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的起源和大洪水

2021-03-04 傳統古風

傳統古風

「讓悠悠古風 吹遍古老的華夏大地」

經典傳承| 回歸傳統| 喚醒良知| 正念正行

我們講一講華夏民族的起源。那麼這個起源從哪裡談起呢?那還得從大洪水談起。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都有以大洪水的傳說作為自己民族歷史的發端。通過大洪水讓敗壞的文明消亡,讓新的人類文明重新開始,幾乎是世界上所有古老民族共同的記憶。華夏民族的起源和兩次大洪水有關。第一次是距今一萬年的上古時代發生的一場毀滅世界的大洪水,洪水之後出現了伏羲創世的神跡。

伏羲氏是我們這次文明的始祖。伏羲時期的大洪水歷時多年,天地發生巨變,只有崑崙山一帶的人倖存下來。洪水過後天地不分,處於混沌狀態。楚帛書記載了伏羲創世的過程:上古有大龍,名叫伏羲,生於雷澤,居於淮水。當時天地日夜不分,世界處於混沌朦昧狀態,夢夢墨墨,亡章弼弼。唯有風雨積聚,洪水泛濫。伏羲娶女媧,生四子。這四子為管理四時四方的四神。春為老大叫青幹主東方,夏為老二叫朱四單主南方,秋為老三叫翏黃難主西方,冬為老四叫畦墨幹主北方。四神開闢治理天地,管理星辰,使天地有別,四時、星辰有序。這就是伏羲順應宇宙造化之妙,契合天地自然,法天象地,開創新宇的故事。

在漢代的伏羲和女媧畫像中,有的手持規矩,意即宇宙的創造者;有的手擎日月,代表著宇宙的主宰。伏羲之後,女媧繼之為天下共主。共工不服,發動叛亂,女媧命祝融徵討,共工戰敗,怒觸不周山,山崩,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日月星辰移焉。天塌地裂,大火延燒,洪水泛濫,飛禽肆虐,走獸橫行。天不能完全覆蓋大地,大地不能完全承載萬物,火災炎炎而不熄,洪水湯湯而不止。

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歸正了天地運行秩序,人類得以安居樂業。這是一個人神共存的時代,而這一切都是創世主系統有序的安排。但是到了顓頊時期,發生了「絕天地通」事件,斷絕了天地間的聯通,從此人逐漸遠離了神。

第二次洪荒浩劫是距今五千年的堯帝時期,天地再次發生巨變,在堯的晚年暴發的這場大洪水,與《聖經》記載的諾亞大洪水大概是同一時期。洪水暴發後,西海、山海的海水別無出路,都流進陽紆大澤,而陽紆大澤的水又因賀蘭山、陰山的崛起,不能流入瀚海,只能先從孟門山(距黃河壺口瀑布不遠),後又從呂梁山分南北兩面衝瀉而下,淹良田,毀房屋,大量人畜葬身魚腹。特別是雍州,由於高山阻擋,水壅塞在那裡。堯派大司農稷去崑崙山拜訪西王母,西王母告訴稷,此次洪水乃天意,是有定數的,包括治水之人、治水時機也有定數,要等二十年後,才能派神大禹下去治水,屆時水患可徹底平息,到時王母也會幫助治理水患。真可謂天地玄機,劫數天定。

中國的洪水神話不僅有古代的文獻記載,而且直到今天還在不少中國少數民族與地區以口耳相承的形態廣泛流傳。如苗族、藏族、彝族、布依族、白族、納西族、賽夏族等都有著關於大洪水的遠古傳說。雲南彝族的《洪水泛濫史》,敘述遠古時候,人類最早的祖先獨眼人不講道德,不敬神明。惹怒了天庭,降下大水,淹沒了世間的一切,惟有彝族祖先篤慕因行善事,受到天庭的保護,與仙女成婚,繁衍後代,從此有了彝族。

從洪水的規模和範圍來說,堯時期的大洪水幾乎是全球性的,整個北半球都被洪水淹沒。對於這次大洪水事件,全世界二百五十四個民族有著文字記述或口頭傳說,而且那些記述和傳說都大同小異。《聖經‧創世記》這樣寫道:「此事發生在二月十七日。這一天,天窗大開,大雨四十晝夜。」「天下的高山都淹沒了。」諾亞和他的妻子乘坐方舟,在大洪水中漂流了四十多天以後,擱淺在高山上,到第一百五十天時,洪水完全退盡。

在中國的各民族中,唯一沒有洪水傳說的民族是珞巴族。他們主要生活在西藏的山南和林芝地區,平均海拔高三千米,大洪水沒有到達這個高度。平均海拔四千米高的青藏高原和崑崙山麓也被倖免。於是人們基本上都認同華夏民族來自於中國西部,來自於古代西藏、青海、新疆等高海拔地區的羌人。相傳三皇五帝中的伏羲,女媧是羌人,中華民族的初祖炎帝和黃帝是羌人,就連治水的大禹也是羌人。而羌人只是一個泛稱,大抵就是指古時代居住在甘肅、青海等地的所有漢藏語系遊牧部落的總稱。

那麼大洪水的來源是哪裡?如此浩大無際,淹沒全球的大洪水是來自何方呢?

《聖經》裡說:「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極大,於是宣布將使用洪水,毀滅天下地上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無一不死!」天降大雨四十晝夜。

希臘神話記載,天帝宙斯看到人類愈來愈殘忍無道,正義和禮節全無,決定用洪水把人類淹死。

瑪雅印第安人的典籍《波波武經》中有這樣的記載,神在開天闢地之初創造了人類,後來人們忘記了造物主的存在,對神不敬,於是天神決定發起一場洪水,以毀滅人類。

從各民族的記載和傳說中看,是由於人類道德普遍敗壞了,所以神降大洪水來懲罰人類,只有極少數善良的人得以存活延續。

其實人類文明是周期性的,都是在文明興起之初,人們善良淳樸,並且篤信神佛。接著便是一段相對穩定和漫長的發展過程,人類文明慢慢成熟,藝術、文化和經濟得到了發展和繁榮。然後就是科技的興起使得人們漸漸的遠離了宗教和信仰,背棄神佛的人類道德出現了大倒退。最後由於人類的道德墜落導致了神對人類的大劫難。但是神每次都沒有完全放棄人類。否極泰來,經過大劫難倖存下來的人們又從新在神的引領下開創新的文明紀元。

5000年前的這場大洪水,幾乎毀滅了這一期人類的文明,西方文明幾乎被毀滅殆盡,中華文明也受到重創;但有一些文明保留了下來,這就使得這一地區的人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有人認為堯時代的大洪水,是兩次文明的分界線。確實,我國現存最早典籍之一的《尚書》,「獨載堯以來」史事。就是說,中華民族的真正系統的文字記述開始於堯、舜、禹時代,即大洪水時代。堯、舜、禹承前啟後,開始了再創世的歷程。洪水過後,中華大地上誕生了第一個國家:夏。從華夏文明的起源,我們知道其實人類文明不只一次,人類在更久遠的年代還有多次的史前文明。

現代考古學家在世界各地發現了許多史前文明留下的痕跡。如很多大洋底下留下了很多高大的建築物,雕塑的非常精美。阿爾卑斯山有許多巖洞的石板壁畫。用現代的科學方法同位素碳14測試,很多這些文明都是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前留下來的。當然地質學家們研究化石也有史前的物證。這一切清楚的揭示了史前文明的存在。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史前的一次次文明的被毀滅呢?

我們說人是神造的,女媧造了東方的人,西方講的上帝用泥土造了西方的人。其他各個民族也是那個民族的神造的。神不僅造了人的身體也同時規範了人的道德和行為。

每一次文明的初期,人的道德都很高尚。在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人變得越來越自私、貪婪、惡毒。人們的物質高度發達,但是精神文明沒有跟上。人類偏離神要求的道德越來越遠。直到最後人完全背離神,背離神給人定的倫理。那麼神就不把人當人看了,這時的人就面臨著滅亡和淘汰。淘汰的方式很多:戰爭、瘟疫、洪水、地震、沙塵等等。曾經的樓蘭古國,人們敗壞後一夜之間就被沙塵覆滅了。而龐貝古城也因為人們亂倫等罪行,最後被火山爆發的灰塵瞬間毀滅。

每一期文明的覆滅考古學都能找出那期人類墮落的物證。這還是局部的災難。大面積的人類敗壞就會引發世界的大災難。人要想幸福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回傳統,走回神給人的路。否則歷史上各種各樣的災難一定會降臨到當今的人身上。

妙人香,每一支香都是一份功德

文章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改正,謝謝。

隨 喜 打 賞

長按二維碼支持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高品質生活

相關焦點

  • 2020年再現堯舜禹大洪水,上古「天下」「中國」景象重現華夏大地
    (作者:趙輝)2020年7月24日下午5點40分,在淮河王家壩蓄洪閘關閉後,位於淮河中遊的荊山湖蓄洪閘又開閘蓄洪,開啟了淮河洪水逆行倒灌農田的模式,再現了四千年前堯舜禹大洪水時期「水逆行,泛濫於中國」「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的景象。
  • 人類農業耕作起源山地?5000年前泥板揭開大洪水之後農業和馴化之謎
    現代學者發現,農業起源並不是在肥沃且適合耕作的平原或谷底,而是起源於近東。農業最初是出現在低矮的平原環繞著的山地上。那麼,農民為什麼要避開更容易耕種的平原地區,而在山地上耕作呢?唯一的能說通的解釋,很可能在13000年前,低矮的平原經歷大洪水後可能沒有幹,而是先在山地上耕作了數千年。
  • 科學分析:諾亞方舟和大洪水是真的嗎?
    在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民族中,都會有一個大洪水傳說,像是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印度、中國、瑪雅等文明中不約而同的都會有毀天滅地的大洪水,通常都是憤怒的神為了懲罰人類,且都會誕生一個英雄,例如中國大洪水誕生了大禹,還因為治水而當上國王,而西方最著名的就是諾亞方舟,英雄就是諾亞,大禹的洪水只是區域性的
  • 從大禹治水到我們的抗疫看華夏民族的精神支柱
    中國勇抗新冠肺炎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又想起了另一場世界級災難——史前大洪水!幾乎世界各地,各個古老的民族都有關於大洪水的傳說。我們來看看國外古籍中的關於大洪水的記載:——《波波爾一烏夫》"洪水伴隨著風暴,幾乎在一夜之間淹沒了大陸上所有的高山,只有居住在山上和逃到山上的人才得以生存。"
  • 華夏起源再探——兼論華夏祖先之謎
    對於華夏起源,我贊同李濟教授的北方說,在前文《貝加爾湖地區——華夏民族真正發源地》中也羅列了若干考古學證據。不久前,我在知乎上又看到一篇作者為石頭布的文章,卻是從體質特徵的角度來論證華夏民族起源於北方的,喜不勝喜,相見恨晚!
  • 《世界古代民族》華夏族
    古代居住於中原地區的漢民族的先人以區別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又稱中華。華與夏曾相互通用,「中華」又稱「中夏」。(1)由來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華夏族在黃河中下遊的中原地區起源並逐漸發展,進入新石器時期以後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700年,傳說陝西中部地區有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東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
  • 天天喊華夏民族,你知道為何叫華夏?原來背後大有深意
    這種華夏民族起源於華胥氏論者有幾個最基本的問題沒有搞清楚:(1)民族恰恰是在聯合乃至融合無數氏族基礎上而形成的,怎能由一位女始祖繁衍而出呢? 這種做法與古人認為人類是由女媧摶土造人的神話思維有何區別?而且與百年來人類學、民族學、歷史學、考古學的發展所提供的知識不相符合。
  • 易經起源與上古伏羲氏對華夏民族的影響
    上古時期,華夏大地很早就有了陰陽的概念,和陰陽符號的畫法,叫做兩儀,那時候還沒有產生文字和語言,也沒有數字計算的概念,人們用陰陽區分識別雌雄,男女,日夜,冷熱,動靜,等等對立統一的事物。原始社會過著茹毛飲血的群居生活方式,由於缺乏制度約束,人們毫無規律過著聽天由命的日子,直到出現了一個叫伏羲的部落領袖,華夏子孫才開始正式進入人類文明發展階段,人類開啟智慧與其他動物有了本質區別。伏羲氏善於深入觀察事物,常常忘我地沉浸在思考當中,大到日月星辰的周期變化,風雨雷電的發生過程,陰晴雨雪的交替變幻,還有大地山川河流的形態布局走向,等等這些自然現象。
  • 華夏文明的烙印和基因 ——華夏文明起源史的幾個基本概念的解釋
    華尼人離開滇黔高原的最後一站是武陵山,所以武陵山在華尼人的記憶中佔有不可磨滅的位置,如同大槐樹的記憶和湖北人的麻城筷子街的記憶一樣。華尼人的崑崙山記憶,就是對遷移走出大山最後一站的歷史記憶。距今7800年的時候,兩湖地區爆發大洪水,洪水導致古雲夢澤(洞庭湖是古雲夢澤的遺蹟)擴大到及至,古澧陽平原被淹沒,遺民向周邊高地和山地遷移,這就是距今7800年高廟文化開始的原因吧。
  • 華夏族和漢族的區別 華夏族和漢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民族
    公元前4000年,河西走廊和黃土高原北部居住著夏族,晉南關中一帶居住著華族,淮河以南和漢江流域居住著蚩尤的先人。公元前2700年夏族領袖黃帝東進,戰勝華族領袖炎帝,兩族達成聯盟並將蚩尤滅掉,佔據整個中原,華夏二族逐漸融合成華夏族。後來華夏族融合了藏緬族、吐火羅人、東夷、通古斯族、西戎、祝融氏、蚩尤後代、匈奴、鮮卑等。西漢時期,一個以華夏族為基礎的新民族:漢族產生了。
  • 華夏族,漢民族,中華民族
    華夏之始祖,軒轅黃帝也,華夏族,漢族前身。華夏指中原地區,與夷狄地區相對而言。春秋戰國,華,夏和華夏,正式為民族名稱,始於史籍。華夏族形成過程,血緣同一之認同擺在第一位,為炎黃子孫。黃帝,母系向父系社會轉化象徵,堯舜禹是其子孫。炎黃因阪泉之戰,結成盟誓徵服周邊部落,進而所部壯大,華夏族由此產生。華——華與花,古音意同。
  • 華夏民族 ——漢民族的形成
    漢族的前身即先秦的華夏。華夏在戰國已穩定地形成為民族,但還未能統一。    秦統一以後,繼之以兩漢4個世紀的大統一。華夏不僅形成統一的民族,而且在與其它民族的交往中,其族稱亦因漢朝的影響深遠而被稱為漢人。
  • 4000年前的滅世大洪水到底存不存在?他與夏朝又有什麼關係?
    在全世界很多民族都流傳著那場滅世大洪水的傳說,歐美國家比較著名的聖經就特意記載了那次大洪水的故事,還弄出了諾亞方舟,準備帶領地球上大小小的各種生命體,一塊跑路!而華夏的洪水以大禹治水的傳說一直流傳至今,那麼大禹治水裡邊去掉的一些神話因素僅僅是洪水,治水這一個事件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 女媧伏羲和恩基寧瑪為何如此相似?難道華夏文明就是蘇美爾文明?
    據說和阿努納奇有關係。1976年,作家撒迦利亞·西琴(Zecharia Sitchin)在系列叢書《地球編年史》為我們揭開了人類的起源,與傳說中的阿努納奇外星種族有關。在一些遠古的雕刻中,我們不難看到阿努納奇人總是留著一撮大鬍子,但容貌卻和正常人類相差無幾,但就目前世界各地出土的雕像中,也有一部分是半人半爬行類的種族形象。
  • 西方的疑惑,史前大洪水他們靠諾亞方舟,為何中國卻大禹治水
    即便造出來,又如何在汪洋洪水中維持生計?話說光吃不喝10天人就死翹翹,只喝不吃也最多二十多天完蛋。這補給問題如何解決?由此可見,這屬於早期猶太民族的歷史記憶,應該是對於大災難的演繹式記錄,卻有原型,但誇大或虛構成分居多。
  • 《聖經》裡諾亞方舟和大洪水的傳說是真的嗎?真相其實挺複雜
    但是我們要明白,這個神話故事是一些民族的歷史記憶,洪水固然無法淹沒全世界,卻有可能淹沒他們生活的土地,他們固然沒辦法把所有的生物都帶上方舟,但他們至少有能力去保護一部分家禽。事實上,很多靠水生活的民族都有著大洪水的傳說,而最類似於聖經的傳說的,就是兩河流域的大洪水傳說,很多學者都相信,這才是聖經當中記載的大洪水故事的源頭。
  • 史前大洪水和諾亞方舟怎麼回事?高級文明全部毀滅,人類從頭開始
    關於人類文明的真正起源,學界一直眾說紛紜,有人相信確鑿的證據,有人提出大膽的猜想,有人翻閱各種古籍試圖追溯文明的起點。而在汗牛充棟的書籍中,有這樣兩本具有母題性質的書,成了人們研究此課題的重要依據,那就是中國的《山海經》和西方的《聖經》。
  • 漢民族是如何起源與形成的?龍真是漢民族的圖騰?
    漢民族的前身是華夏族,華夏族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個由多部落組成的族群。在上古時代,中國有三大部落族群,分別是華夏、東夷、苗蠻。夏商周三代屬於華夏族後裔,經過不斷與其他族群的融合,最終形成了基本統一的華夏族主體。
  • 王曙光:中國少數民族工藝美學:起源、特徵與價值
    中國少數民族工藝美學:起源、特徵與價值王曙光(本文節選自《中國少數民族工藝美學與文化產業發展》一文,發表於《藝術評論
  • 南北朝時代:五胡各君主,費勁腦汁,融入華夏正統!為何民族消亡,也在所不惜?
    雖然都說「五胡亂華」是個很黑暗的時代,但是起源竟是,漢人長期對少數民族的歧視和壓榨。少數民族佔領北方之後,想進辦法融入華夏正統,他們即使讓自己民族慢慢消失,也是在所不惜。事實證明,偉大的文明,始終能夠兼併包容一切!五胡亂華,是一個黑暗複雜的時代,中國北方相繼出現過十幾個割據政權。