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大家都在家做康復鍛鍊,所以最近做遠程指導的比較多,今天給大家聊一聊我最近帶的一個病例:
這個患者女,40歲左右,膝關節做的手術,她第一次做的是前交叉韌帶重建,後來隔了三個月又做的半月板縫合,第一次術後恢復地不是太理想,主動90,被動115左右,第二次手術術後一個月找到我過來做康復,但當時已經是年前放假的前一天了,她剛去醫院複查完就來深圳健行者找到我了,當時腿的情況就是腫脹很明顯,關節囊粘連,髕骨活動度稍差,主動不到50度,被動不到70度,股四頭肌萎縮嚴重,膕繩肌力量非常差,幾乎發不上力,患腿不敢負重等等,當時康復一次之後就春節假期了,然後就轉成遠程線上指導,本來是年後接著康復的,但由於疫情就一直在家遠程指導,結果角度現在坐姿抱腿125度,並且能保持住,還是不錯的,但是俯臥位後勾腿的話就比較不好,因為她膕繩肌的發力感覺特別弱,像她這樣的問題,大部分叉友都有這樣的經歷,所以早期一定注重膕繩肌的鍛鍊,這樣可以更好地增加主動角度呢!
下面有三個動作可以很好地解決膝關節術後膕繩肌力量弱的問題:
1.臀橋
臀橋的動作不光是練習臀大肌的,屈膝60-90度之間的角度,對膕繩肌也有很好的鍛鍊效果,對於主動卡在90度坎的叉友們就可以做臀橋鍛鍊,不光練到膕繩肌,還可以增加主動角度呢。另外臀橋分為靜態和動態的,我們可以先做靜態臀橋,保持30秒,做3組,然後再做動態的,每組做12個,做3組。
2.站立位後勾腿
這個動作可以和步態一起練習更好,我們可以站立位,在腳踝上綁2公斤沙袋,然後去做後勾腿練習,每組12個,做3組。
3.俯臥位後勾腿Compex電刺激
很多叉友們由於肌肉萎縮,主動角度很小,膕繩肌找不到感覺,此時可以用Compex刺激膕繩肌進行肌肉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