膕繩肌緊,前屈下不去?除了拉伸,加強膕繩肌力量也很關鍵!

2020-12-23 語雨愛瑜伽

膕繩肌靈活又強健,是健康快樂練習瑜伽的關鍵。但是過度的練習和深度伸展,會導致膕繩肌損傷,所以你需要學習有關膕繩肌的知識。一方面,靈活膕繩肌通常是實現各種複雜瑜伽姿勢的關鍵,另一方面,缺乏靈活性通常無法很好地練習瑜伽。是不是經常聽到有人說:「瑜伽不適合我,我甚至不能摸到我的腳趾!」?

實際上,最佳的膕繩肌健康狀況在兩者之間。如果膕繩肌不怎麼運動,那麼增強柔韌性可以幫助保持膝蓋,臀部和腿部健康。如果您的膕繩肌過於鬆弛,控制其運動範圍將有助於您避免受傷。無論從哪裡開始,都可以用以下方法來創建強壯而靈活的膕繩肌。

似乎很矛盾的是,如果你的膕繩肌太緊,你應該拉伸它們使之更靈活。但是,膕繩肌的所有纖維都能夠完全伸長和收縮時,它們才是最健康的,這可以促進最佳的肌肉健康。

接下來的運動就是針對過度伸展和受限膕繩肌的。這是同心運動,能很好地鍛鍊你的膕繩肌。

第一步

將瑜伽毯放在光滑的地面上,例如硬木地板上或瓷磚地板上。躺下,使軀幹和頭靠在毯子上,雙腿向前方伸展,臀部水平。

第二步

將腳後跟踩到地板上,然後僅使用膕繩肌將腳底拉向腳後跟。當您到達一半時,停下來並確保膝蓋指向天空,並且彼此平行。

第三步

通過將腳跟一直拉到底部來完成移動,然後拉直雙腿以返回起始位置。重複練習直到您感到疲倦。

還記得摸腳趾的測試嗎?老師根據手指可以觸及腳的遠近來評估您的靈活性,數十年來,這種「測試」一直被用作衡量肌肉骨骼健康的指標。但是將過多的精力放在拉長膕繩肌上會縮短髖屈肌,造成肌肉失衡,從而導致骨盆前傾和背部疼痛。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膕繩肌

膕繩肌是後大腿上的一組肌肉。它起於坐骨結節上,並沿著大腿後側延伸。大腿內側有兩個膕繩肌,大腿外側有一個膕繩肌。所有這三個都通過長肌腱穿過膝蓋的後部附接到小腿,並且它們都是雙關節的,這意味著它們連接並影響著兩個關節的功能:臀部和膝蓋。

簡而言之膕繩肌,就是大腿後側的肌群,包括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長頭,膕繩肌與強有力的股四頭肌相對應。股二頭肌長頭,半腱肌,半膜肌起於坐骨結節,股二頭肌短頭起於股骨粗線。股二頭肌長頭和短頭止於脛骨外面於腓骨,半腱肌,半膜肌止於脛骨內側。股二頭肌長頭,半腱肌,半膜肌收縮動作是髖伸展和膝屈曲,股二頭肌短頭收縮動作是膝屈曲。

它收縮的主要功能就是屈膝和後伸髖關節,是維持膝關節穩定性,尤其是防止脛骨過度前向錯動的重要動力性穩定結構。膕繩肌的起止點決定了其為雙關節肌,橫跨髖、膝兩個關節,主要作用是伸直髖關節和屈曲膝關節。由此可見在運動中,膕繩肌健康的重要性。

常練以下3個姿勢可讓您的膕繩肌更健康

1,仰臥手抓腳趾伸展式

這個經典的姿勢可以測試你膕繩肌的靈活性。躺在地板上一隻腳靠在地板上,您可以在探索抬高腿部的運動範圍(膕繩肌允許的範圍)時,將骨盆和脊柱保持在中立位置。

用瑜伽帶綁住右腳的中部。躺在地面上,左腳的底部緊貼牆壁,左腳趾指向天花板。啟動您的核心,保持脊柱的中立。開始時,請注意兩邊骨盆的位置。您的骨盆不應該傾斜或移位。抓住瑜伽帶,使您的右髖屈曲,而不改變骨盆或脊柱的位置。一旦您感覺到右大腿後側的伸展,就停止拉動並深呼吸。伸展感覺消失後(30-60秒),換練習。

加大挑戰將瑜伽帶牢固地束緊在腳後跟上,並嘗試將右大腿推回地面,同時不允許大腿移動。保持10-20秒。

2,站立前屈(變體)

這種站立前屈不對稱變體有利於伸展您的外部大腿筋,股二頭肌。該姿勢非常適合腿筋運動受限的練習者。

從站立前屈中開始,雙膝彎曲,雙腳分開與臀同寬。在您的右腳下方放置一個瑜伽磚,在您的左腳外側放置一個瑜伽磚。嘗試伸直膝蓋時,將體重向前傾斜。將您的手向左移動以將其放在瑜伽磚上,然後將臀部向右傾,以加深右臀部和右膕繩肌的伸展。深呼吸30–60秒,然後換邊練習。

加深對腰部的挑戰在腳下的瑜伽磚上施加壓力,同時嘗試將其向右滑動而不實際移動它。保持10–20秒。

3,反板式

這是少數幾個需要膕繩肌同心收縮以及整個後肌肉鏈(小腿,臀肌和背部肌肉)的經典瑜伽姿勢之一。由於我們的生活方式(久坐不動),我們的身體後部往往比前部更虛弱。這個體式是強健後身的極好方法。

手杖式坐立。手掌向後,手指指向腳。(在完整姿勢中,您的肩膀應該放在手腕上方。)將腳趾指向地面,以使腳掌壓實地面,然後啟動您的所有後身肌肉從地板上抬起,進入反板式。內旋臀部。保持姿勢,直到您無法再保持。

加深挑戰嘗試將腳後跟拉向地面而不讓膝蓋彎曲。即使您的腳後跟不會移動太遠,您也應該感到膕繩肌的拉伸,這會增強力量。

相關焦點

  • 如何拉伸大腿後側的膕繩肌?
    昨日,有一位剛上瑜伽教練班的瑜伽教練跟我聊天,說自己做前屈的時候,膕繩肌太緊,背拱成駱駝,手伸到抽筋了,只能摸到膝蓋,而班上卻偏偏有一個身體柔軟的大美女,手輕鬆都可以摸到腳後跟,竟然還有多的,人與人的差別怎麼這麼大,突然間,心裡的好有落差。
  • 緩解膕繩肌(腿筋)-分步指南讓你安全拉伸緊繃酸痛的膕繩肌
    他們既頑固又僵硬的「性格」令許多瑜伽練習者感到沮喪,通常是因為他們知道(或聽說)前屈可以幫助他們緩解疼痛和僵硬的背部(但前提要克服他們的腿筋)。其實少部分的腰背問題、臀部問題和膝蓋問題,可以歸因於膕繩肌緊繃。那麼為什麼膕繩肌如此難以拉伸呢?
  • 你可能誤會膕繩肌了很多年!
    我們都知道這種腿後側乏力的感覺,傷到這些肌肉後,我們會感覺虛弱得跟殘廢了似得,所以我們管它們叫膕繩肌。(膕繩是音譯的英文單詞殘廢)持續工作的膕繩肌讓我們保持直立,幫助我們行走和奔跑。因為它負擔了如此繁重的工作,導致它的肌肉組織也相應僵緊。內部大量的連接組織(筋膜),使膕繩肌比其他肌肉更難以拉伸。可是僅組織結構上的問題,並不能完全解釋它們伸展時遇到的全部阻力。
  • 膕繩肌訓練詳解!!
    膕繩肌的共同起點:位骨盆的坐骨結節。去感受膕繩肌有一股張力和拉扯感越來越強,然後收縮把張力收回來,想像膕繩肌在拉動軀幹上移,順勢夾緊臀部,然後回到起始位置。2) 上體儘量向上挺,到最高點時,靜止一秒鐘。然後慢慢回復。注意身體下落的時候要慢一點,時間為2秒鐘下到最低點,身體起來的時候,要快一點,儘量在一秒。一組裡面要儘可能保持慢下快起的頻率。3) 呼吸方法:上體挺起時吸氣,前屈時呼氣。
  • 瑜伽解剖-膕繩肌:大腿後側為什麼總是這麼緊?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這塊肌肉叫膕繩肌。它是位於大腿後側的一組肌群。膕繩肌分別由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共同組成,對穩定膝關節起到重要的作用。股二頭肌有兩個頭,一個連接在坐骨上,另外一個是連接在股骨上,他們共同止於腓骨的外側。半腱肌和半膜肌都是起於坐骨,止於脛骨的內側。
  • 腿筋(膕繩肌)的柔韌性很差,應該怎麼練習拉伸?
    下面讓我們快速介紹一下膕繩肌的解剖結構和膕繩肌的關鍵功能。如果你已經熟悉了它的解剖結構,建議你跳至「腿筋靈活性測試」。膕繩肌解剖膕繩肌將我們的骨盆和股骨連接到我們的小腿。半膜肌和半腱肌從骨盆的坐骨內部附著,並向下連接到脛骨,既往後又環繞到脛骨的前部(大腿小腿骨,我們通常將其稱為脛骨)。膕繩肌的功能第一,膕繩肌有幾個重要功能。首先,一個關鍵的功能是膕繩肌將骨盆拉入骨盆後傾的能力。這是向前彎曲時腰痛和姿勢不良的常見原因。
  • 膕繩肌損傷
    修復急性近端膕繩肌腱撕裂比修復慢性撕裂能獲得更好的功能結果。運動拉伸訓練和加強膕繩肌腱對損傷後的物理治療是有用的,並可能減少再損傷的風險。據報導,在田徑運動員中,26%的受傷和12%- 15%的澳大利亞足球和足球受傷可歸因於膕繩肌損傷。本文綜合現有文獻的數據,為醫生提供有關近端膕繩肌損傷的危險因素、診斷、治療和預防的最新信息。膕繩肌群包括股二頭肌長頭肌、半膜肌和半腱肌,它們是大腿的後筋膜室的組成部分。這些肌腱起源於坐骨結節,半膜肌起源於坐骨結節的上外側區域,股二頭肌和半腱肌起源於坐骨結節的下內側區域。
  • 如何處理膕繩肌高張力所引發的腰痛
    膕繩肌引發腰痛及體前屈活動受限的機制:       膕繩肌是位於大腿後側三塊肌的總稱
  • 拉伸膕繩肌,收藏這組體式就夠了,來看看你適合練習哪些體式
    針對膕繩肌的特定瑜伽姿勢可以緩解膕繩肌的緊繃感並提高柔韌性。膕繩肌是沿著大腿後側延伸的三塊肌肉,將骨盆連接到膝蓋。由於反覆運動或姿勢不良,許多人的膕繩肌很緊。有很多方法可以緩解膕繩肌緊繃。有規律的伸展運動,甚至從小時候就開始的諸如舞蹈和體操之類運動,都會有所幫助,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足夠的運動來保持自己的靈活性。
  • 膕繩肌為什麼會僵緊?4組拉伸助你恢復柔韌性
    變得短縮致使膕繩肌變僵硬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膕繩肌是一組肌群而並非單獨的一塊肌肉由股二頭肌、半膜肌和半腱肌組成股二頭肌可以屈曲原本伸直的膝關節並在屈膝狀態下向外旋轉小腿半膜肌和半腱肌可以屈曲原本伸直的膝關節
  • 練瑜伽,大腿後側膕繩肌緊?這14個體式拉伸效果槓槓滴
    練瑜伽,我們經常會遇到站立前屈下不去的伽人,尤其是瑜伽初學者,於是乎,很多老師可能會告訴你,你是大腿後側膕繩肌太緊張了。繩肌並不緊張,不需要過度拉伸,而如果不到80度,則說明膕繩肌緊張,需要進行拉伸放鬆。
  • 練瑜伽,大腿後側膕繩肌緊?這14個體式拉伸效果槓槓滴!
    練瑜伽,我們經常會遇到站立前屈下不去的伽人,尤其是瑜伽初學者,於是乎,很多老師可能會告訴你,你是大腿後側膕繩肌太緊張了。當然,這個答案並沒有錯,但需要進行一個簡單的小檢測:仰臥在墊面上,雙腿伸直,抬一條腿向上,如果上抬腿與地面的夾角能到80-90度及以上,說明膕繩肌並不緊張,不需要過度拉伸,而如果不到80度,則說明膕繩肌緊張,需要進行拉伸放鬆。
  • 拉伸膕繩肌,強化髖屈肌
    膕繩肌決定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前屈的程度,而髖屈肌決定著大腿在沒有手幫忙時能夠抬多高,當然它的屈曲能力也是前屈深度的關鍵因素。今天就通過幾個小動作,為手抓腳趾上抬腿D做基礎,讓大腿懸空在空中時也能輕盈、穩定。
  • 運動:膕繩肌
    膕繩肌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肌肉,但你知道它為什麼叫膕繩肌嗎?這個術語其實是源自於18世紀的英格蘭,當時的屠夫通過鉤住豬後腿膝蓋窩(又叫膕窩)的長肌腱,然後,用繩子將其懸掛在櫥窗展示,後面就將它命名為膕繩肌。
  • 大腿最常見的拉傷——膕繩肌拉傷
    膕繩肌拉傷通常發生在肌腱處,股二頭肌最容易拉傷。膕繩肌和股四頭肌之間的肌肉力量不平衡(其中膕繩肌較弱)‍如何自我識別?• 受傷後7-8天小編查閱大量資料,大多數專家同意,在該階段可以引入電刺激、被動活動範圍、肌筋膜放鬆和等距訓練。保持骨盆前傾的同時伸展膕繩肌;脈衝超聲波療法 進一步減輕腫脹和促進康復;一旦運動員已經重獲得肌肉的自主控制,就可以開始輕柔拉伸了。
  • 深蹲中的膕繩肌
    如果你深蹲前傾過多的話,加強一下臀大肌能讓你膕繩肌放鬆一些,減輕點股四壓力,讓深蹲底部半程更為容易。膕繩肌應該在粘滯點開始最大發揮作用,這時股四承擔的壓力減輕了一點,增加點伸髖力矩的話有利於將槓鈴頂起來。之前曾發過一篇文章,講述了(1)為什麼深蹲不怎麼練膕繩肌以及(2)為什麼深蹲時膕繩肌不應當過度發力。
  • 讓腿筋健康的7種方法,緩解膕繩肌緊繃,並使它們保持健康和強壯
    如果要挑選出瑜伽中的明星肌肉的話,那柔軟的膕繩肌(腿筋)就是熱門之一。畢竟,有多少朋友不想去參加瑜伽課,就是因為不能摸到自己的腳趾?我們很多人都在和腿筋做鬥爭-一拉再拉,但那些討厭的膕繩肌又會彈回去。即使是那些會靈活的人也會經常抱怨膕肌不舒服。
  • 腿後側拉筋,哎呀,說的專業點..膕繩肌拉伸....到底有什麼樣的講究
    膕繩肌拉伸不當導致受傷的特別多,尤其是膕繩肌靠近屁股下面一點的這個附著筋腱被拉傷的有很多。所以有一種說法就是說膕繩肌拉伸要非常慎重,因為拉伸膕繩肌不安全,對身體的破壞的弊大於增加靈活性的利。這種說法也有點片面,為什麼說呢? 因為民間有一個非常大的誤區:就是提到膕繩肌拉伸,總是以為只有一種方法...就是前屈。
  • 強壯大腿肌肉,不可忽視膕繩肌這塊肌肉,膕繩肌訓練,不止於硬拉
    想一下如果你練腿只注重於深蹲,對於大腿前側的關照很多,忽視後側的膕繩肌,這就會導致你大腿前後兩側肌肉不均衡,這樣不僅對你腿部肌肉整體發展不利,而且也會多少限制你前側股四頭肌的強壯。當你展示後側鏈肌群,膕繩肌,背部肌肉,小腿肌肉,都很強壯,那這些細節足以讓你拉開與對手差距,高手往往都是在容易忽視的地方下功夫!
  • 練瑜伽,大腿後側膕繩肌緊?這些體式要常練!
    缺乏靈活性時,最常見的就是膕繩肌緊繃。由於遺傳或生活方式等因素會導致腿筋緊繃。比如整天坐在汽車上,辦公桌前。還有鍛鍊方式(例如跑步)也可以進一步收緊膕繩肌。膕繩肌緊會使向前彎曲很痛苦,撿東西,穿鞋或等必要的動作也會有困難。盤腿坐甚至爬樓梯都可能會很痛苦。還會導致其他肌肉不平衡。背部疼痛和坐骨神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