為股二頭肌)膕繩肌收縮具有屈膝和後伸髖關節的功能,所以建議Ⅱ級及以下程度的拉傷在早期要處於一個伸展的位置,度過急性期後便可以進行膕繩肌的牽拉以及肌筋膜的牽拉例如在長跑中伸髖發力蹬地的瞬間,可考慮為膕繩肌肌肉力量的不足。
  • 膕繩肌易被忽視 4個方法緩解緊張和疼痛
    網易體育7月29日報導:膕繩肌並不是一塊單獨的肌肉,而是由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組成,它們位於大腿後側,所以也稱為股後肌群。
  • 膕繩肌訓練詳解!!
    膕繩肌的共同起點:位骨盆的坐骨結節。 膕繩肌有兩個主要功能 :屈膝(比如腿彎舉),使髖部伸展(比如硬拉)。我們平時在健身房的「股二頭肌」訓練,嚴格地說應該是膕繩肌的訓練。三、膕繩肌的訓練1、俯臥腿彎舉注意事項:1)向下時膕繩肌慢慢的離心收縮(也就是漸漸拉長),防止身體讓地心引力快速的墜落下去。向上時膕繩肌慢慢的向心收縮(也就是漸漸縮短),讓身體歸回直立的狀態。2)在動作中,髖關節為唯一運動關節,利用髖關節的力量主導動作,發力點來自於膕繩肌而不是下背部。
  • 強壯大腿肌肉,不可忽視膕繩肌這塊肌肉,膕繩肌訓練,不止於硬拉
    一提到健身練腿,大家應該都會優先想到深蹲這個動作,以及強壯的大腿前側肌肉股四頭肌,往往對於後側鏈的膕繩肌,在下意識中會有一個忽視,畢竟對於膕繩肌來說它在大腿後側,自己是看不到的。看不到才是最容易忽略的東西,不論是背部也好,還是小腿肌肉也好,也包括今天我們要講的膕繩肌。
  • 脆弱的膕繩肌:為啥受傷的總是我?
    在足球比賽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運動員在進行加速或變向後會突然倒在場上,痛苦的捂著自己的大腿後側,這時很有可能是出現了——膕繩肌拉傷。膕繩肌拉傷是足球、田徑等項目運動員最容易發生的損傷之一。膕繩肌的作用是屈膝和伸髖,但它在運動中發揮的更多的是離心控制的作用,高速奔跑觸地到蹬地階段膕繩肌離心收縮對抗伸膝的力量,也就是股四頭肌的力量。
  • 瑜伽解剖-膕繩肌:大腿後側為什麼總是這麼緊?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這塊肌肉叫膕繩肌。它是位於大腿後側的一組肌群。膕繩肌分別由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共同組成,對穩定膝關節起到重要的作用。股二頭肌有兩個頭,一個連接在坐骨上,另外一個是連接在股骨上,他們共同止於腓骨的外側。半腱肌和半膜肌都是起於坐骨,止於脛骨的內側。
  • PN三分鐘:如何練就強大的膕繩肌
    可是對於膕繩肌的鍛鍊也是不容忽視的,鍛鍊膕繩肌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塑造好的腿部線條,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我們預防膕繩肌的拉傷或者防止膕繩肌的再次拉傷。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一些可以鍛鍊到膕繩肌的簡單方法吧~膕繩肌(hamstrings)位於我們大腿的後側,由三塊肌肉組成,分別是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 低槓位深蹲=發展膕繩肌力量?你可能已經OUT了
    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低槓位深蹲可以促使臀部、膕繩肌和股四頭肌一起發力,相對於高槓位深蹲來說,它對於腿部的肌肉發展更均衡,所以這也就是越來越多人使用它的原因了。在某天有一位粉絲問我這樣的一個問題:低槓位深蹲=發展膕繩肌力量?我回答了他幾個字:那你可能OUT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低槓位深蹲與膕繩肌的是是非非吧,看低槓位深蹲對於膕繩肌的刺激究竟有多大。
  • 5項練習增強膕繩肌靈活性 防緊張致受傷
    網易體育12月16日報導:膕繩肌是大腿後側的肌群,包括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主要功能是彎曲膝關節和伸展髖關節,尤其能防止脛骨過度向前錯動。如果膕繩肌靈活性不夠,會導致它經常處在緊張狀態,容易引起傷病。
  • 你不知道的「膕繩肌」秘密
    在大部分人中,膕繩肌變得短縮和緊張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們習慣於久坐,而久坐會導致膕繩肌和髂腰肌縮短。縮短的髂腰肌會抑制臀大肌的活動,因此膕繩肌就要代償性承擔更多的收縮負荷。長時間的超負荷收縮會導致肌肉疲勞。第二,在足弓著地時,膕繩肌需要離心收縮來控制膝關節完全伸展,這種離心收縮會導致膕繩肌容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