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給人的感覺是—富人沒必要,窮人買不起

2020-12-16 中國質量萬裡行

本文來源:網際網路,更多請關注原創作者。

原文:

眼下各類商業保險名目繁多,只有想不到,沒有保不了。但各種意外保險真的值得購買嗎?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我們身邊總有某個親朋好友是做保險的,在交流聊天時經常把話題帶到保險業務上,列舉很多例子證明買保險的好處。對此我們不懷疑他們的動機和所列舉案例的真實性,我們來追究一下取樣樣本的全面性。他們所列舉的案例都是理賠案例,凡是理賠的保險,可以說購買人都買值了。保險保的就是意外,發生了意外就買值了,沒發生意外就買虧了。他們可以有成百上千的案例證明保險買值了,但那些成千上萬買虧的案例他們是不會跟你提的。

保險公司也是以營利為目的的,這點想必沒人懷疑。在每個險種推出之前,公司肯定認真統計計算過。此種意外發生的概率有多大,需要理賠的金額是多少,保險金需要定價多少等等。可以肯定地說,需要繳納的保險金必定大於理賠期望值,理賠期望值等於意外發生概率與需要理賠金額的乘積。從保險公司的角度舉例說明,假如某種疾病發病率是1%,投保客戶發病需要理賠10萬元,那麼投保金額肯定要大於1000元,假如是1500元吧。100位客戶買了此種保險,每個客戶繳納1500元保險金,保險公司共收取15萬保金;按照此種疾病1%的發病率來算,這100位客戶中會有1人發病,保險公司按照合同理賠10萬元,保險公司盈利5萬元。同樣的案例我們再從客戶角度分析一下,某個客戶投保此險種前,肯定會要求進行體檢,證明先前沒有與此種疾病相關的身體因素,這樣就能保證該客戶的發病率不會大於1%的統計值。該客戶每年花費1500元來買此保險,每100年才會有1年發病,共花費保險金額15萬元,獲得保險公司理賠10萬元,淨虧損5萬元。可能會有人講,我們不能僅僅從盈虧方面來考量保險,不遇事則罷,一旦遇上事情可能就會傾家蕩產,而每年都花幾千塊錢買保險不至於傾家蕩產。就此我們接著往下分析。

在遇到意外時,保險公司能做的就是理賠,說白了就是用錢來解決問題。假如你是一個富人,凡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在你這兒都不是問題,那你還需要保險公司的理賠嗎?前面我們已經分析過,從統計學上講,買保險肯定是虧的,這樣和買彩票還有什麼區別呢?假如你是一個窮人,凡是需要用錢來解決的問題都是大問題,那麼買保險本身就是一個問題。還以前面數據為例,10萬元的巨額開銷無法承受,省吃儉用每年繳納1500元的保險還能勉強應付,這樣是不是就有值得買的理由了呢?但是還有一點我們要考慮進去,需要巨額花費的意外不止這麼一種,假如有100種吧,而且每種都有相應的保險,保金也都假定是1500元。你怎麼知道自己將遇到哪種意外呢?假如省吃儉用買了其中幾種,然而發生了其他意外,買的那幾種保險用不上。為了保險期間是不是每種意外險都要買?那總金額就是15萬,不買保險發生意外才需要10萬元了,依然是傾家蕩產,而且更慘。照此分析,殘酷的結論就是——意外保險,富人不必買,窮人買不起。

小編本人對保險也不是很了解,只是從了解到的情況進行了自以為是的分析,不知道是否有沒考慮到的因素,和邏輯上的疏漏,歡迎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信息,請以實際情況為主。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轉載只是為了更好的傳播新聞資訊之目的,未與作者取得聯繫,如有侵權,請原作者速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修改、刪稿!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富人喜歡買保險,窮人卻覺得保險都是騙人的?
    再說了,保險怎麼就是騙人的呢?那麼多有錢人買保險,就都是傻子,就她聰明嗎?小陳這話都是提醒了我,按理說,富人身家更厚實,遇到風險也不會特別擔心;而窮人身家就那麼點,隨便一個重病就能傾家蕩產。從保險的需求考慮,應該是窮人更需要保險,可為什麼窮人反倒更討厭保險呢?
  • 窮人將保險作為投資,期待獲得高利潤,富人將保險作為一種保障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有人說「窮人買保險越買越窮,而富人買保險越買越富」,細心觀察身邊人真的會發現是這樣一種現象。朋友說她婆婆就是這樣的人,對於保險聽風就是雨,婆婆買的保險都是可以分紅的,朋友吐槽說,自己婆婆買的保險都夠付一套房子的首付了,婆婆推薦朋友買,朋友不斷對比,婆婆就說朋友摳門。
  • 富人為什麼喜歡買保險,而窮人卻不喜歡,還說保險是騙人的?
    文/森森很多人覺得買保險是一種損失,因為他們已經一年沒生病了,保險費今年是白交的。如果你生病買了保險也得受苦,與其買保險防病,不如想辦法不生病。很多富人並不這麼認為,相反他們會為自己購買一些有價值的保險,並為自己的未來生活做計劃。
  • 如果黃金不值錢,「窮人」和富人誰的影響更大?一定是富人嗎?
    很多人搞混了這一概念,其實富人之所以富有,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有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手中的資源豐富。房產、投資等各種資產,黃金只能算是他們眾多財富的一種。這樣一看也就很好理解了,與窮人相比,富人手中的資源眾多,即便損失一兩樣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 富人波司登,窮人穿大鵝?沒那麼簡單!
    於是,羽絨服圈子裡開始出現這樣一句話:富人波司登,窮人穿大鵝。   事實真的如此嗎?波司登讓有錢人青睞有加?加拿大鵝都是窮人的偏愛?   沒有那麼簡單。   01   不講武德的「假鵝」買賣   先說大鵝。
  • 富人和窮人的思維差距?窮人靠賣力,富人靠借力
    當年馬丁.路德.金一句「我有一個夢想」,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窮人也是人啊,富人所有的一切欲一望 ,窮人也是有的。食色,性也,他憑什麼不想娶一個小老婆?!只是雞蛋還沒有變成雞,連雞蛋本身也還在老婆手裡攥著,就有了如此輝煌的夢想,合不合適,值得商榷。 不能說窮人的前途沒有光明,然而道路的曲折性,也更加符合邏輯。
  • 俗語:窮人腳上沒毛,富人腦頂放光!啥意思?說透窮人與富人差別
    無論是以前的封建王朝,還是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均富是人們的現象,實際上貧富差距是非常大的,總有兩種群體,一種是窮人,一種是富人。古代的貧富差距非常地明顯,窮人餓死,富人撐死這句話形容的十分恰當,古人們經常會發明一些俗語來諷刺這樣的現象,有的人會很疑惑,俗語在古代也有嗎?
  • 專家:婚姻對富人沒意義,對窮人很殘酷,看似無情卻句句大實話
    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儲殷教授表示:婚姻對富人沒意義,對窮人很殘酷。對這句話,他予以了具體闡述:婚姻制度對富人階層有意義嗎?婚姻對窮人,也很殘酷,因為富人存在著性奢靡,是靠花錢買,而窮人存在著性散亂,因為他維持不住穩定的性關係,穩定的性關係是要供養的。所以婚姻往往是中不溜秋這個階段,大家條件都那樣,能找一個對你好的人,兩個人幫襯著過日子,構成一個穩定的人口撫養結構、人口生產單位,來解決生活成本的問題。
  • 在吐瓦魯這個國家,窮人只能吃龍蝦鮑魚,富人才能吃蔬菜?
    但是對於一些貴的食物我們都是不能常吃、窮人買不起的,如龍蝦,但是在這個國家卻不一樣窮人是每天都吃龍蝦。在吐瓦魯這個國家,窮人只能吃龍蝦鮑魚,富人才能吃蔬菜?吐瓦魯它的舊稱叫埃利斯群島,也叫潟湖群島,位於南太平洋,國家的總面積才26平方千米,人口只有一萬左右。其實剛開始這個國家的土地面積也不是這麼小的。
  • 窮人口袋裡有三樣寶貝,也是很多富人成功的關鍵,一一給你揭曉
    我們看到過太多的富人與窮人的對比,而對比的結局都處處體現著富人相對窮人滿滿的優勢:富人有錢,窮人沒有;富人有關係,窮人沒有關係;富人格局大,窮人格局小;富人有膽量,窮人沒有膽量;富人會賺錢,窮人存不下錢;富人會投資,窮人只懂得節省.....
  • 相比窮人思維的可悲,富人思維有多可怕?看完這個故事,恍然大悟
    一個故事告訴你富人的想法和窮人的相比有多強大?讀完之後,我恍然大悟。讓我們先看看這個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窮人,他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他整天抱怨天堂的不公,羨慕富人的生活。他抱怨的原因是他工作很累,但他的回報很少,而他沒有看到富人做任何事情,但富人的回報遠遠超過了他。窮人越想越不服氣,最後他死於抑鬱症。與此同時,有一個富人也死了。於是,窮人和富人一起遇到了閻王,窮人想到了他們悲慘的生活,所以他勇敢地問閻王為什麼富人可以吃美食,開豪華車,住漂亮的大房子。而他們努力工作,卻買不起房子。
  • 窮人買保險越買越窮,富人買保險越買越富?
    之前有一個朋友問我說,你對「窮人買保險越買越窮,富人買保險越買越富」的說法怎麼怎麼看?本人保險從業十幾年,還沒有聽說過這個說法,也許真的是自己孤陋寡聞吧。這句話猛地一聽,貌似很有道理,就是說窮人花錢買保險,買得越多可能越窮,富人買的保險越多就會越有錢。但是這句話更準確解應該是:每個人買保險,都要買合適金額保險費的保險,要買適合自己實際需求的保險。因為,這實際上涉及的是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美好的精神追求,到底應該優先選擇哪個的問題。
  • 為何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經濟學上的「馬太效應」又稱為「二八定律」,是指世界上80%的財富與權利都掌握在20%的人手中,即世界上大多數人是窮人,只有極少數人是富人,而且這種財富分配的不均衡會隨著時間推移越拉越大的,這也是造成"貧富兩極化"越來越嚴重的根本原因。
  • 為了「養活」富人,窮人越來越窮?這是窮人不減反增的原因?
    可人們卻發現,窮人不止沒減少,反而好像更多了。大家都說這是個未解之謎,有人卻認為這是因為「富人」,他們佔有了原本能使窮人致富的資源。針對這一問題,人們開始了一場歷時長久的「辯論」:究竟是窮人「養活」了富人,還是富人「養活」了窮人?
  • 窮人喜歡旅行,富人喜歡度假?其實人各有志,各有各的活法
    許多人說喜歡旅遊,而不是喜歡度假;許多人認為旅遊和度假沒有什麼不同,但對富人和普通百姓而言,兩者的含義其實是不同的,旅遊就是旅行,度假就是度假!
  • 窮人想成為富人,努力不是唯一,彌補三大思維差距,跳出窮人階層
    窮人想翻身,想成為富人,努力不是唯一,彌補以下三大思維差距,跳出窮人階層,離成為富人就不遠。 思維差距一:窮人一味努力卻忽視了選擇,富人努力之前先做出正確選擇 選擇大於努力,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
  • 給你1000萬,你還會成為窮人:窮人和富人的最大區別,思維
    更多的來自於內在的資格感和價值感,說人話是要臉面。民間有句話叫:打腫臉充胖子。(我想不通為什麼要充胖子?)窮人更願意消費,窮人的錢比富人的錢更好賺。為什麼越是窮人越熱衷於消費呢?窮人沒有生活,只有生存。窮人面臨更多的壓力,更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時間、金錢成本、試錯成本。窮人的成本,也只有時間是唯一和富人公平的地方。
  • 年薪60萬,買不起50萬的車正常嗎?上海特有的「新窮人」
    同事年薪60萬,買不起50萬的車我在上海,同事雙職工,他工資40多萬老婆20萬,兩年一年合計60多萬。說真的,年薪超過50萬在上海也非常不容易了,也算是高收入人群。他們外地到上海,拼搏十來年,現在住郊區兩房,房貸還剩200多萬,想買50萬的雷克薩斯卻捨不得,總覺得買不起。他老婆直接就不贊同,說房貸車貸加起來壓力大,小孩還要投入教育錢,他們也40歲了職業要走下坡路,也該存點錢。但他真的很喜歡這個車,也確想買,問我們這個收入買輛不錯的車,行不行?
  • 印尼官員:窮人該娶富人,富人要娶窮人,能減少貧困
    印度尼西亞人類與文化發展協調部長Muhadjir Effendy建議,富人應該與來自低收入家庭的人結婚,這樣「跨越階層」的婚姻,有助於降低國家的貧困率。來源:東方ic據《雅加達郵報》2月20日報導,Muhadjir Effendy表示,「如果窮人尋找其他窮人結婚,那麼會發生什麼?那將有更多的貧困家庭。」他補充說:「這在印尼是一個問題。」
  • 用經濟學的思維看待窮人和富人的話,你就不會過分的貶低窮人
    既然有風險,銀行就會傾向於貸給那些掙錢比較厲害的人。而往往掙錢比較厲害的人是不缺錢的,缺錢的反而是那些窮人。但是窮人貸不到錢,富人卻可以貸一筆錢。這種現象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馬太效應。生活中你會發現,越有錢,越有權的人往往會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也會獲得更多的機會。而那些沒錢,沒權的人將會失去大量的機會,也無法獲得的社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